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帶孝的神明
北馬一些神廟裡的角落,供奉有一尊神明,祂頭戴高帽,帽上有字“一見大吉”或“一見發財”,五官憂愁,眼流血淚,舌頭伸長,衣帽白色,外披麻衣,一手持扇,一手持孝杖(哭喪棒)。每當我帶團導覽問及那是何方神聖,幾乎沒人說得準,通常人們會猜測那是黑白無常、濟公、一見發財……。
這位神明叫做孝子爺或孝子伯,也叫麻衣神。據說他就是《二十四孝》之一〈刻木事親〉的主人翁丁蘭。丁蘭是東漢時期人物,相傳其父早故,與母親相依為命,但為人不孝,每天中午,其母都帶午飯到田裡給務農的他。然而,幾乎每次都被他打罵,早一點拿飯過去,他就打罵這麼早拿飯來,是要故意使到飯菜涼了,讓他吃了壞肚子;遲一點拿過去也被打罵,指她故意遲來讓他餓死。遇到大逆不孝的兒子,母親天天以淚洗面,直到有一天,丁蘭看到羊羔是跪著吸吮母羊的乳汁,而烏鴉每天餵食的初生雛鳥長大後,就飛出去找食物來反哺母鴉。當下他醒悟了,懺悔了,覺得自己簡直禽獸不如,不懂得孝順父母,當天中午母親送飯來,他遠遠見到母親步伐踉蹌走得辛苦,於是飛跑過去迎接並大聲呼叫母親,豈料其母見他如此大聲呼叫,氣喘吁吁跑來,以為他勃然大怒要打她,一時心驚而跳往旁邊的潭裡自盡。他目睹悲慘的這一幕,馬上跳下潭裡救母親,可是母親屍沉潭底無法尋獲,他只撈到一塊木頭,只好拿回家裡供奉,每天上香膜拜,披麻戴孝哭泣母親,一直哭到眼出血淚,舌頭伸出而亡。
我們的信仰裡頭,有福神、財神、醫神、孕神、保護神、救世神、忠義神等等,孝子爺則是儒家的“孝神”。如果家裡出了不孝子,在以前,長輩們就到廟裡膜拜孝子爺,祈求讓不孝子回心轉意,浪子回頭,做個好人。
孝子爺的形象與黑白無常的白無常很相近,往往被人誤以為他就是白無常。事實上,黑白無常是地獄裡的陰差,即閻羅王、城隍爺、東嶽大帝等神明的部將。手執腳鐐手銬索命令牌,專門緝拿死亡者的鬼魂回到陰府去。白無常名叫謝必安(答謝了就平安無事),體態高瘦,膚色白皙,身穿白色衣服,戴高帽,通稱“七爺”。黑無常名為范無救(沖犯了就沒得救),體態矮胖,膚色黝黑,身穿黑色衣服,戴高帽(或矮帽),通稱“八爺”;他們的帽子上通常寫有文字如“一見生財”、“天下太平”、“正在捉你”、“你也來了”、“一見大吉”等等,一些造型也有嘴伸長舌的。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七爺八爺通稱為大爺伯二爺伯。
另外一個民間傳說黑白無常本是結拜兄弟,有一天兩人出走同游,天將下雨,白無常回家拿傘,誰料雷雨交加,河水高漲,把矮小的黑無常沖走淹死,白無常拿傘到來搶救不及,痛不欲生,就吊死在樹上,舌頭伸得很長。所以其造型通常是戴白色高帽,寫著“一見大吉”,全身白衣,手執哭喪棒,嘴伸長舌。
白無常的造型與孝子爺極為相近,難怪會被誤作同一位神明。如何分辨呢?孝子爺持扇與孝杖,身披麻衣。而黑白無常是不批麻衣的,曾經在巴生某個神廟裡見到黑白無常批麻衣,那是錯誤的服飾。
孝子爺本是孝神,然而神明也會轉型,近年來祂逐漸轉型為財神。蓋因帽子上的“一見發財(大吉)”而被當做財神,人們向祂祈求橫財就手,財源廣進。其腰間有個招財進寶袋子,裡面有著許多紅包和鈔票,供善信借去做生意或興旺等用途。而且善信也供奉煙酒給祂,甚至在舌頭上塗上鴉片,無酒不歡無煙不抽,漸漸與黑白無常的供法一致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實在耐人尋味啊!
我們的信仰裡頭,有福神、財神、醫神、孕神、保護神、救世神、忠義神等等,孝子爺則是儒家的“孝神”。如果家裡出了不孝子,在以前,長輩們就到廟裡膜拜孝子爺,祈求讓不孝子回心轉意,浪子回頭,做個好人。
孝子爺的形象與黑白無常的白無常很相近,往往被人誤以為他就是白無常。事實上,黑白無常是地獄裡的陰差,即閻羅王、城隍爺、東嶽大帝等神明的部將。手執腳鐐手銬索命令牌,專門緝拿死亡者的鬼魂回到陰府去。白無常名叫謝必安(答謝了就平安無事),體態高瘦,膚色白皙,身穿白色衣服,戴高帽,通稱“七爺”。黑無常名為范無救(沖犯了就沒得救),體態矮胖,膚色黝黑,身穿黑色衣服,戴高帽(或矮帽),通稱“八爺”;他們的帽子上通常寫有文字如“一見生財”、“天下太平”、“正在捉你”、“你也來了”、“一見大吉”等等,一些造型也有嘴伸長舌的。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七爺八爺通稱為大爺伯二爺伯。
另外一個民間傳說黑白無常本是結拜兄弟,有一天兩人出走同游,天將下雨,白無常回家拿傘,誰料雷雨交加,河水高漲,把矮小的黑無常沖走淹死,白無常拿傘到來搶救不及,痛不欲生,就吊死在樹上,舌頭伸得很長。所以其造型通常是戴白色高帽,寫著“一見大吉”,全身白衣,手執哭喪棒,嘴伸長舌。
白無常的造型與孝子爺極為相近,難怪會被誤作同一位神明。如何分辨呢?孝子爺持扇與孝杖,身披麻衣。而黑白無常是不批麻衣的,曾經在巴生某個神廟裡見到黑白無常批麻衣,那是錯誤的服飾。
孝子爺本是孝神,然而神明也會轉型,近年來祂逐漸轉型為財神。蓋因帽子上的“一見發財(大吉)”而被當做財神,人們向祂祈求橫財就手,財源廣進。其腰間有個招財進寶袋子,裡面有著許多紅包和鈔票,供善信借去做生意或興旺等用途。而且善信也供奉煙酒給祂,甚至在舌頭上塗上鴉片,無酒不歡無煙不抽,漸漸與黑白無常的供法一致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實在耐人尋味啊!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07.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