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美亞的歷史舊照片

美亞的歷史舊照片

圖中間為美亞攝影店。(圗:李永球)
高鏡棠老板。(圗:李永球)
1960年拍攝的太平湖照片,其中間部份貼著小張2008年重拍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圗:李永球)
高鏡棠在60年代拍攝的部份太平黑白明信片。(圗:李永球)
幾乎很多路人,在經過太平美亞數碼彩色攝影衝印店時,都會被店裡的太平歷史舊照片深深吸引,這些歷盡滄桑的黑白圖片,總是令人回味著太平昔日的光彩與浪漫。
店東主高鏡棠,1935年怡保出生,祖籍廣東四會廣府人。於育才華校求學,小學畢業後大約1955年間,一個人來到太平闖天下,先在美路照相館工作,工資一個月30元,老闆提供膳食及住宿,一天工作12個小時,禮拜天休息。在美路工作的同事們,後來有幾個自己創業,如大眾、文華相館等。他在1959年自己開設“美亞”攝影社,店址就在戲院街,迄今55年了。
他說,以前太平有數間照相館,如中華、霹靂、伊娜等,迄今僅剩中華是最老的相館(約有90年的歷史)。十余年前,太平尚有14間華裔經營的相店,而今剩下中華、大眾、新南隆、年青人、嘉禾、南隆、文華、美亞、好好等。同業間經常相聚商討面對的問題,多年前曾經訂立了“太平攝影同業公訂攝影價目表”,相互扶助避免惡性競爭帶來的惡果。誰料兩年前的2012年,政府實行競爭法令,這些價目表就不被允許實行了。當今的攝影業生意低迷,可謂處於冬眠狀態。
高鏡棠指出,以前生意很好做。現在每個人都有相機,沒相機也有手機,手機具有拍攝功能,尤其數碼相機的面世,導致相館面對巨大的衝擊。如今靠拍攝做證件的人頭照、外勞來洗照片、賣相機等維持生意。古早時經常有人請去“外影”(出外拍攝),如婚喪禮等,而馬來同胞婚禮多在家裡,印裔則到廟裡行婚禮。現在的全包式婚禮服務,連婚紗照也包了,他們的生意量就降低了很多。而早期華人新人在家行婚禮後,才來相館拍攝婚紗照,不同於現在預先拍好婚紗照。
明年實行的消費稅對美亞相館影響不大,因為其店的營業額低,無法達到政府規定的50萬營業額。
1960年開始,鏡棠開始背著相機拍攝太平的街道風景,因此為太平留下許多珍貴的老照片。當時他是抱著希望多賺錢的心態拍攝,並洗成明信片來售賣,分發給一些書局等幫忙推銷。他表示,明信片的銷售量並不好,可謂慘淡經營。可是五十多年後,這些黑白照片竟然成為珍貴的歷史照片,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太平人真的應該感謝他。
他拍攝的明信片以太平湖、太平山、動物園及太平街區為主,總共有20至30張,初期售賣一張50仙,如今則是1令吉。其中一張長形的太平湖黑白照,是他於1960年某天傍晚,登高爬到二王山處居高臨下拍攝的,以廣角鏡一共拍攝了3張,再將之連接而成。舊時靠人工技術來連接,效果不佳,如今靠電腦來處理,終於顯露天衣無縫之美觀了。2008年,他再爬到二王山同樣的地方,重拍同樣角度的太平湖全景,可是四十多年後的二王山已經是樹林茂密,拍不到1960年的風景了,他將這張彩色照片洗出來,擺在黑白照旁,意思是告訴大家經過48年後,風景已經被樹林遮擋住了,完全看不到昔年的旖旎風貌。
他稱1960年拍攝的太平湖黑白照,是在學校假期,圖片裡有很多遊客乘坐巴士到來欣賞風景,可見遊客們在湖邊坐或站著或走動,欣賞著詩情畫意的景色,或卿卿我我,互訴衷情,或者騎著腳車兜風,尋找俊男美女。他拍攝此照,是有意為了太平湖八景之一的“鐵騎尋訪”留影。此照11英寸乘72英寸,售價215令吉。
還有多張太平街景的黑白照,為我們保留住60年代的太平舊面貌,照片裡的許多古老建築物,拆毀的拆毀,整修的裝修,當這些建築物已經面目全非時,這些歷史舊照片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5.01.04)

三協利的打鐵

三協利的打鐵

羅坤賢持著燒紅的花鐵,靠著電鎚打鑿子。(圖:李永球)
羅坤賢拿著完成了的鑿子,背後是燒得炙熱的火爐。(圖:李永球)
左起第1、2及5是鑿子,3、4及6是“峇”。(圖:李永球)
左起首枝是膠刀,其餘是五樂刀,最後是巴冷刀。(圖:李永球)
客家有句俗語:“做過藥材打過鐵,密該生理呣做得?”從這句俗語可瞭解到此二行業為客家人所壟斷。早期的太平擁有多間打鐵店,隨著打鐵業的蕭索,就逐漸減少,目前剩下6間,即後廊一間,都拜工業區兩間、新路口(Changkat Jering)兩間及峇都裡馬(新板附近靠近新路口)一間。除了後者為馬來同胞經營外,前5間俱屬華裔。馬來同胞專打“檳榔剪”(kacip),工業區的有製作傳統“椰刨刀”(parut)。
新路口的三協利(Sam Heap Lee)打鐵店東主羅坤賢(59歲)稱,其店約有70年歷史,昔年乃其叔公所創辦,叔公過身後,其父羅最昌從吉打過來接手,迄今已有約45年之久。
羅最昌(1920-1993)祖籍福建永定客家,即通稱的“福建客”,他原在吉打州當個打鐵工人,在其叔父棄養後來到太平接掌其生意。1993年瑞昌逝世後,兒子火清與坤賢繼承其店,數年後,火清在後廊開啟自己的打鐵店,三協利就由坤賢掌管了。
羅坤賢指出,以前他們打鐵全靠人工雙手敲敲打打,火爐的火也是靠人手拉動風箱壓縮空氣來煽火,那時候打鐵很辛苦,而且每一根鐵都得切割,再放進一枝鋼條,將鐵夾住鋼條放進火爐鍛煉,使之融為一體,做出來的成品才會堅硬難摧。現在可不一樣了,有了電風機就不需人工煽火,有了電鎚,就不需人工鎚打,幾乎全靠機械操作,也不需要鐵鋼的鍛煉融合,直接採用烏鋼來打。至於打建築場所用的鑿子(尖嘴或扁嘴),則採用花鐵,而刀器多數是採用汽車防震器的鋼條來打出。
古早時,他們打的器物包括生活中的多種鐵器,目前其兄長猶然在生產多種器物,而他則減少,僅為鐮刀(收割稻草用的)、噴鐮(鏟草)、半鏟鐮(鏟草)、鑿子、峇(英文:bar。分為撬鐵釘和開螺絲兩類)、斬柴刀、巴冷刀、五樂刀(golok)等等。五樂刀配有精美的木制刀鞘,馬來同胞最喜歡,通常帶在腰邊,入山林可砍樹木,亦可切水果或切割牛等動物。
坤賢說,以前必須融合鋼條,所以無法快及大量生產,而且一把巴冷刀售價才約5令吉,現在則可賣到十多令吉,可以說當今的生意是較以前好做了。他多數是批發給商店如五金店為主,門市較少,如今以生產鑿子為多。
打鐵必須靠火燒,店裡火爐燒的是碎片“淡芭炭”(內陸樹木燒制的火炭,迥異於沿海紅樹燒制的鹹芭炭)。淡芭炭的火勢較弱,問及為何不取火焰強大的鹹芭炭?他指出因為鹹芭炭含有鹽分,鍛煉的成品容易生鏽,所以都採用較便宜的淡芭炭。早期的淡芭炭一大牛尼袋(麻袋)才兩塊至兩塊半左右,如今起價到一飼料袋要十六七令吉。
打鐵必須經過“嚴”(福建話,音ggan。即馬來語的Sepuh。)的程序,就是淬火,或叫淬硬,即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再浸入水裡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和強度。他說以前採用鐵鋼融合時,必須“嚴”兩次,現在用好的烏鋼只需一次就行了。
其兄長火清在後廊經營本身的打鐵店,有其兒子協助。而坤賢與妻子兩人在經營三協利,兒子們對此不感興趣,將來他倆不做了,就將生意收盤。
妻子是其賢內助,幫忙他割鐵磨鐵等工序,三協利也有買賣破銅爛鐵的執照,因此也做些買賣銅鐵物品。
坤賢辛勤勞作,燒火煉鐵,汗流浹背,完成的貨品一件件光亮奪目,刀器更是銳利無比,尤其五樂刀更是馬來同胞所喜愛採購的貨品。他最頭痛的是夜晚盜賊多,廠裡的鐵物經常被偷盜。
其工廠裡供奉著八仙之一的李鐵拐仙師,他說李仙師背著葫蘆,葫蘆發出火焰可幫助打鐵工人容易煉鐵,所以打鐵業均尊祂為行業祖師。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1.11

走進太平大街

走進太平大街

甲必丹鄭景貴的故居尾端店鋪落在大街上,前端坐落在馬列律,頭尾相連。(圗:李永球)
1945年的“討米慘案”就發生在這裡了。(圗:李永球)
繁忙熱鬧的大街中段。(圗:李永球)
大街的傳統建築與新式建築,顯得參差不齊。(圗:李永球)

太平最古老的街道——敏律(Main Road),乃早期最主要的政府機構街區,也是太平最繁華的商業街道,華社通稱為“大街”。上世紀80年代末期,太平市議會將敏律易名為“大閩沙麗街”(Jalan Taming Sari)。
大街源頭從吉輦包監獄開始,一直延伸到十三間(文華酒店)為止。昔年英政府看重大街,將一切政府機構等建立於兩旁,諸如:監獄、警局、軍營、博物館、教堂、醫院等等,甚至高官官邸、軍火庫、俱樂部、市政府、縣屬等重要機關也在附近。其中歷史悠久的當數1875年建立的聖母聖心天主教堂、1879年的監獄、1883年的博物館等等。華人古跡則有1883年興建的嶺南古廟,以及廟後的嶺南廟塚山。
經過政府機關後,就是商業店鋪了,整齊有序排列於兩旁。太平許多老字號都在大街上,如最老商號——得和源和公司(1889)、怡保面包店(1918)、中華相館(約有90年歷史)、逢春閣藥行、BISMILLAH印裔穆斯林餐室(1900)、NAWAB DIN(1892),還有一間已經結束生意多年的“R.MANECKSHA&CO.”公司,創辦於1909年,店旁的橫街以此店東主名字命名為JALAN MANECKSHA以志紀念,據太平朱國源的調查,此家族乃猶太人,他們家族的墳墓全在舊甘文丁路猶太墓園裡。
眾商店中以華裔經營的洋貨店、布店、電器店,以及印裔經營的咖啡餐店、花飾店,各民族經營的金飾品店、地毯店等為多,尾端處有數間藥房及小型專科醫院。團體組織方面,有閩屬的南安會館、北霹靂車商銷售公會,太平印度人公會本在這裡,數年前已搬遷他處。尾端處有一座馬來國小和一間教會幼稚園。
已故甲必丹鄭景貴的店鋪及故居建築極長,頭尾相連,大門開在馬列律,尾端就落在大街旁,頭尾均是商業店鋪,沒有後巷,是太平最古老的建築原貌,本來其故居的範圍極大,還有大花園、亭台車房等,隨後一些土地被變賣,如今僅剩一座兩間故居而已,花園已消失無蹤。故居外貌依舊,內部全非矣。
歷史上,大街曾經發生過一次政治示威運動。事關1945年日寇投降後,10月間,馬來亞共產黨通過左翼團體,號召太平市民罷市罷工,要求英政府歸還他們之前被充公的白米,誰料英政府不屈服,反進行逮捕行動捉了4名首腦人物,翌日,左翼分子在廣東會館號召群眾上街遊行示威,爭取討回白米,釋放4名被捕人士及日本軍用票可以兌換為叻幣。示威抗議獲得群眾的熱烈支持,數千名示威者浩浩蕩蕩從古打律遊行到大街,靠近紅毛土庫(今百齡咖啡廳),就被英軍阻止前進了,群眾們只好坐在地上,英軍共有16名印度兵分兩行排列,12挺機關鎗擺在地上,其後有12名英國軍官,一位印度兵以流利的華語向群眾作出勸告,命令他們解散,雙方堅持不讓,時間一到,一名印度兵拿起機關鎗先向上空開了3響,最後射向人群,有4名華人一時驚慌站起來,因此中彈身亡,這時候大家才如驚弓之鳥,逃個無影無蹤。這是太平史上的“討米慘案”。
目前大街最熱鬧興旺之處,是在中段一帶,尾端靠近十三間處一片蕭索,商店慘淡經營。物換星移,大街渡過悠悠的百余年後,新式建築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現,古舊的陶瓦磚柱,木板窗門舊建築逐漸消失,所剩無幾;一間間四層樓,鋼骨水泥黑玻璃門窗的現代建築矗立其間,給人迎新棄舊的感覺,傳統建築才是我們的民俗精粹,可是人們寧願發展,也不願意保留。
在歷史潮流演變中,大街逐漸遜色,與古打律一比就淪為次要了,昔日繁華已不再,滄海桑田之嘆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 / 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1.18

綏靖伯廟的新碑志

綏靖伯廟的新碑志

霹靂太平峇東綏靖伯廟。(圗:李永球)
近年新立的《峇登綏靖伯廟廟史》碑志。(圗:李永球)
《峇登綏靖伯廟廟史》也被翻譯為馬來文立於廟外,可惜的是蘇亞松被譯作Su Ya Song,其實是So Ah Chiang或Panglima AhChong才對。(圗:李永球)
霹靂太平峇東(峇登)有座百年古廟——綏靖伯廟,主神是綏靖伯及三山國王等神,乃是廣東台山籍人所創建,屬於義興派的廟宇,廟宇結構類似廣東合院式,但非精致堂皇類型,整座建築顯得純樸無華。可是近年來廟宇的修繕,開始出現了一些非常人工化的裝飾藝術,顯得俗氣了一些。
近年該廟設立了一座新碑志《峇登綏靖伯廟廟史》,記述廟宇簡史和1893年重建時兩位總理甲必丹陳亞炎與甲必丹鄭景貴的簡介,以及3次的“拉律暴亂”史略。碑志裡談及的歷史,某些地方有待商榷,這裡就一起探討吧!
碑志開端雲:“本廟早於1850年庚戌年已建竣”,這一段不知根據何來?該廟建立年份已經無可考,目前僅知道重修年份是1893年,當然重建之前已有了該廟,可是哪一年創立還是一個謎,除非有確實的證據來證明,不然就有杜撰之嫌了。
“本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本廟已被太平市議會列為太平歷史建築物三十三之一,為本區域唯一選入的華人廟宇。”查太平歷史建築物不止33間,所謂“33”,是指33項“太平許多第一”,這裡面並沒有綏靖伯廟。碑志中的“歷史建築物”這個名稱用得不是很恰當,應該是“歷史遺產建築”(BANGUNAN WARISAN SEJARAH),簡稱遺產建築,它不同於“33項太平第一”,那是經過小組遴選後,才被指定為遺產建築的。上世紀90年代,當地市議員已故賴尤再向我說,有意將峇東的綏靖伯廟和蘇籃卓公廟向太平市議會申請為遺產建築,他詢問我的意見,我建議綏靖伯廟以“義興神廟”的名譽申請,結果獲得當局批准為“TOKONG GHEE HENG”(義興神廟),為太平市唯一入選的華人歷史古跡。
太平市的華人古跡極多,為何賴君只申請綏靖伯廟,而忽略了其他更有歷史價值的古跡呢?可能他是峇東區的市議員代表之故吧。
“陳亞炎,廣東山(按:台山)人……是`義興’幫會的首領,他們是首批由中國移民至拉律區之華人幫會(大約公元1840庚子年)……”查陳亞炎是拉律義興的第三位領袖,義興黨徒很早就移民拉律,但陳亞炎不是首批到拉律的移民。
“‘義興’乃是一個民間組織,主要的活動是為宗教而奮鬥。而峇登綏靖伯廟就是陳亞炎的幫會黨員進行祭祀與聚會的場所。當年陳亞炎尚在檳榔嶼當首領時,他委派副手蘇亞松到此領導幫會。”義興應該歸類為秘密幫會組織,屬於洪門天地會,主要宗旨是反清復明,兄弟結義相互扶持。令人費解的是義興何時變成“為宗教而奮鬥”呢?史書上不曾有過記錄說陳亞炎委派蘇亞松領導義興,此說不知根據何來?
“1865乙丑年,當陳亞炎在檳接掌當首領時,正值鄭景貴幫派在拉律戰勝,把陳亞炎副手蘇亞松等幫會黨員逐出拉律之際,陳亞炎遂由檳率領600黨員,自高淵沿吉輦河南下抄捷徑至峇登河口……結果焚毀鄭景貴幫派及把他們逐出拉律,此乃第二次的血戰”。查第二次“拉律暴亂”時,陳亞炎並未接掌義興黨,蘇亞松被馬來土酋捉獲並處死。關於陳亞炎率領600黨員進攻拉律海山派,是發生在1872年3月間的第三次“拉律暴亂”,而不是第二次。這一段錯誤很大。
此碑志只注重兩位重建總理,對於其他總理及協理只字無提,誠然遺憾。為廟立碑志以記載創辦歷史或民俗文化,是值得鼓勵提倡的,碑志保存得好就會流傳千古,為後人留下珍貴史料。然而,撰寫必須嚴謹,避免出現杜撰與錯誤,這樣的碑志才會成為有價值的文物!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1.25)

太平洗衣坊的興衰

太平洗衣坊的興衰

1988年興建的洗衣坊新組屋,樓下有7間洗衣店。(圗:李永球)
將衣物塞進繩子盤旋處就會夾住,不需要採用夾子。(圗:李永球)
已退休的鄧月花。(圗:李永球)

早期英政府在太平市區興建一座20戶的洗衣坊,將市區內洗衣業者遷移集中在此,印裔佔12家,華裔8家。1988年,政府拆除洗衣坊木板長屋,改建一座組屋將所有住戶遷入,樓下有7間店面供洗衣業者經營,目前有3家停止生意,僅剩4家華裔繼續經營。新組屋的興起,從此改變了洗衣坊的面貌及環境,一切滄海桑田,變了模樣……。
已退休的業者鄧月花(1936年生)稱,其嚴舅(丈夫的父親)麥順從廣東鶴山南來,先在怡保洗衣,後移居太平開啟“華利昌”洗衣店,她嫁到麥家已60年,估計華利昌有逾八十年的歷史。嚴舅逝後,其夫麥華照繼承生意,80年代其子德勝到來協助,將招牌易名“麥新”,後來洗衣店出頂兩次給他人經營,如今由其女兒玉慧和兩個洗衣工人聯合頂下洗衣生意,店名再改曰為“麥升”。
鄧月花說,英政府將業者遷移到洗衣坊,共建有三排長屋,每一排各有20個單位,每一戶都獲得三間,第一排全是住家,第二排是熨衣坊,第三排為挲(粵語音sap。意為放進開水裡久煮)衣坊,是煮衣浸衣之處。後來一些住戶由非洗衣業者居住,熨衣及挲衣坊就變成他們的廚房等其他用途了。政府也建有20座水池供洗衣用,每天早上5點,就開閘引入太平山的水,下午五點多關閘。山溪水被導入每戶池中,的確省下自來水的水費。
每天早上,先起火燒大鐵桶的水,放進肥皂(長條狀,切成小塊)和蘇打(一大塊先浸水溶化)水,將髒衣服加進去煮。煮好後將衣服撈起,放在桶上的木板滴干,再以扁擔挑衣服到水池處,靠著山水衝洗搓刷衣服。水池約兩英尺高,大家都站在池內大約一英尺深的水裡洗刷,許多人因此患上腳氣風濕等病。80年代底其子買進洗衣機,從此才告別辛苦的手洗年代。以前洗的衣服有兵營紅毛兵的衣褲、醫院、警察、住家褥被等等,現今只有酒店或住家的窗簾床褥、酒樓桌布等等,偶爾會接到白色軍服等制服。鄧月花述說著古今的變遷。
她指出,將兩條晾曬衣服的繩子先回旋地繞,使之盤旋起來。晾衣服時,只要將衣物塞進盤旋處,衣物就自動夾住不掉下。而且手洗的年代,大家都將衣物掛得很高,搶到陽光的衣物就會快一點干。
麥阿發是唯一用手洗的洗衣業者。(圗:李永球)
“海上”洗衣店老闆周觀如。(圗:李永球)
舊洗衣坊的珍貴照片。(周觀如提供)

廣成昌老闆麥阿發(81歲)說,祖父從廣東鶴山被賣豬仔南來本邦,父親麥潤生本在新港門開店,當英政府建好洗衣坊,廣成昌就被命令遷移到此,當時繳納的屋租每戶約6元,如今的店鋪是向政府買下的,其店歷史已有百年。兒子們對洗衣業不感興趣,他兩夫婦只做少量生意,不上門收衣來洗,全是靠老客戶親自交來如床褥衣服等,他是唯一一家還是靠手洗,不用機器的傳統老店。其作坊還是保存原有的器物。
洗衣業幾乎被廣府人所壟斷,但太平洗衣坊有一家上海人的。周觀如(1957年生)的父母均為上海人,外祖父丁信山從上海南來太平開啟“上海洗衣”,歷史已有百年之久,後由父親周志章和母親丁桂英接手生意。他記得當時三間單位租金,包括住家和熨衣炸衣坊,一個月要35元左右。1988年拆除洗衣坊後,業者都購下新建的組屋單位。由於“上海”已被他人注冊,就將招牌改為“海上”。父母逝世後,他繼承生意,但他是tnb職員,平時都得上班,只能在週末週日才開店做生意。做得不多,均是熟客,洗的是住家床褥窗簾衣服等物。兒子們不會繼續生意。他說,舊洗衣坊年代的晾衣繩子有人偷竊,所以早上拉繩晾衣,下午收衣後就將之收取,現今晾衣繩已無人偷矣。以前導山水洗衣非常省錢兼環保,現今採用自來水,每個月都得多花數十元的水費。
自英國紅毛軍警官員離開太平後,洗衣業就不好做了,目前市區很多地方都有了新式洗衣店,太平洗衣坊面對著嚴酷的競爭!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5.02.01)

欢喜来做田野调查

【生活一品】欢喜来做田野调查

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近几年来,国內涌现了一些从事田野调查的人才,一部分人甚至交出丰硕的成果,此乃可喜可贺的好事。如此下去文化歷史將会百花齐放,社会有福矣!
个人进行田调多年,目的是抢救民间文史,將之记录下来结整合书,不使之遗失殆尽,这样,就对得起祖先与子孙了。藉此谈谈我的田调经验,一、持之以恆:凡做事必须有恆心不放弃,只有坚持才会成功。二、勤於耕耘:凡事欲成功就得勤奋好学,必会交出一番成绩。三、深入民间:唯有深入民间,田调成果才会结上民间化的硕果,这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四、找对方法:田调方法並不难,但必须找对方法,这样就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了。
除了这4条件,还有將田调资料取回家整理,再按照研究方法作出分析,这些资料才会成为有用之物,不至於白费功夫。一些人从事田调后,面对生活问题,不得已放弃,令人感到惋惜。设使阁下有意进行田调,最好有经济能力,做起来才不会有后顾之忧。不然就简单生活,少求物质,欢欢喜喜地做下去吧!
东方日报·生活一品。文:李永球。(2015年01月07日)

數目的文白讀與合音

數目的文白讀與合音

中文的數目字特別有趣,有分大寫與小寫,尚有蘇州碼子。至於讀音,則數福建話最特別了,蓋因福建話有文讀音和白讀音之分外,還有俗讀音及合音。
福建話從零到十的讀音,多數有分文白讀音,白讀為:kong(空)、zit(俗讀音)、li(北馬漳州音ji)、sna、si、ggoo、lak、cit、bueh(北馬漳州音beh)、gao、zap;文讀為:ling、yit、li(北馬漳州音ji)、sam、su、ggnoo、liok、cit、bat、giu、sip。這裡面,僅有二和七是不分文白異讀。
在中國福建泉州和台灣等地,人們在說出號碼如手機號碼時,通常都用文讀音,我國則採用白讀音多,文讀已經少被人用,甚至許多人都不知有文讀音。目前僅在某些情況下會聽到文讀音,好像秘密會黨職位,多數以數目來代表,諸如四三二(草鞋)、四一五(白扇)等,就讀作:susamji、suyitggnoo,均采福建文讀音。神明如九皇大帝giu hong dai de、九皇爺giu hong ye、三王府sam onghu、八仙bat sian,都得念文讀音,尤其九皇大帝或九皇爺,如果念白讀音,九就諧音“狗”,九皇爺即成了“狗皇爺”,極為不雅。
其他如中藥湯“八珍”batdin、“十全”sip zuan,也得念文讀音。再如“三牲”s a msing、“三八”sam bat等,同樣的必須文讀。以前,還會聽到老一輩在說出年份時,比如1946、1953……,雖然年份的數目是白讀居多,但裡頭的9,一定是文讀的giu,而今,再也聽不到這些文讀的數目音了。
談過文白異讀,再談特別的合音字,華語的二十和三十,有合音詞的廿(nian)、卅(sa)。但是北馬福建話的數目合音字則更多,是眾方言裡最多的。二十念作ji zap,二十一、二十二……的二十,則合音為jiap(或liap),如jiapyit(二十一);三十念sna zap,三十一、三十二……的三十,則合音為s a m,如sam yit(三十一);四十讀成si zap,四十一、四十二……的四十,合音作siap,如siap yit(四十一);五十是ggoo zap,五十一、五十二……的五十,合音為ggoop,如ggoopyit(五十一);六十讀lak zap,六十一、六十二……的六十,則沒合音,不過可縮略為“六一”lak yit(六十一),將“十”(zap)省略;七十念成cit zap,七十一、七十二……的七十,合音為ciap,如ciap yit(七十一);八十為beh zap,八十一、八十二……的八十,合音作biap,如biap yit;九十是gao zao,九十一、九十二……的九十,則沒合音,可以縮略作“九一”gao yit(九十一)。
上述從二十到九十的十位數裡,惟有六十和九十沒合音,但卻產生縮略,省卻中間的“十”。十位數的合音或縮略,有個優點,就是在數東西時,速度可以更快地完成。
在《閩南話漳腔辭典》裡,二十有合音如同上述的廿jiap,但三十、五十、六十、八十和九十卻沒有合音,四十有合音如同北馬的s i a p,不過如四十一等都不讀siap yit。七十合音為c i a p,惟七十一等可念合音為ciap yit。耐人尋味的,逢“十”的讀音,比如二十一讀作ji zap yit或ji ah yit或jiyit、九十一念作gao zap yit或gao ah yit或gao yit……。雖是同為講漳州音福建話,但北馬的數目合音卻與漳州有很大的不一樣。
上述辭典裡的逢“十”讀作“ah”的,粵語也有。廣府話的二十、三十都有合音,四十至九十的“十”,是可以念作“ya”來代替“sap”的。
北馬福建話的數目合音極為特殊,這種特色是勞動階級的智慧結晶品,妙哉!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15.02.08

開年飯‧接火

開年飯‧接火

檳城娘惹煮的潤巴真。(照片由T君提供)
峇峇人家的銅油燈,有個兩面玻璃的“遮燈”遮風。(照片由T君提供)
檳城峇峇娘惹博物館裡的“石寶”玻璃燈,下有精美的木雕獅座。(照片由T君提供)
“石寶”玻璃燈,將蓋子倒轉放就成了油燈。(照片由T君提供)

檳城峇峇娘惹的過年習俗,與馬六甲的峇峇娘惹有些不同,今天專訪了檳城年輕峇峇後裔T君(姓名不願公開),讓他來述說峇峇的特別年俗。
除夕之前一日(祭祖之前一日),大門掛起紅彩、大燈,大廳神案桌子綁上桌圍,直到年十六後除下。在眾多節日的祭祖習俗裡,只有新年的除夕祭祖是不燒紙錢(也有人家有燒的),俗謂“拜歡喜”。菜肴中有道“潤巴真”(rempah chin),主料是豬腳,煮法是以蒜頭、蔥頭、朱國(cekur,沙姜)、芫荽籽搗碎後,慢火“都糜”(tumis,油炒爆香),再加入豆醬和椰糖(或烏糖、白糖、冰糖都行。以前是採用切塊的甘蔗),直炒到香為止,最後才加入切塊的豬腳、香菇、竹筍(現在多不放。倘若有筍就得加“老孝籽”,即豆蔻籽以驅風寒),慢火煮熟。北馬的潤巴真類似馬六甲的pong teh。潤巴真與福建佳肴“封肉”很接近,只是封肉不放朱國和芫荽籽,其他材料與煮法就一樣了。峇峇福建話雲:“潤巴真,食了子孫會親”(吃了潤巴真,子孫才會親)。
除夕祭祖後,祖先處須擺放一碗蔥水,直到年初四才收起。晚上“圍爐”(吃團圓飯)後就不開門,然後就“箍果子”,即以紅紙剪了布滿齒狀的長條子,給每個水果的圓周糊成一圈,最上面的一個則剪個美觀圖案黏上。待到子夜十一二點就進行“接年”(以前是在清晨四五點接年的),這時候才開門祭祀,燒香敬“龍眼干茶”(有加紅棗和冰糖)。由於現今時代已提早在十一二點接年,因此翌日早上天亮了還得再祭祀敬龍眼干茶一次。
除夕祭祖後,拜過祖先的飯裝在一個大碗裡,上面插上一朵石榴花或大紅花,稱為“開年飯”(春飯),旁有一碗水,裡面放一根小棵芥菜或青菜或青蔥,除夕接年後,將之擱置於灶腳(廚房)處,年初四則去看看開年飯上面長的霉菌顏色,假如是紅色或橙色則為好彩頭,若是青色、灰色或黑色則為不祥,最不好是黑色。
年初一燒香敬茶祭祀祖先神明後,晚輩就給長輩行跪拜禮拜年,捧茶孝敬道聲“恭”(恭喜的縮略語),長輩則派送紅包給晚輩們。以前是每個長輩都得跪拜捧茶拜年,而今僅是祖父母及父母的至親而已,其餘叔伯舅姨就省略了。初一早上得吃素,然後出發到多處廟宇去燒香敬神,如觀音亭、佛樂社等等,祭祀完畢才到親友家拜年。
年初七則吃應節食品“生魚”,年初九拜天公。
元宵節十五暝早上煮了“噴岳”(pengat),祭祖拜神全家品嘗後,下午有“接火”習俗。選在下午是因為寶福社大伯公在正月十五日凌晨請火後,早上就到各地大伯公廟去分送香火,通常人們都在分送香火後,才到附近的大伯公廟去接火,先以三枝香繫上“ribbon”(彩帶或紅線)做個記號避免被人拿去,燃燒後插在廟裡香爐,並作出祈求如平安、賺錢、順利等等,拜完燒金後才拔起拿回家,插進家外的天公爐裡,再以火柴放在香上的燃燒點引火,著火後馬上引進家裡神案處的油燈點燃起來。油燈在之前已經先熄火,並弄好裝上新燈芯備用。
峇峇家庭的神明油燈是銅制的,有個兩面玻璃的木架“遮燈”遮著,避免被風吹熄。不過年初一及年初九兩天,則另外加兩盞稱為“石寶”的玻璃油燈,那是紅毛(西方)國家生產的玻璃糖果罐,其面有簡單的彩繪花卉,將其蓋子拿出,放進水並以紅紙將水染成紅色(如今已採用紅色染粉),把蓋子倒轉覆蓋在上成為油燈,放進一些水,染紅它,添上油,放上燈芯就成為油燈。年初九拜天公時,兩盞玻璃油燈擺放在供桌上,祭拜完畢取進家裡神案處擺放。石寶油燈都有木制托子,通常以獅子為造型。
峇峇娘惹的年俗不一般,特別精致講究,而且堅持傳統。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15.02.15)

李永球保健佳肴 红麴鸡炒黄梨滋补

李永球保健佳肴 红麴鸡炒黄梨滋补

李永球喜欢研究美食,崇尚健康饮食,并向读者介绍红麴鸡和炒黄梨。
红麴鸡
炒黄梨
提起著名的文史工作者李永球,执笔撰稿的功力无可置疑,可是,却少人知道,原来握铲煮食也有一手!
一般人的认知,李永球对本地华人歷史及民俗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在报章或讲座会上,发表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或讲题。
同时,他也是4本著作的作者,即《移国A——太平华裔歷史人物集》、《日本手——太平日据三年八个月》、《字言字语》、《魂气归天——马来西亚华人丧礼考论》,並主持2部纪录片《峇峇球》和《海盗与王船》。
不过,今期《东方日报》「名人厨艺」专栏特访李永球,不谈文史谈烹飪,而是与读者分享他的2道拿手好菜!
红麴补血滋补心臟
李永球接受访问时,分享贴近厨房的因缘,早年,厨房的煮食事务由母亲负责,不必他操劳,可是在11年前,母亲半身不遂,这时,他在生活中得扮演新的角色,即煮饭炒菜给父母食用。
「其实,我对美食佳餚的烹煮也有兴趣,在母亲半身不遂后,进一步贴近厨房,对于食物的煮法更下番功夫研究、尝试。」
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一转眼间,李永球已有11年的厨龄,他要与读者分享的是2道不同烹调风格的菜餚,分別是属于健康和保健食品的红麴鸡和炒黄梨。
他指出,红麴鸡是福州传统名菜,在我国比较常见于福州人多的地区,例如,霹雳实兆远、柔佛永平、砂拉越诗巫等。
他告知,红麴鸡味美雋咏,关键食材是「红麴」,红麴把鸡肉块染成红色,很抢眼,是福州人用来煮食的好配料。「红麴是福州人以红米酿製红酒后剩下的酒渣粕,酒渣丟掉浪费,用在炒菜则是很好的调味品。」
他是向一名福州朋友,学得这一道菜餚,选择介绍红麴鸡,除了他喜欢红麴的味道之外,也因为红麴补血、滋补心臟。
炒黄梨过食伤胃
「一般人平常都可煮来食用,尤其适合妇女坐月或贫血者,素食者以红麴炒蔬菜,不失一道健康食材。」
不过,他指烹煮这一道菜餚,要注意鸡肉不要煮过熟,刚好就好,否则鸡肉会因水份会蒸发而韧化,成为失败作品。「鸡肉熟度刚好,则嚼上去有口感、爽滑,软而有弹性,会有水份渗出来。」
他说,市面上,红麴並非通销的食材,不是每家杂货店都有,一般大型传统华人杂货店才有售卖。
提及炒黄梨,他表示,黄梨虽非名贵水果,但这道佳餚有助清肠胃里的毒素,能改善消化不良、便秘,一个月食用一两蛮不错,惟不可食用过度,以免伤胃。
他说,北马娘惹峇峇喜欢炒黄梨菜色,喜欢以黄梨炒猪肺、猪胰臟(猪尺)或猪皮,独具风味。
不按常理出牌煮出新口味
李永球烹煮不放味素,认为对健康无益,选用的调味品讲究,糖是蔗糖,盐则选用高山盐、海盐。
他声言本身並不是烹飪高手,只是喜欢研究美食,以学习的心態看待烹飪,多懂一些知识和厨艺也好。
他通过观摩他人烹煮,勇于请教朋友,为了学习,更向印裔友人请教印度风格的清炒蔬菜法。
他说:「我喜欢偏向印裔同胞的清炒式,不必虾、虾米或鱼饼,只靠葱、蒜头清炒。」
不过,他也喜欢变化,「不按常理出牌」,即食材的搭配,不会一成不变跟著原有的菜谱,希望能煮出新口味。
他喜爱的食物多元化,不独沽一味,传统华人食物方面,喜欢北马福建名菜,如封肉、炒杂菜、豆油肉及魷鱼炒等。
「我也喜欢吃娘惹菜、偏向喜欢印度、马来人及泰国的香辣食物,这些食物开胃。」
调味要恰到好处
他说,日常煮食比较简单,有时购买便菜,毕竟,有时有事务要处理,比较忙,煮食则花时间,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在他心血来潮时,就会煮一些拿手菜餚品尝,每逢大节日,如中元节、祭祀祖先,就会煮多一些菜餚,大显身手。
这些年来,李永球习得了不少不同口感的菜餚烹法,诸如酸辣鱼、茄汁鱼、豆酱鱼、蒸鸡、百斩鸡、肉骨茶及阿三虾等等。
他表示,要煮出美味的食物,调味要恰到好处,辣、咸、酸、甜要适中,这不容易掌握,从不断的学习、尝试中累积经验、改善。同时,准备和烹煮过程要用心,煮出来的食物才更有滋味。
东方日报·名人厨艺。文:雷亚来。(2015.2.11)

今朝新年不見紅

今朝新年不見紅

友人楊君說,近年來的婚帖請柬,少見紅色了,反而多是米黃色、白色、金色、褐色等等,他覺得還是傳統好,最喜愛紅色請柬。眾所周知在慶祝農曆新年時,華人都喜歡紅色的佈置,一片紅彤彤,這樣子的氛圍才像華人嘛!
往年,我家的佈置從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開始,在家門前,張開傳統姓氏紅字大燈,掛起傳統八仙紅彩,大燈之間懸掛一盞紅色 “天公燈”,家裡大廳神案前,系綁一塊紅色瑞獅桌彩(桌圍), 神案處貼上一對紅春聯。單單這些,就顯得與眾不同,洋溢着赤紅的傳統色彩。尤其傳統大燈在整個太平,僅我家有而已,特別引人注目。這些佈置,直到正月十六日才被拆除下來。
多年前流行黑色的烏鴉裝,有位極為反感這種不符新年傳統顏色觀的老嫗,之前已經向子孫提出警告,不希望在新年看到烏鴉裝的出現,誰料其孫輩的朋友來拜年,宛如一群烏鴉雲集家門,惹得她氣沖牛斗,手持掃帚破口大罵,將他們追打出家門,只見整伙人狼狽而逃,令人啼笑皆非。有時候,你可以反反傳統,但也得顧及其他人不同的觀念與感受。
而今許多家庭的新年佈置,傳統大燈難得一見,天公燈罕見,八仙紅彩已被現代的印刷塑膠紅彩取代,一切現代化,傳統皆退位。不過,每年的新正期間,路經我家的人們,多會轉頭望一眼那傳統的紅色佈置,尤其晚上燈火赤紅,分外顯眼!
然而,不幸的遭逢至親逝世,基於有孝在身,今年不能再做紅色佈置,門口一片黯然,大燈紅彩等被打入儲藏室,得待三年(其實只是24個月)孝滿後,才能恢復一片紅的過節矣!
星洲日報/副刊‧文:李桃李‧2015.02.17

驚蟄打小人

驚蟄打小人

虎爺腳裡面有吉紙、百解符、貴人符、金銀巴掌、風車等物。(圗:李永球)
善信拿起木屐痛打紙小人。(圗:李永球)
吉紙上的當年太歲、本方土地和吉星不可灼燒。(圗:李永球)
廿四節氣裡的驚蟄(每年落在公歷的3月5、6或7日),今年是在農歷正月十六日(3月6日)。每年的驚蟄,俗稱“白虎開口”,是人們祭虎爺,打小人的日子。
以前,人們自備祭品湧往神廟去,或在十字或三叉路口邊的電燈柱、大樹下進行打小人之俗。如今所見多是到廟裡尋求專業者處理,而廟宇方面則準備好一切相關的祭物,只要付錢就行了。
祭虎爺打小人需要準備甚麼東西呢?北馬的風俗是要一塊肥豬肉、一塊豆干及一粒鴨蛋,還有一小包芝麻綠豆,一枝“虎爺腳”(福建話)。豬肉、豆干及鴨蛋是祭給虎爺吃的,通常將之持著往虎爺的嘴巴裡抹;芝麻綠豆則在祭祀虎爺時,撒向虎爺之前面,以消除口舌是非災厄;至於虎爺腳,打開它就揭開了秘密,裡面計有百解符、貴人符、吉紙、紙白虎、紙靴、金巴掌、銀巴掌、風車、貴人、祿馬、小人、鎚棍等等。
虎爺腳的東西如何使用?這裡逐一詳談。黃色百解符是供打小人者寫上本身名字八字等資料,能夠消解百災;紅色貴人符則祈求貴人來扶持;白色吉紙印上許多文字與圖案,通常必須以香灼燒某些圖案上的人物或動物,哪些需要灼?哪些不可灼?必須先弄個明白。
吉紙中間有首咒語,其兩旁各有20幅圖案。咒語是奉請土地神、五方四季星神等,過往出入不知衝犯致生災咎,欲求平安理宜設送,今虔具名果酒水米,當門祭送,給信士身體康泰,百病消除雲雲。20幅圖案計為:本方土地、事非口舌、朱雀玄武、棬(原字下面是“水”)蛇白虎、關恨關旬、草頭大王、發冷發熱、飛天七娘、吉凶二星、當年太歲、男女傷神、過天六郎、口牙良願、冤家咒詛、隔飲隔食、五道傷神、揚州美女船、攔街截搶、年災月殺、無人承祝。這些圖案裡不好的神或人物及動物,須以香火灼燒其面部五官,除了吉祥之神,如本方土地、當年太歲及吉凶二星裡的吉星。
耐人尋味的,古代四大吉祥神獸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這裡除了青龍被改為蛇外,都被歸類為不祥的凶獸,都得逐一灼之,連驚蟄日所祭的“白虎”(也叫虎爺),也被歸類為凶物,真的令人費解!
至於紙白虎,是供那些不去廟裡拜,而選在大樹或燈柱下祭祀者用,將白虎貼高供奉,便代表虎爺親臨現場。現今前往廟拜就不需要用到它了。紙靴、金和銀巴掌、鎚棍是供打小人用的,風車乃將小人吹走之用。
北馬風俗將貴人祿馬貼在高處。(圗:李永球)
砂州丹州則將貴人正貼,小人倒貼。(圗:李永球)
將白色的紙小人經過一番毆打後,就將風車插在香爐裡,把貴人祿馬貼在牆上,像征貴人來扶持,其餘取到紙爐焚化。但丹州與砂州則是將貴人正貼,小人倒貼,意為貴人扶持,小人消滅。其背後的民俗教育是要我們做個貴人,人們才會尊重敬愛我們,如果做惡毒的小人,大家都會痛恨鄙視!
近年來,打小人受到一些人的非議,認為具有詛咒別人成份,而且背後說我們的是非者包括父母親人,打小人便連父母至親一起打,那可不好,因此反對打小人習俗。
其實打小人只是形式打走陷害我們的小人,親人講我們的壞話多數是在發牢騷,或希望我們聽取勸告,與陷害的壞話不可相提並論。所以打小人是不包括親人在內的行為,希望打走小人,引來貴人扶持,以致事業亨通事務順利。在日本,一些大集團裡設有一間發泄室,裡面設有幾位領導的人像,每當員工感到上司給予極大壓力時,便進入室裡揮拳痛打人像發泄,這就是現實版的“打小人”,與我們打小人習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打小人之俗只不過是一種壓力的發泄,以使到心身愉快,心靈有個寄托,充滿希望地勇敢走下去!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3.01)

元宵聽香與關籃姑

元宵聽香與關籃姑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裡的紫姑,就是民間的籃姑。

元宵節有很多風俗,諸如吃噴岳(pengat)、請火、迎神游境、神廟補運、拋柑等等。今天再談兩個鮮為人知的習俗。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雲:“元宵之夜,一些婦女、姑娘盥洗手臉之後。即到自家廳堂上在神祗之前焚香祝告,訴以自己心中急待解決之事,祈求神明為之指點迷津。比如主婦詢問海外親人何時彙寄僑彙或回家團聚,姑娘則詢問某人介紹某條親事是否妥當……才逐條在神靈前蔔出聽香方向,比如說擬到東南方向去聽關於某一問題,如取得信杯准許,聽香者則默默低頭走到東南方面某地,在暗處竊聽該屋裡說些甚麼話語,當聽到某些話語之後。回到神靈前又由信杯詢問,所聽之話是否即為答案?如果不是,則又重新蔔問聽香方位,待聽到真正的答案,則可猜測所問之事的大抵結果……”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祭葬家禮全書》則謂:“正月十五晚上有`聽香’的習慣,`聽香’前要先向神燒香禮拜,以擲杯來求得聽香的方向,然後拿一個筊往指示的方向前進,主要是偷聽他人的談話,但不可被發現,聽到第一句話就立刻回到神前擲筊,判斷今年的吉凶運氣等。如果聽到的第一句話是有人死亡或生病或破產,就表示凶,要特別注意。”
北馬福建人也有“十五暝”(元宵夜)聽香習俗,聽香者先在地主公或其他神明處燒香,說出聽香的原因,如要預測運程、某事等等,隨即蔔杯詢問聽香的方向,然後走出大門往有關方向走去,以聽到的第一句為准,然後回家蔔杯問此話是否為答案,若是,就以此話作為預測准則。若否,則重新出發去聽香。
小時候曾參與大人們的聽香習俗,不過是求中獎賭萬字。他們向地主公燒香說出為求字下注,祈求地主公出個正字。然後蔔杯問聽香方向,就出發往別人住家或路邊偷聽人們的說話,比如聽到“大便”,就回家蔔杯求准,準確了就翻查《大伯公千字圖》,查“大便”是473,再套上一個號碼在前,便下注萬字(4個號碼)或千字(3個號碼)。
《台灣冠婚祭葬家禮全書》也提到另一個習俗“關三姑”:“……三姑之術行於正月十五日、三月三日、八月十五的晚上。傳說三姑為從前一位年僅3歲的小女孩,因父母死得早,由兄嫂撫養,三姑的兄嫂不但虐待她,甚至把她殺掉,將屍體埋在`豬槽’(豬的飼桶)下。`關三姑’有吊三姑的意思……其方法如下,準備一竹椅子,由二人各握一隻椅腳,稍微動一下,另外一人在旁燒金紙,在椅子前一搧一搧,一面說如下的話:三歲姑四歲市,阮厝亦有檳榔心,亦有老葉籐……重復的說以上的話,三姑的靈魂就會出現,因為竹椅子會自動動搖,圍觀的群眾可以問三姑,現場的人有多少位?如果有十五人,竹椅子會敲打十五下……或說`兄嫂來了’,竹椅子會立刻停止動搖,表示三姑聽到兄嫂來了,因害怕而逃跑了。”
北馬福建人也有此俗,叫做“關籃姑”,通常選在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等日子晚上進行,方法是採用傳統盛籃,把柄處綁上一根勺子,畫上五官眼嘴,再以一根長棍橫穿過把柄處,兩頭各有一位婦女肩挑著,她們坐在矮凳,旁邊有人念咒“關籃姑,勾籃姑……籃姑神,請你來上神……”,當籃姑降臨時,籃子就會慢慢地左右擺動,旁放張椅子,勺子會敲打到椅子發出聲音,這時候就開始問事,如甲人問本身歲數?
據說籃姑就會敲打出其準確的歲數,十分靈驗。或問事業如打算換工作不知好不好?就跟籃姑說“好”就敲一下,“不好”就敲兩下等等。而民間對於籃姑神的來歷,傳說她被兄嫂害死,葬於廁所。
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書中的紫姑神,雲她是萊陽縣人,姓何名媚字麗,自幼讀書,唐垂拱三年壽陽刺史李景納為妾,其妻姤之遂陰殺之於廁,死於正月十五日。
民間的籃姑,就是廁神紫姑。十五暝的聽香與關籃姑的習俗,已經十分罕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3.08)

祭祖是重要大事

祭祖是重要大事

傳統華人住家,是將祖先供奉在尊位的中間,位子也較神佛高,神佛反而居次位的左右。(圗:李永球)
如今所見多是神佛居尊位的左邊,祖先供奉於右邊,位子較神佛低很多。(圗“李永球)

有一次,辜鴻銘給祖先叩頭,外國人說,這樣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飯菜嗎?他反唇相譏:你們在先人墓地擺上鮮花,他們就能聞到花的香味嗎?
友人胡健成向我說,其母親道出語重心長的一段話後,從此他就堅持奉行祭祖了。其母說:“如果你不敬拜神佛,但敬拜祂們的人極多,我們不需要擔心沒人拜的。不過祖先就不一樣,假如我們子孫不拜,就沒人會去敬拜了。”另一位友人張傑彪則說,神佛對他來說並不重要,祭祖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大事需要處理,他一定帶子女到祖先神主前或墓前祭祀稟告。他們均是典型將祭祖視為大事的代表者。
從一些傳統華人或峇峇家庭來看,祖先均居於上位。如太平一家百年傳統老房子,祖先從福建南來,娶了本地娘惹為妻。其家的佈置,大廳處有供奉福祿壽三星等神明,後廳處有個3格神龕,中間供奉的是祖先神主,左右才是供奉神明之處。由此可見,祖先居於首位,神明次之。將祖先供奉在後廳,那是因為祖先屬於家族私人的。福祿壽三星供奉在大廳,那是迎客外人聚會聊天之處。但目前所見,許多家庭均把神佛擺在首位,祖先反而居下位了。最常見的是,一張神案上的右邊往往較左手處低約一英寸,那是供奉祖先之處。
傳統觀念是左邊尊大,右邊卑小。祖先位於小邊的右手處,而且必須較神明低一格。這就是典型的祖先較神佛低微的觀念所致。以前,我國一些人家遭遇喪事,便將家中大廳供奉的神佛畫像拆下火化,改為安奉逝者靈位,直到大祥(3年,只24個月)除靈,才與祖先合爐共祀。這時候才重新安上新的神佛畫像。可見祖先是較神佛來得尊貴的。差不多六十年左右,我們的觀念便從崇敬祖先,演變為崇敬神佛。
在華夏文化裡,本就沒有輪回與地獄之說,人一旦逝世,不需要念經超度,魂魄自動分離,魂氣歸天成為神,形魄歸地成為鬼。這個鬼是祖先的魄,居於地下(不是地獄),它不是電影中恐怖的鬼,更不是那種墮入地獄受苦難或需要輪回的鬼。祭祖就是祭祀祖先的魂魄。我們祖先的“神”(魂)居於上天,是高尚尊貴的神。祖先的牌位是寫著“神主”,不是靈位。祖先是神,與各種宗教的神均屬於同等地位,大家都是平等的,死後的世界也一樣的,沒有高低尊卑之分,祖先成神,已不再輪回不墮地獄。
然而,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某些宗教的影響,祖先卻因此變成墮落地獄受苦的鬼,是低級的陰魂,從此就變成較神佛低很多了。
中華文化的祭祖,是祭神如神在。
每天早晚燒香,得先祭拜祖先,然後才是神佛,祭祖時必須自我反省,想看看是否有端正自己的品德,做好保護族人國家的任務,有否做出對不起族人的事,有否做出對族人國家天下有利益之事等等。香在燃燒時,前半段的香,我們就回想著祖先曾經做過的輝煌事跡,如保護族人,救護他人,保衛國家,維護大同等等;後半段香,就自省我們是否有達到祖先的要求,以提昇自己的精神文明,做得和祖先一樣好或更加好。
這就是每天晨昏上香祭祖的意義。初一十五的祭祀,神佛需要燒金紙,祖先可以不必燒紙錢。不過還是有些人家有燒。
孝,是中華文化裡最重要的元素,孝道就包括了生前行孝,死後行葬和祭禮。《論語》、《孝經》、《禮記》等書籍均記載了孝親祭祖的重要,孝親祭祖乃重要的大事。在中華文化裡,孝順照顧至親就是最好的修行,祭祀祖先就是最大的功德!
縱觀整個祭祖文化,強調的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文化提倡的是“人”的哲學,“好好做人”就會“做好好人”,最後則覺得“做人好好”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5.03.15)

“福”字正贴还是倒贴?

“福”字正贴还是倒贴?

斗方的“福”字,必须堂堂正正地贴!(圗:李永球)
福字倒贴或正贴,悉听尊便。不过个人认为倒贴是在消除福气,不宜为之。(圗:李永球)
民间道教或武馆有以“风火院”为名号的,通常都将“火”字倒写,寓意消灭镇压火灾。(圗:李永球)
近年来的新年期间,一些人喜欢将“福”字倒着贴,因为“福倒”谐音“福到”,寓意“福来到”了,于是人们纷纷跟从,普遍可见“福”字倒转贴之现象。可是中国网上资料有人说,福字不宜倒贴,必须正贴,除非某些情况才可倒贴。
关于“福”字倒贴的传说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清朝时期,据传大管家为讨恭亲王的欢心,写了许多斗方福字,叫人贴在王府各处地方,有个不识字的仆人误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路人经过都说:“恭亲王府福倒了”,恭亲王闻言大怒,大管家马上跪下奴颜婢膝地道:“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啊!”恭亲王听后觉得有理,高兴之余,赏赐管家和倒贴福的仆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从王府流入民间。
另一个传说是在明朝,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记号准备大开杀戒,马皇后于心不忍,为消除这场关系到许多人命的大浩劫,暗中嘱咐全城家家户户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转了。第二天,皇帝派御林军将没贴“福”字人家杀死,可是发现家家都贴了,只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龙颜大怒,立即命令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发现事情不妙,急着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当然这些均是美丽的传说,可信度不高。(两则传说均参考中国网上资料)
福字倒贴,其实是取其谐音习俗的“福到”。谐音是一种民俗,偶尔取个谐音来自我激励,祈求有个美好的将来,倒是无可厚非。倘若是负面的谐音,就不宜奉为圭臬而行。比如说,《通书》历来均称为通书,自从广东人迷信通书谐音“通输”后,就被改为“通胜”了,其实通书也谐音“通疏”,含有万事通通都被疏通之意,这可非常好啊。假设为了不好的谐音而要改字,那么,陈氏书院(输完)、读书(赌输)、买书(买输),通通改为胜就很无聊。再如“瓜”在广府话里有死的意思,有人因此避讳而不吃瓜、种瓜、买瓜;还有四谐音死,所以避讳有四号的房屋和车号;八谐音发,致力以巨款标得八号等等。这些些不良的谐音习俗,会妨碍我们的事务与发展,不值得鼓励。
中国网上资料指出,大门的斗方“福”字必须正贴,福字倒贴的情况,只可用在水缸、垃圾桶和家里的箱柜。因为水缸和垃圾桶里的东西是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抵消“福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于箱柜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和柜子里。另外一个情况,是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遭遇灾难,希望转运者就将福字倒贴。
华人民间里,有一些道教符箓派或一些武馆,是以“风火院”作为名称的。通常他们都将风火院的“火”字倒写,原因是为了消灭火灾,寓意把“火”镇压住使之不生。倘若以此说用来阐释“福”字的话,那么将福字倒贴,就是消灭福气,寓意把福镇压住使之不生了。这样一来就十分不祥,是在消除福气啊!
总之,我认为福字必须正贴,千万不要倒贴。在水缸、米缸、箱柜都要正贴(或可贴“春”字,春含有剩余之意),垃圾桶更不宜贴福字,那是污秽之处。家里有人逝世,也不可贴福字,因为丧期里不可庆新年,到了大祥三年(仅是24个月)孝满之后才可以贴之。中华文化强调堂堂正正做人,福字也请堂堂正正地正贴!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15·2·22

檳城天公誕

檳城天公誕

檳城姓周橋拜天公的盛況。(圗:李永球)
芋草龜是祭祀天公的大禮品。(圗:李永球)
採用“代人”給家人補運,前後各有一位“貴人”相扶,祈求今年內貴人扶持,事事順利。(圗:李永球)
檳城峇峇人家拜天公精湛的祭品擺設。(T君提供)

正月初九特地來到檳城,為見識熱鬧的拜天公風俗。下午6時左右,姓周橋朝元宮即為天公誕舉行一場小遊行,弄龍舞獅,大旗鼓配合囡仔鼓(峇峇鑼鼓)、古裝八仙、神轎以及神車等,敲起了天公誕的序曲。
當天晚上,遊人絡繹蜂擁到姓周橋,整條街道行人摩肩接踵,姓周橋集體聯合膜拜天公,乃檳城具有特色的傳統習俗。長長的祭桌上擺滿各家所準備的祭品,裡邊有歌舞節目表演,祭桌旁則有大旗鼓配合囡仔鼓,以及弄龍舞獅的表演。整個檳城處處可見許多人家在家門口五腳基處祭祀天公,儀式隆重。
祭品方面一般計有:六種素料,水果類如柚子、柑、蘋果、西瓜、香蕉、黃梨、梨子、橙、葫蘆匏、葡萄、石榴、桃子、火龍果、啤梨、哈密瓜、人參果、桔子,還有削皮切段甘蔗等等,糕粿方面有紅龜、紅圓、紅蟶、發粿、米糕、面龜、壽龜、壽桃、碗糕、芋草龜、年糕、蛋糕等,牲禮則分三牲及五牲,多採用豬、鴨、雞、魚(或魷魚)、蝦、螃蟹、雞蛋、熟面(通稱黃面)等選取三或五種,餅乾方面則採用菜碗餅,通常是十二碗或六碗,其他也有香餅、豆沙餅等,甜料如龍眼干粒、紅棗、寸棗、冬瓜糖、生仁糖、土豆糖等。此外,五獸(糖塔)、蜜餞、酒、茶、面線、紅雞蛋、甘蔗均是必備祭品,金紙主要是天公金,小金、大錢等。
上述祭品中,最特別的是“芋草龜”,曾經在本欄介紹過芋草龜(2004年10月17日),那是福建人的一種傳統糕粿,採用芋的莖來做,檳城人通常用在祭祖方面,由於色呈深褐近黑,一般人不喜歡用於祭祀神明,可是它屬於“大禮”的糕粿,用它來祭祀天公是沒問題的,不過這些拜天公的芋草龜有些點綴了一個小紅點,以示它屬於吉利的紅色。會採用芋草龜來拜天公,實在太少見了。
最特別的是補運的“代人”,各戶人家根據家裡成員多少而購買,代人分為男女老少,未婚者只能是買小孩子的代人,然後寫上名字和八字在代人上,再買兩位“貴人”前後護著家裡成員。這個做法與太平有點不一樣,後者是買一位負責擔柴米的“代人”,而不是兩位貴人,然後將所有包括家裡成員的代人排成圓圈,寓意全家團結相互扶持。
峇峇娘惹祭拜天公,一般都不公開給人參觀,更加不歡迎拍照,欲觀看他們的祭祀儀式,可謂難如登天。
一些檳城峇峇人早在一星期前就準備祭品的剪紙藝術,幾乎每一樣祭品都會裝飾上美觀奪目的剪紙。祭桌分上下,上桌以椅子墊高,前後均有手工刺繡的古老桌圍裝飾,銅燭台、石寶燈、瓷碗碟、木餞盒及蜜餞台等,都是名貴華麗的物品。根據不願透露名字的T君說,峇峇人拜天公最禁忌亂講話及喧嘩,那是最神聖的祭祀活動,必須安靜進行,地點多在二落廳安奉神明處拜天公,以前家裡成員祭拜天公後,都被趕上樓去,擔心他們喧嘩吵鬧,只留下穿大衣的男成員在守候,直到燒化金紙時候,才叫他們下樓幫忙。可能因為這樣,峇峇人拜天公逐漸形成不允許人家觀看,不歡迎別人參觀了。
上桌供品為3碗面線雞蛋,3杯龍眼干茶、兩盞石寶燈、香爐、6碗素料、6碗餅乾、一盤拉惹蕉、一盤削皮甘蔗、五獸、蜜餞、盒餞、兩個花瓶。蜜餞採用冬瓜糖、柿餅、桔餅、龍眼干粒、紅棗、橄欖6樣,配上美麗的剪紙及布制花藝。餞盒採用紅白生仁糖、寸棗、土豆糖、米蓼、蔴蓼。下桌則供奉牲禮,還有水果和糕粿,水果必須有石榴、桃子以及柑。金紙摺成數種形狀,尤其一種元寶形的串成如同香蕉般的形狀,有夠漂亮啊!
峇峇民俗講究精致美觀,排列整齊,遵守傳統。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5.03.22

印尼的元宵節遊行

印尼的元宵節遊行

達雅族少女參與年十三的花燈遊行。(圗:李永球)
花燈遊行的各民族服裝少女。(圗:李永球)
令人發噱尖叫的殭屍隊伍。(圗:李永球)
乩童乘坐轎子前往各處神廟進香參拜。(圗:李永球)
跳達雅神明的乩童持著長劍上放著聖珓卜杯求准,其口中銜著一隻無頭的雞。(圗:李永球)
頭系紅巾,手搖扇子,上著唐裝,下穿紗籠,真的不清楚此乩童跳何方神聖啊!(圗:李永球)

元宵節之前,急匆匆趕赴砂拉越古晉,再急匆匆越過邊界,進入印尼加裡曼丹,即西加裡曼丹(西加)的山口洋(Singkawang),為了一窺當地十五暝(元宵節)的熱鬧慶典!
年十三早上四點多,在古晉酒店被手機鈴聲吵醒,一個操客家話的男人問我地址,確認後就來載我,再去載了數個人,一輛客貨車載滿乘客及貨物,就一路往印尼山口洋出發。四百多公里,卻用了10個小時才抵達,進入印尼境內,沿路有許多天主教堂,也有清真寺與華人神廟,以及樸素的鄉村田野景色。
山口洋地方不大,人口約有廿餘萬人,60%是華裔,是華裔占比率最高的市鎮。華裔以客家人居多,多數是河婆客,也有梅縣、新安客等,整個地區操河婆客家話。由於酒店爆滿,價格暴涨數倍也一房難找,在當地聞人林展禮及黃錦陵二君的安排下,我獲得免費入住當地教師聯誼會的“華文小學補習所”,真的謝天謝地。
山口洋是整個西加慶祝十五暝最熱鬧的地方,早就聞名於世,許多外國遊客聞風而至。慶典一連3天,年十三晚上是“花燈遊行”。陣頭有簡單的西洋鼓隊、花燈、花車、神車、舞龍(一些身體內裝有燈光)、舞獅、廣告商業花車、摩哆車隊、各民族服裝隊伍,如華族的滿清服裝和漢服、達雅族(居住山區信仰天主教或原始信仰的土著同胞)及馬來族。一些華族服裝穿得不倫不類,比如頭戴漢服的爵弁卻配搭滿清的衣服。最搞笑的一隊是一位道士裝扮的,指令一班殭屍在街上大跳流行舞蹈或蹦蹦跳動,引人發噱尖叫!
至於神車,除了有神像,也有少數乩童在表演如刀割身軀舌頭等,或兩個人手扶“菜籃”轎在舞動。
翌日,年十四早上到傍晚,整天均是各神廟互相進香參拜,每個參與翌日元宵節遊行的隊伍,都必須到山口洋中央伯公廟以及其他神廟進香,因此各單位都忙於互訪。為何需要這般相互參拜呢?根據當地的風俗,新年期間都得相互進香參拜,尤其元宵節,但當天彼此都參與遊行,無暇前往各廟去參拜,所以就提前進行。而且參與遊行必須獲得所進香參拜神廟神明的允准,因此無論是神廟單位(神轎或菜籃轎)或乩童(包括華裔及少數達雅族),都得逐一向各處神廟的神明卜杯求准,獲得聖珓(聖杯)才能參與遊行。仔細觀察,發現一些乩童投了多次才獲得聖珓。
進香隊伍有些規模很大,多有神轎乩童,或頰穿鋼針或表演利刃割身,但不會受傷流血。神轎除了給神像乘坐,另有一種乩童專坐神轎,底部腳部、背部、手部均是佈滿利刃或鋼釘,但都傷害不到乩童們。
年十四的遊行進香活動,其實與元宵節的遊行大同小異,也是同樣這些隊伍和鑼鼓(包括達雅鑼鼓),也是同樣的裝扮及跳神(包括跳達雅神明),抬著同樣的轎子、舞獅與旗幟、儀仗。只不過翌日是集體大遊行,今天是各別小遊行。由於眾多神廟分開各別參拜進香,整個市區街道,重複著進香隊伍的熙來攘往,敲鑼打鼓,幾乎不間斷,氛圍熱鬧,澎湃激昂。
據說山口洋有大大小小華人神廟七百座,大多數是私人神壇,大家相互參拜的話,需要多天才能完成,所以一般只選數十座有規模及古老具有代表的進香而已。
3天的慶典,年十五的高潮節目是“行街”(客家話),即元宵節迎神賽會。要知端的,且待下週分解!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