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不孕症的民間習俗

不孕症的民間習俗

艾草是我国常见的植物,可治妇女宫冷不孕,月经过多,经寒痛经等症。
民俗學問豐富多彩,屬于人生儀禮的誕婚壽喪日趨式微,尤其生育民俗消失得最快與最多。本篇就談談華人的生育民俗吧!
一個生命的誕生,首個條件必須由男女性交,當精蟲在子宮里勇往直前與卵子結合時,一個新的生命就開始逐漸形成了。可是並不是每對男女發生性行為都可以懷孕的,有些人因為生理等問題而不孕。所以,怎麼會懷孕?如何能夠懷孕生子?歷來均是醫學、宗教及民俗所關注的大問題。
醫學不講鬼神,實事求是地以科學方法來研究不孕,再以種種儀器或醫藥來解決問題,這是最有效的。宗教呢,則會以宗教的觀點來闡釋不孕,或說這是上天的旨意,或說這是因果關系,最後當然以宗教的辦法來解決信徒的疑難,諸如向神明祈求或布施行善,偶爾奇跡出現,一些不孕者竟然真的懷了孕。至于民俗,它不是宗教,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我國早期華人生育民俗對不孕的方法有多種,下面幾項是較為人們采用的。
壓枝——不孕者把別人家的孩子領來撫養,稱為“壓枝”,這樣就會懷孕生子了。民間習俗把每個孩子當作是樹上的一朵花,壓枝有先領養一名孩子來“壓在樹上開花”之意,本來不開花的樹,現在來了一個“接枝花”,就很快會有孕。以前領養的孩子其實都是以錢向窮人家買來的。身邊一些親友的確是采取“壓枝”而告生育的,就如我國一位著名的佛教出家人,他的父母就是領養一名女兒後,才先後陸續生下他們多名兒女。
換肚——一般上都認為,不孕極可能是女人的子宮有問題,于是就給她換個“肚子”(子宮)。方法簡單,就是煮豬肚(豬胃)湯來吃,湯盛在茶壺里,茶壺象征男性性器官,有生育男性兒子之意。吃法有單妻子一人吃,或是夫婦一起在床上享用,床上是夫婦的私人空間,兩人享用美味的豬肚湯,簡直比燭光晚餐更浪漫!換肚也可用于流產或只生女兒沒生男(或只生男沒生女)的婦女,換肚後就會轉換嬰兒性別了。
換花──也叫栽花換斗,本來是用于變換嬰兒性別的方法,也有用于不孕婦女。以前一些神廟會準備紅花(代表女嬰)或白花(代表男嬰),給到廟里會祈求生育的婦女帶回家栽種。也有自己帶花去,由廟里師父祈禱祝福一番才帶回家栽種。現在更方便的方式是到廟里膜拜注生娘娘,然後摘下神案上花瓶里的花(想生男孩就摘白花,女孩就摘紅花),直接帶回家放進婦女的枕頭里睡覺就行了。(以上專訪溫華,太平)
除了上述的,民間還有以中草藥方治療不孕,可治婦女子宮虛弱。服白鳳丸是最常見的求孕民間方藥。怎麼個服法呢?婦女一旦月經來完後,馬上以品質佳的白鳳丸一粒,艾葉十余片(采新鮮的,艾在我國到處可生,可治宮冷不孕,月經過多,經寒痛經等症。葉子可煎蛋來吃),加水炖之,服後是夜夫婦得共赴巫山雲雨一番。間隔一天再服之,如此連續3次。倘若下個月又來月經,再如法炮制,直到夢熊有兆為止。好些親友服後果然有了弄璋弄瓦之喜,不孕者不妨一試。設使真的如願以償,就寄個小紅包給我哦!
俗話說︰教人生,教人死,不倘教人做生理(教人如何生育,教人如何處理喪事,不可教人做生意)。個性雞婆的我,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好好做人”,呵呵!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1月2日)

懷孕與生產習俗

懷孕與生產習俗

旧时代的烧木炭火炉中间有个烘炉子,木炭烧后灰烬就布满整个烘炉子,当欲再生火时,就得以木枝弄通之,使灰烬掉到下面去。民间认为孕妇弄通灰烬会导致生兔唇的婴儿,即婴儿的嘴唇与鼻子之间没有了肉。
曾經在本欄介紹過〈孕婦動到土〉(2008年4月6日)的民俗,那是講解孕婦動到胎氣的民間處理方法。懷孕了當然要照顧好身體,避免生病而影響到胎兒及孕婦,民間除了給孕婦吃十三太保外(參見2008年4月13日本欄文章),也有服“薏苡水”(薏米水)。薏苡具有鍵脾滲濕,清熱排膿等功效,民間認為孕婦服薏米水,可以排除嬰兒的胎毒,使到嬰兒不生帶水狀的痱子等皮膚問題。
舊時醫學落後,孕婦的禁忌也就特別多。民間有胎神之說,通常禁止孕婦進行種種不利于胎里嬰兒行為。諸如禁止孕婦以鐵錘敲釘東西,不然會生下殘缺的兒子;禁止孕婦看大戲里的賀壽環節,其中一個環節是一個戴面具的演員在“跳加官”,看到它生下的孩子不愛說話;禁止搬動孕婦的床,不然會動到胎氣;禁止孕婦到喪家或廟宇去,不然會沖犯到不幸流產(自己的父母等長輩喪事不禁忌)等;禁止吃螃蟹,不然孩子喜歡咬人;禁止以木枝穿通火爐里的“烘爐子”(火爐里的氣孔狀器物,供火炭在爐里因有氣孔而使到空氣流通,火勢旺盛燃燒),生下兔唇的孩子等等。
禁忌之所以這麼多,就是要孕婦照顧好身體,這是傳統的胎教,當然其中會有一些不科學的成分,其實,目的不過是要孕婦減少操勞,盡量不到外面走動,不可亂吃東西或藥品,以免造成胎兒營養不良或殘智障等。隨時代的演變,現在的禁忌則愈來愈少了。現在的人更注重新式胎教,比如听听音樂、看看漂亮的嬰兒圖片、欣賞大自然的風景等等,希望能夠生個健康又漂亮的寶寶。
還有一種“笑花”,孕婦在懷孕期會瘋癲,一些會失常直到生產,一些則每胎都瘋癲,產後就正常了。不幸流產者,岳母得煮“豬肚湯”,以茶壺盛之,給女兒及女婿在床上吃,茶壺套上一串12粒的紅棗及一串12粒的龍眼,取其好彩頭。夫婦倆吃過美味的豬肚湯,稱為“換肚”,意味在床上換了新的肚子(子宮),還得繼續努力“做人”,不得偷懶哦!
當十月懷胎後,就是等待嬰兒誕生的緊張興奮時刻,一個生命的誕生在民俗來說,是十分重大的喜事。以前都是由傳統的民間接生婆或鄰居婦女來為新生命接生,尤其住在郊區的貧苦人家面對交通不方便及經濟拮據等因素。接生最棘手的問題,除了難產不提外,胎盤不下也是大問題,民間認為胎盤不下產婦會因此死去,于是就以各種方法使之出來。其一是以手指伸進產婦的喉嚨深處抓弄,使其作嘔,如此胎盤就能溜出來了。不然以手擠壓腹部等方法;再不能下的話,一些人會燒香祈求天公保庇,使胎盤自動出來。產後的胎盤如何處理呢?通常會土埋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或者加上鐵釘和磚塊沉入河海里去,避免給邪惡巫師取得而施法,這樣嬰兒將會死去,靈魂就會被巫師養為“鬼囝”。
嬰兒誕生後剪臍帶時,輕輕做狀先擠三下進,再擠三下出,含意為進三下財,出三下髒。福建話的肚臍諧音“肚財”,故進財也!
嬰兒出世後,得舉行“拜落土”儀式,以炒酒雞、面線湯、金針木耳湯、咸飯(不是糯米,而是以白米飯的佔米,加上麻油、姜和香菇煮成)、香和金紙等,在產婦生產的床上祭拜嬰兒保護神“床母”。(以上訪溫華,1988年)
時下的孕婦均到醫院生產,這些舊時的生產習俗也就消失了。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1月9日)

產後做月子的保養

產後做月子的保養

麻油煎香饼(马蹄酥)是做月妇女补身食物。
麻油姜丝炒猪肝,是热补身食物。
產婦分娩後的一個月裡身體虛弱,在家休養不得外出,稱為“做月內”或“坐月”。我們華人視做月為婦女之大事,假如保養得好,晚年身體就健康,否則就百病叢生,後患無窮。所以有種種的禁忌和生活飲食觀,乃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做月期間,產婦不得以自來水沐浴,必須以栳葉、蔥茅及潤巴子(rempah,一種香料)煮水來洗浴;不能喝白開水,只喝黑棗龍眼煮成的水或炒米水(米炒了泡熱水喝)、面茶(炒面粉,加上油蔥豬油泡熱水飲用)等,後來為了方便,不再炒米或炒面茶這麼麻煩,直接買美祿及阿華田等來沖泡,此外也得喝酒如白蘭地、法國廊酒、葡萄酒(紅酒)等,喝不起好酒的,就自己釀酒或買民間自制的紅酒、米酒等,或買普通白酒泡浸十全中藥材,這也是產婦補身子的方法;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必須吃熱補的如麻油、姜、胡椒粉、雞、魚、豬、豬肝、豬腰、雞蛋等物。一百日內嚴禁吃芋,不然陰戶其癢無比。民間認為做月內保養不好,將會患上“月內風”及風濕病,患者關節及腰部等處會酸痛不已,三不五時發作,甚至在老年時候風濕病痛得厲害。
民間的做月飲食生活規制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吃有補血的食物如龍眼、黑棗、葡萄酒、十全酒、麻油、豬肝等等。可是一味煎炒熱補食物,反而令產婦身體燥熱而患上便秘、發熱、咳嗽等疾病。而且不洗澡顯得不衛生,西方國家的產婦生產後馬上洗澡,而在西方國家生產的中國產婦往往抗拒,經常發生護士拖拉強逼她們洗澡的窘況,就是因為中國人都有產婦洗澡會得風濕病的觀念導致。難道一些老男人患上風濕病也是產後洗澡的關系嗎?
民間的產後保養觀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也有一些不正確的東西附會上去了,以及錯誤的過分熱補,這一些就得小心分辨,以免誤人誤己。
一些產婦有“坐膜”(記自福建音zebbo)的習慣,坐膜就是洗陰戶。因為分娩後一段時間內會流出惡露(余血和濁液),陰戶會有異味及細菌滋生,這時候產婦坐在面盆里,以白蘭地酒洗陰戶,可以消除異味及避免細菌感染。做月內時,產婦及嬰兒不可外出,除了避免身體虛弱受到感染外,也認為產婦身體污穢不潔。然而,如今的產婦已經不再避諱而到處去了。另外,我國華人受到馬來文化影響,尤其北馬人會請馬來婦女來為產婦按摩腹部,除了可恢復產婦的腹部苗條外,也可避免子宮下垂。子宮下垂出陰戶外,則疼痛不已及行動不方便。也有一些人會以火烤熱磚塊,讓產婦站上去踏之,可消除風濕水氣。
另有一種叫做“帶流霞”的疾病,產婦患上後全身軟弱無力,以潮州籍婦女較常患上。治療方法以火爐在產婦房內起火,放上鹽巴燒之,這樣可退其疾。(以上專訪溫華)
台灣的帶流霞(霞亦作蝦)卻不一樣,《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云︰“……佔者謂若有婦女在生產時,將臉盆的水看成流動的紅水則此孕婦為‘帶流蝦’之人,會因此而死……首先道士要‘請神’,準備好飯、金紙……和‘帶流蝦’婦女的衣服和鞋子,另外還要加上二碗生蝦,道士帶這些東西進入產婦房內,將碗放在床下,並以夾子夾起生蝦,用火燒死,再擺上鞋子,讓產婦在上面踩,做完以後,就將碗和其他供物丟到門外給煞神吃”。
我國與台灣的帶流霞(蝦),怎麼會是不一樣的詮釋及習俗呢?的確耐人尋味啊!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1月16日)

產後的祭祀和滿月

產後的祭祀和滿月

北马的满月祭品也是赠送亲友的礼品。计有黄姜饭、咖哩鸡、红鸡蛋、红龟、红圆或红桃。
兩期曾談及嬰兒出世後馬上“拜落土”,之後的祭祀尚有多次。頻繁的祭拜,無非是人與自然界的一種協調,希望嬰兒獲得神明庇佑,快高長大。嬰兒出世後的祭祀,第三日有“拜三旦”,第七日有“拜七旦”,十四日有“拜十四旦”,以麻油飯、金針木耳湯、炒雞酒等祭拜“床母”。拜三旦也叫拜三朝。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指出︰“三朝之禮這一天,又準備‘油飯’、‘雞酒’來供奉神佛、祖先……拜完以後,將‘油飯’、‘雞酒’送給娘家,……同時也送給媒人和鄰居,告訴他們新娘已生產。產婦也要吃‘壓腹雞’,使產後的腹部恢復原狀。”我國的秘密會黨也有“吃三朝”之俗,那是模仿民間的三朝之禮。會黨的入會儀式稱為“出世”,義為加入會黨仿佛重新出世,成為會黨的新生兒了,既然出世,就得給他們做“三朝”之禮,稱為“吃三朝”,這一天就有個宴會,會黨前輩就會教導“三朝”的黨徒秘密詩文、手訣、暗號、隱語等等。
十四旦後,就是滿月(彌月)的來臨。滿月象征產婦和嬰兒的做月結束,此後,她們就可以往外活動,不再禁忌。親友們會贈送禮物或紅包給新生嬰兒,祝福快高長大。禮物通常均是嬰兒用品食品或產婦補身食品。外祖母就得贈送兩套嬰兒衣服、一對絨制襪子及帽子、一條金項鏈及八卦牌(窮者可以只買一個八卦牌),八卦有保庇嬰兒平安長大之含意。嬰兒滿月當天,就得回贈親友們禮品,通常是油飯、紅龜、紅雞蛋等物。
滿月是個重要的新生嬰兒慶典,是日得準備祭品祭祀祖先神明,包括床母。北馬人的祭品有黃姜糯米飯及咖哩雞、紅雞蛋、紅龜、紅圓或紅桃。紅圓用于生男兒,紅桃用于生女兒,紅圓是圓形的,像男人的睪丸;紅桃像女性的性器官,顯然有古代的性崇拜遺風。北馬改油飯為黃姜糯米飯加上咖哩雞,乃非常道地的東南亞風味,可見北馬文化的包容性,易接受外來文化,尤其兼容並蓄本地民俗文化。這些祭品也贈送給親友,大家收到了禮品,一看到紅圓或紅桃便知道生男孩或生女孩,一切不言而喻。
現在許多人家舍棄傳統,紛紛以西洋蛋糕取代上面的傳統禮品。華人是最容易接受外來文化,尤其西方文化。
滿月當天,抱嬰兒到外走一圈,口中嚷“峇葉,峇葉”(老鷹,福建話),祝福嬰兒宛如老鷹一樣的勇敢翱翔在廣闊的天地中。《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說只嚷老鷹,那是生女嬰的。設使是男嬰,就唱出整首的童謠︰“鴟(老鷹)鴟飛上山,囝仔(小孩)快做官;鴟飛高高,囝仔中狀元;鴟飛低低,囝仔快做父。”舊時代的重男輕女是要不得的思想,不僅對女人不公平,更是使到女人沒地位。
當真正要帶嬰兒出門時(可能是滿月當天或數天後都行),尚有個已經消失的古俗,叫做“觸灶”,長輩以手指在鍋底涂滿黑煙塵,再點上嬰兒的額上眼眉之間,也有采用紅色顏料點的,就如印度同胞在額上的一點一模一樣。點額時就念“斗灶,忌底到(或拿灶,忌底到)”,意思是斗灶後就不禁忌,可以到處去。不然有些嬰兒外出會沖犯到而生病多事。(以上除了參考資料,皆專訪溫華女士,太平)
滿月習俗中,有的會舉行剃頭風俗,有的是在做“四個月”的時候才舉行。剃頭之俗就留待下篇才來敘述吧!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1月23日)

四個月和周歲

4個月和周歲

满月踏红龟
抓周
滿月得給嬰兒剃胎毛,剃成光頭,頭的前部“囟門”(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必須留下四方形不剃,那是為了保護囟門避免受涼。嬰兒出生時囟門骨未堅硬,會隨心跳而凹下又凸起,長大後頭骨會愈來愈硬而漸漸閉合。另外在頭的後部靠近頸項處的頭發留下一撮不剃,它就叫做“蝦”(記自福建音),民間習俗認為留蝦者可獲得外家財,女嬰則不留蝦。
然後再以煮熟的一粒雞蛋和一粒鴨蛋,以手握為滿月的嬰兒擦面及身體,口中念道︰“一粒雞,一粒鴨,給你吃到夠一百。”繼念︰“雞蛋面,鴨蛋身,兄弟大母陣(兄弟很多),好親情來相挺(好姻緣來匹配)。”通過雞蛋和鴨蛋來祝福嬰兒長壽及好人緣。
4個月是給嬰兒開葷的日子,當天有些人家會有祭祀祖先神明儀式。給嬰兒開葷的食物計有蝦、肉骨、姑溜、面線、香菇、糕仔。喂嬰兒食時,得念出好話如︰吃蝦紅嘴唇(不會面色蒼白),吃肉骨才會肉朝骨(肉連骨,肌肉豐滿),吃姑溜敖軟鑽(善于尋找機會。姑溜也叫倥蜣、花跳,即彈涂魚),吃面線長歲壽,吃香菇會香嘴,吃糕仔會收涎(收涎才不會一直流口水)。每一樣食品都要取一點點給嬰兒吃,均是祝福嬰兒的一套儀式。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有關4個月之俗謂︰“這一天亦要行‘收涎’,‘收涎’的意思就是小孩不斷成長,永不遲延。準備‘酥餅’12個(24個或48個),用紅絲線或絲線串起來,有親朋好友說上4句吉祥話,並拿一個酥餅在嬰孩嘴上橫拭一下,說‘收涎收離離,明年找小弟’……”
4個月有“剃眉毛”之俗,眉毛俗稱“九戒”,俗語說︰“目眉帶九戒,看到物件都要愛”。剃了九戒。長大後才不會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要。有些會將蝦也一起剃掉。
周歲是嬰兒最後的一個慶典,先給嬰兒換上新衣服、帽子及鞋子,給他舉行“踏龜”儀式。在桌子上擺上一對紅龜,將嬰兒抱起雙腳就踏在紅龜上。含意為祝福嬰兒已經長大滿周歲,有龜為其墊腳會好運。龜代表北方玄武宿,龜有千年之壽,是長壽的象征。道教的玄武星宿神造型就是腳踏龜蛇,所以周歲的踏龜習俗有玄武龜崇拜之遺風。
外祖母得給滿周歲的外孫贈送一只煮熟的雞,就將此雞的雙腿撕下舉行“接腳”風俗。先把嬰兒抱起,然後以此雙雞腳放在其腳之旁,象征“接腳”了。含意祝福嬰兒腿會修長筆直及有口福,經常會有人請吃。以前,每當有人請吃時,人們往往詼諧地說,因為周歲時外祖母有給我“接腳”,所以才有你們請吃啊。
抓周,乃一種預測嬰兒將來興趣及從事職業的趣味習俗,雖然毫無科學根據,不過人們還是樂于進行,無非為了想預先知道自己兒子長大後會從事什麼行業。
抓周時得先準備多樣物品擺在地上讓嬰兒拿取,他最先拿到的物品,就是代表嬰兒將來從事的行業。物品有些會準備12樣或不等。通常是︰書(讀書人、知識分子)、筆(作家、書法家、畫家)、雞腿(愛吃的人,健康)、胭脂(女性行業)、剪刀(裁縫)、梳子(理髮)、秤(生意人)、錢(很會賺錢理財)、算盤(善于從商)、樂器(音樂家)、玩具(愛玩的人)、玩具槍(軍人、警察)、玩具汽車(司機、善于駕駛)等等。
抓周只不過是一種趣味民俗,不可當真。見過數位親友的兒子長大後,從事的職業並不是抓周時拿到的有關物品行業。(以上專訪溫華,太平)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1月30日)

福建话的“天天好天”

福建话的“天天好天”

本地新春电影《天天好天》上映了,“天天好天”竟也成为本地媒体竞相引用的今年贺年流行语。
最近电视上时常看到以“天天好天”为新年口号的预告,欢喜台一位男性配音员在以福建话念出“天天好天”时,是念作“tiantian hotni”,前面两个天,他是念作文读音的“tian”,后面的天,则念作白读音的“tni”。
华语及其他方言因为较少文白异读的事情,所以就没有这种现象,福建话则因文白异读明显,就马虎不得。天天好天的好天,是指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好天儿”,义指晴朗的天气。
是指晴朗或好日子?
好天”倘若念作福建话的白读音hotni,也是指晴朗的天气,比如:今日好天,就会使洗被单床褥,才会紧干。(今天天气晴朗,就可以洗被单和床褥,才会快点晾干。)上述配音员念出的天天好天,让我觉得就是“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之意。
问题是电影《天天好天》的好天,是指晴朗的天气?还是指好日子?个人强作解人的阐释,这里的好天,应该是指好日子(吉利的日子),所以天天好天,应该解释为“天天都是好日子”,而不是“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
好日子的福建话通常读作“好日(子)”,不用“好天”。如果照字面来念,指好日子的“天天好天”的福建话应该念作hotni?还是hotian?个人觉得前者是指晴朗的天气,后者属于文读音,好日子的好天,不妨用文读音来念会更适当。不对之处,尚请大家赐教!
李桃李(李永球) 《南洋商报·言论版》。2011年2月10日

年初三老鼠娶新娘

年初三老鼠娶新娘

新年到了,民間里有許多有關新年的歌謠,這里專訪了太平的溫華女士(80歲),由她念出一首福建話的新年歌謠︰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照原意,初五隔開,初六沃肥,初七扁擔拿九錘,初八五谷生,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食,十一請囝婿,十二倒來拜,十三吃飲糜配芥菜,十四搭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十七要討錢,討無錢打到廿九暝。
根據溫女士的解釋,此首歌謠的意思是,正月初一初二是新年最熱鬧的兩場(兩天);初三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初四就恢復原來的樣子;初五基本上與新年隔開,生活恢復原狀;初六給農作物施肥;初七提起扁擔錘子開工;初八是五谷的生日;初九是玉皇上帝的生日;初十因初九祭祀天公而有許多食物可吃;十一請女婿來吃飯;十二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拜年;十三吃粥配芥菜,因為天公誕祭拜後的牲物煮芥菜成為“雜菜”,或叫作“菜尾”,那是配粥的美味菜肴;十四搭起燈棚,那是為了十五晚上賞燈而設置的;十五上元節,晚上的元宵乃賞燈的日子;十六是相公的生日,相公是閩南的鄉土神;十七就可以向人追討去年欠下的債錢,追討不到錢就大打出手,一直打到年底的除夕夜。
這首歌謠趣味盎然,詼諧之余也詳述了福建人的新年民俗,比如天公誕、過了元宵節才可以討債等等。本文要談的不是這些,而是年初三的老鼠娶新娘!
為何年初三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呢?先看一看下面書籍對于年初三老鼠娶親的詮釋吧!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謂︰“台灣人認為(正月)初三為老鼠的結婚日,在這一天的半夜,要避免點燈,每個人都要早點入睡,據說這一天老鼠會破壞谷物,危害到人類生活,為了不使老鼠繁殖下去,所以要提早熄燈,如果老鼠看不到燈光,會因找不到路而死亡,這樣就可以阻礙其繁殖,反之,如果燈光灼灼,老鼠們便會舉行盛大的婚禮,因而生出更多的老鼠,使人們蒙受損害”。
《廣東民俗大觀》之〈佛山“老鼠嫁女”〉及〈梅縣“老鼠嫁女”〉均談及此俗。前者云︰“佛山的大年卅夜晚,是老鼠嫁女的吉日良辰。是晚,人們為了讓老鼠辦喜事,各家各戶都把床底、櫃下、牆角打掃得干干淨淨。在床底沿牆邊、牆角還點上蠟燭,為老鼠們的鼓樂隊、轎夫、‘新娘’照明。老鼠們的迎親隊伍,子時(夜12點)從床底出發。據說那時人們都可隱約听見鼓樂聲、鞭炮聲、‘新娘’吱吱的哭嫁聲。”後者云︰“梅縣客家地區農歷正月初三日晚有點長明燈的傳統習慣。據說這一天晚上是老鼠行嫁的日子,入夜以後,要在廚房、谷倉、廳房各處點亮長明燈,讓老鼠行嫁好走路。”
上述記載中,除了佛山是除夕夜外,台灣及梅縣的老鼠婚禮均是在年初三。一個趣味問題是,為何台灣的老鼠娶親被視為不好的,人們都得阻礙破壞,而廣東的佛山及梅縣卻視為好事,人們樂于玉成它們的喜事?
個人的理解是老鼠為有害動物,我們必須消除之,所以台灣民俗就采取破壞方式來處理。倘若將老鼠娶親當作一種不具科學根據的趣味民俗,那就玉成其事也無妨!
所以,假如閣下認為要消除老鼠,那麼年初三就熄燈睡覺吧。設使認為那只不過是個趣味民俗,那就開燈玉成老鼠的喜事吧。一切悉聽尊便!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11.02.06)

生育及嬰孩保護神

生育及嬰孩保護神

台湾庙宇的六位恶婆姐塑像,抱婴儿姿势都不规则。
在床上祭祀床母,祭品有饭和菜肴,上香及烧金纸。
民間里的生育神明有很多,在我國,注生娘娘幾乎是眾所周知的。
注生娘娘是專門負責懷孕、嬰兒性別、保護分娩及嬰兒健康之神,尤其不能懷孕者或為了孩子性別而祈求娘娘者眾多。可是在北馬地區,後來演變到連姻緣也歸其管轄,成為未婚者“牽緣”的神明。注生娘娘有12位部下,稱為“婆姐”。婆姐又分善惡兩類,惡婆姐專門作弄人們,尤其有婚前性行者,就會使到這些偷食禁果者“有餡”(未婚先孕),因此懷了孕而命運多舛。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這些婆姐中有6位是以正確的姿勢來抱嬰兒,另外6位抱嬰兒的姿勢較不規則,前者我們謂之‘好婆姐’(好產神),後者謂之‘惡婆姐’(惡產神)……”
此外,床母是最接近我們的嬰兒保護神,有時嬰兒自己微笑、自己玩耍,據說是床母在陪他玩。嬰兒出世後,每個月都得祭祀床母,比如嬰兒是在農歷廿四日出世,那麼農歷每個月的廿四日就得祭祀床母。另一種祭祀法是每逢月尾(每月最後一天)祭祀。每個月的祭祀形式比較簡單,只須一碗飯菜就行。此外的大節日如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等,就得隆重祭拜床母。現在簡化到只在大節日祭祀,月祀已淘汰。
另外,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節還得膜拜七娘媽(織女),也是嬰孩保護神。直到孩子長到16歲(一說15歲),才結束祭祀床母和七娘媽,這年,得為孩子舉行“出花園”(成童禮)儀式。
祭拜床母的形式,準備了牲品飯菜等,3枝香,一小塊金紙,就在房間床上祭拜。傳說床母姓燭,所以不可點蜡燭。另一種拜法是采用一根蜡燭,不燒香。祭拜的速度必須快,擺上祭品上香後,不一會就焚化金紙。倘若祭拜的時間過久,孩子會很頑皮,因此速戰速決。事實上,在房間里祭祀必須考量到具有一定的危險,因為床褥,蚊帳、被單等都是易燃物,所以不可點蜡燭及祭拜的時間短,還有焚化少量的金紙,均是考慮到火患問題。
中台也有祭拜床母習俗。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謂︰“……認為小孩到15歲這期間,受睡床的床母保護,所以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就準備供物來祭拜床母,小孩若有生病等異狀,也是禮拜床母,或在每月初一、十五兩天祭拜床母。”
《廣東民俗大觀》之〈婆娘誕〉︰“農歷四月十七日,石灣一帶民俗有婆娘誕,是當地婦女的重要祀事之一……婦女結婚生育後,即供奉婆娘神,神位設在夫婦臥室的床頭下,一般在床底的牆上貼上一片紅紙就算是婆娘神位了,也有以陶土塑制一女坐像的。每逢重大節日,燒香以奉,以祈婦幼安康,也含有祈求多生育、小孩好帶養之意。”;〈潮汕“公婆神”〉︰“……公婆神,潮陽縣稱‘床腳婆’,揭陽縣稱‘公婆母’……家祭的公婆神不立偶像,只用一個瓷碗作香爐,放置在房里舊式四腳眠床的床下或床里的木架上。祭拜時在眠床上放一個大葫,爐和祭品都放在‘葫’里,目的是為了不弄髒眠床……由這間住房的主婦焚香禱祝,保護孩子們平安,然後燃蜡燭、火化紙錢,祭拜禮儀便告結束。”
我們尊重生活器物,認為床是有神明的,這是與生活自然的一種諧調相處之道。然而,有祭祀床母的家庭愈來愈少,這是否意味我們對生活自然界的東西愈來愈不尊重了?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2月13日)

過房子的習俗

過房子的習俗

陈君手持他的“过房书”。
什麼是過房子?它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別人做兒子的一種民間習俗。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養子、義子和過房子的區別。養子就是領養的兒子,換句話說,即把別人家的孩子領過來養,並改名換姓當作自己的兒子。義子就是乾兒子(契子),基本上義子是與自己的父母同住,依然保存自己的姓名。至于過房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過房”就是過繼,也就是把自己的兒子給沒有兒子的兄弟、堂兄弟或親戚做兒子;沒有兒子的人以兄弟、堂兄弟或親戚的兒子為自己的兒子。
上述的解釋不夠完整,在民間裡,對過房子的闡釋除了上述,尚有︰一、過房子得一身兼祧兩家香火,除了親生父母及祖先的神主牌外,也得供奉過房父母及祖先的神主牌。二、過房子是不與過房父母同住的,依然與親生父母住在一起。三、過房子有權繼承過房父母的部分遺產。四、如果過房父母沒有兒子(有些後來也有生育或領養兒子),過房子得在他們逝世後,為他們持幢幡(招魂幡)。五、除了過房給兄弟、堂兄弟外,也可過房予岳父母,甚至外人也有。六、設使過房予不同姓氏者,過房子就身兼兩姓,比如姓陳者過房予姓林者,其姓氏就是“陳林”。七、除了過房予活人外,也可過房予早逝未婚無子的兄弟或親戚,過房方法是將書寫在紅紙上的過房書,焚化在其香爐裡。
必須說明的是,如果兄弟或親戚無子,將自己的兒子送給他們做兒子,這不是過房子,而是屬于領養的“養子”。
什麼情況下得將兒子過房他人?一、兄弟等親戚沒有兒子。二、兒子體弱多病或八字不好,根據相命師的建議,將兒子過房他人。所以,基本上過房子就是為了繼承無後者的香火。
陳君就是一位過房子,這裡他展示了已經數十年的過房書。由于他不願意公開其私隱,所以名字皆用假名,日期完全不公開。其過房書文字︰“立過字人陳亞成,有生次男,奉父命令有意承過三弟亞明當長男,主生X月初X日X時建生,日後此子長大承丁,婚姻娶夭,家聲丈進,兩柱香煙,不可重富畏貧。此職。知見父陳天賜(陳亞成和亞明兄弟的父親)正,立過陳亞成,秉筆XXX正。XX年XX日立”。
陳君是在其祖父命令下,過房予他的三叔。這是傳統過房書其中一種書寫方式,是以墨字書寫在一張紅布上。在過房習俗愈來愈罕見的今天,這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經常在墓碑、神主牌或傳統訃告裡,看到對過房子的稱謂是“嗣男”,如果自己的兒子過房給他人了,就注明“出嗣男”,倘若過房給不同姓氏者,就得注明“出嗣X姓”。如今人們對過房習俗顯得一知半解,所以稱謂就錯誤百出,不然就是沒給予詳細區別注明,一律歸類為兒子。
傳統上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後代繼承其香火,代代繁衍,不得斷後。即使殘障、智障或早殤未婚無後者,也得為其傳後,兄弟得讓出一子或過房子給他傳承子孫,如此就兄弟房房都有後代,代代都有香火。可見華夏儒家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思想影響之大。其後,這種觀念逐漸式微,甚至被拋諸腦後,未婚無後者比比皆是,人們都不當一回事,也沒向兄弟討過房子,因此過房習俗愈來愈少見了。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2月20日)

柔佛東甲的請火

柔佛東甲的請火

炉主顔亚泉以锲往石壁上劈,火花落在地上的硝药就着火了(林志笙提供)
福禄寿三星给大家赐福来了。
街区人们联合祭拜,恭迎请火队伍莅临。
高跷队员口衔红包,靠着腰力挺身站起来。
善信们排队纷纷往请火的陶炉熏之,以求今年好运兴旺。
请火游行结束,炉主将陶炉取到茧云宫了。
一談起請火,人們馬上想到檳城。檳城請火共有兩場,一是年初六的蛇廟清水祖師,另一是年十五元宵節的寶福社大伯公請火,後者演變成預測當年我國的經濟運程。
請火乃中國福建閩南地方傳統新年習俗,也叫“乞火”,乞請的是“春火”,以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海路豐收,合境平安,地方興盛等等。
除了檳城,原來南馬的柔佛北部禮讓縣東甲鎮也有請火!鮮為人知的東甲繭雲宮的請火習俗已經進行了115周年。繭雲宮供奉的是“金闋大夫”,據該宮理事會神務王亞峇(60歲)說,金闋大夫乃明末清初的人物,原名王大興,是一名醫生,中國福建永春縣東坑有座繭雲宮就是供奉的宮廟,金闋大夫被東坑人尊稱為“境主公”。傳說其夫人被招進皇宮為難產的皇后接生,結果順利生產而被康熙皇帝誥封王大興為金闋大夫。
王亞峇指出,在1896年,永春東坑人王雲篤、王招篤等先賢在家鄉奉請了金闋大夫的一尊小神像,南來東甲建廟供奉,一切慶典儀式完全按照中國鄉下傳統進行,自那年開始請火迄今已經115個春秋,即使在513過後的1970年敏感時期,也進行請火,不過警方不批準游行。
繭雲宮請火是在年十三,慶典一連3天,年十四是金闋大夫的聖誕日子。年十三凌晨4點半,我就在繭雲宮集合了,先有舞獅,然後麻坡德真壇道士起壇誦經,完畢後就奉請神像到花車及神轎上,出發往峰山(赤山)請火。在一個大石頭前,已經擺放許多祭品,點燃香燭。時間才5時多,天空依然布滿星星,晨風強力猛刮,氛圍有點神秘。圍觀的善信站滿現場,可見人們早就在現場等候多時。我選擇站在最前端觀看整個過程。
儀式先由道士誦經禱祝,神務王亞峇將香花(一種中藥)及香粉撒在石頭下面,再鋪上一層金紙灰燼,最後才放上硝藥,再由本年度爐主顏亞泉手持“鍥”(閩南音kueh,一種鐮刀,用來砍樹木等用途)往石壁上劈(閩南話稱為“扢[khiat]火”,繭雲宮則稱為“鑿火”),當劈出的火花落在硝藥上就馬上火,下面的香粉及香花就冒星星火花,王君將之盛放進一個陶爐,再添加線香、香粉及火炭,並以扇子不斷煽鳳,使之燃燒。
請火儀式結束,隊伍就往東甲街區迎神游行,一大早就游行,還是首次見到。繭雲宮游行有個特色,就是街區聯合祭拜,與一般所見各家在各自門口擺設香案祭拜有所不同。
隊伍有舞獅、舞龍、高蹺、道士、福祿壽三星、3頂神轎,兩頂里有許多神像,另一頂抬請火的陶爐,尚有許多穿時髦的年輕人在面頰等處穿針(不是乩童,在清醒情況下穿針)。沿街的商家及民家準備豐富的祭品迎接請火隊伍蒞臨,也紛紛前往請火的陶爐燻手,以解除穢氣,帶來興旺好運。
迎神隊伍必須回禮聯合祭拜的人家,首先由道士誦經禱祝,再由福建歌仔戲的福祿壽三星賀壽祝福,然後舞獅舞龍來祝賀,最後由扮演八仙的高蹺隊來膜拜,這時候就有精彩的表演。只見人們紛紛往地上拋灑錢幣和鈔票,踩高蹺者得顯出真功夫,下地拾取錢鈔,或翻筋斗、跳繩或口銜紅包鈔票,最後彎腰轉身站立起來,引起旁觀者的如雷掌聲。
回到宮里,人們紛紛爭奪神轎里神像的紅線及金紙,據說會帶來興旺好運。最後道士及理事趕往河邊進行“鎮港”儀式,道士先在磚頭上書畫符咒,再將之埋在地下,誦經做法後焚化金紙。鎮港可以使到地方上平安無事。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11.02.27)

中國永春的請火

中國永春的請火

茧云宫的“镇港”仪式,以砖块书符浅埋在地下,露出一小段砖块。
道士正在主持茧云宫的“镇港”仪式。
這次到柔佛東甲繭雲宮田野調查請火儀式,當地的請火習俗源自中國福建永春地方,為了進一步了解福建當地的請火情況,特地聯絡住在柔佛北部禮讓縣玉射的鄭正和(63歲)。其祖籍福建永春仙溪鄉,8虛歲時(1956年)與母親南來我國找父親,對于家鄉神廟的請火,他是在母親的口中聽到的。
他特地打電話聯絡家鄉的大哥鄭清老(78歲)多次,了解了詳情後再一一轉告我,其熱誠實在令人感動。一些不夠詳盡的,就在我到玉射當天又馬上搖個電話給中國大哥與我詳談。其大哥不懂得華語,幸虧我懂得講永春閩南話,不過一些地方方言詞匯十分難懂,所幸最後問題都獲得答案。
根據鄭清老說,永春仙溪鄉有個“大宮”,供奉當地的境主公“三代祖師”,當地鄭氏家族共分六大房,輪流主辦境主公請火,有時各房都不主辦那就休止一年不等。
請火日期多在正月初八,時間通常都由卜杯決定。善信準備了水果、菜碗、5樣糖果、5杯酒、豬雞牲品及香燭等物,半夜三、四點左右前往山上請火。道士穿黑色道袍,誦經禱祝一番,再由負責人在一個缽里放上火炭,香等,加上一點點硝藥,就由一個人手持“鍥”往石壁上“扢”火,乞請到了火,就用扇子撥之,不可使之熄滅。
請了火,就把火缽抬到一個“接火”的曠野,這里早就有當地5個廟的神轎到來接火,三代祖師是主神,神轎排在最後壓陣。這裡鑼鼓喧天,燃放爆竹,還有放三響的火銃,道士這時候就改穿紅色道袍。迎神隊伍浩浩蕩蕩前往街區游行,沿街有許多人家擺置香案祭拜請火隊伍,最後回到主辦請火的有關房頭之祖先祠堂,由道士結壇做醮,聘請戲班演梨3天或不等。最後再將火缽和各廟神轎抬到“大宮”去,這里也得做醮演戲3天左右才結束。結束時由道士將火缽的香火分予各廟,剩下的火種倒進宮里總爐。
另外,道士也得換上黑色道袍,腳穿草鞋,舉行“鎮隔”(鎮厄,即鎮壓地方邪穢鬼怪)儀式。凡地方上有不清潔的地方,比如某地頻仍發生意外,就得鎮隔。道士以一小塊石頭,畫上一個人像,將之深埋在一尺深之地下,再以一塊糕、一杯茶、3杯酒及香燭金紙等祭拜。鎮隔後可為地方上帶來安寧和平安。
上周提到柔佛東甲繭雲宮的請火,其請火習俗源自中國永春東坑鄉。本周則談中國永春仙溪鄉的請火,兩處雖然不同地方,可是請火儀式則大同小異。主要的共同點是︰一、兩地都是采用劈石取火;二、均由道士主持儀式;三、都得做醮演戲;四、都有迎神游街;五、均有舉行鎮壓“邪穢”的儀式。
為何要請火?請火主要是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地方上安寧豐收,平安興旺。這與其他地方以迎神來祈福具有同工異曲之效。比如吉蘭丹的一些神廟、柔佛古廟的年頭迎神等等。采取請火的,除了繭雲宮,尚有檳城的蛇廟及大伯公,它們均是閩南傳統的年頭祈福習俗。“火”有興旺之象征,請火就具有使到地方興盛之功效。
此外,繭雲宮的“鎮港”,與永春的“鎮隔”均是同樣習俗,含有鎮壓地方上邪穢不祥之意,凡哪里頻仍發生意外或鬼祟不潔,都可以進行“鎮壓”儀式。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11年3月6日)

潮州話的“豬油”

潮州話的“豬油”

猪的脂肪经过煮后则形成油,一部分会凝固。上层黄色的为猪油,下层白色凝固状的为猪朥。
早前,廖文輝、黃循營、翁隆勝、黃集初等人帶領中國的許金頂教授到檳城講座,經過太平時,特地轉進來找我,深感榮幸之至,除了導覽歷史古跡外,也帶他們到老萬山(巴剎)喝海南咖啡及品嘗海南烤面包。
閑談中,翁隆勝說潮州人的豬油叫做“朥”,與英語的豬油lard發音很接近,這引起我極大興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新潮汕字典》里的“朥”,音la(陽平),其解釋為︰“方言字,同‘膋’。動物的脂肪。特指豬的脂肪。”《最新漢語詞典》收錄“膋”(liao),義為古書上指腸子的脂肪。可見膋與朥均是同義詞。《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也收錄“膋”(la),並詳細解釋︰“脂肪︰板朥油(豬的板油)。《說文》︰‘膫,牛腸脂也。膋、膫,或從勞省聲。’……”由此可見,朥原字為膋,它是一個古字。閩南話與潮州話都保留並沿用今。
為了進一步理解,我特地向祖籍潮州的劉煥松(72虛歲)請教,他在中國受新式教育,那時候是以潮州話來念書的。他說,朥念作la(發音相當于華語的“拉”念作陽平),脂肪在潮州話分成3個種類,一是油、二是朥,三是蠟。油為液體,比如我們食用的油、汽油等等;朥是凝結體物質,好像豬油般會凝結,但又不會硬,性質是軟的;蠟則是固體,性質硬,遇熱會軟化。
經過一番解釋終于明白了,可見潮州話的豐富性。朥在華語等方言是沒有的,凝結半固體的奶油、酥油一律被稱為油,其實這些應該是“朥”的一種。朥的發音與英文lard很接近,但還是不一樣,兩者之間沒有關系,並無誰吸收誰的借詞這回事。
詞典上的朥,乃指動物的脂肪,特指豬油。可是劉煥松則闡釋為凝結體的油,其解釋超出了詞典,豐富了中文的詞匯。
潮州話尚有個特別的字——廠,它在古代的意思含有“棚舍”之義。每年正月間,柔佛古廟均主辦大型的迎神游行,廟里的神明會暫時抬到一個叫做“神廠”的地方,3天後又抬回廟中。這個神廠,近年改稱“行宮”。本文不是討論名稱的對與錯,而是探討“廠”這個字。
一說到廠,相信大家馬上連想到工廠,以為供奉神明的地方又不是從事生產資料物品的工廠,怎麼也叫做廠呢?《辭海》對“廠”的闡釋有三義,其中一個是指棚舍。《新潮汕字典》的“廠”,其中一個意思也是指“跟棚子類似的有頂無壁的簡易的房屋”。柔佛古廟的神廠,本來是臨時性搭建的有頂無壁房屋,近年來改建為精美的洋灰水泥建築,可是也是有頂無壁,所以神廠的廠,應該是屬于棚子類建築。
有一句潮州話“操床來共”,義為挪動桌子一齊來(吃)。每當在吃東西時,見到親友們就會以此招呼大家共同來享用食物。可是“共”(gang)則音近福建話的“干”(gan),于是往往使到人們誤會是在講髒話而想入非非。其實潮州話的桌子叫做“床”,飯桌叫做“飯床”、圓桌叫“圓床”、乒乓球台稱“乒乓球床”等等。而“共”則有一齊、同之意。這句話的意思只不過是招呼大家來共享美食,別無他意,可別誤會哦。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1年3月13日)

女是七,男是八

女是七,男是八

我國粵語有“七佬”和“八佬”的詞匯,那是指女朋友和男朋友(或女孩子和男孩子)。比如說“佢咁窮,七佬都走啦。”(他這麼窮,女朋友都跑走啦);“佢的八佬日日都來搵佢。”(她的男朋友天天都來找她)。至于我國的福建話,則沒這種“女七、男八”的詞匯,反而台灣的台語(閩南話)電視劇上,發現了“七仔”(女朋友或女孩子)這個詞匯,比方說“伊逐工在趴七仔。”(他每天在追求女孩子)。台語的“趴七仔”,相當于華語的“把馬子”。
為何“七”會成為女性的代名詞,以及“八”會成為男性的代名詞呢?
曾經拜讀一些文章的研究,說那是源自《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素問》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八八,則齒發去。”該書指出女子在7歲時開始腎氣盛,二七(14歲)時開始來月經等等,直到七七(49歲)時的身體衰弱,更年期也到了。男子(丈夫)在8歲時開始腎氣實,二八(16歲)時開始產生精液等等,直到八八(64歲)時身體虛弱。由此可見,女人逢7歲就轉變,男人逢8歲則轉變,所以,民間就以七代表女人,八代表男人。
在北馬華人民間好賭萬字者,通常都會參考《千字圖》,然後根據圖中的號碼下注,比方啼哭的號碼是401、冰淇淋是588、花盆是760等等。倘若夢到男人啼哭,男人是“八”,就會給401加上8頭,下注8401;或者看到一位女人買冰淇淋來吃,女人是“七”,就下注7588……
說到數目號碼,最近帶麻坡朋友到檳城吃美食,當我們叫了兩杯“八寶冰”時,店員向里面泡茶頭手喊道“八寶冰song”奇怪?兩杯怎麼會說成“song”呢?原來song是泰國話的“二”。由于北馬福建話“兩”(noo)音近“五”(goo),所以就改用泰國話,以避免混淆。多年前曾經在檳城坐霸王車,司機說“兩元”,覺得便宜就上車,豈料抵達時給他錢,他說是“5元”,真的給氣到冒火,只好忍痛付錢,多付了3元。所以“兩”和“五”在北馬經常發生誤會,引起爭執糾紛。
北馬漳州音福建話的“兩”諧音“五”,為了避免發生爭執,當地萬字賭業就將“兩”念作泉州音福建話的“lng”(潮州音閩南話也是念作“lng”)。上述咖啡店員念作泰國話的乃個案,有點特別,其實改用泉州音或潮州音的“lng”就行了。
由于萬字賭業對數目字要求嚴謹,尤其用語言講出時,不能出現差錯。因此華語及方言有些近音數字就得改用它字來代替。比如“一”音近“七”,“一”一律改為“么”。福建話的“二”(li或dzi)諧音“四”(si),就改用“兩”(lng)。好像閣下要買“1234”這組號碼,就得念成“么兩三四”。至于北馬福建話的“兩”諧音“五”,也得改念為“lng”。哪天到彩票公司買個萬字“2401”,忘了2念作“lng”,結果打出來的票據卻成為“2201”,這就是福建話的二和四因為音近容易發生誤會的很好例子。
數目字的民間習俗不僅有趣,多了解也會避免誤會!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11年3月20日)

柯祖仕轉世為馬?

柯祖仕轉世為馬?

头家柯祖仕是马神转世?
拙作《移國——太平華裔歷史人物集》里收錄了多位太平歷史名人,柯祖仕是其中之一。他是太平市的頭家、錫礦家,閩幫首富,財產僅次于甲必丹鄭景貴。通稱“柯仕”(kwa Su/Qwa Soo),謚號“學優”,取自《論語》“學而優則仕”之名言。
柯祖仕原籍福建同安縣,少年南來,辛勤勞作終于發跡,創“協裕”商號,主要從事錫礦業。太平閩幫的寺廟公冢,他的捐款總是排第一名,有時候還負擔不敷之數。比如太平及新港門(甘文丁)兩處福建公冢,均是排名緣首及承擔不敷。太平鳳山寺1904年重建,其捐助兩千元也是排名緣首,不敷之300余元,由其長子柯水成捐付(相信當時柯仕已病重)。其他的捐緣尚有福德祠、硝山福建公冢、大善堂、鳳山寺之多次修建、江沙福建公冢、檳城極樂寺及福建公冢等等。在太平,他還曾捐出一塊地段供建菩提雅蘭泰佛寺。
在中國福建鄉下,他也是熱心公益慈善。當時在清廷的賣官鬻爵風氣下,柯祖仕曾買個“榮祿大夫”的從一品官銜來光宗耀祖。老一輩太平人對于柯祖仕的印象是樂善好施。72歲的林亞明說,柯祖仕每個月都有做“月尾”,然後就把祭品供公眾人士享用。那是福建人的一種傳統風俗,即在每個月最後一天,在住家或商行後面小巷祭拜“好兄弟”(孤魂野鬼),出身貧窮的他經常施舍乞丐各一碗白米和一枚銅幣,每次所施之米達兩大麻袋。
基于其對太平的種種貢獻,當年英政府管轄的太平市政府就以一條街道命以其名——柯仕街(Jalan kwa Su)。
在田野調查時,林亞明說出一個鮮為人知的柯祖仕秘史。他說,柯祖仕逝世後,托夢給其夫人說他已經出世(轉世)為一匹馬,地點在吉隆坡半山芭一帶某某錫克族人家里,其夫人王織醒來後,馬上催人趕到半山芭,花了巨款把馬兒買回家飼養,每天以好料喂之,下面鋪以厚褥子,據說養了3年才去世。針對此事,我曾經向柯祖仕之孫柯德榮(已故)求證,他不置可否,只向我說一句話︰“我的嬤去問紅公,紅公說伊是馬神來轉世的。”(我的祖母去問神明“跳童”,神明說我的祖父是馬神來轉世的)。根據他的說法,柯祖仕是馬神來轉世的,所以逝世後又再轉世為一匹馬。言下之意,是不否定有此事。這的確玄之又玄,令人嘖嘖稱奇!
當然,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瑣事,所以沒記載在《移國》書里,今天在此搬出來,大家不妨當作神奇故事來看,信不信則由你了。
一個族群如果相信輪回轉世的,那麼就會有神奇的輪回事件在族群里發生。一個族群倘若不相信輪回轉世,那麼他們之間就不會有輪回之事發生。就如一位朋友被醫生診斷子宮里生了個瘤子,她說肚子就從此隱隱作痛,後再經過另外一位醫生仔細診斷發現並沒有瘤子,她說,肚子的痛完全消失。這好像是一種催眠,經過有關的催眠,就會出現有關的效應!所以,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是不可能在不講輪回的宗教中出現的。
一位不信宗教的朋友告訴我,他上輩子發生什麼事都不記得了,下輩子的轉世又跟他有什麼關系呢?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11年3月27日)

道家的喪葬生死觀

道家的喪葬生死觀

華夏古代的生死喪葬觀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死,故事死如事生,必須慎重辦理喪事,厚葬之,祭祀之。這一套禮俗最後給儒家繼承並發揚光大。在中國歷朝統治者的“黜百家尊儒”後,儒家喪禮就深深影響中國社會兩千年之久,我們今天的喪葬禮俗就是源自這一套華夏古傳統。
然而中國歷史上,不認同這一套傳統喪葬禮俗者不乏其人。莊子是最特別的一位。
道家莊子對于死亡最是豁達灑脫,所以也就不跟從傳統那一套喪禮。《莊子.外篇.至樂》講述莊子在妻子逝世時,還敲打瓦罐唱歌,這在儒家儀禮上是不允許的。所以惠子前往憑弔時問莊子為何如此?莊子說:“不是這樣。當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不哀傷呢?可是觀察她起初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形變而成為生命,現在又變而為死。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像與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人家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在啼啼哭哭,我以為這樣是不通達生命的道理的,所以才不哭。”
莊子對于自己的喪禮是不要棺材,死後就丟棄讓鳥獸吃掉算了。《莊子.雜篇.列禦寇》說到莊子快要死的時候,弟子們想要厚葬他。莊子說:“我用天地作棺,用日月作雙璧,星辰作珠璣,萬物作殉葬。我的葬具還不夠嗎?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弟子說:“我怕烏鴉老鷹吃了先生。”莊子說:“露天讓烏鴉老鷹吃,土埋被螞蟻吃,從烏鴉嘴裏搶來餵螞蟻,為什麼這樣偏心呢!”
莊子對于生死的看法,認為是“氣”的聚散關系,他把死亡和生存看做同等之事,所以死亡就好像生存一樣,沒什麼好怕的。《莊子.外篇.知北遊》謂人類的生存,是元氣的凝聚,凝聚就會成為生命,離散就會成為死物。若是死亡生存都是同類,我又有什麼憂患呢!
道家(道教)有種種的修煉法門,通過修行可以了斷生死成仙。《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已經遺忘掉生存了,然後便能夠朝陽明照;朝陽明照,然後就能夠見到那絕待了;見到了絕待,然後就能夠超越古往今來;超越古往今來,而後便能夠進入無所謂死無所謂生的境界。”道家的修煉境界可以達到“不死不生”,那就已經解脫生死了。
喪禮不用棺材、尸體用于喂食動物、還唱歌娛樂,即使某些自認為最簡單的宗教喪禮也望塵莫及。道家莊子對喪禮特點︰一、不用棺材。世上是有不用棺材的喪俗的,此項還不算怎樣特別。二、尸體用于喂食動物,在一些特別地方如西藏的天葬,因為當地氣候寒冷,尸體不易腐化,就采用天葬,把尸體切割喂飛禽吃掉,這種處理方式十分罕見。將尸體充分利用于喂食動物或其他有益用途,這種精神值得敬佩。台灣的李敖就決定死後把骨頭做成標本,供人們做研究用途。三、唱歌娛樂,此項更加少見。不過在台灣某些喪事上見到電子花車、我國某些人家辦喪事唱卡拉OK就極為類似了。
尸骸被處理掉,也就沒有了墳墓或骨灰龕位,後代子孫就不需要為之掃墓祭祀而忙。采用火化儀式的印度同胞處理骨灰有兩種方式,一是將之送水流走,另一是將之土葬。前者不需要掃墓,後者就得掃墓。我國少數華裔也有骨灰送水流或撒在大地山河上,這種也是不需要掃墓的尸骸處理方式。
道家喪俗就是這般灑脫不羈,回歸自然,充分利用尸體益于世間,與傳統的儒家喪禮迥然不同!還有,道家認為氣聚為生,氣散為死,生存與死亡是自然規律,並不恐怖,無需憂慮,坦然灑脫地面對死亡。不似一般宗教上天界入地獄之說,不是享受極樂,就是承受極苦的死亡觀!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11年4月3日)

甘文丁曾經“遷鎮”

甘文丁曾經“遷鎮”

福德祠对面地带,迁镇前是一个热闹的华人区,现为军营。
迁镇后于1923年重建的惠州会馆。
一提到甘文丁(Kamunting),都會想到政治扣留營,可見甘文丁因它而聞名遐爾。甘文丁是霹靂太平市管轄的一個地區,華社通稱“新港門”,或叫“新港”。
1840年代,原名拉律的太平發現錫米,華人蜂擁而至,不久又在甘文丁發現錫米,人們又蜂擁而往。太平的產錫區主要集中在“吉輦保”(Kelian Pauh),于是人們就將甘文丁稱為“新吉輦”(Kelian Baru)。然而,經過兩派華人秘密幫會爆發3次的“拉律暴亂”及霹靂馬來王朝王位斗爭之後,英殖民地政府趁機干涉霹靂內政,1874年1月20日,各造經過談判後終于達成協議,簽署了《邦咯協約》。旋後英政府規劃太平市區時,建議將拉律改名為“太平”,而新吉輦則用回舊名稱“甘文丁”,然而華社民間依然采用新港門(新港)到今天,不過近年來,甘文丁有逐漸取代“新港門”之趨勢,年輕一代已經不曉得新港門這個地名了。
歷史上,甘文丁是個小鎮,人口少,鎮區以華人為主。但說到甘文丁曾經“遷鎮”,這就十分鮮為人知了。
《太平古岡州會館館史》云︰“……至于太平古岡州會館之創建,似亦與1881年同時,距今106年其館址原建于甘文丁地區,後因錫船采錫,補價搬遷至太平神廟街另租屋宇辦理會務……”;《北霹靂太平惠州會館會史》云︰“……太平惠州會館創立于1877年,當時的會所設在粵東古廟附近的簡陋民房里,旋後于新港門舊甘文丁路建立一座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後來因為某鐵船公司向政府申請該地段作為開采錫米用途,政府因此征用而遷移及拆除所有建築,並作出賠償……搬遷初期,曾經在粵東古廟附近成立臨時會館,當時附近也有古岡州會館、嘉應州會館及潮州會館,都是暫借民房為會所。當時政府另外撥一塊于甘文丁路的地段作為賠償,于是在惠州同鄉們的鼎力襄助之下重建會館……”
重建的惠州會館保留其原來的“惠州會館”石門匾,上款文字為“光緒十四年仲冬吉旦重建”;下款“民國十二年重建”。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民國十二年是1923年,顯示目前的會館興建于1923年,舊會館在搬遷拆除前的1888年時曾經重建。
上述資料顯見甘文丁的遷鎮原因,是因為某錫礦公司為了開采錫米。該公司賠償給當地居民,于是整個鎮區就這樣給搬遷走了。錫礦公司采完錫米後,直到1948年左右,英政府將那個地方發展為一座軍營。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福德祠(大伯公廟)對面之處,遷鎮時間大約是20世紀初葉1910年代。
遷鎮時,有多少房屋被遷?多少社團被遷?這方面的資料應有保留在政府檔案里吧。多少古跡、民居、文物因為遷鎮而煙消雲散,且沒有留下照片資料,頗為可惜。目前甘文丁粵東古廟及月球茶室一帶的新港街場舊區,應該沒受遷鎮影響而保留迄今。
遷鎮時,錫礦公司不是強迫逼遷。訪問王亞龍老先生,他說英國鐵船公司買下所有人的房地,其父親不賣,他們也不強逼,可是鐵船采錫挖的沙石堆積在家外四周,出入十分不便,最後看破賣給該公司,另在新港街場第二巷買下4間房屋居住及經營生意。其外祖父也是遷鎮時搬到新港街場的。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1.04.10)

林資有與振興父子

林資有與振興父子

林振兴
林资有几振兴之家。现在已是老厝博物馆。
在太平,認識林資有和林振興父子的人已經愈來愈少。可是他們遺留下的鄭大平街(第八橫街)一座古色古香的傳統海峽殖民地民居,則十分引人注目。
林資有,俗稱林有,原籍福建安溪羅岩,少壯南來我國,定居太平,原是當苦力,後來創業,在太平郊區新板之峇東路經營炭窯業,生產火炭,也從事樹膠種植業。鄭大平街的民居就是他建立,此為目前太平市保存最完好的傳統古民居,前半部為兩層建築,後半部為3層結構。他擁有5名妻妾,元配居中國早逝,根據田野調查其於太平福建公冢的家族墳墓資料,其中3名妾的名字為胡碧簫、甘玉珍和陳素綢。胡氏故于1900年,甘氏故于1912年,林資有及陳氏皆逝于1917年。
林資有墳墓上的名字是林始創,要不是從其兒子振興的名字來推敲,實在不曉得“始創”是何方人物,這可能是其號吧,而其神主牌則為林資有。在其家里發現一塊牌匾︰“資德□□大人晉宅志慶︰棟宇凌雲。弟林□吉拜賀”這個資德是誰?又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個人推測可能也是其名字之一吧。早期太平的寺廟公冢會館碑志上,沒發現林資有的名字,林資德則見于大善堂及和善堂的碑志上,不僅出錢也擔任董事之職。
林有育有6名兒子,4名女兒。林振盛、振興是元配所生,1879年12月25日生于福建鄉下,母親逝世後,父親把他帶到我國來。
振興善于經商,自創“共和公司”生產傳統白米酒,生意興隆,賺了大錢,就購置房屋產業,大約買了40多間房屋。誰料二戰日本佔領我國,1942年間日寇強向華人征收奉納金,林振興的產業被估價強征5萬兩千元。在日寇威迫下,不得不變賣房屋來交納奉納金,結果買掉大約30間房屋,計唐人公館街5間(原有7間)、敏律1間、古打律一間、馬結律1間、林忠在路及火車站路12間,其余在郊區小直弄等處。在太平市,他應該是排列第三名的最高奉納金交納者。
二戰後,振興將商號“共和”改為“瑞和”。1959年5月26日與世長辭,遺下五男二女。每個兒子均獲得兩間房屋的遺產,後來兒子們結束了瑞和公司的酒廠生意。
林振興在福建長大,昔年家鄉貧窮,生活節儉。他南來發跡後,依然保持節儉的生活方式,省吃儉用不亂花錢。其住家也是公司辦公所在,大門上懸掛其“共和公司”(KEONG
HO & Co)木招牌,大門兩側懸掛一對木板對聯“西宿爭光光連碧囗,河圖紀瑞瑞靄盈門”,大門上招牌下有一個小橫批“為善最樂”。可惜這些木雕文物均不見了。
民間傳聞林振興對社會公益十分吝嗇,一毛不拔,與其橫批“為善最樂”形成極大諷刺!話雖如此,在1931年的福建會館創建碑志上鐫刻他捐助500元,這是他留下唯一的捐款記錄,在當時已是不小的數目了。1972年林氏宗祠興建碑志上,他捐獻2千元,當時他已逝世多年,那是後裔以其名義捐出的。(林氏家族史料乃專訪已故林清榮先生。)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1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