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萬響的爆竹
3月3日本欄文章《十五暝斗炮》發表後,引起昔年參與者之一彭永安先生的補充。他說,當年並沒有斗炮,只不過是大家各自放炮,卻被民間誤以為是太平的“南昌”與“華隆”在斗炮,其實是一場誤會。
彭永安指出,當年其父親的藥店“永福安”就在華隆之隔壁,60年代政府解除“爆竹”禁令後,民間開始盛行放炮,南昌最先開始在十五暝放炮。而他們則在一兩年後才興起跟風,時為1962或63年左右之際。
他們“永福安”向太平“廣合和”購買了一箱爆竹,大約數十元(應該是五、六十元),由其店裡夥計將一小串的炮竹之“炮心”(引火線)連接成串,分為兩大捆,以木棍捲成燃放。而華隆商店放炮則由東主兄弟已故王錦發先生發起,華隆旁德士車站的司機們響應樂捐,加上東主捐出一筆錢,籌到的錢共買了6箱爆竹,由司機們及永福安的夥計協助綁爆竹,分成多個圓捆,費了一星期多才完成。華隆向新泉美公司訂做一個炮架,炮架有個轆轤,以繩子拉動,爆竹從中間皮帶緩緩垂下燃放,當第一捆炮未放完之前,大家馬上將第二捆的炮心再接綁上去,如此才不會斷掉,爆竹響聲才會持續不斷。
他說,那時候的爆竹是花炮,顏色為藍白或紅白格子相間,鮮艷奪目。一箱爆竹內有20大包,一大包內有100小包,一小包內是一串40粒的爆竹,計算起來即一大包內有4千粒爆竹,一箱共有8萬粒,也就是8萬響的爆竹。永福安燃放一箱,華隆6箱,總計為56萬響的花炮,在太平造成極大的轟動!
十五暝當晚下午6點,他們永福安先開始燃放,爆竹還沒放完,6點多華隆即接著燃放,直到11點多才放完全部56萬響爆竹。炮的紙屑極多,華隆有準備一個50gia(福建音,借自英文gallon,華語譯為:加侖)的大黑油桶來裝,紙屑直接掉下桶內,很快桶就裝滿溢出掉下地上,再掉落水溝裡去。昔年的水溝不似今天的密封不見天日,所以經常有清潔工人來挖溝渠,如今密封的水溝已經數十年不見人來清理了。
彭永安興高采烈地說,永福安及華隆聯合放56萬響炮,極可能是我國一個破天荒的記錄,轟動太平市,不僅警方封路,觀者如堵,店前路口更是一片人山人海。除了燃放爆竹,華隆也購有一大竹籮的衝天煙花及衝天響炮來燃放,這種煙花色彩單調,不似當今的多姿多彩光芒絢麗,響炮衝上天時會有“鳥鳴”的長笛聲。他接著說,永福安及華隆聯合放炮僅是一年,翌年就不再有了。主要問題不在於錢,當年的炮很便宜,問題是綁炮的功夫極多,需要動用很多的人手,那才是大問題!當年他們夥計及司機們一起綁炮時,都不曉得甚麼危險,有些人一邊綁炮,還一邊抽煙,今憶起往事,反而會心驚捏冷汗。曾經參與綁炮者現今已經年過80歲,多數已故,活著的僅存一兩個而已。
由於一些人的惡作劇心理作祟,或以炮嚇唬踏腳車的女孩,有些亂擲炮傷害到人家,甚至將炮丟進汽車裡(當年的汽車沒冷氣,人們開窗駕駛)而致傷人們,引起投訴,政府早有意禁止放炮,應該是在1969年513事件後,政府再度禁止燃放爆竹!
十多年前,王錦發曾經將昔年華隆放炮的十多張黑白照片取給彭永安觀看,可惜這些照片如今不知去向矣。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图文:李永球。(2013.04.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