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吉蘭丹的“墓厝”

吉蘭丹的“墓厝”

一排排的丹州特有墓厝。
一些墓厝里是做成传统华人坟墓
如今盛行家族集体安奉的墓厝
趁著到吉蘭丹辦新書發佈會及講座之際,獲丹州華人義山聯合會會長黃博諄先生和吉蘭丹華人歷史及文化協會會長黃崇銳先生帶領,到哥打峇魯的幾處華人義山走動。
首先,我們在市區內找甲必丹謝清輝的墳墓(1908年),其墓野草叢生,整個墳墓被草掩蓋,經過一番清理才能入內觀看。
後到雙溪檳榔的華人墓區尋找幾個歷史人物的墳墓。首個是黃純誠(1880年)墓,其墓位於馬來同胞住家範圍內,由一個馬來家族4代人在看顧。第二個是甲必丹謝清輝的父親墳墓,其墓嚴重垮塌,墓碑已塌下於地,黃博諄借了鋤頭等將之挖掘並翻過來查看文字,墓主叫“謝世貞”,故於1888年,他們有意搬此墓碑到哥打峇魯保存為文物。另一個是1876年顏門陳氏慈惠之墓。這裡的墳墓幾乎都處在馬來同胞住家範圍內。原來兩百年前這裡本是座泰佛寺,哥打峇魯的華人逝世後就乘船將棺木運到此處埋葬。華人選擇葬在佛寺,是因為可防止祖先墳墓被人挖掘。大約一百年前,佛寺搬遷到內陸去,馬來同胞移居到此,於是乎,形成許多墳墓處在馬來住家範圍內的情況,甚至很多無墓碑墳墓是在人家房屋的底下。
早期丹州的華人墳墓很多是沒有墓碑的。黃崇銳說那是因為丹州沒有墳墓石匠,所有墓碑都從新加坡訂製再從海路運來,極為麻煩,一些窮人家做不起墓碑的,僅一堆高起的墓土而已,每年都得填土增高,幸好很多子孫認得無墓碑的祖先墓,每逢清明節均到來掃墓祭祀一番。
黃博諄也帶我到一座華人義山,這裡除了很多沒有墓碑的華人墓,還有一些土生華人的墓碑是沒有中文字的,全以羅馬字的馬來文書寫,包括人名及“兒子”、“女兒”、“孫男”、“孫女”及生卒資料等。這種純ABC羅馬字墓碑在北馬也有少數幾個,不過北馬是用英文,丹州則是馬來文,蓋因丹州土生華人比較傾向馬來化。
近數十年來,哥打峇魯華人盛行火葬,當地有多座泰佛寺,佛寺內範圍廣,逝者火化後在佛寺內選地建立骨灰墓(火化土葬),初期是模仿泰國人的“舍利塔”模樣,後來盛行一種新的“墓厝”,即建立一個小房屋來安奉靈骨,有的在墓厝內築成傳統華人的墳墓。近年更盛行建成多個骨灰龕格的墓厝,可供放置多個家族靈骨,這樣就方便後代子孫的清明掃墓了。墓厝類似西馬的拿督公神龕,一行行一座座的墓厝林立,屋頂造型有的是泰國舍利塔式,有的是傳統中華式,或兩者兼容等,別緻的造型,形成丹州華人墓葬的特有風格。
近年泰佛寺也建立了骨灰樓,這種骨灰樓與西海岸的相同,即是許多龕位排列成行,供人們公開訂購。丹州一些的華人骨灰龕牌位上除了書寫逝者資料,也將子孫名字列上。這是非常難得的,這樣才能將家族子孫資料保存下來,黃博諄也認同這一點。
我曾在本欄建議模仿台灣的“墓厝”,即將多代祖先移葬在一個家族總墓裡,方便後代子孫清明掃墓。誰料這次吉蘭丹之行發現,原來這裡早在20年前就開始出現了家族靈骨的“墓厝”。不同的是,台灣墓厝是一個墳墓,丹州墓厝是一間小“屋子”,果然名副其實。
真的不走萬里路,不知萬里俗!
黃博諄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吉蘭丹華人首先設計這種墓厝,起初只是個人靈骨墓厝,後來設計為多人集體安奉的墓厝,現在連當地的泰族同胞也跟風,他相信這種墓厝會愈來愈盛行並傳開各處。吉蘭丹華人的墓葬習俗,已形成當地獨有的一大特色。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2.12.23)

吉蘭丹華人的喪俗


吉蘭丹華人的喪俗



李义美在唐人坡的传统住家

李义美先生
為了瞭解吉蘭丹華人喪禮習俗,特地訪問當地華人喪禮權威人士李義美(78歲)先生,他祖籍福建同安,乃第四代丹州華裔。
其曾祖父、祖父及母親均是喪葬習俗的專家,他從小跟母親學習,精通於華人喪禮之處理及儀式。他說,人一旦逝世,先放在大廳,親友都來幫忙。孝眷先到河邊“買水”,逆水而取之,回家為遺體擦洗。當棺材運到家時,棺蓋反蓋著,壽衣先放在其上,然後才進行“套衫”儀式。長子腳踏凳子,頭戴草笠,以示不見天不踏地,死了要回去中國認祖歸宗,要做回中國人。
一般對“套衫”的解釋是因為清朝統治中原時,逼迫漢族穿滿族服裝,不然就殺頭,但漢人與滿清談條件時,達成協議是“生從死不從”,死後可以穿回漢族服裝入殮,所以死後的套衫儀式,就是為了穿回我們的民族服裝。但丹州的闡釋卻有點不同,可見經過時間及空間的演變,詮釋也會有不同之處。
李義美指出,含殮禮之俗,丹州華人是含珍珠入殮,但他們的詮釋是“含金醉酒死”,意即逝者之死是因為含金(珍珠)醉酒而亡,這種逝世是“好命人”去世的象徵,因為富裕者才能含著金死,喝醉酒而亡,所以就有了含珍珠入殮之儀式。其實這是古代的“飯含”禮,《禮記》記載給逝者遺體的嘴裡填米放貝,是不忍讓逝者口內空虛。而福建人保存了這個古傳統,迄今有些福建人還是有給遺體嘴裡含一粒珍珠之俗。丹州將古代的“含殮”闡釋為含金醉酒死,這個闡釋與古代飯含已經相距十萬八千里了。
他說,祭拜方面,丹州分內桌及外桌,內桌供孝眷及親屬祭祀,用青腳香點白燭,外桌供外人祭拜,用紅腳香點紅燭。腳尾飯上面放一粒鴨蛋,筷子一對合在一起插在飯上,也點燃一盞腳尾燈。釘棺只用4枝鐵釘,分為“丁財福壽”。起“銘旌”儀式,由主持人念好話,好命人舉起而走。大燈文字全為黑色的,掛在五腳基處,另有一對小型的紅色子孫燈,置於靈桌下,祭拜時就得點燃。
出殯回來後,以一桶內有石頭的水洗面清淨身體,意為過山過海了,骯髒東西就不能跟著回來。然後才“壓棺”,以一個桶內盛白米,再點燃甘文香進行壓棺位。接著是“安靈”,49天後就除靈桌,至於帶孝方面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家會帶很長時間的孝。跪拜方面,孝眷們是四跪四叩首,第四跪及叩首是尊重土地而拜。祭文則只有兒子的《祭父、母文》及女婿的《祭岳父、母文》兩種而已。他說,以前祭文都由通曉文墨的前輩根據逝者生平而寫,現在因為沒人會寫就淘汰了讀祭文儀式,如果是抄書本的祭文來讀,就沒意思了。丹州華人堅持不抄書本的祭文而使到祭文消失,雖然可惜,但這個堅持精神也可嘉,不然抄襲書本而千篇一律的祭文,每個逝者的祭文都一樣,這樣讀了也沒意思啊!
以前有專屬喪事的福建鼓樂“孝男吹”,如今消失不見了。當地沒有道士,早期均請泰裔和尚來主持,如今漢傳佛教團體湧現,也有人家請漢傳佛教出家人來主持喪禮。孝服與北馬極為接近,即淘汰了麻衣及一切頭飾。
出殯後,喪家會分發給送殯的親友及鄰居各一份“蜡燭”,即一對紅色蜡燭及三枝紅腳香,三枝香是折斷的。親友們取回家後,晚上就在家門外五腳基處點燃。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2.12.30)

吉兰丹的华人

吉兰丹的华人

黄崇锐夫妇及家里的文史展览所
今天的唐人坡
属于危楼的甲必丹谢清辉故居

来到吉兰丹,专程拜访了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会长黄崇锐先生(82岁)。他祖籍广东花县客家,曾祖父黄炳从事打金业,祖父黄阿荣是名航海员,父亲黄文发则为测量局官员,黄崇锐及夫人谭丽屏均是华校教员。
他们的家就在哥打峇鲁唐人坡里,成立于2009年的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会所也附设在其家里,他们特地在家里空间辟为协会的文物史料展览所,里面摆放了所收集到的丹州华人文物及史料,尤其甲必丹谢清辉遗留下的文物,如牌匾、对联及旧木家具等,均是弥足珍贵之物。
十八世纪就有华人从中国移民到丹州。黄崇锐说,唐人坡是一个很重要的华人聚集地,当地约有整百户人家,现在约有150户,但人口比以前少很多了,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华人庙宇——镇兴宫。早期唐人坡以福建人居多,客家人有十多户,海南人三户,潮州人两户,居民们守望相助,目前面对人口老化,年轻人出外求学及工作少回来的情况。还有就是很多传统的高脚屋纷纷被改建成为新式的建筑,传统建筑严重消失中。以前唐人坡华人从事的行业计有杂货店、咖啡店、打铁店、金店等等,也有一些华人从事纺织业,即从中国买来丝绵,再请人纺织成纱笼,人手不足就请马来同胞做,为了方便,马来妇女就将织布机带回家织,因此马来同胞也懂得织纱笼了。
镇兴宫兴建于1790年,供奉妈祖等神明。黄崇锐及黄博谆带领我到来参观。进入前殿,显眼处是一面大鼓,有文字书写乃吉兰丹苏丹赠送于1879年。这是传统闽南建筑的庙宇,工艺精美,那些古代留下来的木雕最吸引我的瞩目,其他现代新加的东西就显得普通极了。我们也参观了甲必丹谢清辉的故居,可惜已经荒废多年,建筑严重受损,已经属于危楼。如果此建筑能交由华人历史文化协会管理,将之改为华人文物馆,将是一件美好的事。
黄崇锐指出,华人除了聚居于唐人坡外,沿着吉兰丹河尚有40多个华人聚落村镇,这些村镇都由华人先贤们所开辟。居民中有些是华暹(泰国)混血人,他们的第一代祖先从中国南来就与泰国妇女结婚,后代就成为特殊的“福建暹”人,他们讲的是福建话混泰国及马来语的话,不过尚保留有约70巴仙的福建话,他们的后裔讲起福建话混有浓厚的泰国腔调,显得特别。
吉兰丹的早期移民以福建漳州人为主,所以当地盛行漳州音福建话,而且与北马漳州音福建话很接近,但音调及某些韵母又有别与北马。最明显的是“花、瓜”,北马福建话的韵母是“ua”;南马是“ue”;吉兰丹是“uai”。后者的韵母在我国来说,目前仅在吉兰丹等少数地方才有,中国学者林建辉先生说那是福建海澄港尾片和漳浦縣官潯的說法。
黄崇锐称,早期丹州华人的名字受到马来同胞的影响,男子喜欢名为“亚旺”,当地马来语发音为“Ah Weh”(丹州马来语的an及ang发音,都音变为eh。比如Kelantan,就念作Kelehteh);女子则喜欢名字有个“脉”字,那是受到丹州马来女人的名字Mek影响之故,因此早期华人女子名字许多都加上“脉”如陈脉花、黄脉莲等等。
吉兰丹华人的民俗文化与我们西海岸的确大相径庭,值得学者深一层去研究。丹华历史及文化协会成立才三年余,以便书写丹华文史书籍流传百世。祝福了!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圖文:李永球。(2013.01.06)

新加坡咖啡山的墳墓

新加坡咖啡山的墳墓

左起:吴安全、洪毅翰、林志强。
新加坡坟墓工作者发现有的课精美的古墓之一
许子根的祖父坟墓多年来没人祭祀扫墓了

趁著到新加坡推介新書及喪禮講座之際,受到當地墳墓田野工作者吳安全、林志強二君,以及洪毅翰君的邀約陪同,走了一趟咖啡山公塚之旅。公塚佔地400多依格,共有約20萬個墳墓。2011年6月,新加坡政府為了開闢一條新的公路,徵用這裡的土地,影響到4千多個墳墓必須搬遷。因為這樣,引起墳墓田野工作者到來展開尋墓活動,尤其吳安全,幾乎每個星期天都來到這裡尋墓,精神可嘉!
咖啡山公塚在20世紀初葉才開發為公塚,分為武吉布朗墳場及王氏太原堂墳場,其中一部份古墓是從他處移葬此處,本來屬於華人民間宗鄉會所管理,數十年前歸政府管轄,可是有關當局完全置之不理,任由樹木野草叢生,將墳墓纏繞得密密麻麻,真的苦了孝子賢孫在清明節掃墓,很多地方連進都進不了,根本寸步難行,因此眾多墳墓已經多年沒人來祭拜。
當局不應該如此對待華人公塚,理應清理美化,也方便孝子賢孫掃墓祭拜。將公塚當做棄兒,似乎要人們忘了它,忘了公塚就是忘了國家歷史文化。這次遷墓,當局雖有僱請專家做墳墓調查及收集資料,可是那只是文字及圖片資料,原有文物將被摧毀不存。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象徵,可是發展不應該忽略歷史文化,墳墓就是最好的歷史文化實物,冀望當局多多關注及保存咖啡山,儘量不要再為了發展而又打這裡的主意!
新加坡地少人多,大自然的山林極少,除了墳墓田野工作者每週到這裡尋墓,自然協會的朋友也來這裡觀鳥及認識植物。於是每週這裡都有專人帶團導覽觀鳥看樹兼訪墳墓的活動,吳安全及其弟為了方便人們訪墓,做了很多記號及指示說明。華人對公塚是萬分避忌,不過洋人卻不忌諱,住在新加坡的洋人當這裡是個運動散步的公園,有全家推著嬰兒車到來散步的,有來遛狗的,有父子或夫妻齊跑步的,甚至年輕洋妹跑步到山裡去,可見新加坡的治安真的好。
吳安全從2011年6月開始每週到這裡尋墓,找到了許多清朝古墓,一些草樹叢生無法進入的,他從導覽團樂捐來的錢,用在請人砍樹除草,使到古墓重見天日,這些清理費用已經花了數千新幣。他在這裡找到以街道命名的新加坡“路名”先賢之墓有30多個,也找到早期首富章芳林家族、顏永成家族、林文慶家族等望族墓群。有一天,一位老人托他尋找一個墳墓,給他逝者名字及死亡日期等資料,說此人乃馬來西亞首相署部長許子根的祖父許永起。他先翻找檔案簿,再到公塚去找,果然給他找到了,卻無法聯絡到那位老人了。至於林志強,他注重的是國民黨、共和黨及小刀會人物的墳墓,也給他找到很多個相關的墳墓。
我跟著他們走,參觀了暹羅領事兼英國甲必丹陳金鐘墓、丘菽園墓(此墓受到築路影響須遷移),還有來自印尼擁有“雷珍蘭”等勳銜人物墓、祖籍南京的大天球馬戲團創辦人之墓、許永起墓(多年沒人掃墓,雜草嚴重覆蓋)、清朝知事、進士等人物墓,以及許多古墓及雕刻精美奇特的墳墓等,真令我獲益良多。
一些墳墓野草樹木密密麻麻覆蓋,他們逕直走進去,不怕野獸蛇蟲,可見勇氣膽識過人,我倒是有點擔心的。這方面我比較差勁,一般上我是選擇在清明節前後公塚除草後才尋墓。實在欣賞敬佩他們的執著及愛心,這個工商社會需要像他們這樣的傻瓜,來做一些沒人願作卻有意義的傻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1.13)

呂蒙正送灶君

呂蒙正送灶君

家家户户送灶君

農曆新正蛇年快到了,就在這裡談談臘月廿四的一個古老送灶故事吧!
呂蒙正(944或946-1011),字聖功,河南洛陽人,977年宋太宗丁丑科狀元。呂蒙正中狀元後,曾任將作監丞、通判、著作郎、左補闕、參知政事等官銜。988年,呂蒙正出任宰相,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67歲,謚文穆。談起呂蒙正的生平,就十分坎坷了。幼時父親遺棄他母子,便與母親住在破窯,以乞討為生,受盡人間冷眼,當他考上狀元,從被鄙視到被奉承,深感人情冷暖,故作《破窯賦》道盡人間滄桑,文中有不少醒世恆言。(參考網上資料)
今天與大家分享呂蒙正送灶君的故事。相傳呂蒙正當乞丐時,某一天宰相的千金劉月娥拋繡球,不偏不倚拋中了他,可是相爺看不起他,欲以金錢打發他走,但劉月娥認為不可如此背信棄義,堅決嫁給他,因此被相爺趕出家門。夫婦兩住在破窯裡,靠呂蒙正乞食為生。某年,臘月廿四日,家家戶戶送灶君,呂蒙正窮得家徒四壁,沒法子下向肉販賒了一塊肉回家煮了準備送灶君,肉販同情之就讓他賒了賬。但肉販的妻子知道此事後,馬上怒火中燒罵丈夫笨死了,給乞丐賒肉就如劉備借荊州,乞丐拿甚麼屁股東西還錢?
肉販聽了覺得有理,於是跑得氣喘呼呼追到呂蒙正的破窯,將那塊正在鍋裡煮的肉取出拿回去。呂蒙正眼巴巴看著肉被拿走,無肉送灶,只好以肉湯祭祀送灶君。當他端著肉湯點香祭拜時,一時悲從中來,當場賦詩一首:“一柱清香一縷煙,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
當天玉皇上帝在天上等著天下所有灶君到來匯報家家戶戶的善惡好壞,當所有灶君陸續抵達天宮向玉皇匯報後並等待團圓飯開席時,唯獨呂蒙正家的灶君還沒到來,大家等得極不耐煩,還是未見到他回來。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他臉色蒼白身體虛弱匆匆而來,玉皇馬上問他發生甚麼事?怎麼遲到這麼久呢?
他說出呂蒙正賒肉送灶,肉未煮熟就被肉販強取回去,蒙正就以肉湯祭拜,湯也未滾熟,他喝了祭祀的湯後肚子就不舒服,從人間返回天庭的一路上“漏屎”(瀉肚子),所以才會遲到。玉皇問為何呂蒙正這麼窮呢?灶君說因為他是讀書人兼乞丐,而寫文章在人間是最不值錢的工作,並將呂蒙正的《送灶》詩念出,此詩果然感動了玉皇,就指示下屬一定要給呂蒙正考中狀元出人頭地。
一首詩感動玉皇,呂蒙正因此高中榜首,從此官運亨通。傳說故事雖然虛構成份極大,但也道盡人世間讀書人的悲哀。今天的文章值錢嗎?這個問題可不一定,一些國家的寫作人可以有豐裕的收入,但多數國家還是養不起寫作人的。我國純靠寫作為生者的僅有少數,在下屬於其一,個人要求少,因此也過得瀟灑自在幸福快活了。
臘月廿四快到了,一切準備就緒,往年我都會在廿四子時送灶。今年,我將倣傚呂蒙正,時間選在晚一些才送灶,好讓灶君遲到,祭品只是簡單的糕餅,再點燃一柱香,然後東施效顰向灶君念出改了兩個字的呂蒙正《送灶詩》:“一柱清香一縷煙,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還是文章不值錢。”呵呵,設使玉皇聽到我抄襲呂蒙正的詩,想想千年以後文章還是不值錢,說不定會幫助我,讓我年年好運,興啊,旺啊,發啊!祝願大家與我一起發啊!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圖文:李永球。(2013.01.20)

馬六甲峇峇的年菜

馬六甲峇峇的年菜

馬六甲峇峇祭祖的主菜Pong teh,上面以青蔥花裝飾。(廖铭安提供)
馬六甲峇峇祭祖的另一道主菜燉鴨,也以青蔥花裝飾。(廖铭安提供)
春飯,其上插上整棵的芋頭。(廖铭安提供)

馬六甲峇峇娘惹新年時,煮甚麼年菜來祭祖及品嚐呢?這裡訪問一位馬六甲客家(增龍客家)峇峇娘惹後裔廖銘安先生,他是第七代峇峇,但受中文教育,乃懂得華語的現代峇峇後裔。
峇峇家族比華人更加注重傳統,所以保存了很多珍貴的傳統禮俗。年除夕當天,會煮許多菜餚來祭祖。最重要必須有Pong teh、燉鴨、雜菜湯及豬腳,這4道祭祖主菜必須裝飾上修剪美觀的蔥花。
Pong teh——以三層肉、雞肉、豆醬、烏糖以及搗碎的蔥頭一起炒。燉鴨(Itik tim)——鴨、鹹菜、姜及亞參片長時間燉到鴨肉熟爛。雜菜湯——金針菇、蘑菇、腐竹、冬粉、鵪鶉蛋、魚丸及肉片一起燉,其湯乃高湯,即先前煮了全雞及三層肉的湯,再用來煮成雜菜湯。豬腳——以豬腳、薑片、香菇及黑醬油長時間“封”(燜)之。
其他副菜尚有參峇雞——即峇拉煎加上辣椒炒雞肉塊、炒雜菜——以包菜花、蘿蔔、扁豆、香菇、燈籠椒、白菜及荷蘭豆等等一起炒、參峇峇拉煎——即搗碎做好的參峇峇拉煎辣椒醬,配上切片的山茄子(酸性茄子)一起攪拌,就可以吃了,味道又酸又辣、亞雜(acar)——採用青辣椒剖開,塞進切絲曬乾的生木瓜屑,加上蝦米、姜絲、切片曬乾的黃瓜條,蒜米片,切絲曬乾的蘿蔔絲,全部一起浸在蓋緊的玻璃瓶內酸性亞參水裡兩天即可食用,這種做法的亞雜可耐很久,數個月都不會壞掉。
此外,祭品還有糕粿、水果、燒肉及牲禮,通常是三牲,即一隻雞、一塊肉和一條魷魚乾。五牲則加上熟面(俗稱黃面)及豆乾。牲禮共要3副,一副祭拜天地神明、一副祭拜灶君、一副祭拜祖先。拜過天地神明及灶君的,可以再用來祭拜祖先。
祭祖年菜中,必有一碗“春飯”,飯上插上一株整棵的芋頭或青蒜。另外,年除夕晚上,即新年年初一子時,就在大門前擺置香案祭祀,以迎接新年,客家話俗稱:“接年頭”,祭品中也必須有一碗春飯,翌日再從大門前的香案移進家裡神案上供奉。這兩碗春飯通常供奉到年初八才取下,因為又得準備年初九祭祀玉皇上帝的祭品了。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雲:“除夕之夜,各個成人有妻室的臥房中,均要孝敬床母,並在桌上擺上一壺過年白米飯,上插一對春花,一叢連母帶子的芋頭,這象徵年年食有餘糧,子孫興旺如芋……”顧名思義,福建話的“春”諧音“申”(剩餘),春飯就含有祝願米飯長年有剩餘之意義了。
由上可見,峇峇娘惹的年菜以甜酸辣為主,除了有濃郁的福建菜特色,馬來菜餚也占相當大的比例,尤其在副菜方面。馬六甲的亞雜與檳城很接近,均是以青辣椒塞切絲的生木瓜屑為主。
很難得的峇峇族群猶然保持著傳統,反而大多數華人家庭的祭祖少有所謂的特色主菜,從馬六甲峇峇的四大主菜裡,讓我們更瞭解華人傳統的年菜特色。四大主菜均是華人菜餚,馬來菜餚則為副菜,峇峇娘惹在堅持傳統之間,也包容吸納了友族同胞的菜餚,這就是峇峇娘惹堅守傳統又不忘吸收他族習俗的作風。只有這樣,我們的傳統才不會遺失,他族的文化精華才會吸收消化成為我們的一部份,既增添了我們的文化風采,也保存了我們的傳統。有夠聰明的,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1.27)

首相不是穿“壽衣”

首相不是穿“壽衣”

首相納吉穿“唐裝"(清朝服裝)給華社拜年的直幅,最近在互聯網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那是“壽衣",因為衣服上有“壽"字圖案,並從中國壽衣網店下載類似的衣服指證,說絕對是壽衣無誤,指首相犯了華社大忌。
我也接到媒體記者、殯儀業集團及朋友的電話,問我關於此事的意見。這裡就從傳統民俗的觀點來給大家解說一番吧!
一、民間傳統壽衣是漢服,通常都會生前先裁剪好,以備百年歸老時穿上。一般上老人家過了60歲,子女們就會選擇閏年的閏月裁剪壽衣,壽衣必須多件,如三、五、七或九件不等。每逢做大壽,得穿上此“壽衣"拜天公神明及接受子孫們的賀壽。每年的六月初六也得取出晾曬,以避免蟲害或黴菌的破壞。所以,活人是可以穿著壽衣的,壽衣並不是凶物,而是吉祥的祝壽服裝!
二、滿清統治中國時,強逼人民穿著滿族服裝,後來漢族與清朝政府達致“生從死不從"、“男從女不從"等協議。因此漢族男性生前穿滿裝,死後就穿回漢服入殮。這種情況維持到民國成立後,才漸漸消退。我國的傳統壽衣,百年前後,女性是傳統漢服,男性則因為懂得裁剪男裝服裝者愈來愈少,而逐漸改穿滿服(唐裝)入殮。二戰後,也開始盛行西裝入殮,使到傳統漢服及唐裝(男性)逐漸式微,尤其近卅年來,本地傳統壽衣裁做者愈來愈少,而且售價頗貴,於是業者就從中國進口價廉的“唐裝壽衣"。
三、一些年輕人認為“清朝官服"屬於殭屍服裝,原來他們受到電影的影響,因為殭屍們均是穿著清朝官服的。其實那是清朝時代盛行的“壽衣",但不代表清朝官服就是壽衣。這種情況與納吉穿唐裝一樣,那只是一件普通的唐裝而已,不代表是壽衣。不過壽衣可以是平時穿著的衣服,所以,那件唐裝要作為壽衣是沒問題的。如今也盛行穿西裝入殮,人們以西裝或現代服裝當壽衣入殮,那麼西裝也可歸類為壽衣嗎?
四、壽字圖案是個吉祥圖案,在許多民間器物上都可找到。衣服上的壽字圖案,代表長壽,將之當做“壽衣"來說,未免牽強了一點。民間有百壽圖、百福圖,均是吉祥的文字圖案。
綜合以上論點,個人認為納吉的唐裝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不可歸類為壽衣。當然普通的唐裝要當做壽衣是沒問題的。至於衣服上的壽字,只是象徵長壽的吉祥圖案。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李永球‧田野工作者。2013.02.04)

如何向長輩拜年?

如何向長輩拜年?

马六甲峇峇娘惹后裔给长辈行跪拜礼拜年。(廖铭安提供)

新正降臨,大家見面當然會相互拜年,早期我國華人非至親的拜年習俗是相互拱手鞠躬,然後說上幾句吉祥話,福建人會道“恭喜”或“恭”;客粵則“恭喜發財”;潮州人則為“新正如意”。而今的拜年多是握手,祝福語多數說“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西風壓倒東風,都很西化了。至於給家裡長輩跪拜捧茶的傳統拜年禮儀,約百年前就在我國華社消失不存,僅峇峇娘惹族群迄今還保留這個拜年傳統。
現代華人早已不懂得如何給長輩拜年,一般上只採用簡單的形式。比如與長輩同住在一起者,好些是完全沒拜年的;至於不與長輩住在一起者,當回家拜年時通常是說聲恭喜發財或新年快樂,比較洋化的家庭則多祝福Happy New Year。以下訪問數位人士,關於他們如何向長輩拜年的方式:陳寶琳:父母給紅包時說祝福語。劉秀玲:父母給紅包時拱手說祝福語,小輩不可以給父母紅包,只能給現金。張詠婷:以前拱手拜年,現在是握手拜年,說新年快樂,年初一一早,拜年後就吃麵線。黃傳欽小姐:新年拱手拜年,說恭喜發財。郭斯明(新加坡):只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梁丹亮:說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董詠祥:拱手說新年快樂,他知道有些人家會磕頭拜年,他家沒這個習慣。駱鴻賓:握手擁抱說新年快樂。
傳統上給長輩拜年的習俗,必須下跪捧茶(以龍眼干、紅棗干及冰糖沖泡),然後叩首說祝福語,長輩得給晚輩一個小紅包。設使晚輩已經結婚成家,則必須回饋長輩,給回他們紅包,長輩也得回贈他們紅包。一般上年老長輩給的紅包錢只是象徵式的一點意思,不會很多,長輩給晚輩紅包含有祝福晚輩整年順利平安,紅紅興旺。
如今還有跪拜捧茶拜年的,僅剩峇峇娘惹一族,華人社群幾乎淘汰了此禮俗。一個民族如果能夠為一個古傳統而堅持,這個民族有希望!今天我們看到印度同胞、日本、韓國等民族,他們都是熱愛民族文化的族群,過傳統節日,行傳統禮儀,穿民族服裝,唯獨華人在這方面顯得不愛傳統,倒反迷戀西方習俗。
我們的拱手鞠躬跪拜,能夠讓人生恭敬及孝敬心;西方的握手擁抱,能夠讓人生友情及生愛心。如果從今天起,閣下採取傳統的拜年禮,就會發現晚輩對長輩會比較恭敬孝順,這是我們傳統民俗文化培養出來的價值觀。倘若今天要大家走回傳統的拜年禮,似乎十分困難,甚至不太可能。因為跪拜捧茶拜年禮已經與我們分開了近百年,而華人的文化自卑感特強,總覺得自己的文化落伍迂腐,這是因為不瞭解本身文化內涵的關係。
陳式太極拳大師陳小旺拳術出神入化,在世界上收有數萬名徒弟。捷克總統的保鏢是空手道九段高手,不相信太極拳這麼厲害,就邀他比試,誰料一出手就被打倒在地,因此心服口服拜他為師。每年,陳小旺都帶徒弟們回到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祭祖拜師。從電視上看到洋人黑人等世界各地徒弟向歷代祖師跪拜叩首,只要成為陳式太極拳入門弟子,就得行中華禮儀,給陳小旺跪拜叩首捧茶拜師,不得馬虎。對於陳小旺的堅持傳統,由衷地佩服。堅持傳統的人,最美!
新正屆臨,祝福諸位健健康康,恭喜平平安安。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2.03)

誰無資格拜天公?

誰無資格拜天公?

马六甲峇峇娘惹拜天公。(廖铭安提供)

正月初九天公誕,乃玉皇上帝的聖誕日,天公誕不屬於福建人,任何民族任何籍貫都可祭祀之。
經常有讀者們來電問我,家裡有人逝世,目前帶孝是否可以拜天公?又問家裡媳婦生產,目前在做月內是否可以祭拜天公?從民間老人家的口中,通常認為帶孝及做月內均是骯髒不潔,而天公誕是神聖的,故此,不潔者不可祭祀天公。
帶孝不是骯髒的事情,傳統認為帶孝不可祭祀天公,那是因為帶孝期間不可進行一切喜慶節日活動,因此就禁止慶祝天公誕了。而做月內被認為是骯髒的,那是因為分娩後子宮會排出許多惡露,正常情況下須要兩三個星期才能完全排盡,因此產婦被視為骯髒不潔。其實產婦分娩後身體虛弱,必須休養身體,不宜處理天公誕繁多的祭品及事務,但做月內之家不是帶孝之家,他們絕對可以慶祝天公誕,只不過產婦不宜參與而已。
誰無資格拜天公?下面根據我國福建人習俗及古代民俗傳統來討論吧:
1、為父母、祖父母帶孝者,3年內(兩週年)不可慶祝一切喜慶節日,包括天公誕,故此帶孝期間不可拜天公。
2、為伯父母、叔父母、兄及嫂、弟及弟媳(弟及媳雖然屬於小輩不需帶孝,但也得一年不喜慶來哀悼之)帶孝者,孝期一年內不可慶祝一切喜慶節日,故一週年內不可拜天公。不過,古代的大家庭,伯叔兄弟都住在一起,如今盛行個人小家庭式,兄弟感情生疏。近年發現,很多都不再為伯叔兄弟帶孝,因此也就沒守一年孝期,照常過喜慶節日及拜天公了。
3、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的孝期短(古代是姑父母一年,姨父母5個月,舅父母3個月。我國早期是一律49或100天),如今多數在出殯後不為之帶孝,故照過喜慶節日及拜天公。
4、外祖父母呢?古代的孝期長,但我國的外祖父母孝期多為7天。故可以過喜慶節日及拜天公,尤其本身的內祖父母尚健在的,更是一定要拜天公。
5、岳父母呢?古代是3個月孝期。我國習俗認為女婿屬於半子,出殯後就無需帶孝,故可以過喜慶節日及拜天公,尤其本身父母健在的,更是一定要拜天公。曾經見過女婿一家在岳父母逝世後也不拜天公,這是不瞭解女婿沒孝的因素;也有認為“骯髒”不敢拜,帶孝不是骯髒的事,那是因為帶孝不可進行喜慶活動而不可以祭拜天公之故,這些觀念都很錯誤!
6、出嫁女兒帶本身父母的孝可以拜天公嗎?出嫁女兒有3年(兩週年)的孝期,她可以為夫家準備祭品等工作,但本身不可以拜天公,其公婆、夫婿、兒子們都可以祭拜。
7、做月內的產婦可以拜天公嗎?產婦身體虛弱,應該多休養,不宜處理一切事務及外出拋頭露面,故不可以拜天公。但其夫家的所有人都可以祭拜,設使擔心進入月內房身體不潔,那就以七色花及柚子葉或石榴葉等辟邪物來沐浴除穢就行了。
8、倘若天公誕期間,正好遇到親戚如外祖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逝世,可以拜天公嗎?這個問題可不容易處理,如果本身家中尚有長輩(如自己的祖父母或父母)健在,那可以照常拜天公。假如長輩已故,那就依照情況斟酌而行,或慶祝天公誕後才赴喪,或赴喪而不拜天公也可以。
9、兒女殤亡,可以慶祝天公誕嗎?不滿8歲的不辦喪禮,8歲至19歲夭亡者,稱為“殤”,20歲以上才是成年人(我國有未婚者均歸類為非成年人之俗)。古代8歲以上的子女殤亡,有5個月至9個月的喪期。我國風俗不為晚輩帶孝,甚至認為長輩最尊,兒女或媳婦早逝,依然照過喜慶節日,但也有一些人遵行一年不過喜慶節日之俗。個人認為一年不過喜慶節日較合情合理,畢竟至親逝世就不宜喜慶活動了。出嫁女兒及女婿早逝則無需遵守此俗,可以照常過節拜天公。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2.17)

正月人迎“尫”

正月人迎“尫”

年轻人抬着神轿跃过唐人坡住户所准备的火堆。(谭庆友提供)

正月十五上元节,吉兰丹镇兴宫举办的“过火”迎神赛会。(蔡达明提供)

古老的福建民歌《桃花过渡》是一首男女对唱的歌曲,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男的一直向女的调情,女的不愿意就骂回这个老男人,十分逗趣。歌词中一开头是“正月人迎尫,单身娘子守空房,嘴吃槟榔面抹粉,手拿珊瑚等待君。嗨啰的嗨,嘿呀啰的嘿,嘿呀啰的嘿,嗨啰的嗨……”
歌词中的“正月人迎尫”指的是什么呢?那是指正月期间人们迎神(游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海路丰收等愿望。“尫(闽南音:ang。华语音:wang)”是什么呢?尫相当于华语的“偶像”,这里比较贴切的翻译是“神像”。比如漳州民俗,年初四谓“接尫”,即为“接神”之意。周长楫主编《闽南方言大词典》之“尫”(厦门及漳州),注明有二义,一为:菩萨,二为:玩偶、玩具。并附有多个条目,其中有“尫仔”:一、用泥巴或木头雕成的或用布等制成的人像;二、图画。“尫公生”(漳州):佛爷生日。
北马漳州音福建话也是以“尫”来称呼神明的,好像“尫公”(ang kong。俗写作“红公”)就是指神明神像;“尫公宫”(ang kong keng)是指神庙;“尫公生”即为神诞等等。至于玩偶则叫做“尫公仔”(ang kong’a);漫画称为“尫公仔册”等等。北马福建话将有关神明的通称“尫公”,而将玩偶通称“尫公仔”,以示有别,避免混淆。
谈回正月人迎尫,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是一年的开始,民间认为正月期间向神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获得上天的庇佑,大自然及人为的灾害就会减少。因此就有了以轿子将神像抬出游街绕境,以祝愿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境平安,五谷丰登,海路丰收,生意兴隆等诸祈求,所谓人迎尫就是人们抬着神像游行,比较规范地说就是“迎神赛会”。
正月迎神赛会在中国大地是蛮盛行的,尤其闽粤等地特别风行,日期多在正月新年期间,也有在正月十六、十八或廿多日不等日子。我国有正月迎神赛会吗?有,最盛大热闹的即正月廿多日的柔佛古庙游神,那是源自中国广东潮州府故乡的迎神风俗。除此之外,吉兰丹也有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迎神赛会,这个就鲜为人知了。
丹州华社正月十五的迎神通称“过火”,州内许多华人社区均有此俗,以哥打峇鲁的古庙“镇兴宫”最热闹兼传统。丹州黄博谆先生说,是日早上镇兴宫(妈祖庙)即抬出数顶神轿,由年轻人抬着游行于市区内的唐人坡,哪家有意“过火”者,就得准备“火堆”(篝火),以金纸焚烧木材,火堆的火势旺者为佳,在今年内就会兴旺,神轿游行队伍来到有火堆的住家前,妈祖等神明的神轿被抬着跳过火堆,如此经过神轿的跳过,有关住户就会获得神明的庇护而兴旺顺利,平安健康,富贵如意了。
目前仅发现柔佛新山及吉兰丹有传统的正月迎神赛会,其他地方当然也有,尚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觉得吉兰丹的过火迎神赛会很特别,今年很想过去见识一下!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祝贺大家:心愿达成,恭喜平安,恭喜健康,恭喜幸福满堂,发啊!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3.02.24)

十五暝“鬥炮”

十五暝“鬥炮”

太平古打律南昌酒莊,昔年斗炮就從這裡開始。
華隆店猶在,德士站已逝。

正月十五上元節是個傳統大節日,尤其夜晚的種種民俗活動更是熱鬧異常,故稱“元宵節”,宵即有夜晚之義。福建話將元宵節稱為“十五暝”,“暝”也是夜晚的意思,換句話說,元宵節主要的民俗慶典活動多在晚上。在我國北馬,上元節的白天人們忙於祭祀及補運,夜晚則有“擲柑”及峇峇娘惹的載歌載舞活動等等,也曾經有過“斗炮”之俗。
所謂斗炮,就是比賽燃放鞭炮,看誰的炮串最長,響得最久。這裡訪問昔年曾經參與斗炮的太平黃先生(77歲),談上世紀60年代的斗炮往事。他說,那時候政府完全禁止放炮,後在60年代的某一年,政府解禁准許放炮,那一年元宵節晚上,他父親經營的太平古打律“南昌酒莊”即放炮慶元宵,那時的炮串不長,他買了將之頭尾連接起來燃放,引起人們的關注。第二年,除了他們南昌酒莊,斜對面的商店“華隆”前的“德士車站”也跟風燃放炮竹,雙方斗長鬥久。第三年,其對面的“仁和公所”也參與斗炮,場面更加熱鬧,元宵節傍晚時分,整條古打律即圍滿來觀看斗炮的群眾,他們都從郊區趕來看熱鬧。南昌放炮總共持續了4年,後來基於硝煙嗆鼻導致呼吸困難又不衛生才停止。元宵節放炮的時間一般上是傍晚7點就開始,大約燃放到9點多10點才結束。
據知,華隆德士車站的司機們每個月籌錢,以在元宵節購買更多的炮竹來斗炮。
談起往事,黃先生侃侃地說,第一年,他向南安會館借了一枝粗大鐵管(撐涼棚帆布的鐵管),將連接好的炮竹捆成一個圓形燃放,由於鞭炮太重,導致鐵管也彎曲。第二年朋友做了一個木炮架給他,以繩子拉動圓筒放下炮竹就很方便了。初期的炮竹是“花炮”,顏色為紅白或藍白方格相間,後來才有大捆的圓形炮竹售賣,這種炮竹連接起來就方便多了,還參插了大粒的電光炮,響聲特大。他說,連接炮竹從臘月底就開始,由他一人負責,燃放鞭炮則需要許多人手幫忙,將連接好的鞭炮從樓上放下燃放,不可太慢,不然鞭炮燒到整捆的炮竹會爆炸的。有一年,他駕著車載父親到怡保購買鞭炮,買了五、六箱回來,父親相信鞭炮燒得愈多會愈興旺。
黃先生說,斗炮引起人們從各處跑來觀看,甚至警察也為之封路,南昌店前和華隆店前的古打律被封鎖,以方便人們觀看斗炮。由於放炮時間約2至3小時之久,釋放的硝煙味道極臭又嗆鼻,整個店屋裡煙霧久久不散去,導致家人也受不了,他甚至吩咐妻子帶了兒子們去戲院看戲,以避開斗炮的硝煙瀰漫,他就是為了硝煙問題而停止斗炮。
90年代馬哈迪當首相的時候,曾經解禁放炮兩三年,那時候北馬又開始盛行元宵節放炮,許多大企業商家都選在元宵節白天放炮,而民間還是在盛行夜晚放炮。那時我注意到太平某個德士車站也開始籌錢放炮,他們搭起建築的手腳架,將炮竹纏繞在手腳架上燃放,時間很短,大約數十分鐘就結束,可謂不成氣候,後來又禁止放炮,引不起昔年的斗炮風氣。
中國的元宵節是賞燈節日,我國早期少見有元宵花燈,於是就出現斗炮賞炮之俗。太平60年代的斗炮往事,讓老一輩的市民留下深刻印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昔年趣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3.03)

大山腳的墓碑文字

大山腳的墓碑文字

印刷字的細明體,極常見於墓碑。

书法字的墓碑文字,字体优美。

大山腳的王山野(王德福,1950年出生)先生,曾經從事墓碑文字的書寫工作廿餘年。小時在大山腳武拉必村華小受教育,畢業後十四、五歲之際,當過冰水小販,16歲時到石牌店當學徒,學了幾年打了一些簡單的東西,後來專打“六巧”(福建話,潮州人叫做“拍巧”,相當於華語的浮雕),他以打(雕刻)土地公(後土)為主,一天打一尊,每尊工資90元。工作了四、五年,後來從中國南來幾個也會打土地公的,他們每人一天可打三、四尊,每尊僅收40元。這樣的競爭使到王山野無法生存,只好結束六巧的工作,改為書寫墓碑文字。
那時候墳墓立柱有雕刻的人像或花果、鳥獸等物造型,多從中國入口,本地極少有人雕刻,他曾經雕刻一對金童玉女立柱,給怡保商家買去,據說後來立於金寶一個墳墓上。
他說,大山腳的墓碑文字有兩種,一種是書法字(正楷),一種是印刷字(細明體)。墓碑的中主幅文字,必須數到吉數為佳,而不同籍貫又有不同的口訣,廣東派的是“生老病死苦”,即整排文字以口訣一直往下數,數到最後一個字以“生、老”為佳,“病、死、苦”就不吉。福建派則是“興旺衰微”,以數到“興、旺”為佳,“衰、微”則不吉。
由於不同的口訣,因此就有不同的墓碑文字書寫方式,廣東派以數到第1、2、6、7、11、12等字為佳,所以他們的墓碑文字多以6、7個字為準,尤其潮州人墓。福建派以第1、2、5、6、9、10、13、14等字為佳,所以他們的墓碑文字多數以9、10或13、14為準,這造成福建人的墓碑中主幅很多字,因此無法採用書法字,只好以扁平的細明體字書寫,如此才能容納多字的碑文。
早期大山腳的福建墳墓文字多採用細明體字,潮州人則採用正楷字。另一方面,潮州人特別注重書法文化,捨得出錢聘請書法家書寫,潮州墓群之墓碑上,除了本地書法界耆宿,著名書法家如孔翔泰(祖籍三江)、崔大地(祖籍北京,國民黨兵士,移居泰國,檳城潮州人邀請到檳城落腳,後來定居新加坡)、鄭一峰(祖籍潮州,巴裡文打人,教員,書法學生極多)等人也留下許多珍貴的墨寶。
後來的發展,福建人也採用“生老病死苦”的口訣,所以墓碑文字也跟著採用書法字了。王山野說,書法字有保存的價值,屬於印刷字的細明體基本上不算是書法,價值也就不高。很多地方的墓碑均以細明體字為主,大山腳的潮州墓群最特別,多數為書法字。他每天最多能書寫3幅的墓碑楷書字,墓碑文字除了中主幅,尚有上款及下款,有些還加上子孫的名字,此外,有些墳墓還有線雕的,他就得繪畫山水、梅蘭菊竹、花草、禽鳥、廿四孝、草仔花(攀籐花)等。他也曾經為一座廟宇繪畫一對門神。
近年的發展是墓碑文字幾乎採用電腦的楷體、隸書、細明體等,他就失業在家,工作愈來愈少,也因為手臂風濕毛病而完全停止書寫墓碑字。目前除了在家開設書法班教導數十名學生,也賣些書法度日。基於廿餘年的書寫墓碑楷書功底,他因此練就了一手好字。多年前遇到一位書法家指點,王山野終於領悟了書法的奧妙秘訣,如今其書法更是出神入化,尤其楷書最為端正俊雅,令人讚歎,愛不釋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3.17)

掃墓·獻紙·祭品

掃墓·獻紙·祭品

献上“五色纸”、“三角旗”及“金粉”三合一的墓纸。
黄钱及白钱的墓纸。
子孙在卜杯问先人吃饱了吗?
南馬讀者甲女士通過[星洲日報]獲得我的電話聯絡上我,她問,兄弟不同日子上墳掃墓祭祀,應當如何處理?
曾經在本欄談過,不同日子掃墓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獻墓紙"(壓紙錢在墳墓上)則只能一次,第一位掃墓者獻墓紙後,其他後來者只可祭拜,將帶來的墓紙焚化掉,不能再獻之。為何獻墓紙只能一次,不能多次呢?
原來這是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不要後代子孫鬩牆,就作此規定,目的是要後代子孫們團結一致,恭敬愛悌,一起掃墓。世間上最可悲的事就是兄弟不和,親人反目成仇最令人痛心。不過兄弟不和主要的因素出於某些人的自私自利,貪婪錢財,野蠻無理,欺人太甚,父母老了不照顧,棄給其他兄弟去扛,遇到這種兄弟實在無奈。雖然兄弟不和很不應該,但喪失了儒家孝悌倫理者,與之來往就沒意思了!
甚麼是墓紙?墓紙有幾種?墓紙就是壓在墳墓上,一來有美化墳墓作用,二來是表示這個墳墓尚有後人祭祀。清明節彷彿是天上祖先在過新年,我們人間過新年要清掃美化房屋,同樣的,清明節就得給祖先的墳墓清掃美化一番。當為墳墓除草清理後,就得獻上墓紙裝飾一番。墓紙共有大約4個種類:一是五色紙,長方形,有多種顏色如紅,藍,黃,褐,白及青;二是黃錢,長方形,紙有鑿洞;三是白錢,長方形,紙有鑿洞;四是紅錢,長方形,紙有鑿洞。一般上採用墓紙的情況分兩類,一是純採用五色紙,另一是採用黃錢及白錢。也有以五色紙壓在墓背上,再以黃錢白錢壓在墓碑上。至於紅錢,則是未亡者所用。比如雙壙穴其中有一人未亡,其位置之墓背上就得壓上紅錢,表示此人健在。曾見過一些早故未婚者的墳墓獻上紅錢,這一點令我感到納悶!
上述幾種墓紙代表甚麼呢?有說五色紙是布匹,那是給先人做衣裳用的。至於黃錢及白錢,則是紙錢,供先人花用的。如今盛行火化,他們的骨灰多置於骨灰龕內,骨灰龕极小沒墓背,無法獻墓紙,可將墓紙焚化之。也有煮了鮮蛤祭拜,拜好了就當場掰開鮮蛤來吃,并將蛤壳拋撒在墳墓上,貝壳在古代属於錢幣,所以獻貝壳與獻墓紙有着異曲同工之效。現在的商家很聰明,有賣以五色紙做成的三角旗墓紙,讓孝子賢孫直接插在墓上,方便多了;也有賣以禮物紙剪成小碎片的"金粉"墓紙,直接撒於墓背上,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十分耀眼。不過這種禮物紙為塑料的,不能腐化,風一吹到處飛走,可謂不環保。
關於祭品,分兩類,一種只是簡單的糕果類,諸如糕,包,粽子,水菓,餅乾,茶等等;一種除了糕果,尚有三牲等物,祭品豐富還得准備白飯,筷子,湯匙及酒一起祭祀之。傳統的祭祀法是先點香祭祀后土,然後才是先人墓,燒紙錢也是先燒給后土神,再燒給先人的,祭品方面:凡先人有的,后土也要有,後者可以量少,但不能缺少。不然后土神會拿取先人的祭品包括紙錢。有些遵守傳統祭祀者,尚有卜杯環節,那就是以兩個錢幣詢問先人吃飽了嗎?如果吃飽了,就給聖杯(錢幣一面正一面反,表示准許),卜到聖杯後就燒紙錢,儀式就結束了。一些是先卜杯問可以燒紙錢嗎?聖杯了就先燒紙錢,然後再卜杯問吃飽了嗎?聖杯了才收拾祭品回家。
所有祭品都可以食用,盡量在現場吃完,吃不完就帶回家吃。不可暴殄天物,丢棄現場浪費食物啊!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3.03.24)

掃墓的日子及合爐

掃墓的日子及合爐

馬六甲客家合爐,先祭拜天地神明及為大門掛上紅布。
馬六甲客家合爐儀式。(照片均由廖銘安提供)
幾位朋友來電問我,清明節掃墓之俗傳統規定是10日前及10日後,今年清明節落在4月4日,10日前之首日即在3月25日星期一。倘若他們欲於3月24日星期天掃墓可以嗎?
其中一位吳金水先生說,去年清明節其兄弟從吉隆坡回來太平掃墓,日期就在清明節之前的星期天,結果回隆時遇到大塞車,平時3小時多的路程,竟然需要6小時多才抵達。因此,今年其兄弟決定提早在更前一個星期天,即3月24號掃墓,但此日尚未進入10日前,所以才問我是否可以?另一位呂太太的子女剛好24號星期日有空回來,她問友人是否可以提前掃墓?有說不是10日前尚未“進入清明”不能掃墓,但有人說可以,她感到迷惑,因此來電問我。
真正進入“清明”是在4號,4號前都還不是清明節。但是民俗為了方便人們而規定前後10日都可以掃墓,無需固步自封,提前掃墓絕對沒問題。規定10日前後也是人們在面對清明節忙碌,或有多個墳墓來不及逐一祭祀而設定出來的規矩,可見民俗會隨時代環境而演變。民俗不外人情,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祭祖的日子,假如死板規定一定要在10日前後期間,那就食古不化了。目前所見以清明節之前掃墓者多,之後掃墓者少。倘若我們順應時代而訂出新的規定,如清明節前20天及後10日均是掃墓的日子,也是可以的。
如今更有一些人家在新年回家鄉過年時,順道掃墓祭拜,尤其骨灰安奉於靈骨龕的,子孫又遠居外國,清明節無法再度回來,只好在新年期間順便過清明節了。
至於新墓,根據籍貫不同而有不同的祭日,有的必須提早掃墓,有的必須清明節當天才可以。
另一位朋友古添發先生問,《通書》日子每天都有生肖沖犯,比如子(鼠)日沖午(馬)年生人,如果欲選定與其家族全無生肖相沖的掃墓日子,但又選不到,是日沖犯者如果掃墓會怎樣嗎?個人建議不要迷信日子的生肖沖犯,清明掃墓祭祖是孝行,日日均是好日,孝道感動天,逢凶(沖犯)均會化吉的!
怡保讀者甲先生來電問合爐之事。其夫人將於近日合爐,請僧道主持需要數百元,他生活非富裕,想要省錢,自己處理可以嗎?這個當然沒問題的。兩三千年前的合爐都沒有僧道主持,即使在我國,早期也是由孝眷自己處理的,尤其住在郊區者。他祖籍客家,我只好告訴他客家合爐之俗。首先將祭桌擺在祖先神位前,供上飯菜等祭品,將逝者香爐取到祭桌上擺在前端,以一塊紅布將祖先神位及祭桌連接著,祭祀後就稟告祖先今日合爐,卜杯請准,卜到聖杯就可以合爐,將逝者香爐從紅布移到祖先爐處,然後將逝者香爐的香灰取一點及3枝香放進祖先爐裡,焚化紙錢便告完成。
殯儀業者告知甲君,說他輩分大過太太,不能祭拜之,祭祀的事得由其兒子來做。由於兒子有工作,有時候做到很夜,又很難拿到假期,祭祀其夫人的工作如拜飯等等,都得等孩子回來才進行。傳統禮儀上夫妻是可以互拜的。我們婚禮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交拜。第三拜就是夫妻對拜,所以夫妻可以互相祭拜,不過不需下跪。甲先生絕對可以祭拜妻子,殯儀業者不知禮儀,實在誤導了他。
至於父母長輩可以祭拜兒子嗎?好像獨子早逝,沒有兄弟姊妹祭拜,父母可以祭拜掃墓嗎?當然可以,但不可下跪,不可祭拜,只需將祭品擺好,點了香不可祭拜,直接插上香爐就行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3.31)

五十六萬響的爆竹

56萬響的爆竹

彭永安先生
3月3日本欄文章《十五暝斗炮》發表後,引起昔年參與者之一彭永安先生的補充。他說,當年並沒有斗炮,只不過是大家各自放炮,卻被民間誤以為是太平的“南昌”與“華隆”在斗炮,其實是一場誤會。
彭永安指出,當年其父親的藥店“永福安”就在華隆之隔壁,60年代政府解除“爆竹”禁令後,民間開始盛行放炮,南昌最先開始在十五暝放炮。而他們則在一兩年後才興起跟風,時為1962或63年左右之際。
他們“永福安”向太平“廣合和”購買了一箱爆竹,大約數十元(應該是五、六十元),由其店裡夥計將一小串的炮竹之“炮心”(引火線)連接成串,分為兩大捆,以木棍捲成燃放。而華隆商店放炮則由東主兄弟已故王錦發先生發起,華隆旁德士車站的司機們響應樂捐,加上東主捐出一筆錢,籌到的錢共買了6箱爆竹,由司機們及永福安的夥計協助綁爆竹,分成多個圓捆,費了一星期多才完成。華隆向新泉美公司訂做一個炮架,炮架有個轆轤,以繩子拉動,爆竹從中間皮帶緩緩垂下燃放,當第一捆炮未放完之前,大家馬上將第二捆的炮心再接綁上去,如此才不會斷掉,爆竹響聲才會持續不斷。
他說,那時候的爆竹是花炮,顏色為藍白或紅白格子相間,鮮艷奪目。一箱爆竹內有20大包,一大包內有100小包,一小包內是一串40粒的爆竹,計算起來即一大包內有4千粒爆竹,一箱共有8萬粒,也就是8萬響的爆竹。永福安燃放一箱,華隆6箱,總計為56萬響的花炮,在太平造成極大的轟動!
十五暝當晚下午6點,他們永福安先開始燃放,爆竹還沒放完,6點多華隆即接著燃放,直到11點多才放完全部56萬響爆竹。炮的紙屑極多,華隆有準備一個50gia(福建音,借自英文gallon,華語譯為:加侖)的大黑油桶來裝,紙屑直接掉下桶內,很快桶就裝滿溢出掉下地上,再掉落水溝裡去。昔年的水溝不似今天的密封不見天日,所以經常有清潔工人來挖溝渠,如今密封的水溝已經數十年不見人來清理了。
彭永安興高采烈地說,永福安及華隆聯合放56萬響炮,極可能是我國一個破天荒的記錄,轟動太平市,不僅警方封路,觀者如堵,店前路口更是一片人山人海。除了燃放爆竹,華隆也購有一大竹籮的衝天煙花及衝天響炮來燃放,這種煙花色彩單調,不似當今的多姿多彩光芒絢麗,響炮衝上天時會有“鳥鳴”的長笛聲。他接著說,永福安及華隆聯合放炮僅是一年,翌年就不再有了。主要問題不在於錢,當年的炮很便宜,問題是綁炮的功夫極多,需要動用很多的人手,那才是大問題!當年他們夥計及司機們一起綁炮時,都不曉得甚麼危險,有些人一邊綁炮,還一邊抽煙,今憶起往事,反而會心驚捏冷汗。曾經參與綁炮者現今已經年過80歲,多數已故,活著的僅存一兩個而已。
由於一些人的惡作劇心理作祟,或以炮嚇唬踏腳車的女孩,有些亂擲炮傷害到人家,甚至將炮丟進汽車裡(當年的汽車沒冷氣,人們開窗駕駛)而致傷人們,引起投訴,政府早有意禁止放炮,應該是在1969年513事件後,政府再度禁止燃放爆竹!
十多年前,王錦發曾經將昔年華隆放炮的十多張黑白照片取給彭永安觀看,可惜這些照片如今不知去向矣。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图文:李永球。(2013.04.07)

爱大华的清明扫墓

爱大华的清明扫墓

子孙一边抛撒纸钱,一边大声喊“發啊”!
墓纸只压在墓岸上,墓碑一片空空,真的很特别啊!
以传统祭礼来祭拜基督徒祖先墓。
3月间,霹雳曼绒古田会馆青年团团长陈世传先生来电,谓该团及妇女组邀请我到该会讲座及为爱大华古田义山主持一场导览,很喜欢义山导览活动,除了对坟墓有着特殊情意结外,爱大华有着独特的福州坟墓,向往已久,找不到机会一走,此次之邀正合我意。
24号星期天早上八点,我们一伙人来到古田义山,虽然距离清明节有十一天,但扫墓者可不少。只见孝子贤孙带了祭品纸钱等物在祭扫。基本上福州扫墓风俗与其他籍贯大同小异,不过也有一些特别的值得与大家分享。
清代的福州府管辖十邑,古田县乃其一。古田义山历史不算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运作。这里的坟墓分两大类,一是华人宗教的中华传统坟墓,另一是基督教徒坟墓。爱大华古田人扫墓的祭品除了有糕、水果、包、粽子、面、茶等外,尚有比较“大礼”的三牲、酒、洋酒等等。最特别之俗还数“献墓纸”。
先谈坟墓的墓背,有一部分墓背是以洋灰密封,另一部分是不密封完全露出沙石。无论是哪一种,献墓纸(将墓纸压在墓背上)时,只压在墓岸的洋灰堤围处(即福建话的“外山”),这些墓纸一堆堆以石子压着,有些仅是压三堆墓纸,有些整道墓岸密密麻麻压满一堆堆墓纸,装饰得色彩缤纷,有一些会在墓背正中多压上三或更多堆的墓纸。细看这些墓纸,果然与其他地方不大同,乃是一小叠五色纸,加上一小叠金纸和一小叠银纸。有采用金银纸作为墓纸的,实在罕见。至于黄钱和白钱呢?原来不是拿来压的,而是将之抛撒上空,成为当地特殊习俗。
近年来,在抛撒黄钱白钱时,还加上大声喊:“huat ’a”(福建音:发啊)。当天在义山里,“发啊、发啊、发啊”之声此起彼落,热闹盎然,令我这个外来客感到诧异!陈世传说这是近年从外地引进的风俗。通常在庙会才会有这些助旺语,扫墓可以喊“发啊”吗?绝对可以。清明节扫墓是慎终追远的日子,祭祖之余也有着祈求子孙兴旺显贵,出人头地之含意,“发啊”的助旺语乃是祈求子孙兴旺发达,并不冲突。经常有人问我清明节扫墓可以燃放爆竹吗?这个问题与上述助旺语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反对者会说,爆竹乃喜庆所用,而清明节不是喜庆节日。清明节虽然不算是喜庆节日,但也不是丧事,通常它被归类为慎终追远兼祖先“过年”的节日。而祖先已经是“神”,燃放爆竹有驱邪逐煞及祈求兴旺之效,所以扫墓放炮是可以接受的。
我也发现一些基督徒坟墓,其后人以传统祭礼祭拜之,坟墓上有三牲、糕、果、酒茶及焚纸钱等等。我问他们为何如此祭祀?其中一个说,其父母生前本为华人宗教信仰者,晚年忽然信仰基督教,其兄弟中,基督徒者以基督教方式扫墓,华人宗教者以传统祭礼扫墓,如此多元的扫墓祭礼,实在耐人寻味啊!
我坚持要尊重逝者,逝者生前是什么信仰,我们就得以其信仰方式来祭祀之。
最不尊重逝者的,是坚持以本身宗教方式扫墓,完全不行传统礼俗祭祖,理由是不可烧香祭祖,不可行一切华人传统祭拜礼俗,反而要逝者接受在生者本身的宗教仪式。这样子,祖先就被这些子孙强迫接受他们宗教的仪式了。如今在爱大华见到华人宗教徒也这般强迫基督徒的祖先接受传统的祭祀方式,我当然不认同。但回想一下,或许他们认为先人生前曾是华人宗教信徒,所以以其前半生信仰来祭祀;或许他们坚持的态度就是向其他宗教徒学习的,既然你们可以强迫信仰华人宗教的祖先接受基督教的方式,为何我们不能强迫祖先接受传统的祭礼呢?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3-4-14)

愛大華的福州墳墓

愛大華的福州墳墓

瓷砖墓碑。
典型的方形浮葬墓,左右各有六根立柱,棺材就在墓碑之下。
浮葬墓,泥塑的图案生动纯朴。
這次受邀到霹靂曼絨的愛大華古田義山導覽墳墓,終於見識了福州(古田)墳墓的風采。古田義山面積不大,最早的墳墓可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墳墓造型分兩大類,一是傳統中華式,一是基督教式。中華式又分數種,如傳統福建式、中華浮葬式,方形浮葬式等。基督教式又分傳統西方基督教式、中華兼西方式、中華浮葬式。
這裡的墳墓多數采浮葬式,所謂浮葬就是棺材不入土,浮在地上築個墓穴而葬,所以墳墓就築得特別高,成為福州墓的特色。雖然我國其他地方也見過墓穴浮葬式的客家墓,但他們的墳墓並沒築得如此高,曼絨福州墓高過了其他地方的墓一倍有餘。因為頗高,有些後土神位也跟著築高。
這裡出現眾多的浮葬墓,有人說因為屬於沼澤地,土軟水多對棺木及屍體都不好,因此改為浮葬式。可是這一帶的非福州墳墓均是入土葬,只有福州墳墓是浮葬,可見這還不是主因。個人推測那是福州人的傳統葬俗,福州人聚居地區多盛行“浮葬”,包括東馬詩巫一帶也是如此。
除了高,另一個特色是方形墓,顯然這是受到西方影響。有人說福州人南來時,先到檳城看到西方墳墓而引進曼絨。這個觀點我難以認同。方形墓源自西方墓式是沒錯,難道不會是從霹靂或實兆遠一帶而來嗎?浮葬兼方形西方墳墓,除了在實兆遠,東馬福州人聚居地沙拉越詩巫也有類似的墳墓。當然,欲瞭解方形墓的形成,還得做大量的田野調查,找出當地最早的基督教墳墓及最早的華人方形墳墓出現年份,以實據來探討,這樣才更有說服力。
方形墓式在北馬叫做“紅毛風水”,也叫“日本風水”,北馬不多。近年一些企業墓園大量採用方形墓,中華傳統半圓形的龜形墳墓就淘汰了。
古田義山方形墓的特色是墓背的前中後左右各有一根立柱,6根柱頭上多為花盆造型,別具一格。一些立柱僅有4根或僅是前面兩根,一些柱頭則採用石獅、石球(石燈)、石蓮花等,詩巫的就沒見到這種立柱。
一些古墓墓碑頂端築有泥塑的太極圖,應該是從傳統的“太陽”演變成的,太極圖案旁邊尚有一枝枝的光芒,顯得特別。有些雕有泥塑的雲、鶴及腳踏祥雲的漢服仙童,手持直幅對聯,這些泥塑極為純樸,毫無匠氣,是難得的藝術品。
墳墓所見對聯通常是描述風水佳地或祝福子孫繁昌等事物。這裡有些墓聯則很特別,比如:世人何用千般詐?最後只得土一堆;生前分貧富,死後一樣同;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人生善惡蓋棺論定;這些均含有勸善意義。再如:出生八日失母愛,中年又逢不幸亡;道盡了墓主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不已。又如:清風明月為友,花木野草為鄰;天上星和月,世間水共山;顯出灑脫自然性格,與大自然相伴相依。雖然聯句對仗不工整,卻與一般俗套不同。
發現一些早期的墓碑,不是採用石頭雕刻的,而是以瓷磚寫上文字再燒製而成,然後再一塊塊黏貼在墓前,形成特別的“墓碑”。這種瓷磚“墓碑”應該是早期經濟拮据之產物。目前僅在這裡發現,其他地方是否有,則尚待進一步調查。
有一些富有者在墳墓上加蓋巨大的涼亭,顯得堂皇多了。近年的墳墓建築已被規劃,一律採用入土葬兼福建式風格風水建築,也有火化土葬的墳墓,因為被規劃了,顯得刻板,就沒甚麼值得參觀了。特別喜歡這裡早期多元開放式造型的墳墓,多姿多彩,這樣才能顯出百花齊放的風格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