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賤名和奇名

賤名和奇名

墓碑上的名字是“和尚”,却不是出家人。
墓碑上的“耶稣”,却是中华宗教信仰者。
早期社會醫學不發達,嬰兒生存率極低,在醫學無法挽救嬰兒性命之下,人們紛紛往宗教及神秘力量,抑或民間習俗尋求解救方法。取賤名(不雅名字)、奇名等民俗也是其中一種。
賽.扎哈利著《人間正道——賽.扎哈利政治回憶錄》里就描述他小時候因為疾病而被改名的經過。小時候多病的他,經常不停哭泣,鄰居伊斯列老伯來到其家治療,以清水念咒往臉上及肚子搽,他還是一樣啼哭不停,最後老伯叫長輩把孩子丟進垃圾桶里,這可嚇壞大家,其大姨非常反對,伊斯列即刻解釋說︰“放進垃圾桶一會兒,然後拿出來。給他沖涼,然後設宴求平安……煮些白粥紅粥。給他取個新名字,這也是做個樣。等他真的好了,再用回現在的名字。以前我在爪哇的家鄉,曾經發生這樣的事……要丟進垃圾桶的是他的病,不是這孩子。”于是,賽就被母親“丟進”垃圾桶。許多人看這個習俗的進行,鄰居小孩一路興奮嚷︰“賽要被丟進垃圾桶”。事後舉行祈福宴,宣布了賽的新名字“列斯”,長老為他念禱文,客人被招待吃白粥、紅粥及金蕉,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裝在香蕉葉杯子里的粥及一條金蕉,這儀式叫做“班查安”(bancaan)。
馬來同胞把體弱多病的孩子丟棄垃圾桶及取新名換運祈福的風俗,的確有趣。華人也有類似的習俗,即將嬰兒衣服放在豬的身體上一會兒,再取給嬰兒穿,嬰兒就如豬一般賤生賤長,身強體壯了。另外,華人也有取賤名的習俗,希望賤生賤養健康長大。一些是一出世就取賤名,一些是在嬰兒體弱多病時再取賤名給他。後者就與賽.扎哈利的情況類似,在北馬這種孩子多數被取名為“亞胖”(或胖獅),希望孩子如獅子般毛茸茸胖胖長大。
北馬的宮廟石碑,會發現一些人士是取這種賤名的。北霹靂蘇籃卓廟1970年及1982年的兩塊捐緣石碑里,捐緣的善信中取賤名者計有︰亞豬、豬仔、亞咪、亞都、貢雞、亞鼠、亞九、詹頭、圓目、烏頭、亞啞、幼目、菜腳、查某……。
賤名分多種類,一種是以普通動物來命名,比如︰豬、狗、雞等。上述之亞豬、豬仔、亞都、亞咪、亞九、貢雞等都屬于此類。亞都的都,得念作華語首都的都(du),那是北馬福建話豬(du)的華語諧音字。亞咪的咪(也有寫作味)則借自馬來語babi(豬)的譯音詞——峇咪(或譯作峇味),所以北馬人名中的亞都、亞咪、亞味均是以“豬”為名。至于“亞九”則是亞狗的諧音字。
另一種不雅名字是以人的器官為名,如︰詹頭(尖頭的諧音)、圓目、蚶目(細小眼睛)、亞啞(啞巴)、闊嘴(大嘴巴)等。還有以性別、人體特征等為名,諸如︰查某(女人)、乞丐、亞煞(借自馬來語bangsat,窮、貪、無賴)、亞臭、武賜(借自馬來語busuk,腐臭)等等。
最特別的是取罕見的奇名,走訪冢山墳墓群,就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其中有個人為兩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和尚”及“尼姑”,又有個人的名字叫做“耶穌”。這可趣味了,“和尚”有結婚娶妻,還生了子女,“尼姑”也娶妻生子,可謂均是子孫滿堂的好命人。“耶穌”不是基督徒,信仰的是中華宗教,其子孫每年還以香燭紙錢牲醴祭祀一番。呵呵,“耶穌”接受華人傳統清明祭祀,真的耐人尋味啊!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11.05.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