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金邊的華人風俗

金邊的華人風俗

福建会馆每个月十六均祭祀太岁星君。(圖:李永球)
从暹粒来到柬埔寨首都金边,沿途道路还是很差,半途除了停在餐馆及厕所外,有一处是停在路边稻田供人们小便。金边人口多,华人也多,消费较暹粒便宜多了,而且是使用柬币的。小贩贩卖的清汤面食佐料有猪血、内脏、猪肉等,上面撒油葱、青葱,类似潮州的白色“粿汁”。
金边塔山本头公庙是一座华人庙宇,除了本头公外,也有虎爷等神明,神像非常柬埔寨化,其随从简直就是柬埔寨人物造像。当天是十六,祭祀善信极众,祭品众多,计有烧猪、包、各种水果、三牲、蛋糕、糕粿、茶酒等等。蜡烛有红黄二色,金纸则为潮州式的,而且有仿制柬埔寨钞票及美金的冥钞。也有印刷的华人古装男像和女像,那是供补运用的,俗称“代人”或“替身”。
虎爷的祭品为大块的猪肉(三层)及鸭蛋,这些祭品先往虎爷神像的嘴里涂之,有专人负责祭祀,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柬语),另一手拿起五谷(白豆、红豆、绿豆、白米、玉米等)往虎爷撒去,然后拿起金纸在信徒身上转圈,再点火烧,过后信徒付钱给他。旁边有座佛寺,里面有传统乐队在演奏,信徒前往祭祀佛祖,祭品除了水果鲜花饮料外,还有荤的饭菜如叉烧饭等。可见南传佛教的释迦牟尼是可以荤品来祭祀的。
有百余年历史的金边潮州会馆,即是会馆,也是神庙兼华校。可是在1970-75年内战期间,会馆建筑被毁了,如今的会馆是于1993年重建,风格按照传统潮州格式。馆内主祀关公、天后圣母及保生大帝。副祀福德正神及五祖神位,显见早年有着帮会的色彩。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庆祝关公圣诞,有潮州大锣鼓及醒狮助庆。馆后的公立端华学校乃潮州帮所创办的华文学校。潮州人是柬埔寨华裔最大的帮群,所以潮州话在这里通行,可惜近年来年轻的潮州人多数不会潮州话了。
柬埔寨的福建会馆也是身兼三职,即是会馆,也是神庙兼华校。幸运的,福建会馆古色古香建筑是各籍贯会馆里,没遭到破坏的一个。会馆建筑依然保留着古代的闽南风格。大殿为协天宫,供奉关公,配祀关平及周仓,副祀天上圣母和福德正神。福建帮在馆旁设有公立民生中学、小学及幼稚园,学生1500名左右,均是收费。当年内战时,多数华人会馆组织都很占据而去,福建会馆被改为柬文学校,福建帮是通过移居海外法国、加拿大等地的乡亲们寄钱过来,另建一座拥有30多间课室的学校与之对换,才拿回福建会馆的产业主权。
柬埔寨福建人虽然占少数,不过却执五金、汽车零件、轮胎业的牛耳。以祖籍泉州同安、南安、晋江为多,语音偏泉州腔。旧社会华人有商界四大霸,都是福建人。
当天刚好农历十六,会馆同人正在祭祀太岁星君,原来每个月的十六都得祭拜太岁,只见在庙前之处摆设香案,祭品有茶酒、水果、火锅(海鲜等食物全放进锅里了)、炒杂菜、封猪脚、炖鸡、白饭、饮料等等。烧化的纸钱很特别,除了金银纸,尚有往生钱、经衣、五色纸、冥钞等等,冥钞分为传统中华及美金式。过后获得他们热情招待一餐,真的感谢极了。
祭拜神明太岁不是先人或孤魂,怎么会采用冥钞纸衣呢?太岁是每个月十六祭祀的吗?觉得应该是祭拜神军才对。柬埔寨的华人风俗已经与传统大相径庭了,的确耐人寻味。
谈起柬埔寨的华人史,可谓一言难尽,昔年为了避开战乱,人们逃到越南等国外去。如今政策开放了,中文学校、中文招牌等等,均自由学习与使用。其实东南亚关闭华文教育学校的国家,如今没有不后悔的,因为中国经济的强大,游客蜂拥而来,不懂得中文就失去了赚钱的商机啊!
光明日报·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0.21)

棉蘭的神廟

棉蘭的神廟

兴化庙的外观。(圖:李永球)

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城市棉兰离开北马很近,乘坐飞机不到一个小时即可抵达。近来走了一趟棉兰,除了探访在当地经营餐馆的朋友外,也在朋友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神庙,品尝美食等等。
棉兰的街道车辆多,熙来攘往川流不息,显得杂乱一点。一些街道有加上中文路名,中文招牌也冒现很多,而且有些中文字体非常大,显见印尼政府近年来对中文的推动与鼓励。除了印尼土著外,华裔是当地一个主要族群,此外印度裔大约有一万人,聚居在吉灵村,印裔族群建有他们信仰的印度教庙宇。而在许多乡村地方,除了回教堂外,也可见到基督教的教堂。虽然棉兰是个大城市,可是经常面对停电的尴尬现象,于是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发电机,当停电时就派上用场。印尼电力不够已是严重问题,政府正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东岳观乃祖籍福建兴化(仙游、莆田)人士所创建的庙宇,故有兴化庙的俗称。据称有百余年历史,不过从观内文物来看却找不到百年前的物品,一些桌子烛台等虽然有镌刻年份,却是干支纪年,而干支年份缺点是60年一直循环,一个“癸亥年”,可能是1923或1983年之物。不过从文物的样貌推测,应该属于1923年的。所以,该观应该属于民国初年所建的。虽然如此,但是宫观的外观却保存着传统福建兴化风貌,依然古色古香,内部摆设依照兴化传统的布置,神像造型几乎与真人相仿,生动美观,木雕神龛及桌子极为精美。工作人员有当地土著人士。
东岳观主祀神明为东岳大帝,副祀神明众多,计为士元卢仙长、卓真人、法主欧仙姑、金花夫人、注生娘娘、真武大帝、天后元君、宣赞大元帅、赵元帅、十殿阎王等等。
关帝庙是一座百余年的神庙,根据该庙建造碑志所载,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不过外观及内部却很新颖,显然已经重建,与东岳观完全难以比拟。主祀关公,副祀神明亦不少,主要有华光大帝,虎爷等神明。虎爷处有人提供打小人贴贵人的风俗。木雕桌子及神龛雕工精致,除外就没什么东西值得观赏了。
慈光弥勒佛院不仅占地广大,而且建筑非常堂皇巨大,有东南亚最大的华人寺庙之称。它不是佛教寺院,而是“天道”的佛堂。对面建有一座慈光弥勒学校,非常宏伟,属于该院所创办。佛院内不仅建筑堂皇,内部有电扶梯设备,并设有商店、医疗所、儿童游乐场、公园等等。大殿分三部分,中间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左为观音宝殿,供奉观世音;右为关圣宝殿,供奉关公。外观虽然属于中华风格,但却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天道自称不是宗教,而是无极之“道”。提倡五教同宗,三教一家,入教者通过求道获得“三宝”而成为信徒。
佛院旁边有块私人的湿地,有湖有陸地,树草茂盛,这里是许多鸟类的窝巢。每天白天均可见无数的鸟类飞来栖息觅食,多数是鹭鸟等。印尼人结婚,在喜宴酒楼外,常见人家祝贺的喜幛(木板),这些以纸或塑料制造的文字花鸟,均是祝贺新人幸福的贺词。在市场上,我注意人们交谈的语言,华裔都是讲福建话。因为福建人是最大的族群,无论任何籍贯都得学习福建话才能够沟通,当然他们的福建话会掺杂很多印尼话词汇。华语在当地断层近50年了,人们多数不会讲了,近年开始有年轻一代的在学习华语。
光明日报·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0.28)

新加坡叻沙·印尼福建麵

新加坡叻沙·印尼福建麵

新加坡叻沙。(圖:李永球)
印尼棉兰福建面。(圖:李永球)

新加坡有许多美食,诸如福州的蠔饼、鱼丸,潮州貫肠(灌肠)、粿汁,福建炒虾面等等。今天要介绍的是两个特别的小食,即叻沙及鱼生粥。
新加坡或马来西亚中南马一带的叻沙,类似北马的咖哩面,而北马的叻沙,是一种酸辣的小食。所以北马人来到新加坡,点了叻沙,拿来的却是咖哩面,总觉得货不对办,其实名异物同,这是经常会发生的美丽误会。
新加坡叻沙的汤汁仿佛北马咖哩面的汤汁,佐料方面有鱼片、蚶等,面条方面是采用叻沙粉(粗米粉),然后加上切丝的“煎风叶”(俗称叻沙叶。Daun kesum)。因为采用叻沙粉及煎风叶,所以才有叻沙之名称。北马霹雳州太平市,有一种叫做“煎风咖哩面”的美食,是咖哩面却采用叻沙粉及煎风叶丝,它与新加坡叻沙是同一类的食品。忽然间恍然大悟,原来新加坡的叻沙,就是北马的煎风咖哩面。难怪两者之那这么的相似。
新加坡鱼生粥,是传统的广府人美食。每逢年初七人日,广府人就煮鱼生粥来吃。北马广府客家人还有在年初七吃鱼生粥,它是白粥放上几种切丝的青菜如生菜(矮仔菜)、青葱、芫荽等,再加上生鱼(鳢鱼)切片等煮来食之。中南马和新加坡的鱼生粥,有一点不一样,主要是鱼片不煮(当然也有煮熟的),配上切丝的生菜、姜丝、辣椒丝、青葱、油葱、芝麻及酸柑桔子等排成一碟,配着热白粥吃。基于去年有人生吃鱼生片而受到细菌感染引发脑膜炎,新加坡政府已经禁止生吃,鱼片必须煮熟。
就是这种南马(包括新加坡)的鱼生粥,慢慢演变成为了马来西亚式的年初七“捞生”年菜。特点是不用粥,仅鱼生片配上许多蔬菜及饼干零食酱汁等等捞拌来吃。如今多数不用生鱼,改为三文鱼,其实肉类最好不要生吃,以避免细菌感染。
印尼美食亦多,苏门答腊北部的棉兰市一些华人小食令人垂涎三尺。诸如咖啡(马来西亚的咖啡乌)、豆干虾炸、爪哇面、叉烧饭、扁食面(云吞面)。在大型的咖啡店坐下,除了咖啡店员过来给顾客点饮料外,其他小贩亦纷纷过来招徕生意,一般上他们会准备一份简单的广告,上面有所售卖的美食介绍,图文并茂,真的方便有效,众多广告放在桌子上任顾客自由点之,过后就将这些广告收回。觉得这种方法很好,不需要逐一去讲解售卖的食物。
至于印尼当地的土著食物,一般上以印尼饭(经济饭或杂菜饭)为主。只要顾客坐上,店家就将一切菜肴装在小碟子里全部捧上,顾客不吃就别去动它,没动的收回不算钱,凡动它吃了就算钱。菜肴通常有十多样,一般上为炒巴古菜、蕹菜等,咖哩类有蛋、鸡、鱼虾、牛羊肉、芒加等,或为炸鸡、鱼虾等等。
棉兰有家招牌“福成”的福建面专售店,历史悠久,开启于1932年,在雅加达有分行。
棉兰福建面以米粉及面、豆芽为主料,佐料有虾、螃蟹螯肉、海参、蠔、鸡蛋、鱼丸、数种鱼饼、香菇、莴仔菜等等,面是干的,另外附有一碗高汤(清汤),与槟城福建面可谓不同风格。一碗售价5万5千印尼盾(大约17令吉),加料的6万5千盾(20令吉),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低层人家真的难以享受。福建面的味道还不错,清淡间有其香味。不过生意兴隆,老饕络绎不绝。这种福建面应该是全世界印尼独有特色的福建面吧!
光明日报·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1.4)

太平咖啡山的故事

太平咖啡山的故事

太平咖啡山充满大自然的景色。(圖:李永球)

霹雳太平有座巍峨的高山,原名麦斯威尔山(Maxwell Hill),几十年前,政府改名为拉律山(Bukit Larut)。华文称为“太平山”,华人民间通称“咖啡山”,海拔1250米。
英国人于1874年殖民统治霹雳后,1879年就开发咖啡山成为一座避暑胜地,在1889年建竣了设备齐全的别墅供公务员们渡假避暑。坐落于Caulfield山处的别墅,气候凉爽,风景宜人,只提供高级公务员或英国公民住宿。位于半山腰的“茶园”宿舍则提供予一般人家。当年麦斯威尔(William Edward Maxwell)来此探险后,这座山就被发展成为Maxwell Hill。两栋供已婚公务员住宿的豪华别墅,于1887年被命名为Maxwell Hill Rest House,The Hut仅供单身公务员。The Nest则为私人别墅,隶属新加坡Mr. John Fraser拥有。(参见《TAIPING MANY FIRSTS REPORT》)
在以前Caulfield山上的别墅只有纯种英国红毛人才可以住,非英国的澳洲及纽西兰等国家的红毛人只能住在山腰宿舍,非红毛的华巫印族人更加不可能住在Caulfield山上。不仅咖啡山,在太平市的西方俱乐部也一样有此界限,纯种英国人有自己的纽俱乐部(New Club),澳洲及纽西兰的红毛人则成立旧俱乐部(Old Club)。界线分明,早期英国人的“种族阶级”观念特别深厚,很多方面都有这样的规定。所以澳洲及纽西兰的红毛,被英国红毛歧视,活得没尊严,地位低下多了。(廖选芳提供)
当年山上的工人,厨师全为海南籍的华人,有些是夫妇,大约有12名左右。印度人则担任清洁工作,如洗衣扫地,园地栽花除草。印度人比较多位,所以山上建有小型印度神庙。太平闻人已故廖选芳在二战前八九岁之际,常与同学们在周日上咖啡山玩,上午爬上山,下午就下山。他们自备食物上去,向山上食堂的海南人购买太平出产的虾标汽水,一枝三分钱。他说红毛人上山是骑马上去,一些则坐轿子,由潮州人当轿夫,以两根木棍系绑在椅子两旁抬上山去。
1941年12月8日日本南侵马来亚,月底太平沦陷,英国人临走之前,留下四枝长枪给海南人,说如果日本人从后山过来就打他们,岂料日本人却从山脚上去,四位海南人开枪抵抗,结果全被日军打死,其余的海南人见状不妙,抄捷径下山了。和平后,廖选芳从山上的海南人里了解这段历史,他们说是上了红毛人的当,冤枉而死。而四名牺牲的海南人,被日军砍下头颅,放置于太平市中心的街道,以杀鸡儆猴之式来镇压抗日活动。
英国人兴建的数栋别墅,充满着英国风格,设有壁炉,寒冷时就起火取暖,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上山过夜还得生火取暖,后来天气逐渐暖化,管理当局就把壁炉封死,就没得起火了。近年来,有些别墅缺乏维修而毁坏不堪,如今有供出租给游客的仅剩寥寥几栋。茶园的宿舍也是坍塌,后来重建,当局有意恢复餐厅及住宿,结果没生意,现在新建筑脏兮兮的在损坏中。至于山上新建一座白色大宾馆,已经接近六七年,完全没人承包来经营,因此至今没启用到。建筑物受不了风吹雨打,正在毁坏中。可谓大白象计划!
论风景,咖啡山的景色秀丽,俯瞰山脚太平市一览无遗,远处是马六甲海峡;左边有群山重峦叠嶂,一片大自然的迷人景色,这片重峦叠嶂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图像。山上客气清新,负离子高,对身体极佳,是养生静心的好所在。最佳的游咖啡山是在山上过夜,请自备食物,比如火锅烧烤等,闲时可以泡茶或喝酒,放松减压度过愉快的假期啊!
光明日报·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1.11)

砂拉越的“地牛”

砂拉越的“地牛”

棉兰福建话罗马拼音字的餐牌。(圖:李永球)
豆干虾炸的福建话拼音:tau kua he ci。(圖:李永球)

北马的槟城、吉打及北霹雳一带的福建话里有个词汇“地牛”,那是指市政府里工作的卫生官,他们处理地方环境的卫生工作,尤其小贩商店的卫生方面,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里,他们的决定对于商贩的营业执照有很大的影响力。
无独有偶,砂拉越的福建话也有“地牛”这个词汇,词义与北马福建话的卫生官完全迥异。它是建筑物上的一个支撑的横木。地牛只出现在浮脚屋(高脚屋)的地底下,浮脚屋下面由多根柱子支撑着,每根柱子都要以两根“地牛”来套着,如此一来可避免柱子下陷。诗巫蔡宗贤先生说,地牛及柱子之间以榫卯来套合起来,才能起到支撑作用,当有柱子下陷时,可以在地牛下面挖洞,放进起重器,将柱子慢慢升高,当到达所要的高度时,在地牛之下,再置放两根或数根横木垫着,再把泥土填满之,如此一来柱子就不会再往下陷了。
砂拉越福建话还有几个特别的词汇,诸如“地牛房”,那是指土地测量局;“玻璃顶”为政府部门,“玻璃厅”指法庭。“玻璃”一词的来源有二说,一说玻璃源自英语的polis(警察),福建话借了变成“玻璃”,一说以前政府部门建筑物都有很多玻璃窗户,所以叫做“玻璃”。无独有偶,北马福建话也有这个词汇,比如“玻璃厅”、“玻璃主”,那是指法庭和法官,北马人认为玻璃借自英语的polis。综合而言,玻璃一词是借自polis的可能性很大。
都是马来西亚福建话,隔了南中国海就出现差异,北马地牛是卫生官,东马地牛是建筑物的构件。真的耐人寻味。
来到印尼苏门答腊北部的棉兰,这里是福建人聚居之地,华社民间里通行福建话。不仅福建人,其他各籍贯华人都讲福建话。
由于多数印尼华人都不懂得中文,因此许多福建话词汇就得采用印尼文罗马字来拼音了,在市场上的小贩或餐厅餐牌介绍就有许多这种福建音的罗马拼音字,值得慢慢去寻味。
这里就举出例子分享予大家吧(括弧内的中文是我加上去):tukha(猪脚)、lo bak kien(卤肉卷)、khaubak moychai(扣肉梅菜)、kho kua paikut(苦瓜排骨)、kuachai siobak(芥菜烧肉)、kiam hu bak(咸鱼肉)、cha sio bak(叉烧肉)、sam can goreng(炒三层肉)、paikut ong(排骨王)、udang tauco(豆酱虾)、udang kim hiong(甘香虾)、angsio tukha(红烧猪脚)、bebek tausi(豆禩鸭)、kiam bak(咸肉)、sop tahu(豆腐汤)、(sop chi chai)紫菜汤、sop hupio(鱼鳔汤)、tauge ikan asin(咸鱼豆芽)、policai(高丽菜)、cap chai(杂菜)。
小贩小食方面也有不少的福建话食物名称:tau kua he ci(豆干虾炸。类似北马的卤肉)、mie pangsit(扁食面。云吞面)、sio bak pui(烧肉饭)、hokkien mie(福建面)、bak wan(肉丸)、ju ca kwe(油炸粿)、liong tahu(醸豆腐)等等。一些小贩喜欢采用“ho ciak”这个福建话,意为好吃。
棉兰的福建话虽然与北马福建话属于“近亲”,均偏漳州音,不过有几个词汇是特别的,与北马迥异。诸如“个”,北马发音“le”,棉兰是“kai”,三个人叫做“sa gai lang”。“百万”棉兰福建话很特别,是“条”,一百万叫做“一条”、两百万“两条”……。公里叫做“石”,30多公里,则为“30贵块(de)石”,与北马的“30贵枝抽”差距很大。北马的“抽”指英里,量词是“枝”;棉兰公里为“石”,量词是“块”。还有,北马福建话吃着饭、走着路的“着”,棉兰是采用“紧”,吃紧饭、行紧路。
光明日报·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1.18)

左手右手脱鞋穿鞋

左手右手脱鞋穿鞋

几位嫁到我国的越南媳妇,对于马来西亚人吃香蕉从头部拔开来吃,以及雨衣倒反穿感到纳闷?原来他们吃香蕉是从尾部拔开,那是香蕉最容易拔开之处。至于雨衣正穿才不会遭受风吹雨打,盖因越南的风雨极大,反穿无法扣紧纽扣,就会淋到雨了。
可见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就会有不同的观念及处理方式。
有一次去到一个部门还水电费,一时大意以左手交上水电费单,岂料那个友族女职员一脸不高兴,以手指示意要我把单放在桌子上,然后她再取之。友族同胞注重卫生,右手拿食物吃,左手是方便后洗肛门用的,左右分明,不可混淆。对于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大家都应该互相尊重,所以个人觉得对她的不礼貌实在不应该,真的对不起。
可是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异同或冲突,因此一个民族觉得这样是错的或不好的,可能在另一个民族来说,却是对的或极好的。矛盾的冲突,就看如何互相尊重及谅解了。
友族同胞以右手抓饭吃,右手为大为尊,左手是洗肛门的,视为肮脏之手。可是我们却正好相反,中华文化里左为大为尊,右为小为微。我们以右手拿筷子吃饭,以右手擦肛门(用卫生纸),以右手拿刀杀生砍树,拿工具工作等等,左手极少工作,被视为洁净,因此道教是以左手上香及拿取重要法器的。
为什么我们没将吃饭及洗肛门的手分开呢?因为我们吃饭用筷子,肛门也是用厕纸擦干净的,所以手没碰触到肮脏的肛门,也没碰触到食物,那就不需要分开了。曾经做过一些简单调查,华人都是这样子用右手吃饭及擦肛门,除非是大便后用水洗肛门的,那才会是用右手持着水勺,左手洗肛门。所以,当我以左手拿取东西给人家时,对我来说是尊重,可是以右手为尊的民族却觉得不礼貌,真的令人为难!
在友族尚不了解我们的尊左民俗之际,面对这种情况,觉得最好还是以对方为主,尽量不要以我们的民俗来诠释而要人家尊重我们,我们应该先主动尊重人家,以右手与对方来往吧!
有一次在一座华人庙宇里,遇到一位印度妇女,她是来膜拜神明的,只见她在庙外脱鞋,才走进庙里,见到我穿鞋进庙,她就问我:“你如果相信庙里的神明,为何无礼地穿鞋进庙呢?”原来印度民俗穿鞋进庙或进屋都是没礼貌的,鞋子是穿在脚下,乃肮脏之物,所以必须脱在庙外远处。
我们马来西亚华裔亦受到这种脱鞋进屋的风俗影响,也纷纷接受了在屋外脱鞋,赤脚进屋了。不过在庙宇方面,却不是全都如此,有些是可以穿鞋进入,有些是重要的内殿才禁止穿鞋进入,有些是完全禁止穿鞋的。中华民俗里头,到底是脱鞋还是穿鞋比较礼貌呢?
中华民俗讲求衣冠整齐,衣服冠帽鞋履必须完整,所以穿鞋戴帽是整齐礼貌的象征,从道士进行法事时,冠履穿戴整齐可见一斑。实在无奈,这又与印度风俗有着冲突了。
洋人以脱帽为礼貌之举,走进西方教堂,往往被看守员要求脱下帽子。我们华人没这个风俗,进入华人庙宇是不需要脱帽的。因此道士在庙宇里主持法事,是冠履穿戴整齐,不须脱帽脱鞋。这就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特点。
当面对这些民俗冲突时,在对方不了解我们的不同民俗观念之时,应该抱持包容之心,尊重对方,对友族同胞以右手交接物件,脱鞋进印度庙,脱帽进教堂吧。尊重及包容异同的民俗,会化解许许多多的不愉快及冲突。愿与大家共勉之。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文:李永球。(2016.11.25)

尋找“三角留”

尋找“三角留”

左为三角留,右为意粑。(圖:李永球)
海南粽子“笠”。(圖:李永球)

三角留是一种海南糕粿,以前西马来西亚的西海岸市场上常见有小贩售卖。不过它已经在西海岸消失了大约三十多年。
为了寻找海南人的传统糕粿,即三角留、意粑及笠。于是来到了登嘉楼海南人聚居之处,以见识海南糕的风采。
据说海南话的“三角留”,原字为“三角形”,“形”在海南话念作“留”,故称为“三角留”。此糕成分主要为糯米及油,传统馅料为韭菜切段,椰子刨成丝,加上糖及盐搅拌而成。馅料不需要煮或炒,就这样搅拌均匀就行了。如今馅料多数采用椰丝或花生,多有经过炒熟。传统上做三角留,先将糯米浸水再磨成粉,如今直接以糯米粉加水搓成皮,一般上水分热及冷,热水烫落糯米粉里,使到一部分粉熟透,再加进冷水搓均匀之,这样一来,做的糕就可塑成各种形状了。
馅料松散比较难于包裹,因此必须有些经验。包好后捏成三角形,下面以菠萝蜜的叶子垫底,再在三角留上面点缀一个红色点。通常海南人会在闰年的闰月做三角留,那是出嫁的女儿做给父母品尝的民俗应时食品,希望三角留,能够把父母亲留住(不希望父母逝世)长命百岁,寓意深长。
意粑,也是以糯米制成,做法与三角留大同小异。馅料采用椰子刨丝拌糖,底部以香蕉叶做成一个圆形杯状,将糕放进去点上红点即成。
至于“笠”,它可不是帽子哦!那是以椰子叶做成方形的外套,这个套很考功夫,初学者必须经过学习才会学好制作方法。首先把四根椰叶片,分别以两根打成结,就如编草席的打格子一样,一上一下地编制成方形,再留个洞口。做好椰叶套,接着就炒馅料,将三层肉、香菇炒香,再炒虾米,最后炒糯米(先浸水),加上调味料后即可。
如何裹“笠”呢?它与裹粽子类似,不过更加考功夫。首先把糯米塞进椰叶套子洞口里,再放进肉和香菇、虾米等,必须间隔放入,如此一来才会吃到香味四溢的糯米及馅料的均匀混合味道。当八九分满时就封口了(不可全满,必须给空间让糯米膨胀,不然会难于熟透),最后把洞口处的椰叶按着步骤,一上一下塞进格子里拉紧即封口完成。然后煮开一窝的水,把笠放进去大火煮两个小时(若要更加松软,可以更长的时间来煮之)。
出嫁的女儿及女婿等人,于闰年的闰月或父母寿辰之日,带着三角留、意粑及笠,还有水果,红鸡蛋等物,出发往娘家去,给父母亲(岳父岳母)祝寿,祝福老人家长年百岁,福寿绵长,寓意把老人家留着不让“走”。
而三角留和意粑,也是海南人传统节日或神诞、祭祖时常用的糕点。
海南人的三角留采用菠萝蜜叶子垫底;意粑以香蕉叶垫底(做成套杯);笠以椰子叶做成套子。虽然都是糕(笠属于粽子类),却采用不一样的植物叶子。海南岛盛产椰子,所以馅料多采用椰子刨丝,华人糕粿中,只有海南人擅于用椰子,那是地理环境使然,海南人的糕粿比较接近热带国家风味,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非常相似。
从三角留与笠可以看出背后的意义,那就是孝道。几样简单的糕粿,显现出女儿对父母的爱与孝,这样充满意义的糕点,真的希望继续发扬不泯,海南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啊!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12.2)

麻坡的风情

麻坡的风情

陈老伯和赵友福与“清无主”古墓。(圖:李永球)
海峡殖民地风格的漳泉公会。(圖:李永球)

近日受邀到柔佛峇都巴辖讲座,当地友人赵友福君特地載我到麻坡走走看看。半路经过一个小镇武吉摩,有座仙师宫,主祀我国客家帮信仰的保护神——仙师爷及四师爷,副祀妈祖及文武财神等神明。历史愈百年,最早的文物是个石香炉,乃同治十一年(1872)之物。
在百多年前,仙师宫由一班到来开矿的客家人创建,庙宇原貌非常传统朴素,充满广东式风味,近年来的扩建加盖铁棚破坏了原貌。如今武吉摩以福建人居多,客家人少之又少。仙师宫旁边是回教徒的墓园,其边又邻接着华人义冢。我与赵君,还有一位看庙的福建老伯陈君走了义冢。早期坟墓有客家、福建、潮州、海南等籍贯的人。
清朝古墓不多,计为潮州澄海陈和真与佘月英夫妇墓,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江(应该是福建漳州海澄新江人)邱裕昭墓,建于光绪戊申年(1908)。另有两个“清无主”墓,所谓清无主,即是故意把清朝的“清”,写成“氵月”,表示不承认“青”上面的“主”。盖因满清统治中国时,强逼汉人剪满清发式,穿戴满清服装,不从者杀头,于是大量汉族被屠杀。所以反清复明的洪门会徒,极为痛恨满清政府,故把清字写成“清无主”。这两个清无主墓为许大孝与林顺金夫妇墓,立于光绪廿三年(1897);另一个是刘茀成,建立于光绪廿六年(1900)。还有一个义士墓,乃潮州揭阳凤美乡人陈俊清,殉难于民国卅四年七月十五日(1945年8月22日),由中华公会立碑。相信背后一定有段悲戚动人的故事。
另外,陈君说起在另一处有两个“义兴”老墓,位于人家的榴莲园里,于是我们又兴致勃勃赶过去看,发现并不是什么义兴的,只不过是普通的坟墓,一为宣统二年,张建貵(?)与汪贞烈夫妇墓,另一相信是他们的儿子,即民国的张文讌(?)墓。
麻坡老街的古建筑洋溢着海峡殖民地的风味,可见早期这里的经济发达,孕育了许多商家老板。尤其漳泉公会的建筑更是海峡韵味十足,且美轮美奂,堪称富丽堂皇。
修德善堂属于潮州帮的神庙,主祀潮州乡土神宋大峰祖师,新建庙宇堂皇。旁有思德堂,专供人家供奉神主牌。众多神主牌都统一,牌上只有七个字。不知何故最后一个字均是“主”,而不是“神主”,读起来就是怪怪的,真的耐人寻味!
庙旁设有殡仪馆,刚好有户人家在办丧事。于是进去看看,第一次看到了潮州丧事糕粿,那是白色的“五粿”,形状有桃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类似咖哩卜)、葫芦形(上面以许多黑豆点缀)。另外还有一个叫做“团发”的,造型特别,寓意子孙们团结发达。
当地的张忠良及刘楚鸿二君特地给我们做个导览,带我们去看了古街坊,参观了一座在老店屋里的民间画廊及一民间的“麻驿”——麻坡旅游资讯站。后者提供麻坡市区及郊区和美食的导览,其二楼活动空间经常举办电影欣赏会等等,是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场所。近年麻坡也盛行大型的壁画,其中一幅是槟城一位画家画的,作品尚未完成,那是描述当地的码头和生活风情,引人注目,许多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拍照。游麻坡少不了美食,诸如otak-otak、蚝煎、潮州糜、潮州粿、炒粿、水粿、叻沙、罗惹、水果罗惹、海南鸡饭粒、海南咖哩饭、云吞面、各式糕粿及饼干等等,均是叫人垂涎三尺啊!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圖文:李永球。(2016.12.9)

神廟街與卓公街

神廟街與卓公街

太平何仙姑庙前的街道,因它而命名为神庙街。(圖:李永球)
太平市有两条街道与华人宗教有着密切关系,一是JALAN TOKONG,那是众所周知的“神庙街”,一是JALAN BERHALA,我将之翻译为“神明街”。前者因为有着一座建于1885年的何仙姑庙而被命名;后者则鲜为人知,人们几乎都忘了它在哪里。
数年前曾经对神明街做过历史调查,发现它就位于太平市椰花酒店旁的那一条窄狭且不长的小路,可是此路完全找不到一座华人神庙,真的耐人寻味。幸亏之前做过田野调查,知悉这里曾经有座广福宫,通称“祖师公”,供奉着福建闽南的乡土神“清水祖师”,由一班福建籍的信徒创建于上世纪初叶。不过于1961年10月6日,广福宫附近的民居发生火灾,火势一发冲天,波及了广福宫,这场大火烧毁了廿一家住户,共120名灾黎失去了家园,多数是华裔,仅有少数的印裔及巫裔。大部分灾黎们被安排暂时性寄宿在太平古武庙里,并获得外界捐助了许多救济品及物资,其中有八户人家符合申请廉价屋的条件,于是太平市议会分别配予保谷亚三的廉价屋。
最近友人白伟权兄转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太平市旧地图的资料,其中一张1928年的太平地图,让我了解了上述两条街道的名称,与当今的路名有点差异。
神庙街在当时英殖民地时代是命名为TEMPLE STREET,早期华人社会的中文译为神庙街,当今马来文街名的JALAN TOKONG,基本上翻译是正确的。马来文借了福建话的“卓公”(TOKONG,意为华人的神庙或神明)。而“卓公”原为“那卓公”的简称,“那卓”这个词汇又是华人民间借自马来语的DATUK(今通译为拿督),那卓公特指土地公神。那卓公是马来语的“那卓”及福建话“公”的合并词,后来逐渐简缩为“卓公”,词义也变更为指华人的神庙或神明。(注:有说TOKONG一词源自大伯公,我认为源自那卓公比较正确)
不过,另外一条的神明街,就有很大的出入了。它在地图上的英文名称是TOKONG STREET,而早期的华社及中文报章通译为“卓公街”或“督公街”。
当我国独立后,许多地方的街名纷纷从英文改为马来文,以去除殖民地的色彩,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问题是TEMPLE STREET被改为JALAN TOKONG,TOKONG STREET被改为JALAN BERHALA,就出现了混淆,尤其中文街名。前者我们可以继续采用神庙街,后者则不能再使用卓公街了,因为卓公(TOKONG)已经被前者的马来文用上了。所以,后者的中文就得改为神明街比较合适。其实马来文街名如果是改为JALAN TEMPLE与JALAN TOKONG,那就皆大欢喜,不会产生混乱的问题!
殊为可惜的,失去了广福宫,神明街也就名不副实了。幸亏这条街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兴建了一排店屋,其中有个华社组织即“仁爱音乐社”,就落在此街上。它由祖籍福建泉州晋江东石镇人所创办,主要推动福建传统南音、梨园戏、高甲戏以及民间舞蹈等等,是个发扬传统福建戏剧兼歌舞乐的组织。其楼上供奉有南音的祖师爷——孟昶先师,俗称郎君爷。孟昶的生平,据说是蜀国的国王,擅长音乐,歌舞及戏剧等艺术,宋朝期间,赵匡胤皇帝派出其赵皇弟发兵攻打蜀国,国亡孟昶君战死。其夫人被赵皇弟抢去做夫人,她每天思念孟昶君,于是画出其像来供奉,皇弟问她这是什么神明啊?她说是音乐之神,于是就被福建南音当做祖师爷供奉迄今。
失去了广福宫,来了仁爱音乐社;失去了清水祖师,来了孟昶先师。都一样是福建的地方神明,虽然非“原庙原神”,总好过名不副实的完全没有神庙神明更好吧!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1.13)

船頭的眼睛

船頭的眼睛

柬埔寨还可以见到船头的眼睛。(圖:李永球)
吴建成先生手持传统的“船目”。(圖:李永球)

如果跟大家说以前我们的船的前头是有一对“眼睛”的,相信很多人不是忘得一干二净,就是不相信有这回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船头的眼睛渐渐的在马来西亚消失殆尽,今天是难得一见了。
最近访问了马六甲一位造船匠,慢慢从他的口中问起“船目(船眼睛)”这个风俗。马六甲新建发造船厂老板吴建成,今年70岁,从十多岁开始学习做船。外祖父邵坚,从中国福建金门南来马六甲,就开始从事造船业,父亲吴海发来自福建惠安大吴,也跟随其岳父邵坚做船,最后自己创立“新建发造船厂”,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父亲逝世后,建成与兄弟接手造船厂迄今多年
吴建成指出,传统上认为人有眼睛,船也要有眼睛才对,所以古代的船只都有眼睛。不然船会“看无路”(看不到路而有危险),或者看不到鱼而捕捉不到鱼虾,因此就在船头安上双眼了。这对眼睛是木材做的,以三枝系上小红布的铁钉钉在船头两侧,眼睛钉得高,代表看得远,利于做生意;钉得偏低一些,则表示是往下面的海里看鱼虾,才能捕获丰收。有些人在钉眼睛时,会在眼睛后部放上几枚钱币,一起钉在船身上,祈求生意赚钱。钉船目时不需要什么隆重的仪式,不过必须择定吉日吉时。
以前的渔家有许多禁忌风俗,一旦出海补不到鱼虾,一些人会认为是眼睛钉得不好,成为“青暝船”(瞎眼船),便把船目敲掉重新安装一对新的船目。如今的渔家少了许多迷信,禁忌也相对地少了。
为何船头眼睛会消失呢?吴建成道出个中原因,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当帆船改为机动船后,航行不仅方便,且自由快速,而且渔获增加很多。这时候,船目竟随着机动船的出现而消失殆尽了,不仅马六甲,霹雳、槟城、雪兰莪等地的船眼睛,亦是同样的逐步云消雾散。
他说,以前做的是木船,当时的船比较小,大约28英尺,单桅,平头船(船头是方形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开始将平头船改为尖头船,这么一改,利于乘风破浪,航行速度更加快,其他船家看到,就纷纷跟随把平头船改为尖头船。也在那时候开始,帆船被改为机器推动的,即在船内装上内侧发动机,船身改长大约40英尺长。机动船胜过帆船很多倍,无论是捕鱼或航行等等各方面,都极为方便自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相信“眼睛”会带来渔获的说法,逐渐被人遗忘,就这样的,船目逐步被淘汰了。
早期在马六甲港内有二三十户福建兴化人从事渔业的,均是单桅木板平头帆船,全被他们的船厂改为机动船,后来其他船家纷纷跟随步伐。
近廿多年来,新建发从造木船改为玻璃纤维,建成说玻璃纤维比木板更加坚硬,而且比较轻,航行更加快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木材愈来愈少,价格很贵之故。他说可以让大家以大铁锤来敲打,试试看玻璃纤维的硬度。一艘玻璃纤维船售价在十万元以上,大小价格不等,内侧发动机则采用啰哩车的引擎,价格也不便宜,一些人家购买较便宜的旧引擎。如今他们船厂制造的玻璃纤维船遍布南马及北马多个地区。
由于华人逐渐放弃捕鱼业,渔家儿女受到好的教育,均不愿意继承当个讨海人。当今以马来同胞居多。
传统的船头眼睛,不仅出现在华人民间,其实,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甚至亚洲西方等国家都曾经有过船目的风俗,当今多数淘汰,不过在柬埔寨还发现有船目的船,数量已经很少了。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1.20)

檳城福建話字典

檳城福建話字典

纽西兰的凯瑟琳赤文(Catherine Churchman)博士, 毕业于澳洲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历史系,是纽西兰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她对于槟城福建话(闽南语)情有独钟,极感兴趣,深入研究多年,因此取了一个非常福建化的名字——龚雅华(俗称阿华)。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学者,为了槟城福建话而认真学习研究,目前正在编撰一本槟城福建话与英文对照的福建话字典《槟英字典》,在其封面上,我发现罗马字是“Peng-Eng Ji-tiam”。
字典的福建话正确发音是ji(li)-tian。典读成tiam,那是受到华语影响而出现的错音。举个例子,贪污的正确福建音是tham-u,可是在北马一些地方却被误读为tham-oo,这种情况与“典”一样,均是受到华语的影响而出现的错音词。盖因华语的“典”与“点”读音皆是dian,于是人们误为福建话的典,应该也是读作点tiam没错吧。无独有偶,华语的“污”与“乌”同音,人们也误以为福建话的污可以读作乌,于是变成“贪乌”。其实福建话的典和点,污和乌,读音均不同,不可混为一读。
典读音tian的,大有人在,错读作tiam,也不在少数。有人说,这是“本土话”,也就是说属于马来西亚本地的特有读音,其实不应该这么解释。这种误将华语音读作福建音的,应该归类为“错音”比较恰当吧!
在马来西亚,这种读错音的福建话倒有一些。曾听过一位福建话司仪把美发屋的“屋(ok)”,读成音近华语的wu,那也是受到华语影响而自以为是地自编错音。还有北马太平一带有句福建话俗语“魏延弄倒七星灯”,形容一个人做事情鲁莽,经常弄坏事物。这个“魏延(gui-ian)”后来逐渐被人们误读为“雷延(lui-ian)”。所以,对于错误读音,敬请不收录在字典内,以免产生误导的效果。虽然语言民俗有约定俗成这回事,不过在约定俗成之前,它的读音还是属于错误,不可以为人们都这样读就是对的或可以被接受的,而收录在词典内。最多可在该条目下面附注这个错误的读音,供读者参考之。
一些人经常读错福建话字音,最常见是企,标准发音是khi,不过常被一些人误读为khia(谐音福建话站立的“徛”),所以企业(khi-giap)往往误作khia-giap,真的叫人啼笑皆非。
听过一个传说笑话,以前福建省有位老先生,在乡村里教书三十多年,当他年迈时,请求告老还乡,乡亲们依依不舍地欢送他回家去了。于是改聘请一位年轻老师来教书,教了三个多月,他们发现这个老师根本不学无术,经常教错读音,单单一个“企”,老先生教他们读作“khu”(福建音蹲的意思),可是这位年轻老师却读作“khia”(福建音站立的意思),根本读错音了,于是乡亲们商议后悻然地把他给解雇了。事实上是老先生教错读音,不过错了三十年就会变成对的了。后来当地流传一句俗话:“蹲的,蹲了三十年;站的,站不了三个月”。意思是说,做人处事必须懂得见风转舵,才能够生存下去。
马来西亚一些华人经常会读错字音,这一点,绝对不能将之美化或认同。除非已被约定俗成。有一次,台湾两位作家来到我国讲座,邀了台下一位女士上去说话,她说希望有一座别墅,不过这个“墅”,却错读为“野”,引起台下哄堂,台湾作家还不知道究竟,还傻乎乎地说,“你们马来西亚是读作‘别野’的!”也就跟着别野、别野地说了,那时候台下已经笑成一团,个个几乎都翻倒了。还有“闽”往往被错读作“虫”,如果将这些错音当做马来西亚本土话读音而接受,肯定贻笑大方。
因此,读错就是读错,错音不能当做是“本土话”来接受它,除非是特殊情况的变音。或者约定俗成则另当别论。上述的典与污,不能当做本土话来收录在字典里。愿与大家共勉之!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文:李永球。(2017.2.3)

尚武精神的舞麒麟

尚武精神的舞麒麟

在山林里准备给麒麟开光。(圖:李永球)
麒麟採青。(圖:李永球)
武术兵器套路表演。(圖:李永球)

麒麟乃瑞兽之一,《礼记•礼运第九》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广东客家人擅长舞麒麟,我国沙巴州的客家人仍然保存了五麒麟的习俗。
最近去了沙巴山打根两趟,采访客家公会的舞麒麟民俗活动。难得的是,当地客家人保存着传统的舞麒麟,尚有师傅懂得制造出整只的麒麟。头部以细竹枝来扎制,再糊上数层的纸张,经过彩绘等多道工序才完成,至于麒麟身是以五色彩布编织而成。一切完成后,选个黄道吉日,一伙人保持肃静,进入深山去开光。
开光仪式十分神秘刺激,所有人都不允许讲话,保持肃静。山里一片漆黑,必须以火把灯火来照亮,一伙人浩浩荡荡来到山里的一棵大树前进行开光,首先准备了三牲水果茶酒等祭品膜拜,然后师傅以朱砂笔来给麒麟点眼开光,然后大铜锣及大铙齐鸣,麒麟舞动了,并摘采下一枝带叶子的树枝,叫做“採青”。焚化纸钱后,麒麟就这样衔着树枝,舞着回去。到了会馆,一切闲人必须回避,忌讳与麒麟正面相遇,以避免冲犯到。麒麟来到会馆,先膜拜神明,最后将之摆在会馆里三天不可动之,过后才可取出舞动採青。
农历新年期间,人们喜欢聘请麒麟到来家里採青,认为瑞兽降临家宅,一整年里麒麟会带来兴旺与好运。
客家舞麒麟极有特色,第一次见到时,感觉是令人兴奋且喜爱不已。首先铙锣齐鸣,麒麟舞动着膜拜有关主人家的五方及神明,过后就开始了舞麒麟。麒麟或跳跃,或洗脚,或转身等等,都有一套规定的舞法,最后是“採青”,当祂看到了地上有枝树枝,感觉惊喜不已,经过再三的观察后才把树枝吞下,传说麒麟只吃不拉出,所以是没将数枝吐出的,麒麟只採青不採红包,这些均是其特别之处。
麒麟舞完毕之后,铙锣继续奏鸣,接下来是武术表演。首先是数位年轻小伙子表演拳术,只见他们练得一身好拳术,虎虎生风有板有眼。接着,是传统武器表演,诸如棍,长棍、关刀等等,尚有武器对打如双刀对棍,拐杖对棍、铁圈对棍、拐杖对板凳、棍对打、棍对藤牌单刀等等,令人大开眼界。此外,还有刺激的跳火圈,队员逐一跳跃过火圈,引来无数的掌声。最后是再次舞起麒麟,赠送给主人家一张写有祝贺语的锦旗,此时才告结束。主人家也在这时候拿出红包赏赐之。
舞麒麟的音乐方面,除了有大铙、大铜锣之乐器外,以前尚有板鼓、唢呐等等。后来懂得的人相继逝世后,就没人懂得了。可见舞麒麟除了注重“武”外,唢呐的“文”一并兼顾。
纵观而言,客家麒麟的开光讲求采取天地山川树木灵气,通过这些大自然的灵气来增添麒麟的灵性,舞动起来便会带来吉祥兴旺。另外,舞麒麟保存着传统的武术与兵器表演,这在其他瑞兽的表演如舞狮舞龙来说,则显得特别不同了,完全显现了客家人的“尚武”精神。历史上,客家人比较慢到南方诸省,当迁移到南方之际,便与当地人有了冲突,为了自卫,都习武来保家护族,而且只要是身边的器物都可以随时成为武器,比如长凳、拐杖、椅子、扁担等等,均可置人于死地。这种尚武精神,尚保存在客家人的舞麒麟习俗里。显现了客家人的强悍族群性格,客家人不是容易欺负的,拥有着坚持到底,绝不低头的尚武精神。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圖文:李永球。(2017.2.10)

峇峇的祭祀風俗

峇峇的祭祀風俗

峇峇祭祖仪式极为庄严。(圖:李永球)
峇峇祭祀文化很传统。(圖:李永球)

峇峇娘惹族群的祭祀风俗是保持传统,要求完美,不可马虎,无论是菜肴果糕或碗碟杯著等等,必须排列整齐,装饰美观,如此才能显出峇峇风俗的最大特色。
新年前夕,特地前往马六甲观看一家峇峇家庭的祭祖习俗。祖先神主案上,摆列了整齐的八杯茶,一碗青葱水,一个大瓷碗中有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碗的边沿放着一条面巾,这个器物是给祖先饭前饭后洗手用的,盖因峇峇人家受到马来风俗的影响,而有了以手抓饭吃的习惯。
祖先神案下面有个长桌,那是摆放祭品的地方。最前端是八碗饭与八双筷子,接着是八个小碟,上面各有一杯酒及一枝小调羹,再来是八道主菜,计有“封块”(pongteh)、鱼、素菜、肉丸汤、咸菜鸭汤、鸡肉等等。其上以雕刻精美的六角葱花点缀。主菜旁摆放一小碟的辣椒酱及酱油,还有亚扎黄瓜及木瓜。之后尚有鱼包、干咖哩鱼、炒虾、炒蒜仔等菜肴,以及两副三牲(鸡鸭肉等)、肉干、虾饼。
菜肴之后才是年饼如粿芒結、粿咖逼、粿浮如、粿罗央、红毛饼干和年糕等。最后是水果类如柑、苹果、桃子、香蕉。甘蔗(削皮切段)等物。
从年饼一看,就知道这是新年的祭祖。而峇峇娘惹人家讲求整齐,其祭品之排列,每上一道菜,都得从正面去观看是否排列整齐,而每一个杯、碗、碟机筷子等,均要求整齐排列,每个都正面向外,每一杯茶酒所斟的高度是一致的。
祭拜完毕就焚化纸钱。这时候就拿取一点菜肴及收取葱花放进青葱水里,在烧纸钱时,以此碗水拨撒围绕一圈,表示这是烧给祖先的,其他孤魂野鬼不可来抢去。
到了初一凌晨四五点(如今多数在子时十二点),峇峇人家打开大门“接年”。这时候开始祭拜天公、家里大厅主神、祖先及灶君。首先,打开家里所有灯光,然后播放峇峇鼓吹音乐,再给神明上香,祭品在除夕就做好了,每一道祭品和水果都得以红纸(剪成齿状,中间再黏上长形小金纸)黏贴,这些红纸必须整齐黏好它,其上插枝葫芦纸点缀。最重要的是“饯盒”(蜜饯)。
饯盒是以木瓜切片(或以黄梨切片),弄成“玉兰花”倒插,其上做“螃蟹”的形状,每一只螃蟹之间,以两粒小橘子装饰,螃蟹有甲,取其“科甲”之义,寓意子孙知书达理,科甲出身,荣任官宦。这是最重要的祭品,懂得做饯盒的,才是正统峇峇娘惹人家。
天公、主神、祖先及灶君的祭品大同小异。必须有饯盒、水果,年糕、发粿、茶、茶料,鲜花等。最重要的主神及祖先处,尚有大菜及春饭。主神处尚有六斋及油灯。
所谓茶料,是福建人的甜品,味极甜,古早时专用来配茶喝,故称。茶料是生仁糖(分红白两色)、寸枣(油炸)、土豆糖(或称豆角、土豆枋等)。鲜花方面必须有夜来香。所谓大菜(放进有水的碗里),那是莴仔菜(通称生菜);春饭(福建话谐音剩饭),则是一碗饭上面插上青葱鲜花,寓意去年丰收赚钱,所以有吃不完的剩饭,留到今年来。这碗饭必须摆到年初四,看看其上面生长的霉菌颜色,倘若是红色或橙色表示今年好运,黑色则不好。至于六斋,即香菇、木耳、红枣、龙眼、金针花、黑木耳,以小竹枝整齐串起来,非常美观。而油灯呢?则是以一种玻璃瓶,将其盖子倒反过来放,下面放进红色的水,盖子里放进油点燃,通常这种油灯只灯到年初四就收了,一些是年初九或十五才收的。
蜜饯、茶料及油灯之下都有雕刻精美的木架,祭祖与祭神,还有天公诞的拜天公的碗碟,各有一套,不可参杂使用。蜡烛有些是使用蜡烛油灯,即是铁制的蜡烛身体,上面有个小杯装油来点燃,蜡烛身以纸糊艺术来装饰一番。而祭桌必须系上桌裙(桌围)。
综合而言,峇峇民俗讲求整齐完美,以谨慎庄严的态度去面对祭祀文化。礼失求诸野,如果欲寻找传统的祭祀文化,还得向峇峇人家学习哦!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圖文:李永球。(2017.2.17)

馬六甲峇峇拜天公

馬六甲峇峇拜天公

峇峇人家庆祝天公诞的精美布置。(圖:李永球)
江德和穿唐装戴瓜皮帽膜拜天公。(圖:李永球)

正月初九天公诞,来到马六甲一个传统峇峇娘惹人家考察拜天公之俗。主人是江德和老先生(80岁)。
江先生是传统峇峇族群,祭拜风俗依照传统。首先家里得准备祭品,如饯盒(chanab),那是以木瓜雕刻成蟹形,蟹有甲壳,取其“科甲”之意,寓意子孙知书达理,科甲当官。还有十二碗的素斋,计为冬瓜糖、金针花、香菇、豆枝、红枣、龙眼、冬粉、黑木耳、白菜,以及三样糕粿,即以面粉做成的鸭形、角形及圆形。这些素斋以细竹枝串起,摆设美观,下面得以染红的冬粉来点缀,因为祭品必须点缀红色,以示吉祥。重要的祭品尚有面线及汤圆。面线三碗,其上各有一粒鸡蛋,这是给玉皇祝寿之物,采用素祭拜的,可将鸡蛋改为冰糖或红枣。汤圆也是三碗,红白两色兼有。
此外,尚有鲜花,多种水果,即苹果、柑、黄梨(削皮)、柚子、桃子、香蕉、甘蔗(切段削皮)、红柿、李子、葡萄等等,糕粿类有红龟、年糕、包、发粿、鸡蛋糕,今年是闰年,一些糕粿必须是13粒。还有一道茶料,以木雕盒子盛着。茶料以甜品为主,可用红枣、龙眼及冰糖等物。其他器物有豪华的铜制蜡烛台、瓷香炉、两盏油灯等等。
拜天公不可缺少一对甘蔗,马六甲一些家庭是将甘蔗立在家里大门之外,上面同样挂起篙钱(黄钱)、甘蔗上面也得以红纸糊上三个小纸圈,总之,祭祀神明必须以红色点缀。而每一样祭品也得以红色剪纸装饰一番,比如每一样的水果、素斋、糕粿、传统上必须插上一枝红色葫芦纸(剪成葫芦形的红纸,再以金纸装饰有春字或吉祥图案等等),如今有些人家改以买来的金花或塑料花代替。而水果的装饰最考功夫,每一样都以齿状红纸糊成一圈,红纸之中又以细小金纸条来点缀,红彤彤金闪闪的,分外抢眼。
最神秘的东西还数“替身”,那是纸做成“人”形的小祭物,通常可在香烛店买,然后根据人口及性别来分类,红色头的代表男性,黑色头的代表女性。然后在替身上面写上人名,此替身就代表那个人了。这些均放在三界桌之下,祈求天公保庇今年内平平安安,兴兴旺旺,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峇峇江先生自己懂得制作彩布(门彩或桌彩,桌彩也叫做桌裙,桌帷桌围等。),也会做传统灯笼,其家洋溢着一片传统风味。
马六甲是全国最早祭祀天公的地区,马六甲人们在初八大约傍晚时分,就在大厅或五脚基处摆起“三界桌”,即将椅子以桌子垫高,江德和说三界是天地人。下面再摆一张桌子,然后就将祭品摆上去。等待到大约晚上八九点开始,由他带头点香,他的香是最大最长的,接着是其子辈孙辈们连续上香,他们的香相对较小了。长幼有序地上香,尊老教育完全给显现出来。江德和给天公行三跪十二叩首礼,家里神明行三跪九叩首礼。
峇峇江邀请了谢培根唢呐老师到来其家吹奏峇峇喜庆音乐,他拥有整套峇峇鼓乐如鼓、小钹(印度)、铜锣(马来)等等。待吹奏起唢呐,他在旁敲打小钹配合。传统上有唢呐乐队喷春(吹春),在新年期间及天公诞时来给人家拜年的,可获得主人家给予红包。不过这个传统已经在马来西亚消失了近四十年,峇峇江坚持传统,是唯一尚有唢呐吹奏的拜天公人家。
过后,江家一家大小依序跪在天公案前,由一个家人主持补运仪式,即以有关家人的替身,在其面前上下扫三下,背后扫三下,最后这些替身全部拿出与金纸一起焚化之。
到了正月初九十二点子时,烟花爆竹声响从四处响起,最后是焚化天公金纸,原来几乎大多数马六甲的住家都把金纸烧在铁笼桶里,而不是在地上烧化的,这是特别之处。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圖文:李永球。(2017.2.24)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送王舡與採蓮隊

送王舡與採蓮隊

消失了84年采莲队重现马六甲,引起瞩目。(圖:李永球)
在海边地方准备烧化王舡了。(圖:李永球)

今年正月十三及十四日,马六甲清华宫主办已经中断了84年的王舡祭典。1933年,清华宫主办最后一次送王舡后,就没再主办。到了今年,在王爷降乩指示下,恢复中断多年的王舡祭,并恢复了也是中断84年的采莲队。
清华宫理事们主办王舡祭,也举办了讲座和摄影比赛等活动。全场法事礼聘柔佛麻坡的侯道长,由道侣来主持禳灾祈福王醮。其中有放水灯,那是通过水灯来通知水里的孤魂野鬼等众生,当王舡出巡游境经过时,即刻前往王舡上去,让王爷带走超度而去。莫留在人间“找交替”(找替死鬼)。
正月十三日,清华宫请出王舡出巡游境,以祈求马六甲合境平安,兴旺顺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畜安康,收瘟摄毒,消灾延寿。当天早上清晨六点,在鼓乐爆竹声响下,开始了出巡游境,全程约77公里,沿途约有三十多个祭拜香案点,多数设在神庙或一些理事信徒的住家或店屋前。游境队伍经过时,都得将所有神轿停放在香案点供人膜拜,而舞狮舞龙则莅临表演採青等等。一般上这种香案点主要是供善信膜拜,会拖延许多时间,所以77公里,游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大约17个小时多才结束。
游境的阵头计有扫帚队,作用是清道,也将瘟疫等病毒扫走或扫到王舡上由王爷带走;仪仗车,车上插满仪仗及竖匾,所谓仪仗乃三十六神将的武器,每个武器代表一位神将,竖匾或称虎头牌,即镌刻肃静,回避等文字的牌匾;多辆运载神像的花车;两辆锣鼓车,车上有少年孩童在敲打福建鼓乐;最特别的是一辆双龙花车,前端两只长龙在上下摆动,嘴巴里喷出圣水赐福给马六甲及信众们,许多民众纷纷前往车前接受龙喷洒圣水,包括印裔及原住民同胞们。此外还有运载轿子及舞龙舞狮的车子、载采莲队队员的巴士、运载道士的花车等等,以及压阵的王舡。游境队伍均是以车代步,游境时间极长,人们都感到疲累不已,若是步行肯定走不完。
道士的扫除瘟疫病毒工作,与之前勇全殿做的一样,即是在有竹符之处,步罡踏斗念经咒,然后以驱妖棒来敲打一下竹符,就把事前放在地上的红布符向泥土抓一把包起来,取到王舡上带走,象征把这些不好的病毒及凶神恶煞等全押走了。
采莲队负责将地方上的瘟疫病毒或不祥之物,全採到花篮里,让整个环境平安康泰,无灾无难。他们的装扮与1933年的旧照片有很大的不同,采莲队员中由莲头来带领,莲头乃王爷降乩后,谕令去到某个地方找某位身材样貌的男人来担任。理事们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张广权。他认真学习及编排采莲舞,并亲自裁制了采莲队服装,在大伙的合作下,终于在当天出队并顺利完成一切采莲工作,最后把花篮、衣服、采莲队的桨等全拿到王舡上,这些均是沾有病毒的不祥之物,必须由王舡载走。莲头也在表演采莲时,唱了几句《采莲曲》,歌词唱出为地方祝祷带来平安吉祥,保庇马六甲永丰隆等等。
十四日下午,王舡在小型队伍的引导下,出发到海边火化。现场有一辆吊车,将王舡吊到木材堆上,接着工作人员将金纸等摆放在王舡底下,最后在道士诵经之下,一把火将王舡给烧化了。意味着王舡带走了一切病毒不祥,给马六甲带来了平安无灾难。
这次清华宫的王舡祭典,引起中国福建及台湾的关注,派出代表参与其盛。本地电视台及平面媒体也纷纷派了多名记者作出精彩的报道。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年3月3日)

原住民的大拜拜

原住民的大拜拜

原住民穿起树皮衣,跳起民族舞蹈。(圖:李永球)
原住民受到华人民俗的影响,烧起了金纸。(圖:李永球)
家家户户都有供奉祖先神的神台。(圖:李永球)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沿海的凯利岛(Pulau Carey),住有Mah Mery(简单翻译是山里的人,通称玛美里族)原住民族群。在一班艺术界的朋友带领下,我来到凯利岛的汶汶河(Kampung Sungai Bumbun)原住民村,采访当地的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其中一个玛美里族就祭祀祖先神(Moyang),他们的祖先也是他们的原始信仰里最大的神明。
我们共参与了两场盛大的祭典。第一场比较旅游化,沿路有许多椰叶编织的装饰品,比如鱼等各种造型,各个形状都代表着一个意思。原住民们穿起传统的树皮衣,配上椰子叶编织成的装饰品,呈现了纯朴的原始面貌。这天是村落里,一年一度祭祀祖先与神明的大日子,只见高脚屋的神庙里供奉着祖先神,满地板的祭品,还有白蜡烛及甘文烟,进去膜拜者,跪在祭师前,他则以白色灰水涂在人们的额头及手上。外面有民族传统音乐表演,曲调类似马来歌曲,乐器有一面鼓、锣及竹筒敲击乐器,一把小提琴。旁边有女舞蹈员在跳民族舞蹈,还有几个男的头戴木面具跳起“傩戏”,动作滑稽,引人发噱。
家家户户外面都设有一个神台,他们说那是供奉本身家庭的祖先神之处,今天也是以许多祭品隆重祭拜一番。
过后再步行到附近另一个祭场,这里比较特别了。神庙的祭台同样有许多祭品,不过却有点燃了华人传统的红色香与烛,现场还出现了华人的香炉及金纸(大金)。
族人全盘腿坐在地上,坐在前端者都是祭师,他们没穿树皮衣,而是马来同胞的民族服装。膜拜仪式大同小异,信徒跪在祭师前,先以白灰水涂祭师的额头及双手,然后再由祭师涂回信徒的额头及双手,这种膜拜仪式会进行很长时间。在这里信众可以给祖先神上香跪拜。同样有乐队不时在奏乐,主要是小提琴、一个鼓及一面铜锣,有时候祭师会闻乐起舞,配合旁人唱起的“圣歌”,跳起民族舞蹈。
最后的仪式是撒圣水,祭师们逐一在一桶圣水前念咒加持,圣水里放了许多的花瓣及酸柑,过后祭师拿起一大把的椰叶沾上圣水向信众、祭台和祭品洒净,给地方上带来安宁及给大家祈福。过后就燃放爆竹及焚化金纸,外面有个砖块砌成的金纸炉,大家把金纸打开焚烧。可是他们是一张张拿起来烧,我天性“鸡婆”,就教他们一种简单方法,把金纸扫开成为扇形或圆形,这样比较方便火化。
这时候,一位女祭师过来跟我讲话,她以南马腔福建话与我交谈,原来其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原住民,她讲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话。根据其说,她曾经受到人家的巫术陷害,后来拜了一位族中的巫师学习而成为一位祭师。另外一位年轻美女也以华语跟我讲话,原来她是嫁到族里的华裔少女,她懂得讲几种玛美里的语言,真的厉害。刚好福建厦门卫视也来采访,我接受访问,以福建话讲出当地原住民信仰与华裔民俗的交融混合。
一切完毕,祭品就供大家分享,这时候饥肠辘辘,我就不客气地吃了起来,食物的烹饪类似马来同胞,美味极了,真的感谢不已。一些男人在玩华人的“一枝”纸牌游戏。原住民的祭祀民俗是比较接近印度或印尼马来方式,如今受到华人的影响而有了金纸香烛,这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了,极大的因素可能是与当地原住民通婚的华裔带进来的,可見不同的传统原始信仰(不是宗教)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另外,当地原住民都会讲简单的福建话,因素是当地附近一带均是福建人聚居之处,在事业或交谊方面受到影响,所以都学到了福建话。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3.10)

“弄叮噹”抽签弹唱

“弄叮噹”抽签弹唱

已故著名弄叮当艺人陈同同。

古早时,中国福建闽南、台湾及马新等地,有一种行业叫做“弄叮当”,那是民间艺人弹琴唱歌娱乐人家,也兼抽签算命的行业,而他们唱的歌是闽南歌仔戏的歌曲。本来只是弹琴唱歌,可是在古时候,人们生活贫穷,很多人家不舍得花钱听歌,于是一些艺人就在琴头处做个签筒,让人们抽签,有了这个签筒,生意果然比较好了。
古时代没有电台电视台,只有流动的戏剧团到处去表演。弄叮当仿佛流动“电台”,沿街走巷到各家各户唱歌娱乐。所谓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人们都需要音乐来娱乐心情,于是音乐的上门服务就有了市场。那个年代,不仅音乐上门服务,多种商贩也是挑担或推车上门服务的,比如卖糕粿、面食、饮料,杂货等等。
弄叮当采用的是闽南的月琴,两根弦,弹唱的都是歌仔戏里的曲目,比如《陈三五娘》、《王宝钏》、《薛仁贵征东》、《宋仁宗认母》、《陈世美不认妻》、《三请孔明》……。如何抽签呢?首先抽者必须言明欲问何事,好像给丈夫抽一枝运程签,或问儿女的事业学业,或问本身的财运如何等等。说明了所问事由,弄叮当师傅就会转动签筒,然后抽者快速的抽取一枝,比如抽到《郭子仪拜寿》,他就会唱出有关的歌曲,然后再解释其吉凶好坏,也有些会在唱歌时就唱出了签中的吉凶答案。而这些抽签算命,通常第一枝是原价,余者再抽则会折扣优惠了。比如第一枝2毛钱,再抽第二、第三等等就只算一毛钱一枝。
当然,有些人家欲听整出戏的,收费则贵,通常是五元。那个年代的五元相当大,不过为了欣赏完整的一出戏剧,通常左邻右舍大家会筹钱来凑满款额,只为了听戏。听众群除了福建人外,也包括潮州、客家、广府等籍贯人士。
马来西亚早期福建籍贯的民间里头,有多位弄叮当艺人在全国各地市镇乡村流动去弹唱抽签。而最出名的当数槟城的陈同同。他原为印度人,自小给福建人领养取名为陈九峇,因为月琴弹奏发出的声音“咚咚”,而被人家叫做陈“同同”。他从小在福建戏班里长大工作,懂得演戏及弹琴,擅长客串“彩旦”角色,诸如媒人婆、乌龟婆(鸨母)、稳婆等女性丑角人物。后来他被电台相中而平步青云上到电台去弹唱歌仔戏,他一个人扮演皇帝、皇后、父亲、母亲、儿女、妻子、丈夫等所有角色,又弹又唱又旁白,真的是个人秀!
马六甲也有峇峇弄叮当艺人,峇峇不懂得福建话,唱的歌是峇峇话(马来话掺杂福建话),比如“bulan satu lu banyak ong(正月你的运气很旺)”等等,解释也是以峇峇话来说明,是比较特别的另类弄叮当。霹雳太平也有两位,其中一位是来自槟城的“朱律峇”,他原是槟城富家子,因为吊儿郎当不务正业,被父亲赶出了门。从此沦落民间靠着弄叮当来度日子。曾经当过机工去中国抗日。另外一位“瘸手”,其右手掌似乎是被利器切断,只剩下一小截的肉,他就以它来弹琴,左手按琴品,他抽签算命非常准,屋外总是排满长长的车龙,80年代底,他回去吉隆坡后就没有了消息。据说他有养“鬼囝”,所以特别的准,他也是鸦片瘾君子,每当鸦片瘾一上来就打瞌睡了,有时候还要叫醒他。初期抽签时他还有弹琴唱歌,后期完全不再弹唱,直接说出签里的吉凶好坏。
最后一个艺人是槟城的“红毛惹”,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还在沿街走巷地给人家抽签弹唱,他逝世后,弄叮当就在我国绝迹了。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3.17)

太平萬山的承建商


谢文贤
百年后的太平老万山依然岿然不动。(圖:李永球)

谢文贤(Cheah Boon Hean?——1910)太平闽帮领袖之一,锡矿商、种植业兼商人。祖籍福建海澄县三都石塘水头。其父谢金锭(谢锭。Cheah Teah)从中国南来槟城,在“永发”(译自Eng Huat & Co Economy)公司底下从事胡椒与布料生意,积聚了财富后,他开始大规模从事种植业,同时经营帆船货运于东南亚及中国之间。
谢文贤开始先在父亲的船运公司上当个管理员,父亲故后继承其事业,经营布匹生意,以及售卖英国制造的瓷器,并购置园坵产业。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当一位朋友借贷的担保人,谁料友人逃跑,他的产业因此被抵债去了。他从零开始打拼,前往印尼苏门答腊做些生意,由于当地政治不稳定,旋后搬回槟城,但华人人口增加很多,生意竞争极大。
不久,槟城数位福建帮头家在霹雳太平开了一家锡矿场,公司位于古打区,商号“福隆”(译自Hock Leong and Co),他被聘请成为福隆公司的职员。数年后公司结束生意。文贤便自己打天下,从事锡矿业及种植业,并开启“福文堂”(译自Chop Hock Boon Tong),乃太平首间提供传统中药及中医治疗的药店。1884与85年,他承建太平两座万山(巴刹、菜市场),英政府为了答谢他,而免费发给他承包鸦片、酒、赌博及家畜等商品的饷码数年,免费期结束后,他改为赋税继续承包饷码。
文贤于锡矿业赚大钱,生意成功。为人讲信用,账务分明,拥有很好的口碑。在社会上极为活跃,是福建会馆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与麦斯威尔(W.E.Maxwell)、东姑猛得利(Tungku Mentri)、史必地(Captain Speedy)等人是好朋友。
霹雳宪报上最早的太平甘文丁福建公冢的四名信托人,即李边坪、谢文贤、邱允恭和Hoo Poh Han,文贤是其一。可见他在福建帮里的地位极为重要。谢文贤逝世后,殡葬于太平福建老冢(监狱对面),夫人胡氏(Foo Kang Nyong)。儿女八名,即昌启、昌禧、昌辉、昌泉、昌发、昌林、玉琴、玉萧。当中,似乎仅有昌辉居于太平,其中又以昌林最为成功富裕。
谢昌辉(Cheah Cheang Hooi)生卒不详。本市商人,闽帮领袖之一。谢文贤之子。
昌辉继承父亲的遗产,并活跃于太平福建帮社会里。1894年都拜福建公冢《募建冢亭小引》碑记里,列明他是十四名董事之一,并捐银十二元,其他捐金纪录尚有和善堂等等。他在太平市里有一些产业,其中建于1928年的典型海峡殖民地风格的建筑物,即今和平茶室店屋,即是他的产业,建成不久就转售给他人了。
夫人叶氏(Yeap Paik Kim),住家在太平敏律148号(148,Main Road)。谢昌辉的坟墓位于都拜福建公冢,墓建于1910年,这是否其逝世的年份则不得而知?这方面尚待更多资料来作考证。遗下庆云、庆臻、庆夏、庆杰、珠雪、心雪、心池、珠池,四男四女。
谢文贤免费兴建万山以换取饷码的承包权,建筑物历经百年后依然牢固。太平市民都得感谢他当年作出的贡献。谢氏的子孙都受英文教育,乃典型的峇峇娘惹家族。如今多数移居他处,太平几乎没了后裔,而他们祖先的坟墓杂草丛生,多年没人来清明扫墓祭祀矣
参考:《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BRITISH MALAYA》(1908)、《Redoubtable Reformer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eah Cheang Lim》(Francis Cooray & Khoo Salma Nasution. 2015)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3.24)

南馬潮州的喪俗


潮州喪俗的白色五粿。(圖:李永球)
南馬潮州喪俗的棺材是橫放的。(圖:李永球)

潮州民俗有南北馬的迥異,基本上的分別是,北馬屬於普寧及潮陽風俗,南馬則為澄海與潮安。
在民俗方面,南北馬潮州風俗存有一些不同之處,有些差異是很大的。就以潮州香花派(佛教的分支,由在家弟子來主持佛教法事)來說,北馬的傾向於潮州戲劇化法事,而南馬則保持着比較嚴肅的唸誦法事。
近來到南馬麻坡訪問了一團潮州香花派僧尼,他們做的法事基本上與北馬大同小異,不過在唸經做法事時比較嚴肅,不傾向於戲劇化的表演。一般上法事環節有主要數項,即:“報官”,即向上天佛祖等稟告,今天有一場法事,請把亡魂帶到現場來聽經超度;“沐浴”,給亡魂沐浴更衣;“還庫錢”,傳統風俗認為每個人在出生前,曾向庫官借了錢,所以就得進行燒庫錢來還清債務。
男女的喪禮法事有別,這一場是一名女亡魂,接下來的環節有:“血盆”,這個環節是報答母親生育兒女的辛苦,子女得喝下代表血的紅色水,因為母親生育時流出很多的血。“散花”是把紙剪的花撒出,勸導亡魂,並祝福子孫興旺發達,每個子孫都獲得一個紅包,裡面的錢幣不可花掉,將之收藏着。“推池”,是把亡魂從地獄裡救出來。“採藥”則是為亡魂煎藥給她服下,以消除一切疾病。“過橋”,則是超度亡魂走過奈何橋,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去,過橋之前必須祭拜橋神明,其中有一道“橋板粿”很特別,那是白色的糕粿,長方形,上面有菱形紋,橋頭四個,橋尾三個。還有橋頭錢及橋尾錢,顏色不同。香花僧在唸經時,一直重複唸“娘娘勸人,娘娘勸人……”主要是勸導大家不要做壞事,勸導逝者放下一切,往生西天而去。也勸勉子孫奮發圖強,認真打拚。
棺材橫放把住財氣不外流
這些儀式是勸導亡魂放下一切,放下子孫、財產及榮華富貴,前往極樂世界去。而且也勸勉孝眷們放下喪親之痛苦,慢慢走出來,面向社會,繼續努力生活,好好做人,對個人、家庭及國家社會,作出貢獻。香花派的功能就是具有勸善的作用。
南馬潮州喪俗的糕粿,有五種很特別的,即桃粿、月粿、豆目粿、耳粿、三角尖,都是以米製成的白色糕粿,另外還有一個叫作“團”的糕,“團”諧音傳,寓意傳子傳孫。每樣糕粿數量均是五個。
南馬潮州喪俗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棺材是橫放的,這在華人風俗裡非常罕見,蓋因“堂堂正正”為人,即使逝世了,棺木也是堂堂正正擺放,橫放實在少見。原來潮州風俗認為這叫作“把財”,棺材橫放含義為“把財”,把財氣把住,不使流出。
棺材之前擺放一張椅子,椅子上放置逝者的衣褲鞋子,表示逝者靈魂已經召喚到此,聽經受法後,便超度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椅子之前掛着一盞白色紙“孝燈”,那是孝眷們去買水給逝者沐浴時,拿着孝燈前往。至於“孝杖”,比北馬長很多,而且是剪成細條狀(俗稱兔尾巴),上面再以小片麻布(長孫的是藍色布塊)包紮起來,只有兒子們及長孫男有資格拿之。靈堂前掛着一對白色大燈(姓氏燈),分為前後兩面,文字不同,分別是“陳符,慈”,背面為“享壽,七十有一歲”。除了姓氏的“陳”及“享壽”為紅字外,其餘文字書以藍字。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專欄。圖文:李永球(2017.3.31)

登嘉樓的傳統喪禮


登嘉楼风俗,在棺木上摆放十二碗汤圆及十二枝蜡烛。(圖:李永球)
丧俗的糕粿之一“麻糍”。(圖:李永球)

登嘉楼首府瓜拉登嘉楼,住着许多福建人,郊区(山顶)有一种土生华人,大部分为福建人。他们的籍贯以福建泉州为多。在当地王锡文君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山顶一家土生华人家里去拜访。
余珠音本来是吉兰丹人,嫁到了登嘉楼后,也就成为登嘉楼人了。来到这里她就学习当地华人的风俗,尤其善于做福建人丧事用的糕粿。她说,登嘉楼土生福建人的丧礼,在一个人逝世后,先穿好衣服,衣服方面,除了传统寿衣外,还必须有“三角枕”(鸡枕),即三角形的枕头套,里面塞进金银纸钱,其上放一粒鸡蛋及一枝竹叶,然后给遗体头部枕着。意思是要逝者必须等到鸡蛋孵出小鸡,竹叶长大了,才可以与人间的亲人见面。其实这是间接告诉逝者,你已经逝世了,走到你的世界去,不需要留恋人间的亲人事物了。还有一副白色的“手套”,给遗体双手套上。一个“腰凭”,即是一个四方形的袋子,有一条绳子以便给遗体系在腰部,里面塞满纸钱。以及一块“面目”,它是一片椭圆形的白色布,旁有两条线,以供绑在面部。最后才是盖上印钱幡。
棺材里面得有一件“过山裤”(过岭裤),也是塞满金银纸钱,其实这件裤子一边必须缝错。不过登嘉楼的却是两边的裤脚处都缝死,完全穿不到了。它的作用是当逝者灵魂往死后世界去时,半路会有孤魂野鬼(流氓鬼)欺负他,讨过路钱,这时候他就把过山裤抛掷给他们去抢,因为裤子是缝错(或缝死)的,这些野鬼在抢穿裤子时,穿来穿去都无法穿好它,于是逝者灵魂就趁机离开,避免他们的骚扰了。
这些均是古老的风俗,尤其面目、过山裤及印钱幡等,仅在登州山顶区还保留此俗。
大殓后,在棺材上面摆上十二个空碗,由子孙们列队以勺子把红白两色的汤圆淘放入内,每碗间隔点上一枝蜡烛。不请僧道念经,就这样摆着祭拜几天(通常三天)。之后出殡土葬,出殡也没有敲锣打鼓乐队相送。接着回来安奉灵桌在大厅正中,这个地方本来是供奉神佛之处,但家里办丧事后,便把神佛暂时拿开,改为安奉灵堂直到对年或三年不等。
纸屋通常是在对年或三年之际,向糊纸师傅定了纸屋放在家里三天左右,当日拜祭之时才焚化。如今登州已经没了做纸屋的师傅,因此便从槟城请师傅到来糊纸屋,现今风俗也简化,改为百日拜祭时烧纸屋。
安灵的祭祀,主要为七日、四十九日、一百日、对年及三年,如今有些人家,在做对年当日或翌日,又做三年,马上“换红”转吉,丧事结束。直接把孝期缩短了。
丧事糕粿方面,计有门头(西海岸的面头粿)两粒、麻糍四包、马伊(马义)粿六或八粒、白龟十二粒、米糕一盘、发粿四或六粒。
与吉兰丹一样,丧事祭祀有分内外桌,内桌乃新亡逝者灵魂独享,外桌则宴请已故的亲朋戚友来享用。内桌的祭品为饭一碗、三牲一副、菜肴八碗;外桌饭八碗、三牲一副、菜肴八碗,其他尚有糕粿水果茶酒等等,外桌的份量都较内桌多。
福建人有“徛寿(站寿)”风俗,即在生前预先买下棺木,以待百年后使用。所谓徛寿,也是给有关者添福添寿,长年富贵。在登嘉楼,我们去拜访一家徛寿的老人家,他已经88岁,棺木就收藏在浮脚屋的地下。这种风俗在当今社会已经难得一见了。想不到登嘉楼的山顶地区,竟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