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砂拉越的喪俗

砂拉越的喪俗

吳誥賜正在觀看成邦江慈雲閣外牆的《訃告》。
孝子們在喪葬後,頸部掛一對這種紅燈回家。
右棺底下的紅燈,送葬後掛在墓上,寓意“添丁”。
右棺底下的紅燈,送葬後掛在墓上,寓意“添丁”。

砂拉越的喪葬習俗,與西馬一樣嗎?這個就得做些田野調查了。走了一些塚山,還向有關的商人和居民做些簡單專訪,終於有了個基本的認識。
成邦江(斯里阿曼)的吳誥賜君說,當地的喪俗均由慈善社包辦,一般停喪不超3天,不用僧道,只有祭祀,近年有了佛教組織,才有了佛教助念團來誦經。民都魯一位廟祝說,這裡的喪俗簡單,通常在一至三天就出殯,只有祭拜,少有聘請和尚道士來念經的。這種情況在砂州比比皆是。原來《禮記》上的儒家古禮,在這裡充份顯現出來。《禮記》上是沒有僧道主持喪禮的,一切只有祭祀,那是最好的“功德”,祭祀祖先就是一種孝的表現!
成邦江是個小地方,這裡凡有人家逝世,都會在市區的慈雲閣外牆佈告處貼上“訃告”。這種發訃情況已經少見,通常是小地方才會有。
詩巫福州人多數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徒的喪俗有一部份跟從傳統,如披麻戴孝等等。蔡增聰及蔡雄基君說,以前古田人出殯,由一班“估俚”來扛棺,這些估俚都會趁機敲詐,俗稱“討花生”,他們事先探聽喪家女婿的經濟情況,然後就擬定一個數目,比如要討取300元,就在扛棺半途時停下來討花生,女婿如果答應給10包(200令吉),那就扛棺繼續走,半途又停下,當又討到5包達到300令吉後,就一路抬到山上了。這當然屬於“陋俗”,簡直是敲詐,幸虧已經被淘汰了。
專訪了詩巫三民洋服部的老闆吳華芬女士,其店專製造傳統孝服如麻衣、草筘(孝男戴)、蓋頭(孝女戴。福州話叫pun lao),孝服分顏色,白色是兒女媳婦穿,黃色是孫輩及孫媳,藍色乃曾孫輩,玄孫則穿紅色或粉紅色。她也生產覆蓋遺體的“雲被”(福州話,北馬的水被),還有基督教徒的“十字被”等等。
詩巫大綸公司的老闆林瑞禮先生對於福州民俗非常熟悉,他說,福州的孝子女等穿的麻衣及麻制頭飾,送殯後全脫下披在墳墓上,只有披蓋在墳墓上,這些子女才是你的子女。至於孝杖,只有兒子們持之,送殯後每個兒子都在頸上掛一對小“紅燈”回來,寓意各房子孫都“添丁”。以前的燈籠是紙制,塗上桐油呈黃色,書寫上紅字“百子千孫”,現在已採用塑料製造的紅燈。出殯前喪家門頭掛白布,送殯回來換紅布,參與送殯者每人都纏一小黑布條,送殯後則換為小紅布條。這些喪俗在西馬可謂罕見了。
在古晉附近的新蕘灣一個住家,就發現他們將送殯後拿回來的紅布條一一掛在門邊,如果家裡小孩不聽話,就將這些紅布條加上“末草”給他衝浴,據說孩子就會乖乖聽話了。
我也在塚山上發現,墳墓上擺著逝者生前用過的物品,將其生前用過之物“陪葬”是當地習俗。在古晉觀察了一家祖籍潮州的喪事,發現有披麻戴孝、銘旌、幢幡(招魂幡)、孝杖、祭品、紙錢等等,基本上與西馬差別不大。不過,銘旌與幢幡的書寫格式則有迥異,尤其是銘旌,竟然尚是“癸巳年待誥”開頭,這些曾經數次在這裡談過,就不再贅言。最特別的是,棺木底下有掛著一對對的小紅燈,那是出殯後掛在墳墓上的,以寓意“添丁”。
概括地說,砂拉越的喪俗不似西馬般隆重,基本上少用僧道超度法事,近年來的發展,加上現代漢傳佛教的湧入,出現愈來愈簡化的趨勢,紙糊火化給逝者的明器更加少見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4.01.06)

砂拉越的墳墓

砂拉越的墳墓

福州風俗的浮葬墓,造型與西馬略不同。
砂拉越早期的鹽木墓碑,經過長久風吹雨打後多會腐朽。
美里擁有前清五品官銜的墳墓。
美裡廣惠肇公會為許多鄉親重立石墓碑。

走了砂拉越的數座塚山,即美裡、成邦江(斯里阿曼)、詩巫和古晉郊區等,今天就來說說墳墓吧!
砂拉越華裔群體的結構,以福州人最多,次為客家人,第三是福建(閩南)人,潮州人排在第四。美裡的墳墓籍貫方面,早期的除了有大埔、新安及河婆客家人外,也有廣府的台山、番禺、新會、寶安等縣的移民,福建人則以詔安為多,也包括南安、安溪等縣,還有福州及興化。
在這裡發現了一個“例授鹽知事加五品銜”的前清官員之墓,那應該是在清末時期向清廷購買的官銜,墓主伍振偉,祖籍海南文昌名門村,逝於1941年。許多孤身南來的苦力客死異鄉後,只有一塊簡單的木碑立於墓前,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木塊開始腐朽。2010開始,美里廣惠肇公會就為這些鄉親們重立石質墓碑。這樣做是對的,鄉會應該多關照弱勢鄉親,即使身後事也多加關心才是。
成邦江的墳墓,早期以潮州人為多,造型有濃郁的潮州味道。發現有一部份基督徒墳墓的造型跟從傳統,不僅有石獅坐鎮,墓碑文字也採用傳統式的。我注意到一些基督徒的墳墓,其後裔以傳統風俗祭拜,墓前有香燭、祭品甚至燒紙錢的殘留。吳誥賜帶我去看一些老墓,年代遠至前清同治與光緒年間,許多的墓碑採用當地盛產的“鹽木”,木質堅硬,但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多數已經腐爛。
在詩巫,只觀察較近代的墳墓,造型種類多。籍貫方面福建人墳墓以漳州府海澄縣居多,也有詔安、龍岩等地。福州則以閩清及古田居多。廣東則有大埔、梅縣、廣寧等地。
古晉的古墓年代可追溯到清鹹豐、同治及光緒等,可見華人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到這裡定居生活。
砂拉越共產黨已經解散多年,戰死的砂共人物墳墓散佈在砂州各地,在一些塚山裡有他們的聯合總墓,鐫刻著他們的名字,也有單獨者之墓。
概括地說,早期砂拉越的墳墓多以“鹽木”做墓碑,不僅華人墓,我也在基督教及穆斯林的墳墓發現鹽木墓碑,這主要是就地取材方便外,另外的原因是當地少石匠,以及經濟情況不是很富裕。這種情況與吉蘭丹頗為類似。木質墓碑的壞處是容易腐朽,久了就變成無墓碑的荒塚了。早期的名貴墳墓極少,多是普普通通的建造。
墳墓造型方面,福州人盛行浮葬,專訪了林瑞禮,他說這是福州風俗,福州人認為浮葬才有風水,利於“轉動”找到好的風水。他說不僅福州人,近年來其他籍貫人士也紛紛跟風,浮葬墳墓已是處處可見。果然是的,我發現到處都有浮葬墓,這裡的浮葬墓與西馬福州浮葬墓有點不一樣,主要是墓背沒有立柱,而且左右兩旁多有梯級可上到墓後。其他的造型尚有數種,其中一種與南馬、新加坡類似,就是潮州福建混合式。至於西馬常見的福建式墳墓也不少。
墓碑中榜文字方面,發現一部份的已故父母被稱為“顯祖考、顯祖妣”,正確應該是“顯考、顯妣”,祖考祖妣是用來稱呼已故祖父祖母的。還有一種中榜文字是“顯祖考諱XXX公一位之墓”或“XXX一位之墓”,特別之處是“一位”,實在耐人尋味!
成邦江的墳墓幸虧有吳誥賜等人做田調,收集及抄錄墓碑文字等等,其餘地方的墳墓調查工作進行得少,冀望大家能夠關注當地墳墓的研究,以使到華人歷史的研究更加完善深入。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4.01.13)

砂拉越的方言與訃告

砂拉越的方言與訃告

砂拉越的讣告
砂拉越的華人中,以福州人居多,次為客家人、第三是福建人(閩南),第四是潮州人。當地的福州話與西馬略為不同,主要在音調方面。客家人以廣東河婆居多,所以盛行河婆客家話。潮州話音近南馬及新加坡的潮安腔,與北馬的潮陽腔有點不同。
在砂拉越數個主要城市,如今是福州人居多,這些城市的方言,通常以福建、福州等話盛行,潮州話在成邦江、民都魯及古晉等地是流行語言,美裡、古晉及其他郊區則盛行客家話。雖然我在砂拉越聽到人們多以華語交談,可是福建話也是市場上非常主要的溝通語之一。
砂拉越的福建話,語音偏向福建漳州音,與北馬的福建話很接近。不過在某些詞彙方面則偏向詔安腔,這一點就與北馬略微不同了。比如,勿會捌(be pat,不認識),北馬是呣捌(m pat);勿會擋(be dang,不能),北馬是勿會(be);勿會栽(be zai,不知道),北馬是呣栽(m zai);勿會是(be si,不是),北馬是呣是(m si);勿會舒甲(be su ga,不喜歡),北馬是無舒甲(bo su ga);勿會像(be jiang、be siang,不同、不一樣),北馬是無像(bo siang);勿會相信(be siang sin,不相信),北馬是無相信(bo siongsin);勿會擋相信(be dang siang sin,不可相信、不可信任),北馬是勿會相信(be siong sin)。這些些,砂拉越均是採用勿會,而北馬則有呣、無、勿會之分。關鍵處在砂拉越會以加個“擋”來變化,這樣就轉化了不同的意思。
還有,北馬的“食著飯”(ciah tiao pooi),在砂拉越則說成“食緊飯”(ciah kin pooi),北馬也有少數人說食緊飯的,但為數不多。“著”變成“緊”,應該是受到客家或潮州話的影響吧。詔安地區有客家人,且臨近客家及潮州地區,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
砂拉越的訃告也與西馬不同,西馬的訃告上端處往往是排列逝者兒子們或配偶姓名,然後注明他們之間的親屬關係,這裡卻是列上地址及聯絡電話。開頭式有些是“哀啟者:吾兒、吾夫、家嚴”,有些採用“我們最敬愛的至親、我們的至親”。西馬的“壽終正(內)寢”,這裡則分得仔細,除了壽終正(內)寢外,也有“壽終中央醫院”、“意外逝世”,基督徒中西並用為“壽終正寢,蒙主召歸,安息主懷”。壽終正(內)寢是在家裡逝世者所用,不在家裡逝世,就不能採用了。砂拉越的訃告寫明地點或死亡原因,是值得參考的。至於逝者的年齡,多數採用積閏的虛加三歲,包括基督徒也是。訃告裡常見到注明逝者的出生日期,如距生於XXXX年X月X日,但在砂拉越所見卻是將“距”寫成“渠”字,前者有距離的意思,後者則為他(她)之義,個人覺得兩者皆可用,不過以前者較合適。
訃告的結尾處尚是傳統的“叨在,姻親世商友,誼哀此訃聞”,基督徒則在中間“姻親世商友”之後多加一句“主內弟兄姊妹”。中間那一句所見到的尚有“工商學友族鄉親戚”、“工商世族姻親友”等等。傳統上是從“姻世親寅學友鄉黨團社戚族宗”十三字選出,砂拉越的有“工商”等現代詞彙,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轉變,我們可以根據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而添加新的或刪減已經與時代脫節的詞彙。
砂拉越的訃告特色,傳統中帶有新風格,傳統元素比西馬更多。基督徒也採用這種訃告,只不過會加上一些基督教色彩,不似西馬般的基督教化。個人很喜歡這種訃告,也希望西馬報界不妨做個參考。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4.01.20)

砂拉越的神廟

砂拉越的神廟

林華山齋教堂的樸素外觀。(圖:李永球)
美裡大伯公廟的注生娘娘及地母娘娘供奉在同一個神龕裡。(圖:李永球)
齋主為自己“壓壽”買下的棺材。(圖:李永球)
溫志堅身邊的旗杆,據說是劉善邦起義抗英之處。(圖:李永球)
十五分公司裡的神龕。(圖:李永球)
走訪了砂拉越當地多座神廟,由於有一部份華人信仰基督教,所以當地的神廟數量就沒西馬多了。
在古晉時,碰巧遇到聖誕節的遊行,逾萬教徒冒著細雨前行,我也冒雨陪同,首次參與這麼大型的聖誕節遊行,雖然衣服濕透了,可是大家卻洋溢在一片歡愉的氛圍中。隊伍裡有數輛花車,還有一些樂隊,包括一隊華人敲擊樂,人們唱著基督教歌曲,並向路人高喊“Merry Christmas”、“耶穌愛你”,還分發糖果。
華人傳統迎神遊行也有分糖果吃平安,第一次拿到聖誕節的糖果,我相信吃了也會保庇平安的啊!
成邦江順興公司管理的慈雲閣,主祀觀音娘娘,以前祭品是葷物,1975年開始轉為佛化拜素。觀音信仰可分為4類,一為佛教,二為道教,三為先天齋教,四為民間信仰。一及三傳統上是拜素的,二與四則不然了,尤其廣東派的觀音娘娘信仰,多數是以葷物祭拜的。順興公司由廣東幫所創辦,尤其潮州人居多,所以慈雲閣拜觀音採用葷物是廣東遺留下來的傳統。
十五分公司裡供奉的神明,以大伯公為主神,其餘有觀音娘娘、三山國王等等,此為客家礦工開采金礦之處,廟宇為木板結構,顯得簡陋,但歷史卻很悠久,已逾一百五十余年,公司裡有多塊木板的碑志,記載著歷年重修的捐款記錄,尤其前清同治光緒年代的,實在彌足珍貴,可惜都嚴重損壞了。
古晉郊區的神廟極多,溫志堅帶我去了新蕘灣的水月宮(主祀觀音娘娘)、義文宮(主祀福德正神)。
再去主祀劉善邦的善德廟,據說劉善邦早年從西婆羅洲來到這裡開采金礦,後與洋人拉惹不和被殺害,當地村民為他立廟奉祀,廟宇極小。再往主祀張天師的天師龍宮,宮前有一對鹽木製造的“旗杆”,據說劉善邦與先賢們在此開采金礦,孰料1841年白人布洛克王朝向他們索取苛捐雜稅,剝奪華工的商業利益與自由而引起不滿,於是劉善邦率眾在此帽山旗杆前武裝起義,攻打古晉勝利,但後來被白人拉惹反攻,全體包括婦孺數千人被殺害。旗杆十分碩大,古木歷經滄桑,已經斑駁脫落。
蘇春華則帶領我參觀古晉先天齋教的廟堂,計為林華山、眾善堂、益致堂等。所謂先天齋教,即尊崇儒釋道三教的民間宗教,提倡吃素,男女修士皆帶發修行。
一些老齋姑在晚年時,都買副棺材來“壓壽”,以祈求長壽延年。一般上這些“壓壽”的棺材,在該人逝世時就用上,可是這裡所見卻不是,而是另買一副,所以這些壓壽的棺材就被擺放在一個小房屋裡直到了今天。
至於古晉市區的數座老廟,建築保留著傳統特色,近年的修建多少有些損壞到原貌。潮州幫的上帝廟(玄天上帝)、福建幫的鳳山寺(廣澤尊王)均是值得一看的古廟。
砂拉越數量最多的神廟應該是供奉福德正神(大伯公)的祠廟,據資料顯示共有68座。福德正神屬土地神,乃一位泛地方性的神明,很難歸類屬於某個方言幫群的神明。當地慶祝福德正神壽誕是在農歷三月廿九日,與西馬的二月初二及八月十五,迥然的誕期令人費解!
發現河婆客家人崇奉的神明,計為大伯公、三山國王、觀音娘娘、張天師、齊天大聖等,而在一些廟宇,看到的是各籍貫之神明融為一爐地奉祀。金花娘娘乃廣府人尊崇的神,福建人則尊注生娘娘,我發現一些神廟將兩神混淆,或混為一體,甚至一起供奉的也有。可見砂拉越神明信仰逐漸在交融結合。
【2014-02-04更正啟事】拙文提到先天齋教廟堂有老齋姑買棺材來壓壽,以祈求長壽延年。其實不是老齋姑,而是外頭的“齋主”買下寄放。對於拙文的錯誤,感到慚愧,特此更正,並向大家道歉。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4.01.27)

年初七吃“生魚”

年初七吃“生魚”

謝清祥。(圖:李永球)
檳城華人小販售賣的生魚,美味可口。(圖:李永球)
檳城華人小販售賣“生魚”,往往被寫成“鮮魚”。(圖:李永球)
曾經在這裡介紹過年初七人日,北馬廣府人吃“魚生粥”的習俗,那是以生魚(鱧魚)煮粥,再加上生菜、芫荽、青蔥等佐料,成為一道美味的粥食。那麼北馬福建人在人日是吃甚麼應節食品呢?
檳城民俗專家謝清祥說,檳城福建人在人日吃“生魚”(chae hoo),也叫“魷魚操”(jiu hoo chiau)。古代福建習俗在人日是吃“生菜”的,南來到檳城的福建漳州人(包括峇峇娘惹),就將吃“生菜”演變為本地化的“生魚”,因為魷魚操裡也有生吃的菜,如萵仔菜、望光及黃瓜。也因為裡面有涮過的魷魚,故也稱為“生魚”,不過生魚是小販們的叫法,真正是叫做“魷魚操”。
生魚是以魷魚(涮)、海蜇(涮)、蝦炸(蝦餅)、老鼠炸(一種以面粉煎炸的食品,內有韭菜、豆芽等)、萵仔菜(生)、望光(生。或叫番葛、沙葛,華語稱為蕪菁)、黃瓜(生)、豆芽(有的不放),基本上沒有豆干炸,不過市場上小販們售賣的就有。淋上一種特制的辣椒醬汁,就這樣“操”(福建話。即攪拌)來吃,故稱魷魚操。醬汁是以辣椒、番薯、黃姜煮成,加上花生碎及芝麻粒,類似沙爹醬,卻不是沙爹醬。
他說,魷魚操採用涮過的海鮮,炸過的餅塊,還有生的蔬菜類,當今小販們賣的生魚,與魷魚操不一樣的,主要少了魷魚、海蜇等物。以前在檳城大街小巷賣“生魚”的小販,以潮州人為主,他們以刀在砧板上敲剁,發出“朵朵朵……”的聲響,大家就知道是賣生魚的小販來了。當聽到“嘟嘟嘟……”的敲竹板聲音,就知道賣雲吞面的小販來了。當聽到“鐺鐺鐺……”的瓷湯匙和瓷碗互相敲擊的聲音時,那肯定是賣福州冬粉魚丸來了。如今檳城市場上華人小販售賣的生魚,完全沒有魷魚,但又稱為“生魚”,不知緣由者,總感到費解。
他指出,其實一切的源頭來自印尼小食“gadoh-gadoh”,華人娘惹將之吸收再變化為魷魚操,華人小販又再演變為生魚,印度小販則轉變為“巴士目”(Pasembur),名異實同。如今年初七吃生魚之俗,在北馬已經煙消雲散。
傳統上,福建閩南地方在人日是吃甚麼美食的呢?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裡關於閩南人在正月初七人日,是煮一鍋美味的線面(面線),滲入肉丸子、炸排骨、魚丸、香菇、蝦米等佐料,再加上各一粒煮熟剝殼的鴨蛋和雞蛋,傳統風俗有“一雞一鴨,吃到一百(歲)”之說,人日吃線面雞鴨蛋,宛如一般普通人家做生日吃雞蛋鴨蛋一樣,其差別是一人生日和眾人生日而已。
人日在閩南社會被視為“眾人生”,即是眾人生日的意思。而在福建晉江地區,人日吃線面雞鴨蛋的風俗,還得加進幾塊甜煎粿,鹹線面滲進甜煎粿,味道十分獨特了。
原來中國閩南地區在人日是吃面線雞鴨蛋,就如做生日一樣,蓋因人日被視為“眾人的生日”,所以才有了享用與生日同類的面線蛋。
另外,砂拉越及西馬的廣東河婆客家人在人日以吃“擂茶”為主,擂茶以蝦米、花生、芝麻、茶葉、苦力心、芥蘭、菜心、生菜、毛豆(烏龜豆)、青蒜、樹仔菜、薄荷、豆干碎等加工烹調,煮成湯水,然後加上米飯、芫荽、青蔥等而成。
一個“人日”節日,有廣府人的魚生粥、客家人的擂茶、福建人的面線蛋、最特別的是北馬福建峇峇娘惹的“生魚”(魷魚操),融合了本地食物的特色,形成本土化的應節食品,顯現了我們文化的多姿多彩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2.04)

過五關的玩法

過五關的玩法

过五关必须有五粒亚三膏籽,其中一面挖个小洞,代表一点。將亞三膏籽投擲在碗裡,計算點數即可分出勝負。(圖:李永球)
去年7月14日,在本欄發表了《過五關‧轉輪盤》,介紹太平民間的一種博弈遊戲“過五關”(博鴨蛋),當時是專訪了太平老市民黃和娥女士(77歲)。誰料旅居英國倫敦的李君(62歲)閱讀拙文後,去年底趁著回太平家鄉探親之際,特地找上我,向我講述過五關的玩法。
拙文中指出,黃和娥在二戰後向一位小販買熟鴨蛋時,才知道這種博弈遊戲,但玩法她不是很記得,當時她說出的玩法是以7粒亞三膏籽(正確數目已忘,也可能是5粒。一面有挖個小洞,代表一點),顧客付錢後,將亞三膏籽投進碗裡,共投擲5次,每次的點數相加起來不可有5或5的倍數,即5、10、15、20、25。設使投擲5次的點數相加均不是5或5的倍數,則為成功“過五關”,可以獲得熟鴨蛋一粒。
文中,也專訪了太平市民李瑞榮(86歲),他說二戰前有個老人家專以“過五關”來賣鴨蛋,老人家逝世後就沒人做。戰後的博鴨蛋是由朱律峇(曾經在本欄介紹過他,詳見拙文《機工裡的少數敗類》)復古重新經營的,朱律峇故後,過五關就在太平消失無蹤了。
從上述的口述中,我們瞭解過五關是太平民間創出的博弈遊戲,是賣熟鴨蛋小販特有的玩藝。通過付錢投擲亞三膏籽來博輸贏,贏者可獲得一粒鴨蛋。
旅居英國的李君說,上世紀60年代,他住在太平市區內,曾經見過朱律峇在二五八咖啡店(位於依斯甘達路,今已不存)玩“過五關”,當時朱律峇不是賣鴨蛋,而是直接在賭錢。昔年二五八咖啡店前附有德士車站,朱律峇就與德士司機們在賭過五關。李君也製造一套共有5粒的亞三膏籽送我,只見每粒的其中一面都挖了一個小凹洞,那代表一點。
對於黃和娥口述說的過五關是投擲5次,每次的點數相加不可有5或5的倍數。李君表示應該不是這樣的玩法,他對於過五關的玩法記憶猶新,只是5粒亞三膏籽,不是7粒。玩者將它們投擲在碗裡,每次的點數相加若遇到5或5的倍數,那就“死”(結束)了,就這樣一直多次投擲,直到超過25的點數才算贏。
舉個例子,第一次投到3點,那還沒“死”,可以繼續玩下去;第二次投到3點,相加是6點,依然可以玩下去;第三次投到1點,相加共7點,可再投下去;第四次是4點,加起來是11點,繼續玩下去;第五次5點,共為16點,可以繼續玩;第六次4點,相加為20點,那就“死雞”輸了。只要玩者投擲相加的點數超過25點,即從26點起就贏了。
實在感謝李君從英國千裡迢迢來向我闡釋過五關的玩法,並做了一套亞三膏籽饋贈我,他希望我能夠將“過五關”發揚光大。
過五關在太平是以福建話念出“kueh ngoh(goh) kuan”,名稱取自《三國演義》小說裡的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話說關公離開曹操,護送兩位夫人回漢,先後通過5個關隘,因未取得曹操放行文書而受到阻攔,迫不得已之下斬殺6名曹將。
過五關的玩法就是需要過關斬將,才能勝利。雖然中國清朝也有一種骨牌遊戲叫過五關,但其賭器及玩法完全不同。馬來西亞太平的過五關是本地人所發明,採用本地最普通的亞三膏籽,那是一種酸性果子的種子,亞三膏在用於烹飪後,其籽就被丟棄,先賢們廢物利用,智慧地創造了過五關,我們應該感謝先賢們有此發明,誠然豐富了我們的民俗文化。
過五關是太平民間發明的博弈遊戲,值得發揚傳承下去。今年元宵節,太平福建會館青年團等5個青年組織發起“心緣意馬鬧元宵”,我將在現場重新推出“過五關”,有意玩者請於當晚前往太平湖博弈。中斷了近50年的過五關,即將重現於太平!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2.10)

砂拉越的風俗習慣

砂拉越的風俗習慣

每逢初一十五,就在住家門口前祭祀神佛。(圖:李永球)
年底人們謝神謝太歲的祭祀,滿桌祭品。(圖:李永球)
神廟售賣的長錢,供祭祀燒化。(圖:李永球)
路口街邊常見的“南無阿彌陀佛”鐵碑。(圖:李永球)
在西馬各處走動,想知道某房屋是否華人住家,通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看外頭是否有安奉“天公”(天官賜福神位,其實是天官大帝,但民間已經當做玉皇上帝的天公來崇奉),除非那戶人家乃非華人宗教信仰者(近年來漢傳佛教徒住家都不再供奉天公)。可是到砂拉越,倘若以此標准來猜測華人住家,那肯定找不到幾家華人了。
原來當地華人宗教家庭極少有供奉天公神位,也少供奉拿督公,甚至在家裡也罕見供奉神明祖先的。這一點與西馬真的是天壤之別。
是否當地華人宗教信仰者極少呢?這也不見得。他們不在家裡供奉神明,但每逢初一十五(朔望)就到廟堂上香,所以初一十五廟裡香客極眾,絡繹不絕。一些廟宇在朔望兩天的前一日是開啟到天亮不關門的,每個月普普通通的朔望兩日,神廟的香火已是如此之盛,更何況是大節日呢。
我在古晉見到一個家裡沒供奉神明與祖先神位的,也沒上廟宇燒香的家庭,只見主人就在家門口前祭祀。他點燃了紅黃兩色蜡燭各一枝及3枝香,就插在地上,再燒些金紙就完成了祭拜。我很好奇蜡燭的顏色,他解釋說紅色是祭拜神明,黃色乃祭拜佛祖。難怪當地的神廟蜡燭有分數種顏色,還有一種白色蜡燭專屬拜祭拿督公用的。
在家門口這樣子膜拜神佛,實在少見到啊。對於將香燭插在地上,令我感到納悶,這是膜拜“好兄弟”(陰間鬼魂)的做法。如果不是詢問了他,真的以為是在拜祭好兄弟。
正逢年底善信們“謝神”時期,砂拉越各地神廟都有許多香客來謝太歲及謝神,人們帶來的祭品極為豐富,如三牲(豬肉、全雞及魷魚)、酒茶、糕粿、餅乾、水果等等,還有金紙,包括長錢(篙錢),這裡很盛行燒長錢,西馬可少見此俗了。
每當一個地方車禍或意外事件頻仍發生時,傳統上就必須立下“泰山石敢當”或“南無阿彌陀佛”石碑來鎮壓鬼祟,以使地方平安無事。在砂拉越所見到的,只有“南無阿彌陀佛”
碑,也不是石碑,而是一個小的四面鐵牌或鹽木牌碑。西馬多是石碑及洋灰碑,東馬則是鐵碑和木碑,兩岸隔了南中國海,習俗就有了差異。
不僅於民俗文化的差異,一國兩制也在這裡出現。最明顯的是,西馬的快餐店有“refill”的免費再添任喝,這裡可沒此優惠服務了。據說砂拉越的人很會喝汽水,免費再添使到快餐公司受不了而喊停!
一位華裔老者說,曾有一位年輕伊班同胞跟他說,他很羨慕華人的文化保留得很好,反觀他們土著文化在百余年前,因為基督教的傳入而消失。其中3項極為重要的傳統習俗,即祭拜祖先靈、歡迎儀式、刺殺山豬慶典,均因為基督教牧師的反對而煙消雲散。昔年老人家沒受教育,不懂得文化傳統的重要性,如今受過教育的年輕土著為此事耿耿於懷,他們認為這才是他們的文化,失去了這些使到他們活得不像伊班人。他們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但卻覺得復興講起來容易,實際上並非易事,前途坎坷難於實現!
至於華人的傳統祭祀風俗,發現以潮州和福建兩個籍貫的為主流,客家的居其次,至於人口居多數的福州則顯得薄弱,可能是後者來得較晚及一大部份信仰了基督教之故吧!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2.17)

吉蘭丹的拜天公

吉蘭丹的拜天公

蘇福申合家在祭祀玉皇上帝。(圖:李永球)
鎮興宮的膜拜天公,桌旁有掛篙錢及金紙串。(圖:李永球)
黃姜飯又稱為浮蓮蒂,是吉蘭丹膜拜神明的常見祭品之一。(圖:李永球)
罕見的一葩葩“紅圓”,這是6粒一葩的。(圖:李永球)
這是5粒一葩的紅圓。(圖:李永球)
這是4粒一葩的紅圓,個人認為它最符合傳統。(圖:李永球)
年初九是玉皇上帝聖誕之日,年初八當天我趕赴吉蘭丹哥打峇魯,為了觀看當地拜天公的習俗。初八晚上即初九子夜,人們開始祭拜天公。但在家門口祭祀者少,多數擁往神廟膜拜。
在朋友介紹下,走訪了蘇福申家,他全家正在拜天公,他是霹靂太平人,1966年移居哥打峇魯從商。他說那時候極少人是在家拜天公的,多數是到廟裡去拜,直到後來從外州移居到這裡的福建人多起來,才見到在家裡拜天公者多了。當地的黃博諄也說,之前多數居民是到神廟膜拜天公,那時候在家膜拜者僅為少數福建人及福建興化人。
為何丹州華人選擇到廟裡拜天公,而不是在家門口膜拜呢?原因有點復雜,除了是長期形成的習慣之外,有一個原因據說是以前有些人群對於祭品中有豬肉而反感,因此拋擲石頭導致人們不願在家膜拜。可是近十余年來情況大不同,友族同胞對於這些都包容對待,甚至會采摘甘蔗來賣給華人拜天公。
蘇福申家裡拜天公的祭品與方式接近西馬太平,姑且按下不提。我又趕往華光廟及200年歷史之鎮興宮,觀看人們在廟裡拜天公的情況。在這裡終於看到吉蘭丹本地特色的祭祀方式了。
祭品方面,除了各種水果,還有面線、蜜餞、紅棗龍眼茶、素料、三牲(豬、雞、魷魚干)、菜碗(十二道菜肴,包括一碗飯)、酒茶、糕粿、西式蛋糕等等。主桌特高,上面有個天公座,桌旁綁一對甘蔗,上面掛著篙錢(或叫長錢)及一串以金紙折成類似香蕉果的紙錢。至於糕粿,有發粿(本地發粿與北馬不同,其實就是北馬的碗糕)、壽桃、壽龜、紅龜、紅聖、紅圓、黃姜飯。
其紅圓極為特別,是6粒連成圓形,也有5粒(4粒在下,1粒在上),後來在實令協天宮看到有4粒(下面3粒,上面1粒)。北馬紅圓的量詞是“粒”,吉蘭丹紅圓的量詞則為“葩”(福建音:pa。詞義相當於華語的“盞”)。這個量詞很多人都不懂了,我是多年前做田調時,老人家告訴我的。到底一葩紅圓是6粒、還是5粒或4粒呢?多年前我向太平已故溫鑽華女士調查時,她說是4粒,而且最上面那粒必須捏個三角形。這種“一葩葩”的紅圓只在吉蘭丹看到,其他地方有嗎?其實北馬太平還可見到,不過是在結婚前夕拜天公時才會用到。
至於黃姜飯,吉蘭丹也叫“浮蓮蒂”(福建話借自馬來話“pulut inti),成份為糯米、黃姜及椰漿,用於膜拜分兩種,一種是上面有椰絲(以黑糖或白糖、紅糖煮成),一種是配葷料如燒雞、咖哩雞。北馬拜天公採用米糕(白色糯米以椰漿及白糖煮成),丹州採用浮蓮蒂(黃姜飯),可見後者受到馬來及泰國風俗的影響。不僅天公誕,平時的初一十五,市面上小販也做浮蓮蒂來售賣,供人們買來祭祀神明。
當夜善信們各自帶了祭品,紛紛擁往鎮興宮膜拜天公,他們也以逆時鐘方向從天公桌下穿過,以祈求保庇平安健康,順利興旺。最後由鎮興宮主席下跪膜拜並主持獻供禮,幾乎每一樣祭品都得呈上給他敬獻,還有3杯酒及3杯茶,酒及茶都3次傾倒在一個上有青草的碟子裡。詢問了負責人,他說這是洗杯子。
其實這是古代的“祼禮”,《周禮》就記載以酒向白茅草傾倒3次,那是以酒及草的香氣灌在地上,以祈求神明降臨來受享祭品,將之闡釋為洗杯就與原義相去甚遠矣!
吉蘭丹的拜天公當然沒西海岸華人聚集地的熱鬧,炮聲煙花也稀少。不過保存了傳統罕見的紅圓葩、菜碗、本土化的黃姜飯以及獻酒灌茅等古俗,那就實在難得了。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年2月23日)

吉蘭丹的迎神“過火”

吉蘭丹的迎神“過火”

以金紙、干椰葉及木柴組成的金紙堆,造型別致精美。(圖:李永球
以金紙、干椰葉及木柴組成的金紙堆,造型別致精美。(圖:李永球)
馬年做個馬形的金紙堆,祈求馬上有黃金!(圖:李永球)
神轎每到善信家裡,就“換香火”。(圖:李永球)
神轎每到善信家裡,就“換香火”。(圖:李永球)
抬神轎跳過火是吉蘭丹特有的風俗。(圖:李永球)
抬神轎跳過火是吉蘭丹特有的風俗。(圖:李永球)
回到宮裡,神轎排列成行,善信們從轎底穿過,以求平安興旺。(圖:李永球)

正月十五元宵節,馬來西亞多處地方都有隆重熱鬧的慶典。吉蘭丹則有特別的迎神過火,而且僅是吉蘭丹州特有的風俗。過火也叫踏青草、跳火堆、踢火墩。
元宵節早上,哥打峇魯星洲日報記者洪維聰和邱振益二君,陪我前往兩百多年的鎮興宮(媽祖廟),每年元宵節舉辦迎神過火,已是該宮古老的傳統。除了鎮興宮,哥打峇魯一帶許多郊外華人聚集區幾乎都有迎神過火的風俗。
早上8點半左右,在銅鑼的敲擊下,宮裡的神像逐一被請下來並系綁在轎子上,共有8頂神轎坐著多位神像,神轎不大,左右有兩根木棍,由4個壯漢抬起。時間一到,轎子被人們抬走到外去游街,前端是俗稱虎頭牌的“肅靜”、“回避”及一把大涼傘為開路先鋒,8頂轎子隨後而行。
迎神隊伍就在哥打峇魯唐人坡大街小巷遊行,許多人家擺起香案膜拜,也在家門口堆起金紙堆,裡面混雜有金紙、干椰葉、木柴,準備迎神過火。隊伍抵達時,善信們點香膜拜,神轎負責人就以轎子裡的香與善信交換,這是“換香火”,希望神轎的香火帶給善信全家健康平安,事事興旺。接著,負責人就點起金紙堆而成為篝火,在淋上煤油後,火勢極大,壯漢們則抬起神轎跳過篝火。迎神隊伍就在鑼聲、爆竹聲及發啊(福建音。這裡不是很流行喊此好話)……之下,逐一跳過篝火完成過火儀式。
火的崇拜是古老的風俗,吉蘭丹應該是我國唯一有迎神過火的州屬。過火的意義就是一年伊始,祈求神明保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合境平安之外,也祈求海陸豐收、事事順利、消災解厄、驅除晦氣、迎來興旺好運。
當隊伍回到宮廟時,那是最熱鬧好看的一幕。廟方點燃了3堆篝火,大放爆竹,這時候大涼傘及神轎逐一跳過篝火。繼之,神轎被抬起在廟門口排起一行,善信們就往轎底穿過,以求好運連年。結束後才將轎子抬回廟內,將神像取下放回原位,這時候眾多善信來討取系綁神像的小紅布條。這與柔佛古廟游神的討神像下的金紙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都相信這些神物都有著興旺平安之功效。
當天剛好是星期五的假日,可是迎神隊伍人數並不多,加上攝影愛好者,應該僅有200人左右。黃博諄說以前迎神時很多人參與,因為那時唐人坡住有許多華裔,而今人口外流,年輕人往外跑,加上人們紛紛搬遷到郊外花園區了,所以近年參與者顯得不多。他也說以前的金紙堆只有干椰葉及金紙,近年才有用木柴,而且以前遊行的路線也較長。
跳過篝火是有些危險性,有一人家就往金紙堆淋上汽油(只可淋煤油),結果在點燃時引起“火爆”,使到一位負責人的頭部及手受到灼傷。也有一頂轎子在衝過篝火時,一枝燃燒著的小椰葉掉進一個抬轎者的背後衣服內,導致輕微燒傷。
還有篝火裡的木柴有些很高長,這就導致神轎在跳過時弄倒木柴,因此弄到人或篝火平攤在地上,失去了看頭。所以人們及攝影者幾乎均是注意第一、第二頂神轎的跳過篝火,其他的不是篝火平攤在地,就是因為煤油燒盡火勢轉微,甚至在最後的數頂轎子可以從容不迫地緩緩走過。
吉蘭丹迎神過火看甚麼?除了跳過篝火,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金紙堆。洪維聰及邱振益均認為那是美麗的紙藝術品。我仔細地看後,頗為認同。人們都以漂亮美觀的折紙藝術品來展示自己的藝術風格,尤其有兩家是以馬年作為題材,做出駿馬的模樣。
很難得的吉蘭丹為我們保存了過火古俗,由於媒體的漠視沒給與全國性的報導,導致鮮為人知。希望大家能夠在元宵節赴吉蘭丹觀看別具一格的迎神過火。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3.02)

求金龜‧放長炮


求金龜‧放長炮



鎮興宮的金龜。(圖:李永球)

善信蔔杯還利息錢,所展示的金龜已有數十年之久。(圖:李永球)

善信正在蔔杯求取金龜。(圖:李永球)

長約數百尺的炮竹在十五暝晚上燃放。(圖:李永球)

正月十五元宵節,吉蘭丹除了有迎神過火之俗外,哥打峇魯鎮興宮媽祖廟從年十三到十五3天,還有供善信們求金龜,夜晚則有流行歌台表演及放炮的慶典。宮廟從早上到夜晚香客絡繹不絕,游人摩肩接踵,甚是熱鬧。
甚麼是求金龜?金龜是以黃金製成一隻烏龜形狀的聖物,由宮廟製造供善信們蔔杯求取,取回家就供於神桌上或隱蔽之處,以祈求媽祖保庇家庭興旺、健康平安、添福添壽、事業順利、招財進寶、生意興隆等福氣之好運。
求金龜的淵源何來?有人說,那是清初時期,清兵在福建大屠殺,福建人逃進甘蔗園裡避難,年初九平安了才走出來,那時候有一隻烏龜帶領這些難民走了出來,因此就有了求金龜的風俗。這又是一個荒誕不實的傳說,不可相信。烏龜走路極慢,由它帶領走出來,豈不是要走很久嗎?而且求金龜是在元宵節的十五,不是年初九,顯然又是牽強附會。
龜是古代四靈(麟、鳳、龜、龍)之一,也是四像(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的神獸。福建人對龜極為崇拜,從福建民俗裡的紅龜(以龜形模印打印的糕粿)、壽龜、紅片龜等等可見一斑。
中國福建早就有元宵節乞壽龜的風俗,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雲:“元宵佳節期間,閩南僑鄉有向寺廟乞壽龜之俗……案桌上的壽龜各式各樣,小者直徑約有半尺,大者竟如簸箕,大部份是去年人們來此乞龜,今年制來還願的,而人們之所以來此乞龜,乃是祈求平安長壽,做生意興旺發財等。他們如能在神前乞得這種供奉過神佛的壽龜,便可得到神靈的保庇而達到上述的願望……”由這些記載,可見求龜是一種新年祈福。雖然福建當地求的是可以食用的壽龜,而不是金龜,但兩者均有著異曲同工之效,均是在祈求好運。
求金龜每年得“還利息”
求金龜必須向媽祖蔔杯求准,其實是向媽祖借取,每只定價888令吉,然後每年都得“還利息”,即年頭向媽祖蔔杯問須付多少利息錢?以18令吉起跳,每次加3令吉,連續兩個聖杯,則為媽祖答應的利息數目。比如18令吉卜無杯,加到21令吉再卜,無杯的話,再加到24令吉,倘若連續得到兩個聖杯,那就表示今年得還24令吉了。有者外移他處定居,無法每年回來向媽祖蔔杯還利息,當他們多年後回到宮裡,可以一次過付還利息錢,至於還多少,則視其心意了。無論是求取金龜或付還利息,這些都被宮廟記錄在案。蔔杯求金龜,那是信徒與媽祖之間的私下“協議”,宮廟只負責記錄及收取相關的款項。
來到鎮興宮求金龜者極多,有一些已經是四五十年之久了,他們說是繼承已故長輩的遺俗,而年年到此蔔杯以還利息錢。西馬各地神廟在神誕期間也有求壽龜及紅片龜的習俗,目前僅在吉蘭丹發現是求金龜。
元宵節晚上,鎮興宮準備了放炮及煙花慶祝“十五暝”(福建話的元宵節)。一條長大約300英尺的連環鞭炮,從開端的一排到中部的分成兩排,直到最後的分成3排,全部相加應該有五六百英尺長了,放完了,又再以不一樣的排陣來放,加上大粒煙花,整個鎮興宮極為熱鬧,數條鞭炮一起響起,響聲震耳欲聾,大家無不掩耳地觀看。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西馬多處華人聚集地曾經有過十五暝放炮之俗,後來因為禁令而消失無蹤。其實十五暝也是賞燈的節日,在放炮之余,來一些美觀的花燈讓人們欣賞,也是不錯的藝術民俗。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4.03.09)

登嘉樓的古墓神主牌

登嘉樓的古墓神主牌

王錫文保存的乾隆古墓碑。(圖:李永球)
王錫文與他收藏的古老神主牌。(圖:李永球)
胡健成帶我入山尋古墓,其手扶著的立柱石金瓜頗為碩大。(圖:李永球)
胡健成保存的古老神主牌,打開後右為外板,左為內板。(圖:李永球)

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登嘉樓之前,吉蘭丹的黃博諄君叫我聯絡一個人,他就是殯儀兼墳墓建造業商人王錫文。當在登嘉樓老街走動時,一位不認識的人叫住了我,他說在報章電視看過我,他就是古董買賣商人胡健成。
就這樣,在他們的帶領下,我走訪調查了瓜拉登嘉樓的一些古墓及古老的神主牌。由於登嘉樓近年的大事發展導致許多古墓挖掘移葬,錫文負責移葬工作,因此對古墓瞭解極多。對於古墓內的一些陪葬品,如女性的銀發簪等物,他也不敢拿走,而是將之物歸原主,重新與主人遺骸埋葬在一起。一塊乾隆年間的墓碑被人挖掘後,墓碑被丟棄,幸虧他將之收藏在倉庫裡,並表示將來會重新立在塚山上,以讓後人瞭解華人的移民歷史。
查此古墓碑文,上款是“乾隆歲次丙午年仲春吉日”,乾隆丙午年仲春即公元1786年2月至3月間。中款“皇清顯考棲梧朱公之墓”,指此墓主人叫朱棲梧。下款“孝男:健生、三達(?)、桂生、雁(?)生、文隆(?)、江生、岳(?)勝、進生、出祠子:成光,同立石”,共有9名兒子,不過有一子“出嗣”他人了。惟可惜沒注明原籍,因此無法得知中國原籍地在甚麼地方?
王君帶我走塚山,觀察移葬的嘉慶十一年(1806)古墓,那是福建漳浦人劉門吳孺人之墓,立碑者是其子女及孫輩。咸豐丙辰年(1856)的陳工房及劉氏夫婦墓。另有一個前清僉事郎林文明墓,逝於光緒八年(1882),以及其子建紹“老爹”之墓。80年代越南人乘船逃出國,一些在我國海域遇難而亡,他們在這裡長眠,一座座造型不同的墳墓,令人唏噓。還有一個孤立在友族住區內的古墓,乃福建海澄劉瓊瑤及陳彩琴夫婦墓,葬於光緒十七年(1891)。
他也收存3個古神主牌,打開牌內的“內板”(陷中),裡面記載著逝者的生卒年份、埋葬處等資料。最老的是生於雍正十一年(1733),卒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葬在武吉巴吁杯。
胡健成擁有10個古神主牌,其一屬於上述劉瓊瑤夫婦,這些古牌外板(粉面)多數採用“謚號”,內板才寫上其名字、生卒日期、兄弟排行、埋葬處、配偶名字,甚至兒子名字,妻子是誰的女兒等珍貴資料。最古老的年份是逝於嘉慶乙亥年(1815),其餘為道光、咸豐、光緒等。由於登嘉樓神主牌的外板多數寫上“謚號”,如果不是從內板內的名字等資料來審查,單從謚號實在無法知道牌主人是誰?比如上述劉瓊瑤和陳彩琴夫婦,其外板是劉珪璋和陳勤持,均為謚號,內板才注明他們的名字。
在廿多年前,健成剛從太平移居登嘉樓,那時候他注意一座華人義山因為發展的因素而被鏟除,許多古墓被推倒以填高河岸,只剩幾個位於較高處的幸免於難。在他帶領下,我們進入山裡搜索,胡君步伐矯健,如入無人之地,結果找到兩個遺存古墓,其一是光緒九年(1883)黃門謝氏墓,旁邊一個沒文字古墓背後有個方形大洞,應該是盜洞。
他對眾多古墓被掘填河感到痛心惋惜。
隨後帶我去考察一個位於住宅區的宣統巳酉年(1909)古墓,即陳文寧及蘇粉燕夫婦墓。
從上述文物發現,華人移居登嘉樓的歷史頗久,18世紀70年代就有華人在這裡生活,他們留下的墳墓不幸被掘毀或搬遷,神主牌或被遺棄。登嘉樓被毀的華人古墓不在少數,這一點還希望有人繼續做保護或移葬及調查工作。王錫文及胡建成均是普普通通的生意人,但他們對於古墓和神主牌的愛護與保存精神,真的令人敬佩!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3.16)

登嘉樓的神廟博物館

登嘉樓的神廟博物館

新建的和安宮內部金碧輝煌。(圖:李永球)
登嘉樓博物館展出的馬來傳統建築。(圖:李永球)
德順公司博物館。(圖:李永球)
天后宮保存的傳統壁畫。(圖:李永球)
胡健成與杜鋼建教授等人攝於三保公廟前。(圖:李永球)

登嘉樓的首府瓜拉登嘉樓,有座兩百多年的古廟——和安宮,早聞其名,來到一定要參觀。然而,它不幸於2010年2月22日遭受火災,宮廟被焚毀,如今是重建的新宮。
新宮的建材多數從中國福建運來,整個新宮美輪美奐,失去了古早味。幸虧其鐵鐘是原物,鑄於嘉慶六年(1801)。另一塊“和安宮”木匾乃1918年之物,由署名“甲必丹高”所酬謝。和安宮主祀媽祖,副祀有觀音、太歲、關帝、大伯公等神明。
瓊州會館屬下的天后宮,也是歷史悠久之宮廟,光緒二十二年(1896)的“子惠元元”牌匾,乃符載升敬奉。宮廟經過重修,可惜部份被改造了,幸虧大部份建築及檐下的壁畫被保存下來,壁畫未獲得良好照顧而顯得斑駁破落。主祀媽祖和水尾聖娘,副祀福德正神、英明兄弟等。
胡健成君特地帶我到主祀鄭和大人的三保公廟,此廟建於1942年,未建廟之前,已有善信在此處大樹下祭拜三保公。廟前有一條河,河中布滿大石頭,據說鄭和船隊來到登嘉樓再換小船溯河而上,到此處遇到大石頭而上岸步行。
可是二次大戰後,英政府將大石頭炸毀。由於廟宇地處馬來甘榜內,平時門戶深鎖,幸運當天有人帶中國教授來參觀,我也有得入內瞻仰一番了。
此位中國杜鋼建教授專做鄭和研究,他說鄭和曾經兩次來到丁加下路(登嘉樓),當時有個錫蘭山國,國王欲殺害鄭和,叫鄭和一夥乘小船沿河而上到王宮晉見,船行到現在廟前河中大石頭時準備殲滅他們,幸虧鄭和獲得當地百姓援救,棄船登陸,他帶領軍隊一路殺到王宮,活捉國王及大臣等人,帶回中國。明朝永樂帝說錫蘭山國屬於泰國管轄,無法與中國打交道,所以誤解鄭和的好意,就賜予財富並放國王一夥回去,俘虜中有人說國內有位賢者,永樂帝決定立此人為國王,於是鄭和第二次到丁加下路,是因為頒詔書立新國王而來的。
胡健成知道我對古跡文物極為感興趣,載我到登嘉樓博物館參觀,此館有我國最堂皇的博物館之稱。館內珍品極多,以馬來文化、蘇丹皇族及伊斯蘭教文物為主,胡君如數家珍地解說馬來紡織布料、銅器、馬來劍等,令我如沐春風,甘拜下風。館外尚有不同造型的傳統馬來船及馬來建築實物展覽,造型不一樣的傳統古建築,各有其不同的功能與優點,顯現古人高超的智慧。館藏豐富,值得推薦給大家。
唐人坡里新開一座“德順”博物館,目前是免費參觀。德順公司已逾百年歷史,乃福建同安黃氏家族的產業,第三代東主黃新禧於19世紀以大船做海上貿易,從登嘉樓運輸椰幹、檳榔幹到暹羅,回程運載白米和鹽來賣,也從事釀糯米酒行業,富甲一方,獲得蘇丹恩準以德順公司鑄造錢幣流通。館藏東西以娘惹刺繡服裝為主,不過建築物的後部及樓上正在裝潢,以擴大空間增添文物。
從事古董買賣的胡健成,其家裡珍藏的古物,才真的叫我嘆為觀止!眾多的馬來劍、銅壺、銅盤、銅鍋、各種古錢幣、鈔票、郵票、首日封、中國瓷器、陶器、木家具、娘惹的金飾品等等,很多都是我首次見到的文物,誠然大開眼界。其中有4個一套半圓形的椰殼碗,雕刻傳統中華紋飾,碗內有灌一層薄錫,極為精美,據說是華人頭家製造來贈送給馬來皇族之物。他表示,所珍藏古物極多,近年開始售賣,讓有緣人去珍藏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文/圖:李永球。(201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