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拜七娘媽出花園

拜七娘媽出花園

數十年前,溫鑽華女士每一年都祭拜七娘媽。
福建糖粿,以糯米攙蕃薯製成,再配黑糖薑汁,每一粒糖粿都壓一個凹洞,傳說那是裝織女眼淚的。
潮州人出花園的祭拜習俗。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在中國古代是個熱鬧的傳統節日,人們於當天祭祀天上的牛郎織女。如今七夕節在日本還是個大節日(但已經改為公曆的7月7日),台灣還可見到人們在自家門口祭祀“七娘媽”(七仙女、織女)。
馬來西亞華人有慶祝七夕節嗎?人們似乎忘了這個節日,但以前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閩粵籍貫各有自己的慶祝儀式。今天先談談福建人的七夕節。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謂:“七月七日為供奉‘床母’的日子……台灣的孩子在15歲以前,俗稱‘花園內’……凡是‘花園內’的子女都是受‘床母’保護,所以在這一天的午後6點,要準備飯、酒、肉在床前供奉……。七月七日又稱‘七娘媽生日’……七娘媽為授子之神,不但保護孩童,也治癒其疾病,所以家有16歲以下的孩子均供奉此神,等到孩子16歲的時候,在七月七日這一天,準備豬、羊和其他供品……感謝16年來能平安長大,從此也就脫離了七娘媽的保護……。七月七日的晚上又稱‘七巧會’許多女子在月下設香案,供奉生花、果物、白粉、紅粉等,向天上的織女燒香祈求,希望能有一手好工藝……又在月下拿著裁縫針做出穿針引線的動作,將來就是一個好裁縫師,這個儀式漳州人做的比泉州人多。”
祖籍福建安溪的太平溫鑽華女士(82歲)數十年前就曾經祭拜七娘媽,她說福建人相信七娘媽與床母是孩童保護神,所以孩子一出世,就過契予七娘媽為契子,得年年祭拜七娘媽及床母。昔年她祭拜七娘媽的時間是在七月初七的下午時分,通常一點過後直到傍晚都可以祭拜。她在家門口(五腳基)擺起香案,祭品除了有香燭,尚有七色花、線(不計多少色)、針、剪刀、鏡子、梳子、海棠粉、胭脂、稻秧、水果、糕粿、還有三牲(雞、魷魚乾及熟面)、糖粿(中心壓個凹洞的湯圓)等,以及一個紙糊的“七娘媽盆”,最後將金紙及七娘媽盆焚化。她祭祀七娘媽數十年,直到最小的女兒16虛歲(1984年)後就停止祭祀,因為16歲“洗契兼出花園”,就不再是七娘媽的契子了。
祭品有女紅的針線外,稻秧是甚麼呢?那是以鐵罐子內放棉花,再撒數十顆稻穀,每天澆水讓它們成長髮芽,就將整罐稻秧來祭拜。這些祭品的意義就在於強調農業社會的男耕女織,雖然與現代工商社會脫節,但背後意義就是要我們勤勞工作,就會有好收穫。
不僅福建人,潮州人也有七月初七祭拜“公婆神”及出花園之俗。近年來我國潮州會館紛紛主辦“出花園”,讓15虛歲的孩童參與。
潮州風俗認為未成年的孩童就像是生活在花園裡一樣,等到15歲那年的七月初七,就將孩童“牽出花園”,表示已長大能獨立生活。儀式是讓孩童沐花浴,喝涼茶以洗去體內的污穢。再繫上新紅肚兜、穿新衣服及新紅木屐,接著拜別床下的公婆神。最重要的是吃下祭品中的整隻雞(或只咬下雞頭)。男孩吃公雞,代表獨佔鰲頭,女孩就吃母雞,代表兒女成群,其餘尚有吃湯圓等習俗。
潮州出花園習俗被潮州會館復興起來,台灣方面尚盛行出花園風俗,一些廟宇會給出花園男孩童穿上古漢服,下跪奉茶敬父母,還得學習推手車,挑扁擔等粗活,象徵從父母手中接下生活的重擔,以及孩童得從七娘媽亭下鑽出,表示出了花園。可惜的是,而今我國福建社會的七夕節習俗嚴重式微,福建社群應當大力復興啊!
出花園不屬於成年禮,應只是古代的成童禮。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8.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