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09年6月
客家道士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弘扬全真道的调查研究 李永球 一、前 言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经过时间悠久的发展,最后归属两大派,即正一及全真两大派别。流传到马来西亚的道教派别,以属于正一道的符箓派为主流,它们大部分来自广东客家地区的南传符箓派,目前犹在我国民间蓬勃发展。【1】至于全真道在我国的流传状况?却是为人所忽略。
本文研究的是百余年前由客家道士南传到本邦的全真道派,主要集中于霹雳、森美兰两州。此全真派源自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在我国的影响势力不强大,应该也是唯一的一支,将之弘扬最力者,乃是钟善坤道士,他甚至在本邦创立了东华山海云派。至于近年来,一些中国北方全真道亦传播到我国,那可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了。
我的研究方法是以三个古文物文字资料来探讨钟善坤道士在我国开创海云派,以及建立宫庙之事迹。在进入讨论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全真道、冲虚古观及钟善坤的历史轮廓:
甲、全真道
全真道乃王重阳(1112-1170)所创,教义较之旧道教有显著特点:(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较突出,言论如“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二)教义中,出世思想十分浓厚,如劝人捐妻舍子,看破功名富贵,学道炼丹,以离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炼理论上,一反旧道派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阳神”、“真性”不死。(四)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许蓄妻室,遵守清规戒律。【2】
乙、冲虚古观
冲虚古观位于中国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东晋咸和初年(326),葛洪弃官来罗浮山中结庐炼仙丹,庵名“都虚观”。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御赐“冲虚观”额,遂更名“冲虚观”。山门内为“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东神龛供奉“轩辕皇帝”,,西神龛供奉“太乙真人”。观内尚有供奉浙江金华黄野人的“黄大仙祠”,有供奉吕洞宾的“吕祖殿”。现为全真十方丛林。【3】
丙、钟善坤道士
钟善坤(?-1933 【4】)广东罗浮山冲虚观全真龙门派(出家)客家道士【5】,从中国南来本邦开创东华山海云派,先后在我国的霹雳创办南道岩、龙头岩,森美兰创建五老观、天师宫,以及在新加坡创立同德宫。乃龙头岩的住持,羽化后归葬龙头岩内。
二、从三个古文物探讨钟善坤在我国弘扬全真道
1、《龙头岩》碑志(简称《龙》)
石碑镌刻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现保存于怡保龙头岩。正文:“窃思中华海外同胞众华乔(侨),享天地神圣所赐……贫道【6】自幼遨游群岛,不及此境天缘之福地,有祥霞磻结之气……贫道洁净斋戒,设紫云洞天公观,安七宝莲台,祷迎圣像,祈祷万民福寿连绵……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其源由前清光绪甲午岁,黄澄清请关圣帝安奉于此,至丙午岁道人梁星福(?)、李善连(?)邀请啇(商)翁林六经、陆德昌诸翁注册后,到宣统辛亥年,道士钟善坤买此矿地八于吉,爰集福善缘乾坤两道,担土凿石……”
此碑志指出龙头岩创于光绪甲午岁(1894),由黄澄清请关帝安奉于此开始。到了丙午年(1906),在梁李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最后于宣统辛亥年(1911),由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矿地八于吉(英亩),才动工兴建宫观。【7】碑志提及由霹雳怡保的南道岩开始,才到石叻(新加坡)创办同德宫开创海云派,后到怡保成立龙头岩。
2、《天公五老观》碑志(简称《天》)
石碑镌刻于民国十七年(1928),现保存于芙蓉五老观。正文:“易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兹将南洋大比叻坝罗【8】南道岩,其教民间,乃玉帝五方老道……佛释儒道三教同宗……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追木本之根,原在石叻丹戎巴隔,借福德祠之住扎,创同德宫之源流,开行至大僻历【9】龙头岩,丙午年乃林君六经注册修紫云洞天公观,辛亥年起创至丙辰年告竣,打二十一日醮酧恩。后到芙蓉沉香岛仙师爷背,买有出牌地段地图七十二号,坝罗道士钟善坤、张法介、何玉堂三人,奉禀大英政府华民政务司大人恩准,谨于民国丁卯年十月吉旦,兴工建造青山洞天公五老道观。但工程浩大,独力难持,伏望华侨大小商业诸翁先生,善男信女,大发善心,解囊乐助。迨至戊辰年十月工成告竣,谨择初十日进伙。崇奉:天公玉帝、三清道祖、五老诸神,升座开光……讽诵道德五千言,玉皇三元赐福消灾解厄宝经,祈保风调雨顺……总理坝罗龙头岩主持钟善坤,副理邓法华道衲等谨立。”
此碑志说出“东华山”这个山名是“天上显迹”的,也就是道士们心中有所感应而向往的仙山。【10】不过在石叻(新加坡)开创海云派却是真实的。至于地下显迹的南道岩玉师宫,现今犹在霹雳怡保。当海云派在新加坡创立后,先流传到怡保龙头岩,该岩于丙午年(1906)由林六经注册为紫云洞天公观,并于辛亥年(1911)创建,丙辰年(1916)竣工。后来,怡保道士钟善坤、张法介及何玉堂到芙蓉沉香岛,获得英政府的华民政务司的批准后,于丁卯年(1927)兴建青山洞五老天公观【11】,直到戊辰年(1928)完成。
此碑由总理钟善坤及副总理邓法华所立,但是所说的内容却是创庙者钟善坤的经历,述及他在新加坡创立海云派,又回到马来半岛创建其他宫观之事迹等等。
3、《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度牒(简称《太》)
度牒木版刻制于民国时代,应该是1927年至1933年之物【12】,现保存于芙蓉天师宫。正文:“敕建广东罗浮山冲虚观,为给发派牒俾杜冒滥,以整道纲事……或浪迹云游访道,度牒钦奉。查理凡遇省府州县关津渡口把隘处所,即便执呈此牒验实放行,倘不知宗派……骚扰庙宇,劫财伤命之辈,难办(辨)真假,但无派单者,查明送官……谨将五祖七真……列于左:东华帝君、正阳帝君、纯阳帝君……敕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邱真君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传龙门派【13】……。龙门法派诗曰: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14】……。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芙蓉青山洞。海云法派诗曰:善法真昌隆,福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紫囗宸,遥吐南城礼,回光返照囗。【15】” 度牒另两段重要文字是“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
从度牒可以知道钟善坤的道派属于冲虚古观全真龙门派,我推测“龙门派钟理明即,海云派住持钟善坤”都是同一个人,理明是他在龙门派的名字,“理”字是龙门第二十二代字辈弟子。当他创立海云派后,就另立只有三十个字的“字辈”(法派)诗,他自己取首个的“善”字为名。度牒云及钟善坤在南洋开枝东华山,在石叻(新加坡)同德宫的海云派下,从霹雳怡保南道岩,再分出龙头岩及森美兰芙蓉的青山洞(天公五老观)。
三、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创办的宫观
上述三个文物说明钟善坤创办宫庙之经过,至于孰先孰后,则《龙》及《天》说得比较详细,就是由怡保南道岩最先开始,再到新加坡创办同德宫,在这里开创了海云派,又回到怡保创立龙头岩,后往芙蓉创办天公五老观。至于天师宫则完全没提及。除了同德宫在新加坡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外,其他四座宫观的探讨于下:
1、南道岩
霹雳怡保南道岩,又称玉师观【16】。最早的文物是一口铁钟,为1893年所铸【17】。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里头,我们了解到南道岩是东华山海云派在马来西亚一座相当重要的宫观。如《龙》云“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天》谓“南道岩,其教民间……地下显迹南道岩玉师观”、《太》曰“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均说明了南道岩在海云派的龙头地位。虽然它在海云派创立之前就有了,可是也被列为该派隶属宫观之一。
在该岩里未发现有钟善坤的资料,反而另一位道士卢善福【18】的肖像被供奉在那里。卢氏与钟善坤的关系密切,极可能是师兄弟【19】。在卢氏于本邦创办的宫观里,如槟城天有宫自在观,就供奉有钟善坤的神主牌位“道人钟善坤神位”【20】。
个人主观的推测,钟善坤与卢善福等道士创立南道岩后,钟善坤个人又前往新加坡创建同德宫,开创海云派于当地,再回到马来西亚继续弘扬海云派。
2、龙头岩
霹雳怡保龙头岩,又称紫云洞天公观、白云观【21】。1894年,黄澄清在这里供奉关圣帝君开始,到了1906年,梁星福及李善连两位道人,邀请林六经、陆德昌诸翁协助下,终于获得注册。1911年,钟善坤道士买下这里八英亩的矿地,向外发动募捐筹款,才大兴土木建立宫观。
钟善坤道长被尊为开山祖师,常住在这里,羽化成仙后就埋葬此处。第二代主持是徐法来道长(?-1938)【22】,第三代是邓法钦道姑(?-1951)【23】,第四代系李真祥道长(1918-1986),祖籍广东英德【24】。现任主持是李真祥的儿子瑞芳(一名明芳,道号修清)道长。观内的神主龛供奉有历任主持、道士道姑及信徒们的神主牌位。
3、天公五老观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公五老观,又称青山洞、青山观【25】。钟善坤在怡保兴建龙头岩后,之后到这里买下这片土地,再与张法介及何玉堂三人,向英殖民政府华民政务司请准,于1927年兴建五老观,翌年竣工。
钟善坤是五老观的开山祖师,亦担任建庙的总理,副总理是邓法华道士,后来邓氏成为主持【26】。观内也有许多东华山海云派的道人及信徒的神主牌位。钟善坤的牌位也供奉在这里。
4、天师宫
森美兰芙蓉沉香岛天师宫。宫内的最早文物是两口铁钟,一是“同治二年冬月”(1863/4)【27】,一是“同治五年”(1866)【28】。因此1863或1864年,一般上广被人们认为是天师宫的创办年份。【29】同治二年的铁钟是古梅弟子钟钦奎敬奉予玉封仙师爷,同治五年的铁钟则为吴炽昌奉酬给玉封仙师爷爷,皆是敬奉给仙师爷,宫里也有神位牌曰“玉封仙师爷之神位”。
所谓“仙师爷”,就是当地华人甲必丹盛明利,盛明利是吉隆坡开辟功臣叶亚来在双溪乌戎时的上司和结拜知交,后来死于战乱,被人们供奉为地方保护神,尊称为“仙师爷”。【30】所以,上述铁钟及神位牌的“仙师爷”,应是盛明利无疑,与张天师没关系。
芙蓉的千古庙就是供奉甲必丹盛明利的庙宇,石碑神位镌刻“惠(州)府甲必丹讳明利盛公府君神位”,乃咸丰辛酉年(1861年)之物。
在天师宫的钟善坤遗像上,注明“开山祖师,创于同治二年前(1864)”。换句话说,遗像的说明指此宫是钟氏创于1864年。设使此说可以成立,以钟氏大约三十岁左右来到本邦揣度,他羽化于1933年,那么他就活有一百岁了!天师宫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第一代主持是廖法棠道士,第二代是吴法空道士,第三代为张法景道士。【31】现在没有了主持道士,由一个公众理事会负责管理。
我的揣测,天师宫在1863年创建时,原为供奉仙师爷盛明利的庙宇。后来,钟善坤等道士在芙蓉活跃并兴建天公五老观时,才把它更改为天师宫,主祀道教正一派的张天师【32】,仙师爷则成为副祀的神明。自仙师爷转变为天师宫的时间,相信在一对民国廿一年(1932)的木制对联上,联曰“天恩浩荡,师德悠长”。【33】对联取“天师”冠头,由此可见。
倘若它是由钟善坤创建的第一座宫观,那么上述三个文物资料一定会详细记载下来,三个文物完全没提及此宫,可见1863年它根本不是天师宫,当时亦非钟善坤所创建。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云:“……后来在本土形成的海云派,或东华山派。这一系统的道庙,最早的是芙蓉沉香岛的天师爷宫,它由钟善坤道长创建于1863年……”【34】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据。根据上述三个文物资料,除去新加坡的同德宫不说,南道岩是第一座开创的宫观,不过当时犹未有海云派这个名称。海云派是在同德宫开创后再传入本邦,因此龙头岩是我国第一座海云派宫观,而南道岩后来被归类为此派系下。
按照三个文物资料排列,海云派宫观的先后,首座是南道岩,次为龙头岩,再次是五老观、最后才是天师宫。(详见图表)
图表:
宫观名称
|
最早文物的年份
|
创立年份
|
主要奉祀神明
|
开山祖师 及历代主持
|
1、南道岩玉师观(位于霹雳州怡保)
|
铁钟-1893年
|
不详
|
太上老君、至圣大成夫子、雷公、财神等等。
|
不详。
供奉有卢善福道士的肖像。
|
2、龙头岩,又称紫云洞天公观、白云观。(位于霹雳州怡保)
|
碑志-1919年
|
1894年由黄澄清供奉关公开始,1911年钟善坤买下这里土地,才兴建为海云派宫观。
|
玉皇(天公)、三教圣人、太上老君、关公、王灵官、城隍爷等等。
|
开山祖师钟善坤道长、第二代主持徐法来道长、第三代邓法钦道姑、第四代李真祥道长、现任是李瑞芳道长。
|
3、天公五老观,又称青山洞、青山观。(位于森美兰州芙蓉)
|
碑志-1928年
|
钟善坤、张法介及何玉堂创建于1927年。
|
玉皇、三清、五老(五帝)、吉祥哥哥、三官大帝、九皇大帝、王灵官等等。
|
开山祖师钟善坤道长、邓法华道长曾任主持。
|
4、天师宫(位于森美兰州芙蓉)
|
铁钟-1863/4年。当时是供奉仙师爷的庙宇。
|
一对1932年以“天师”冠头的对联,相信在这前后时段被改为天师宫,并转型为海云派宫观。
|
张天师、仙师爷(盛明利)等等。
|
开山祖师钟善坤道长、第一代主持廖法棠道长、第二代主持吴法空道长、第三代主持张法景道长。
|
四、钟善坤创立的东华山海云派
从上述三个文物了解,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创立了东华山海云派。从龙头岩的一些神主牌位及墓碑上,可以发现有些采用“东华山”,有的注明“海云派”,有些是“东华山海云派”。到底东华山和海云派是同样一个派系吗?还是有别?
关于此问题, 在《龙》碑志上云:“发源古迹南道岩开始,至石叻同德,德演海云之派”,它只记载在新加坡同德宫开创海云派,没提及东华山。在《天》碑志上谓:“天上显迹东华山,在石叻开演海云派”,它以类似神话的说法,记载了东华山是“天上显迹”,显得含糊不清,令人费解!至于海云派,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是在新加坡开创的。在《太》木版文字上曰:“开枝南洋东华山,石叻同德宫海云派下,南道岩分于龙头岩天公观、芙蓉青山洞”。它记载了东华山是在南洋(东南亚)开创的,海云派则开创于新加坡同德宫,再传到马来西亚来。由此可见,东华山与海云派本来是分开的,后来被结合为一了。
在钟善坤的墓碑上,是采取“东华山海云派”【35】,我接受这个名称。也可简称为“东华山”或“海云派”。如果是派别,以海云派的名称为正确,毕竟海云派才是有法派诗的一个派别。在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第29页里将龙头岩归属为“东华山派”,这里有必要更正为“东华山海云派”,或简称“海云派”。
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第三章:〈流传马来西亚的客家道教教派〉,则将东华山海云派列为“东华山教”。并引述李明芳的访谈云:“海云派之名称之所以被沿用的一个理由,是由于清末到日治时代,冲虚观道士都涉及反清、抗日等活动,因此,本地之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避开‘他人土地上传教’可能会引起敏感的麻烦。”【36】
我不认同东华山是个教派,严格地说它只是全真道的一个派别,不像客家南传符箓派,皆是独立的个体教派。因此不能称为“东华山教”。全真道祖师爷们各自创立派别的历史早有先例,如全真道七真的邱处机传龙门派、刘处玄传随山派、谭处端传南无派、马丹阳传遇山派等等,钟善坤创立的海云派也是其中一个派别而已。至于本地道人另用名称以为宗教掩饰之说,也缺乏说服力。我们从上述三个文物资料就很清楚,海云派是在本邦创立的【37】,海云派及龙门派的法派诗公开列出在度牒上,此派也承认自己属于冲虚古观全真道龙门派,毫不掩饰的说明了出处。所以,钟善坤开创海云派只是另立新的派系,而且是公开活动弘扬,看不出有什么掩饰的作法。
东华山海云派自钟善坤宗师在本邦创立后,百年来的传承,自兴盛到如今的衰落,的确令人感到惋惜。如今只有龙头岩还有主持道士,也只有他们在以全真道的法事为民间处理喜庆丧事斋醮活动。
东华山海云派是唯一在我国创立的全真道新派系,最大的特色是它拥有自己的法派诗,至于其他的教理及制度等皆搬自中国祖庙冲虚观,没什么差别。钟善坤总共在马来西亚创建了四座属于东华山海云派的宫观。
五、结 语
我国道教的研究尚处于婴儿学习爬行阶段,资料缺乏,文献稀少,有些经典或重要文献被一些人保藏不公开,即使田野调查面对重重阻碍及困难。或者口述者本身对历史一知半解,尤其一些宫观负责人的不合作态度,实在百般无奈!
关于钟善坤在马来西亚弘扬全真道的调查研究,只能局限性地从上述三个文物,以及宫观里的牌匾、钟、照片、神主牌位、坟墓等资料,来探讨他创立东华山海云派及宫观的事迹而已。至于他如何广收门徒,发扬宣教及对教义教理的认识阐释等等,则基于资料的匮乏而束手无策。
《龙头岩》、《天公五老观》及《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均为研究全真道在马来西亚弘扬传播的重要文物,尤其是记载了唯一一支在本邦创立的全真道派系——东华山海云派,幸亏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料,今天我们才知道海云派宗师钟善坤道士在本邦创建宫观的点点滴滴事迹。
百余年前,在我国致力于道教的弘扬工作者,几乎均是客家道士,主流是客家派系的南传符箓派,诸如六壬教、茅山教、金英教、昆仑教,吕山教等等。它们可以归类于正一道,这些请参阅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至于全真道的传扬,早期也仅有钟善坤此派系,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符箓派。
自钟善坤于百年前创立东华山海云派及创建四座宫观后,到了今天,海云派犹是这四座宫观,而且日益衰落,成为一般的香火膜拜庙宇而已,严重缺乏道士弘法传道,濒临崩溃的道派传承,海云派在我国消失的状况或许将会在未来发生。综观我国道教的发展,一直以来面对的就是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凋零现象,所以日趋式微没落是意料之中。
本文的撰写也改正了拙文〈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的一些错误,当年参考的资料来源从报章书刊获得,撰写者非学术人员,当然会出现不正确之处。这几年亲身到当地田野调查,才发现自己的错误。对于我的治学不严态度,实在深感惭愧万分,借此向诸位道歉,请原谅我的过失。本文采取这种“土法炼钢”,肯定会有错误之处,因此恳求大家不吝赐教,则铭感五中矣!
注释:
【1】李永球:〈南传符箓派——我国道教最大的派别〉(简称《南》),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28-36页。
【2】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66页。
【3】同注【2】,1676页。
【4】在钟善坤的墓碑上,注明“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也就是1933年5至6月间,根据我国民间的习惯,立碑年份通常就是逝世之年。
【5】钟善坤的原籍何处不详。根据本文《太上混元龙门宗派》度牒说明,他的派别源自广东罗浮山全真龙门派。又据龙头岩现任住持李瑞芳(修清)道长指出,钟善坤是广东客家人。
【6】碑志下款没有署名,这里的“贫道”不知是谁?然而,从碑文提到发源自南道岩开始及到新加坡开创海云派之事迹来推测,贫道应该是钟善坤的谦称。
【7】拙文〈南〉第29页指出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开创于1894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博士著《马来西亚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实践》(简称《马》。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2006年6月)第58页也说龙头岩是“钟善坤道长购地开创于1894年”。根据《龙》所载,1894年是黄澄清安奉关公的年份,钟善坤购地建立道观是在1911年。所以钟善坤开创于1894年之说,是不正确的。
【8】大比叻坝罗,即今霹雳怡保。大比叻,通常写作“大吡叻”,就是现在的霹雳州,早期也作怡保解。坝罗,乃华人民间对怡保的俗称。
【9】大僻历,即“大吡叻”的另一种写法。现在的霹雳州。
【10】王琛发在《马》第58页谓“东华山名称其实是源自永定的一座道教名山胜地”。这个说法缺乏说服力。一般客家民间道教所创立的“山名”,多数与实际上的道教名山胜地无关。比如南传符箓派的“茅山教”、“昆仑教”都与中国的茅山及昆仑山没关系。从本文探讨的文物资料来看,实在看不到本邦东华山与中国福建永定的东华山有什么关系。前者乃是“天上显迹”,道士心中有所感应而向往的仙山。
【11】拙文〈南〉第29-30页说“芙蓉天公五老观,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7页谓:“据1928年立的《天公五老观碑》,本观原为邓德华道长创于1927年”。我再三的审查《天公五老观》碑志,发现并没有“邓德华创于1927年”这段文字,王君引用资料有误,且有闭门造车之嫌。根据此碑所载,五老观是钟善坤等三位道士创于1927年。所以,邓德华(即邓法华)创于1927年之说乃不确实。
【12】度牒最后一段文字是:“中华民国 年 月 日”等字,空白处是供发出度牒时填写的资料。度牒有提到青山洞(天公五老观)及海云派住持钟善坤,显然此时钟氏未故,这是他生前所制的度牒。查青山洞创于1927年,钟氏羽化于1933年,由此推算,度牒应为1927至1933年间之物。
【13】度牒将全真的五祖七真全列出,不过部分文字出现破损难辨。根据闵智亭著《道教全真派五祖七真金元高道传》(中国道教学院编印,无出版年份)载,五祖即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七真是马丹阳、谭长真、刘长生、邱长春、王玉阳、郝太古、孙不二。
【14】度牒上的龙门法派诗只有四十个字,即:道德通元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夷衍自宁。
根据中国北京白云观出版的《玄门日诵早晚课》的〈太上混元邱祖真人百代派〉的字辈,共有一百个字,除了与度牒的前四十个字一样外(首句的“元”字,本书是“玄”。这应该是避皇帝讳而改的),其余六十个字为:微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身,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15】据龙头岩现任主持李瑞芳道长提供的海云派法派诗,共四十个字,比度牒的多了两句十个字,而且也有些不一样。即:“上九正善法,真修大道成,开德锦春秀,西朝影紫宸,遥度南城礼,回光返照兴,北极分帝座,五炁乾坤定。”度牒里的龙门及海云法派诗,虽然都是直排,可是前者采从上到下读,海云派的则是由右到左,的确耐人寻味。
【16】南道岩大门的匾额是“南道岩”,由张丁元及郑仁和赠于光绪丁未年(1907)。大殿的匾额是“玉师观”,乃戴笔安及戴威安赠于己酉年(1909)。在《天》碑志上,就合称为“南道岩玉师观”。
【17】钟的铭文:“老君石岩;光绪癸巳十九年(1893)仲夏吉旦。坝罗合埠绅商筹捐银两倡建此岩特铸此钟以志其始。粤东信士陈耕全偕男念祖、继祖敬送。”
【18】卢善福道士,生卒不详。也是来自广东的客家道士,是个有家室的火居道士,夫人杨春娘(一作杨喜娘)。他在槟城创建天有宫自在观(1903)及成化堂(1907/8)。
【19】卢善福与钟善坤可能是师兄弟之说,乃龙头岩现任主持李瑞芳个人推度。此说尚待进一步考证。
【20】神位牌文字分开中左右三行,中间文字:“十方开山老祖先师神位莲座”、左:“道人钟善坤神位”、右:“道人李立修神位”
【21】龙头岩之名称“白云观”,见于一张古照片,照片上清晰可见匾额文字为“龙头岩白云观”。
【22】徐法来道士,是钟善坤的徒弟,“法”字辈。羽化后归葬龙头岩内。墓碑文字:“民国廿七年(1938)戊寅秋月吉立;东华山海云派徐公(三点水旁)三郎讳法来之坟墓。门徒众等同立。”
【23】邓法钦道姑,是钟善坤的女弟子,“法”字辈。羽化后殡葬龙头岩内。墓碑文字:“民国四十年(1951)辛卯岁;海云派本岩第二主任道姑邓法钦墓。徒众等奉立。”所谓第二主任,就是第二代主持。那是以钟善坤为开山祖师,徐法来为第一代主持的排算法。
【24】李真祥道士,是徐法来的徒弟,“真”字辈。羽化后归葬龙头岩内。原为全真道出家道士,因为是家中独子,祖师爷钟善坤嘱咐必须传宗接代,于是便成家转型为火居道士。墓碑文字:“生于1918戊午年正月初三日,终于1986丙寅年七月二十日;广东英德第四代龙头岩主持李公真祥之墓。子孙等同祀立。”其子瑞芳道士说,他们的祖籍是英德客家,父亲会客家话及粤语。由于此客家派的道教法事,在中国就受到粤语派系的影响,所以所唱的道教经曲皆采用粤语,不过在念经时,其父亲多用客家话。
【25】青山观名称见于该观铜钟,钟铭文:“民国戊辰年冬月吉旦;沉香岛青山观。沐恩:黄门梁氏、男黄启钊、女黄秀清、弟子沈振源、同缘林法顺,同敬送。”冬月即阴历十一月,戊辰年冬月就是1928年12月至1929年1月间。
【26】天公五老观里保存有两张邓法华肖像,都写上说明。其一“副开山邓法华肖像”、其二“天公五老观主持邓法华肖像”。另外,1958年《重修天公五老观》碑志上,邓法华是主持,也是总理,副总理是张真机及何真合。邓氏为海云派“法”字辈的弟子,两位副总理则是“真”字辈。
【27】钟铭文:“双沟芙蓉沉香岛,玉封仙师爷台前。古梅沐恩弟子钟钦奎敬奉。同治二年冬月吉旦置。隆盛炉造。”冬月即阴历十一月,同治二年冬月就是1863年12月至1864年1月间。
【28】钟铭文:“沐恩弟子吴炽昌奉酬,沉香肚玉封仙师爷爷。天运同治五年仲春月吉旦立。信昌造。”
【29】天师宫创立年份之说,拙文《南》第29页说是1864年;王琛发著《马》第55页则为1863年。
【30】刘崇汉:〈西马客家人的信仰文化与庙宇〉(39页),载《愿景文化季刊》第四期(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2000年4月)37-40页。
【31】天师宫保存着开山祖师及第一、第二、第三代主持名称及相片资料。拙文《南》第29页说张法景道长是第六代住持。无独有偶,王琛发在《马》第55页里,亦把张法景当作第六代住持。根据张法景的遗像说明,他是第三代住持,嗣后就没有主持道士了。
【32】王琛发著《马》(第59页)云:“天师宫所奉的神明,据说是龙虎山张天师……东华山派之祖庙虽然是属全真道观的罗浮山冲虚观,但当初钟善坤道长初到时,可能是兼容并蓄了全真道与正一道的传承。”
事实上,冲虚观全真道派系供奉正一道的张天师,钟善坤非始作俑者。根据《中华道教大辞典》(1676页)载,冲虚古观的“三清宝殿”,供奉三清塑像及张道陵、葛玄、许旌阳、萨守坚四真君塑像。张道陵天师早被冲虚观供奉为四真君之一了。
【33】对联铭文:“中华民国廿一年仲秋谷旦;天恩浩荡,师德悠长。沐恩弟子旅沉香李华虔赠。”
【34】王琛发著《马》,55页。
【35】钟善坤墓碑铭文:“天运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仲夏月吉旦立;东华山海云派敕封东方善一郎龙头岩开山祖师讳善坤钟公之坟墓。门徒众等祀。”
【36】王琛发著《马》,58-59页。
【37】海云派虽然是在新加坡同德宫创立的,不过当时的新加坡还是属于马来亚的土邦之一。
发表于槟城“客家国际研讨会”,2009年6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