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的益華華校
上週談到霹靂州峇眼色海的兩成,今天就分享當地唯一的學校——益華學校。1945年日本投降,當地居民黃定華及陳文廣二君領導成立益華學校,前者是馬共分子,後者為洪門會黨員。
創辦初期,只有一座臨時的亞答屋,聘劉文君為首任校長,學生四十餘名。翌年,尤蘇女士捐出一塊土地,村民捐錢建校,終於建竣了新校舍。
黃清贊老師今年75歲,在1961、62及63年間,來到益華當老師。當時益華學校屬於私立學校,據他的回憶,那是因為採用神廟戲台當教室(五六年級),教育局不接受神誕期間午後做戲,導致益華成為霹靂唯一沒接受政府津貼的私立華校。教職員的工資全由董事部負責,主要來自學生每個月繳納的學費,以及董事們賣豬的錢來補貼。一些學生比較窮,當學費被老師催得緊時,最後無奈退學了。當時他的薪金每個月大約170元。
黃老師高三畢業後就來到益華當教員,全校有6名教員,包括一名校長,共三男三女。學生約有250名左右。由於益華位處窮鄉僻壤,他們來自外地的教員每週來回一次,故約定每個週日下午在峇眼色海“永豐”咖啡店集合,先到先等,直到大家到齊了才一起踏腳車進入很大的樹膠園,踏了很長的一段路(一小時多),就抵達河邊,等候一位老船伕以舢舨渡他們過河,到了對岸,再踏腳車到學校。到了星期六下課後便回家,同樣來時的路回去。將腳車寄放在咖啡店,再坐德士回家去。遇到雨天就麻煩了,尤其是河邊到學校那一段路均是爛泥,男教員將腳車扛在肩上步行,女教員力氣不夠就推著走,輪胎黏滿泥土時就以木棍推掉。有的教員住在檳城,兩位女老師住江沙。
膳食方面是聘請一位阿姨買菜煮兩餐,工資和菜錢由6位教員平分,早餐則自己簡單煮麵食等果腹。當時僅有一位賣肉的小販就在河邊經營,他向負責煮食的阿姨說,先生人(教師)工作不流汗,多算他們的錢無所謂,因此價格開多一些,阿姨向他們說出此事,一位男教員為此氣沖牛斗,大家決定抵制不再買他的肉。
食水方面很麻煩,每天都從峇眼色海靠船運來。他們6位教員各有一大鐵桶的食水。水運到河邊小碼頭後,再由6位六年級學生以腳車載到學校給他們。洗澡則在井邊,自己得往井裡汲水來沖。夜晚住在學校裡,校長有自己一間臥室,3位女教師同住一間,黃老師及另一位男教員則在戲台上的房間,初期他每到夜晚就聽到各種聲音,真的有點害怕,其實那是一些昆蟲或動物及風吹發出的聲響。
教育局曾派出督學官林振漢來視察,林氏建議接受全津貼成為政府學校。基於財政出現嚴重難題,又因六年級畢業生面對深造問題,蓋因私立學生不能就讀政府中學,唯一只有到獨立中學去深造,最後董事部決定接受成為政府全津貼的華文小學。在亞羅邦士蘇宗茂等人協助下,終於1968年成為政府的國民型華文小學。這造成一些超齡生被令停學,一些則配合年齡而跳級。教育局委派林忠為改制後首任校長,並於1975年另覓地新建校舍。
早期最興盛時期約有學生兩百多名,今天僅有19名,其中一半還是從瓜拉古樓等地招來的,以避免益華因為學生少而關閉。這些外地學生由家教協會董事們,每天以車載來益華求學。為了延續華校使命,精神實在可嘉。至於現今的教員,包括校長共有12名。12教員對19學生,可謂教員過多了啊!
益華的歷史不一般,它主要由馬共分子創辦,且在獨立後的一段很長時間屬於私立華校,這些些,就讓它顯得色彩斑斕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4.09.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