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上頭婚的“表字”

上頭婚的“表字”

现代的上头仪式,是穿睡衣进行,十分简化。
以前客粤人士举行上头婚时,都得表字,然后做个牌匾挂在大厅上。
今天要談的是上頭婚的一個重要環節——表字。古籍上冠禮和笄禮(上頭)的記載可多。古代的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笄禮,這些禮儀可非常隆重。
《儀禮》說︰“將被加冠的人從房中出來,面朝南。佐助行冠禮的人把包發的帛、簪子、梳子……為被加冠的人梳理頭髮……初次加冠,祝禱的文辭說︰‘吉祥的月日,初次戴上黑布冠。去掉你的幼年的志趣,依順你成人的德性。長壽又吉祥,是你的大福。’……賓客給加冠的人取表字的文辭說︰‘行禮儀式已經齊備,吉祥的月日,明白地告訴你你的表字。表字特別美好,是俊士所相配的。相配是大福,長久地稟受並保持之……’3次戴冠,冠一次比一次貴重,曉諭他要有志向。加冠以後就用表字來稱呼他,這是尊重他的名……女子已接受納征禮物,要行笄禮,頭上插簪子,用醴禮來招待她,並用表字來稱呼她。”
古代名與字是分開的,小時候取名,行冠笄禮時要表字,然後名就少用了,改稱呼其字。傳統的上頭婚就是冠笄禮,也是要取個字的。在我國,客粵人士在上頭婚時表字風俗延續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表字後還得做個牌匾張掛在大廳上,如今此俗也消逝無蹤了。經常發現一些人對于父母取的名字很不滿意,就更改自己喜歡的名字取代之。這里建議大家如果真的不滿意,不如在結婚時恢復“表字”,然後就采用這個字取代不滿意的名。雖然此字沒登記在身分證上而不受法律承認,但在民間社會里還是可以采用的。
綜觀整個上頭婚禮,實際上就是要我們不要忘了祖先的“禮”及文化。上頭時穿的白色上頭衣,就是漢服。滿清入關統治中國時,命令所有漢人要穿滿族服裝及留滿族髮型,引起漢人反抗,後來規定“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所以,上頭時新人在家里大廳舉行,就是在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下,穿起民族漢服中衣(上頭衣)。這種儀式與喪禮上給逝者“套衫”穿上漢服是同樣道理的。還有,新人得由老前輩教導行傳統跪拜禮,傳統禮儀對長輩都行跪拜禮,這一點印度同胞也是一樣的。他們在婚禮上跪拜長輩,甚至以雙手撫摸長輩的雙腳。西方人的握手及擁抱,讓人心生友情愛心;東方人的作揖及跪拜,令人心里生恭順生敬心。這是不同文化產生異同的效果,各有其優點與特色,不了解自己文化的華人,一般上會妄自菲薄,鄙視自己的文化為糟粕。總之,傳統婚禮充滿精神與物質的財富,蘊含孝敬長輩,成年立志等珍貴的人文價值。
老祖宗很有智慧,為了不使我們忘了自己的民族服裝,特地在婚禮及喪禮的一些環節里頭穿上漢服,就這樣我們的漢服保存下來了。可是到了清末民初,我們又對漢服逐漸模糊,將滿族的旗服當作我們的民族服裝,所以後來的上頭衣及壽衣日漸旗服化,演變為高領布紐的旗服裁剪。
如今雖然上頭婚禮還是延續至今,可是已經嚴重變樣。上頭時,我們不再穿上頭衣(漢服)及傳統婚服,而是改穿睡衣上頭,現場沒有上頭吹(嗩吶鼓樂),沒有表字,新人的揖拜儀式也不對的,手式幾乎完全是佛教的。可以說傳統的揖拜已經鮮為人懂得。另外,在上頭時得先“開面”,由好命的婦女以線為新娘拔掉面上的細小汗毛,稱為“挽面”,這些也幾乎失傳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1.12.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