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丁地名取自一個下午?
去年間,一份中文的《發現十八丁——馬登》旅遊手冊開始在太平十八丁一帶流傳,出版者希望藉此手冊,讓人們認識與瞭解十八丁的人文歷史生態等景觀。手冊的書寫採用類似散文風格,而且是以第一人稱(我),實在罕見。據說撰寫者不是霹靂太平人,而是來自外州的前輩。
本篇不探討手冊內容,純與大家研究地名。十八丁地名全稱是瓜拉十八丁(Kuala Sepetang),英殖民時代曾改為“砵威”(Port Weld)。手冊開頭雲:“……十八丁漁港,距離太平市區大約18公里,這就是十八丁地名的由來嗎?也有人說,早期這裡的某條街上有18根燈柱……”文中對於十八丁地名由來,始終沒給確實答案,而是輕描淡寫帶過。
說十八丁地名源自18公里,當然是胡說八道;說源自18根燈柱更是荒誕無稽之談。蓋因十八丁是譯自馬來文Sepetang,乃音譯名稱,與中文的“十八”毫無關係。
無可否認的,十八丁地名的由來,確實十分棘手,實在難於考究了。不過據太平第一藝術走廊的負責人安努瓦說,十八丁地名的“Sepetang”,即是馬來語“一個下午”的意思,此地名的由來乃是昔年步行十八丁(漁村)需要一個下午,故有此地名。無獨有偶,十八丁聯協源東主周明江(68歲)也說,昔年從十八丁前往太平來回,需要一個下午,所以才有此地名,他斬釘截鐵地說,十八丁地名源自一個下午乃他訪問數個馬來同胞,經過考證得出的確實答案。他繼而指出,在1885年,霹靂總督英國人Sir Frederick Weld將此漁港命名為“砵威”,迨我國獨立後的1975年,霹靂蘇丹又將地名改為“瓜拉十八丁”。
其實在北霹靂太平,有兩個地名叫做十八丁,瓜拉十八丁是其一,另一個小鎮在太平北部內陸地區,名曰“烏如十八丁”(Ulu Sepetang)。安努瓦說,此地原名為“BelandaMabuk”(荷蘭醉漢),地名源自當地一位荷蘭籍橡膠園經理,因為喝醉酒鬧事而得名,後來英國人覺得名稱不雅,而改為烏如十八丁。
十八丁真的是取自“一個下午”嗎?如果是的話,那麼這樣的“時間性”地名應該會很多,在以前以步行的年代,任何一個地方都需要半天時間才能走完,或者從一個小鎮往返太平也需要一個下午的。然而,當我向本地文化界人士等調查時,多數不認同此說。看來十八丁取自一個下午之說,還得以更多的證據來說服人們,不然靠想當然的說辭,實在難於令人心服口服。
事實上,十八丁的地名最先是Sepetang,當英國人改為Port Weld時,由於華人很難念準這個地名,所以華社繼續沿用舊地名,但以前不是譯作“十八丁”,而是“實勿董”。《赤子丹心——武漢合唱團南洋籌賑巡迴演出》一書裡記載1940年來到太平時,就曾經到“什勿董”這個地方演出,什勿董就是十八丁的舊譯名稱。我也在二戰後50年代太平某會館的會議紀錄裡看到“實勿董”地名,這些均是Sepetang的原始譯名。
十八丁乃閩潮人聚居之地,實勿董是閩潮音譯名,福建音:Sit Bbut Dang。從老一輩的口中,均是這樣講的。我極為喜歡這個譯名,含有“實在不可懂得”之義。霹靂有實兆遠及實勿董地名,前者具有“實在遠”,後者則為“實不懂”之意思,兩者相映成趣。
華人民間少用砵威,實勿董沿用了近百年。至於為何又被譯名為十八丁,個人推測是獨立後重新用回Sepetang地名時,相信是新聞工作者創出的新譯名。真的希望能夠用回舊名實勿董,就如霹靂“珠寶”,後被改為“朱毛”,90年代又重新用回珠寶舊地名。
上述旅遊手冊裡的另一個地名“馬登”(Matang),它擁有數個中文譯名,閩潮採用“峇東”,客粵採用“馬登”,後來合二為一,成為“峇登”。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文/圖:李永球‧(2014.04.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