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福建人做十六嵗

福建人做十六嵗

糖粿有个凹洞,那是盛织女眼泪的。(圖:李永球)
陈启全夫妇在祭祀七娘妈。(圖:李永球)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广府籍盛行拜七姐,潮州籍举行出花园,福建人则有拜七娘妈的风俗了。而福建的风俗与潮州风俗大同小异,均是一种孩童与神明结契的民俗文化。
中国闽南与台湾的民俗书籍或网上资料记载,福建闽南地区的乞巧节风俗,当婴孩出生后,床母神就会来帮忙照顾孩子,每逢大节日得祭祀床母。而第一年的乞巧节,得祭拜七娘妈,让孩子过契给祂,也就是认七娘妈为契母(义母)。此后年年祭拜,直到孩童十六岁为止才“洗契”。乞巧节当天,人们煮糖粿、油饭,还准备水果、鲜花、针线(七种颜色)、胭脂水粉、糕粿,加上七娘亭、七娘轿(七个)和婆姐衣、金纸等等,冀望神明保庇孩童快高长大,平安健康,每年乞巧节得以红线穿过铜钱,系挂在孩童脖子上,称为“挂志”。满十六虛岁那年就“脱志”出花园了。十六岁那年的乞巧节最隆重,父母捧着纸糊的七娘亭(七星亭)立于案前,年满十六岁的子女从亭下穿过,男孩起身后往左绕三圈,称为“出鸟母宫”;女孩往右绕三圈,叫做“出婆妈”。外祖母还赠送衣服、手表、项链等物给男女外孫,一些人家还宴请亲友,大肆庆祝一番。
马来西亚福建人庆祝乞巧节的风俗与中国大同小异,可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做十六岁拜七娘妈的风俗严重式微中,几乎消失殆尽了。主要原因是孩子十六岁后就不再膜拜床母与七娘妈了,再者长辈也没教导年轻一辈继续保持传统,因此逐渐失传。
正在以为已经失传之际,就在太平发现一家是坚持年年祭祀的。主人翁是陈启全与李玉英夫妇。他们遵守已故长辈的传统习俗,即使孩子已经十六岁了,还是年年祭祀,认为七娘妈依旧会保庇孩子出外有人缘,事业顺利。
他们家里的传统是在孩子出世后,每个月的初二十六得祭祀床母,以一碗饭一粒煎蛋来拜祭床母,并上香点烛及化金纸,每逢节日也是如此祭祀,即使孩子满十六岁了。他们还是恪守着传统,在大节日祭祀床母,只不过取消了每个月初二十六的祭祀。
陈启全夫妇祖籍福建泉州晋江东石镇,祭祀七娘妈会亲自做糖粿(俗称番薯圆),即采用木薯粉加上煮熟捣烂的番薯弄成圆形粒状,再以手指头按一个凹洞,放进锅里煮熟,再放进已经煮好的白糖汤里即成。而中国闽南泉州地区的糖粿,是采用糯米,同样搓成圆形按洞,煮熟后撒上 炒熟的花生粉兼白砂糖。其实北马也有用糯米做的,不过多数搀有番薯,且汤水是以黑糖和姜母煮成,与泉州糖果不同。而糖果的凹洞,传统以为是盛装天上织女的眼泪,因为牛郎织女一年见面一次,织女因此而洒泪痛哭,眼泪纷飞而下,被糖粿盛下了。当我们吃糖粿时,一颗颗珍贵的眼泪都是爱,多么浪漫的应节食品啊!
启全家祭祀七娘妈的时间是在七月初七的午后,在住家门口处摆置香案,祭品有七杯茶、七色花、七色线、七粒碗糕、七粒苹果、糖粿、油饭(糯米饭)、煎鱼、牲礼(三牲)、海棠粉及女性化妆品、金纸、七姐衣及七姐盆。玉英说,化妆品拜后她会使用,会使到自己更加有人缘及青春美丽。孩子长大了本来可以不拜牲礼,因为今年喜获一位孙儿,所以才加上了牲礼。观察了其祭祀七娘妈的习俗祭品,是极为传统,主要福建人必须有糖果及油饭,不过缺少了七娘亭,至于七姐衣及七姐盆則属于广府人的祭品。我国各民族或籍贯的民俗交融现象,已经极为普遍,这是民俗发展的自然规律吧。
福建人的祭祀七娘妈与做十六岁风俗,严重式微中,难得还有人家在坚持着,值得赞扬啊!
光明日報·副刊·觀風問俗専欄。圖文:李永球。(2016.8.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