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的將軍爺
坤甸(Pontianak)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的首府,華裔極多,以潮州人為主,通行揭陽音潮州話。除了潮州人,也有一小部份客家人、廣府人,以及福建人。福建的興化人從事漁業,福清人從事摩哆行業等。這裡果然是個繁榮的都會,人口密集,車流量繁忙,交通設施較好,高樓也多。
坤甸日報的陳德時,給我介紹當地華社組織。華社組織方面,姓氏團體有59個,計有陳氏潁川堂、劉氏彭城堂、鄭氏滎陽公所、百忍堂張氏宗祠等等。
地緣組織有潮州、客屬、海南及廣肇公館。華人傳統宗教為孔教,華社最高組織則為西加孔教華社總會。1965年發生排華事件,郊區華人逃難到坤甸,住在倉庫裡,由於衛生條件差,每天都有數十人死亡,各姓氏組織代為處理後事,後來成立孔教華社總會,雖然是民間傳統信仰的組織,卻負責華社許多事務。
神廟的歷史則較山口洋及三發來的更早。這裡也有一座3間聯合廟宇,叫做“三神宮”,分別為天后宮、大伯公廟、大(太)子爺廟。根據廟方修繕委員會曾杏娥主任介紹,最老的文物是一個大的鐵鑄方鼎(香爐),乃康熙十二年(1673)之物,可惜被漆料多層塗漆,已經模糊看不到文字了。不過乾隆五十四年仲冬(1789/1790)的鐵鐘的文字,則注明是敬奉大伯公案前永遠供奉。至於光緒年間古物,則有光緒丙午年(1906)的木對聯及盧山伯公石碑等。這3間神廟是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才重建成為三神宮。天后宮主祀天后媽祖,副祀有千里爺和萬里爺,即千里眼與順風耳。大伯公廟主祀大伯公、財神爺及林伯公。大子爺廟主祀神明即哪吒太子。三神宮外觀極為新穎,但廟內檐下的木結構卻是傳統原貌的,曾杏娥指出,在修繕時他們完全保留廟內的傳統架構。
關帝廟外觀極為現代化,若不是那紅色宮燈和一對石獅坐鎮,完全看不出是神廟。雙忠廟裡供奉著唐朝的忠臣張巡和許遠,據說歷史有300年,曾經遭遇火患,文物不幸被毀。在一排現代的店屋中,突出一座紅彤彤的華人神廟,那就是城隍廟了,這裡保存清末宣統年間文物,廟宇狹小香火鼎盛。
若不是陳德時的指點,實在無法找到將軍廟,這座廟在偏僻小巷裡,歷史300年,文物已被偷,失去了實物證明其歷史的悠久,廟裡供奉著一位謎一般將軍爺。關於他的姓名,曾經在降神跳童時說出來,但又不允許公開,結果沒人知道其名,而且將軍爺降神時是說福建話的,以前一些老前輩還聽得懂,如今沒人懂得乩童的福建話,更加難於溝通。感天大帝廟奉祀感天大帝,以及開山地主和大伯公公,廟裡有一塊光緒五年(1879)的牌匾。在無意間走進一條巷子裡,發現了趙元帥廟,那是木結構的傳統廟宇,牆壁地面全是木板,屋脊上的微微木枋翹角,使到它更加的樸素傳統,它具有數十年的歷史。
坤甸市區有一座堂皇的天主教堂。歷史悠久,近年重建迄今還未竣工。巍峨的建築矗立在大地上,半圓形穹隆頂端立著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前端有聖人之像以及達雅族的傳統立柱木雕,走廊上立著多根碩大的羅馬柱,還有雕花精致的銅制大門。堂內彩色玻璃窗色彩斑斕,一部份繪著多位聖人的肖像,穹頂邊沿彩繪聖經故事,整齊的木椅排列兩邊,中間聖殿金碧輝煌,有描金線的木雕,兩旁的耶穌及聖母塑像慈祥凝視著信徒們。坐在堂內欣賞炫麗宏偉的建築,是一種享受,翻開印尼文的天主教經書唱誦本,一些在其他地方屬於敏感禁用的詞彙,這裡完全自由使用。真的喜歡印尼的宗教自由環境啊!
坤甸日報的陳德時,給我介紹當地華社組織。華社組織方面,姓氏團體有59個,計有陳氏潁川堂、劉氏彭城堂、鄭氏滎陽公所、百忍堂張氏宗祠等等。
地緣組織有潮州、客屬、海南及廣肇公館。華人傳統宗教為孔教,華社最高組織則為西加孔教華社總會。1965年發生排華事件,郊區華人逃難到坤甸,住在倉庫裡,由於衛生條件差,每天都有數十人死亡,各姓氏組織代為處理後事,後來成立孔教華社總會,雖然是民間傳統信仰的組織,卻負責華社許多事務。
神廟的歷史則較山口洋及三發來的更早。這裡也有一座3間聯合廟宇,叫做“三神宮”,分別為天后宮、大伯公廟、大(太)子爺廟。根據廟方修繕委員會曾杏娥主任介紹,最老的文物是一個大的鐵鑄方鼎(香爐),乃康熙十二年(1673)之物,可惜被漆料多層塗漆,已經模糊看不到文字了。不過乾隆五十四年仲冬(1789/1790)的鐵鐘的文字,則注明是敬奉大伯公案前永遠供奉。至於光緒年間古物,則有光緒丙午年(1906)的木對聯及盧山伯公石碑等。這3間神廟是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才重建成為三神宮。天后宮主祀天后媽祖,副祀有千里爺和萬里爺,即千里眼與順風耳。大伯公廟主祀大伯公、財神爺及林伯公。大子爺廟主祀神明即哪吒太子。三神宮外觀極為新穎,但廟內檐下的木結構卻是傳統原貌的,曾杏娥指出,在修繕時他們完全保留廟內的傳統架構。
關帝廟外觀極為現代化,若不是那紅色宮燈和一對石獅坐鎮,完全看不出是神廟。雙忠廟裡供奉著唐朝的忠臣張巡和許遠,據說歷史有300年,曾經遭遇火患,文物不幸被毀。在一排現代的店屋中,突出一座紅彤彤的華人神廟,那就是城隍廟了,這裡保存清末宣統年間文物,廟宇狹小香火鼎盛。
若不是陳德時的指點,實在無法找到將軍廟,這座廟在偏僻小巷裡,歷史300年,文物已被偷,失去了實物證明其歷史的悠久,廟裡供奉著一位謎一般將軍爺。關於他的姓名,曾經在降神跳童時說出來,但又不允許公開,結果沒人知道其名,而且將軍爺降神時是說福建話的,以前一些老前輩還聽得懂,如今沒人懂得乩童的福建話,更加難於溝通。感天大帝廟奉祀感天大帝,以及開山地主和大伯公公,廟裡有一塊光緒五年(1879)的牌匾。在無意間走進一條巷子裡,發現了趙元帥廟,那是木結構的傳統廟宇,牆壁地面全是木板,屋脊上的微微木枋翹角,使到它更加的樸素傳統,它具有數十年的歷史。
坤甸市區有一座堂皇的天主教堂。歷史悠久,近年重建迄今還未竣工。巍峨的建築矗立在大地上,半圓形穹隆頂端立著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前端有聖人之像以及達雅族的傳統立柱木雕,走廊上立著多根碩大的羅馬柱,還有雕花精致的銅制大門。堂內彩色玻璃窗色彩斑斕,一部份繪著多位聖人的肖像,穹頂邊沿彩繪聖經故事,整齊的木椅排列兩邊,中間聖殿金碧輝煌,有描金線的木雕,兩旁的耶穌及聖母塑像慈祥凝視著信徒們。坐在堂內欣賞炫麗宏偉的建築,是一種享受,翻開印尼文的天主教經書唱誦本,一些在其他地方屬於敏感禁用的詞彙,這裡完全自由使用。真的喜歡印尼的宗教自由環境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5.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