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Murah的商販

Murah的商販

太平的新公市(新bola),裡面的小商販售賣著洋貨及布匹等貨物。(圖:李永球)
鄭福和繼承父親留下的布匹攤位。(圖:李永球)
黃挺輝表示到不想做的那天,就將洋貨生意結束。(圖:李永球)

我國多個城市均有公市,所謂公市,即是售賣洋貨、布匹及衣褲服裝鞋子的小商中心,北馬民間通稱“murah”(馬來語:便宜。在北馬部份地區則變音為bola),蓋因商販們見到顧客上門,口中就不停招呼“murah、murah”,故稱。
太平有兩座公市,位於增龍會館對面的叫“舊bola”(增龍公市),位於和平咖啡店同一排的是“新bola”(新公市),兩座相距不遠,今天就一起走進新bola看看吧!
新bola原是太平殷商已故黃宗迎的樹膠棧房(倉庫),二次大戰後,轉售予一戶駱姓家族,於1948年,駱業主將之改為公市,迄今已有66年的歷史。裡面的商販以祖籍福建閩南和大埔客家人為多。我特地專訪公市裡的兩位老商販,一位是布商,另一位是洋貨商。
鄭福和(69歲,布商)指出,早年其父鄭偉什從福建永春南渡,先到吉隆坡當礦工,工作存到了一些錢,轉到太平從事“琳瑯鼓”行業,即踏腳車到鄉村售賣布匹,手搖波浪鼓,鼓聲發出“琳瑯,琳瑯”的聲音,福建話就將這種行業稱為“琳瑯鼓”。
到了1948年,新bola開啟營業,鄭偉什就租個攤位售賣布匹,當時租金一個月才數十元,到了今天已經起至五百多元了。上世紀70年代,又在古打律開創“泰和布莊”。偉什育有四男七女,他本身沒受教育,但都給孩子們到中文學校求學。偉什為人勤勞節儉,逝世後兒子們繼承其生意,目前公市攤位由福和處理,泰和布莊則是建和在打理。
福和道出公市最興盛時期是六七十年代,嗣後隨著超級市場的出現,生意就逐漸下降,如今可謂慘淡經營,他是打發時間過日子,兒女們都沒意思接手其生意,當他做到不想做時,就會將生意結束,把攤位還給東主。以前的商販清一色是華裔在經營,隨著一些華裔的逝世或結束營業後,如今是馬來及印裔同胞紛紛湧進公市做生意,顧客群也是以馬來與印裔居多。
黃挺輝(70歲,洋貨商),其父黃培安在三十多歲時,從中國福建南安埔頭鄉(十七都)南來太平,曾經在洋貨行工作,1948年,培安就在新公市裡租個攤位自己做頭家,經營洋貨生意,並將家鄉的妻兒接到太平來,挺輝是較遲來到太平。1960年16歲之際,父親寄錢買了船票給挺輝,他因此獨自到汕頭乘坐“大寶來”號輪船南渡,船倉設有多舖位,很多人睡在一起,一些人受不了暈船而嘔吐,但他沒事。五天五夜後船走到新加坡,他上岸後落腳於南安會館,父親再托友人從太平趕到新加坡把他接過來,他抵達太平那天,正好是1960年8月31日,他在晚上觀看了國慶遊行,熱鬧精彩,有舞龍舞獅等,迄今記憶如新。
父親於1980年逝世,享壽65歲,育有七男一女,只有挺輝繼承父親事業至今。父親在中國生活很苦,來到馬來西亞工作勤勞,生活儉省。挺輝在中國時也是辛苦,幹過種菜、種稻、撿柴、養牛、擔豬糞等勞力工作。他的兒子均有其他事業工作,均不會接手他的生意,當他不想做時,將會結束洋貨生意。
挺輝在中國曾經受過華語教育,初中二離校,獨立後來到我國,所以擁有“紅登記”,他只會普通馬來語會話,看不懂也不會寫馬來文,因此四次申請馬來西亞國籍(藍登記)均不被批准,去年再度申請,也問話了,迄今消息杳然。雖然他是在中國出世的,但在我國生活了54年,於情於理,早就應該獲得藍登記了,真的叫人無語問蒼天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4.08.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