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送日禮品意義多

送日禮品意義多

福建籍女方的回礼,包括小芋头、火炭、桔子、五谷子等。
广府籍过大礼,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饼干是龙凤饼。
日头纸,也叫十二版帖,右边是其红封套,是婚俗唯一保留的手写帖子。
上期談到“送日”,也叫“送日頭”(粵語“過大禮”)。送日頭的主角,就是那一張“日頭紙”,其實就是日課表。它是一張紅紙寫成的帖子,內容寫明何日何時送日、開剪、安床、冠笄及迎娶吉日。將日頭紙送到女家,目的是通知對方將按照日頭紙上的吉日,舉行有關的習俗。
日頭紙的內容,通常會列出男女雙方的八字,如男生:乾造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建生;女生:坤造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瑞生。字數可以增刪,取偶數為佳。此外,尚列明送日、開剪上頭衣、安床、冠笄(上頭)及迎娶等吉日吉時。現在新時代已經沒有裁上頭衣之俗,所以開剪一項已經取消,有些擇日師改為“擺女妝”(即女方上男家新房擺設新娘的衣服、化妝品等物)。
送日是個隆重的婚俗,男方須送上許多禮品給女方,諸如:日頭紙兩份(各附一包12元的紅包)、奶母錢(紅包,12元不等。又叫奶母銀,即感謝女方母親哺乳養育之恩)、豬手一隻、酒兩瓶、大蠟燭兩對;餅乾有4樣,即土豆糖、麻糖、豆沙餅、糕仔及水果等;最重要的聘金,那是乾坤兩家早已談妥的金額。以前多是300元不等,現在多是三、五千元不等。比較隆重的送日禮品會比較多,甚至有炸棗、柑等物,豬則是半隻。
女方可以不客氣收下這些禮品,不過必須留下一些還給男方,酒收下一瓶,再添送一瓶汽水給男方,日頭紙收一份還一份,豬手切下一些肉,蠟燭只取一對,餅乾留下一些還給男方,再添送也是餅乾的麻蓼及米蓼。此外,女方還得回送給男方火炭(諧音繁衍子孫)、姜母(快做老母)、桔子(吉利)、石榴(多子多孫,或以小芋頭代替)、連葉小芋(照顧子孫)、鉛錢(好姻緣,結好緣)、五穀子(成家立業了,從此自力更生,就得靠自己耕種才會有飯吃);還有一壺茶,內有龍眼乾、紅棗、竹心(與男方家人才會有心)、鉛錢、黑糖等等。(溫華,太平)
男女兩家都會以這些禮品祭祀神明祖先,告知兒女婚禮之事。餅乾則分贈親朋好友,通知他們關於兒女的婚姻大事。現在時代丕變,有些人家是以紅包现金代替禮品,就是包個紅包讓對方自己去買那些禮品。
楊炯山編《結婚禮儀》對五穀子的解釋:“……從前嫁女兒,好比送給女婿一塊‘田園’,希望女婿要勤於耕作、除草、播種、施肥、灌溉,不可讓田園荒蕪,蓋從前農業社會,生產全賴那塊田地,一荒蕪全家生活就陷入困境,家庭中閨房之樂也需要新郎婚後能勤於耕田(做愛),夫妻感情才不致荒廢……”
其實,傳統的日頭紙是以紅紙折成12頁,男方呈交給女方後,設使女方同意日期安排,就回復答應之。若否,也得回復之。後來演變成寫成兩份同樣內容的,一份交女方,一份還給男方,表示答應了。有些擇日師不懂得寫日頭紙,甚至一些現代新潮人不來這一套,送日沒有了日頭紙,誠然不倫不類。它是傳統婚禮尚保存的最後一張手寫帖子。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8.1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