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過五關的玩法

過五關的玩法

过五关必须有五粒亚三膏籽,其中一面挖个小洞,代表一点。將亞三膏籽投擲在碗裡,計算點數即可分出勝負。(圖:李永球)
去年7月14日,在本欄發表了《過五關‧轉輪盤》,介紹太平民間的一種博弈遊戲“過五關”(博鴨蛋),當時是專訪了太平老市民黃和娥女士(77歲)。誰料旅居英國倫敦的李君(62歲)閱讀拙文後,去年底趁著回太平家鄉探親之際,特地找上我,向我講述過五關的玩法。
拙文中指出,黃和娥在二戰後向一位小販買熟鴨蛋時,才知道這種博弈遊戲,但玩法她不是很記得,當時她說出的玩法是以7粒亞三膏籽(正確數目已忘,也可能是5粒。一面有挖個小洞,代表一點),顧客付錢後,將亞三膏籽投進碗裡,共投擲5次,每次的點數相加起來不可有5或5的倍數,即5、10、15、20、25。設使投擲5次的點數相加均不是5或5的倍數,則為成功“過五關”,可以獲得熟鴨蛋一粒。
文中,也專訪了太平市民李瑞榮(86歲),他說二戰前有個老人家專以“過五關”來賣鴨蛋,老人家逝世後就沒人做。戰後的博鴨蛋是由朱律峇(曾經在本欄介紹過他,詳見拙文《機工裡的少數敗類》)復古重新經營的,朱律峇故後,過五關就在太平消失無蹤了。
從上述的口述中,我們瞭解過五關是太平民間創出的博弈遊戲,是賣熟鴨蛋小販特有的玩藝。通過付錢投擲亞三膏籽來博輸贏,贏者可獲得一粒鴨蛋。
旅居英國的李君說,上世紀60年代,他住在太平市區內,曾經見過朱律峇在二五八咖啡店(位於依斯甘達路,今已不存)玩“過五關”,當時朱律峇不是賣鴨蛋,而是直接在賭錢。昔年二五八咖啡店前附有德士車站,朱律峇就與德士司機們在賭過五關。李君也製造一套共有5粒的亞三膏籽送我,只見每粒的其中一面都挖了一個小凹洞,那代表一點。
對於黃和娥口述說的過五關是投擲5次,每次的點數相加不可有5或5的倍數。李君表示應該不是這樣的玩法,他對於過五關的玩法記憶猶新,只是5粒亞三膏籽,不是7粒。玩者將它們投擲在碗裡,每次的點數相加若遇到5或5的倍數,那就“死”(結束)了,就這樣一直多次投擲,直到超過25的點數才算贏。
舉個例子,第一次投到3點,那還沒“死”,可以繼續玩下去;第二次投到3點,相加是6點,依然可以玩下去;第三次投到1點,相加共7點,可再投下去;第四次是4點,加起來是11點,繼續玩下去;第五次5點,共為16點,可以繼續玩;第六次4點,相加為20點,那就“死雞”輸了。只要玩者投擲相加的點數超過25點,即從26點起就贏了。
實在感謝李君從英國千裡迢迢來向我闡釋過五關的玩法,並做了一套亞三膏籽饋贈我,他希望我能夠將“過五關”發揚光大。
過五關在太平是以福建話念出“kueh ngoh(goh) kuan”,名稱取自《三國演義》小說裡的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話說關公離開曹操,護送兩位夫人回漢,先後通過5個關隘,因未取得曹操放行文書而受到阻攔,迫不得已之下斬殺6名曹將。
過五關的玩法就是需要過關斬將,才能勝利。雖然中國清朝也有一種骨牌遊戲叫過五關,但其賭器及玩法完全不同。馬來西亞太平的過五關是本地人所發明,採用本地最普通的亞三膏籽,那是一種酸性果子的種子,亞三膏在用於烹飪後,其籽就被丟棄,先賢們廢物利用,智慧地創造了過五關,我們應該感謝先賢們有此發明,誠然豐富了我們的民俗文化。
過五關是太平民間發明的博弈遊戲,值得發揚傳承下去。今年元宵節,太平福建會館青年團等5個青年組織發起“心緣意馬鬧元宵”,我將在現場重新推出“過五關”,有意玩者請於當晚前往太平湖博弈。中斷了近50年的過五關,即將重現於太平!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2.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