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市議員不是“地牛”

市議員不是“地牛”

王建林先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市議會及地方議會均為民選。1963年太平市議會選舉,在野黨突破聯盟(現在的國陣)的強硬堡壘,由在野的民主聯合黨(5席)、社陣(勞工黨3席)及獨立人士(2席)組成“聯合陣線”執政。今天特專訪昔年勞工黨在太平市議會的黨鞭王建林先生,談談昔年執政的事跡。
如今不僅市議員,甚至州議員也紛紛巡視溝渠道路垃圾等民生問題。王建林說,他們聯合陣線的市議員是不做這些事的。市議會有“地牛”(北馬福建話,衛生官),這些都是地牛的工作,他們只向地牛指示,一定要保持太平市的清潔,不可有垃圾骯髒,不可溝渠阻塞,囑咐地牛去巡視市區的水溝道路是否需要改良修繕。當地牛報告說需要修繕時,才派人去維修,他們市議員則會過去觀察。一切市區的民生問題,均由地牛處理及對市議員負責。
市議員的任務是甚麼呢?他說,市議員是負責立法,設立條規及監督工作,而不是取代地牛的工作,地牛是受薪的,這些工作得由地牛來負責。當今的老百姓也有不對的地方,尤其要求代議士去看水溝道路等等,我們選的是議員,不是選地牛啊!
王建林亦道出昔年為民爭取福利的經過。當時設立咖啡小販攤子,只允許195方尺(19尺半10尺)大,如此窄狹的地方完全無法擺桌椅經營生意,接到百姓的投訴,他們聯合陣線議員向市議會主席商量,主席說這是“法律”不可改變。他們特地以車載了主席去觀看一個“攤子”,那是以6張執照合成一間“攤店”的例子。這樣才有了空間擺桌椅。經過主席的調查後,發現他們的投訴有理,終於讓步答應給小販更多的空間,不過每多一尺每年的執照費就加3元。小販們也答應,便紛紛增建攤位起來,真的是皆大歡喜!他向主席表示,“鹵”(Law,法律)是人設定的,應該可以修改之。
當年流動小販規定不可停下來做生意,小販們投訴經常中“三萬”(罰單),每當一停下做生意,地牛就來吵鬧騷擾,真的苦不堪言。他向主席反應民生痛苦說:“我推著推車做生意,而主席向我買咖啡,難道我們一邊走,一邊泡咖啡,一邊喝咖啡嗎?這豈不是神經病?”主席反問有何建議?他說不妨畫白線讓小販們固定位子經營,就這樣的,流動小販就被市議會規定下來在路邊經營了。直到90年代才被強令搬遷到小販中心。
他說,以前市區裡的道路雖然是柏油路,但兩旁均為泥土草地,巴士擔心泥草地會導致輪子深陷,故上下客均停在柏油路上而造成交通阻塞。他到檳城觀察到巴士是停在路邊上下客的,於是向主席和交通小組建議,尋求工程局將路邊的泥草地全鋪上柏油,才解決了此問題。他們聯合陣線執政期,凡有工程投標均是透明公開,以最低價者得標!
他也說出一些趣事,如市議會工人每天都在太平湖除草清溝,栽花收拾垃圾等工作,當時他是市議員,也是駕駛學院的老闆,這些工人因為累了就躲在樹蔭下休息,每當他教導學員的汽車一經過,工人們擔心被投訴偷懶,紛紛站起來工作,待他走遠又坐下休息。於是他向工人說,我每天在太平湖教車二、三十趟,你們每次看到我而站起來會很辛苦,既然工作勞累就休息一下,只要工作有完成就行了。
王建林說,現在的市議員去看水溝道路是越俎代庖,現在的衛生官應該負起這些責任,民選市議員才有作為。委任的市議員失去實權,也就只好做“地牛”的工作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9.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