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走進太平大街

走進太平大街

甲必丹鄭景貴的故居尾端店鋪落在大街上,前端坐落在馬列律,頭尾相連。(圗:李永球)
1945年的“討米慘案”就發生在這裡了。(圗:李永球)
繁忙熱鬧的大街中段。(圗:李永球)
大街的傳統建築與新式建築,顯得參差不齊。(圗:李永球)

太平最古老的街道——敏律(Main Road),乃早期最主要的政府機構街區,也是太平最繁華的商業街道,華社通稱為“大街”。上世紀80年代末期,太平市議會將敏律易名為“大閩沙麗街”(Jalan Taming Sari)。
大街源頭從吉輦包監獄開始,一直延伸到十三間(文華酒店)為止。昔年英政府看重大街,將一切政府機構等建立於兩旁,諸如:監獄、警局、軍營、博物館、教堂、醫院等等,甚至高官官邸、軍火庫、俱樂部、市政府、縣屬等重要機關也在附近。其中歷史悠久的當數1875年建立的聖母聖心天主教堂、1879年的監獄、1883年的博物館等等。華人古跡則有1883年興建的嶺南古廟,以及廟後的嶺南廟塚山。
經過政府機關後,就是商業店鋪了,整齊有序排列於兩旁。太平許多老字號都在大街上,如最老商號——得和源和公司(1889)、怡保面包店(1918)、中華相館(約有90年歷史)、逢春閣藥行、BISMILLAH印裔穆斯林餐室(1900)、NAWAB DIN(1892),還有一間已經結束生意多年的“R.MANECKSHA&CO.”公司,創辦於1909年,店旁的橫街以此店東主名字命名為JALAN MANECKSHA以志紀念,據太平朱國源的調查,此家族乃猶太人,他們家族的墳墓全在舊甘文丁路猶太墓園裡。
眾商店中以華裔經營的洋貨店、布店、電器店,以及印裔經營的咖啡餐店、花飾店,各民族經營的金飾品店、地毯店等為多,尾端處有數間藥房及小型專科醫院。團體組織方面,有閩屬的南安會館、北霹靂車商銷售公會,太平印度人公會本在這裡,數年前已搬遷他處。尾端處有一座馬來國小和一間教會幼稚園。
已故甲必丹鄭景貴的店鋪及故居建築極長,頭尾相連,大門開在馬列律,尾端就落在大街旁,頭尾均是商業店鋪,沒有後巷,是太平最古老的建築原貌,本來其故居的範圍極大,還有大花園、亭台車房等,隨後一些土地被變賣,如今僅剩一座兩間故居而已,花園已消失無蹤。故居外貌依舊,內部全非矣。
歷史上,大街曾經發生過一次政治示威運動。事關1945年日寇投降後,10月間,馬來亞共產黨通過左翼團體,號召太平市民罷市罷工,要求英政府歸還他們之前被充公的白米,誰料英政府不屈服,反進行逮捕行動捉了4名首腦人物,翌日,左翼分子在廣東會館號召群眾上街遊行示威,爭取討回白米,釋放4名被捕人士及日本軍用票可以兌換為叻幣。示威抗議獲得群眾的熱烈支持,數千名示威者浩浩蕩蕩從古打律遊行到大街,靠近紅毛土庫(今百齡咖啡廳),就被英軍阻止前進了,群眾們只好坐在地上,英軍共有16名印度兵分兩行排列,12挺機關鎗擺在地上,其後有12名英國軍官,一位印度兵以流利的華語向群眾作出勸告,命令他們解散,雙方堅持不讓,時間一到,一名印度兵拿起機關鎗先向上空開了3響,最後射向人群,有4名華人一時驚慌站起來,因此中彈身亡,這時候大家才如驚弓之鳥,逃個無影無蹤。這是太平史上的“討米慘案”。
目前大街最熱鬧興旺之處,是在中段一帶,尾端靠近十三間處一片蕭索,商店慘淡經營。物換星移,大街渡過悠悠的百余年後,新式建築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現,古舊的陶瓦磚柱,木板窗門舊建築逐漸消失,所剩無幾;一間間四層樓,鋼骨水泥黑玻璃門窗的現代建築矗立其間,給人迎新棄舊的感覺,傳統建築才是我們的民俗精粹,可是人們寧願發展,也不願意保留。
在歷史潮流演變中,大街逐漸遜色,與古打律一比就淪為次要了,昔日繁華已不再,滄海桑田之嘆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 / 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1.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