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馬六甲的峇峇普度

馬六甲的峇峇普度

馬六甲的傳統必粿餞。(圖:李永球)
雞牲的翅膀是向前拗出。(圖:李永球)
每一道菜碗均以青蔥切段點綴。(圖:李永球)
青雲亭和尚正在給大士爺等神像點眼開光。(圖:李永球)
馬六甲老街住家紛紛祭拜“好兄弟公”。(圖:李永球)

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特地趕赴馬六甲青雲亭觀察流傳數百年之久的峇峇普度。這是一場傳統的普度法會,令人大開眼界。
普度法會就在青雲亭對面的一座古老涼亭裡舉行,上端有“盂蘭勝會”紙藝,前端有傳統燈籠一對,文字為“甲國;青雲亭”。昔年馬六甲是一個國家,後來英國政府將各個馬來土邦聯合起來成為馬來亞,所以這個國名已經不存在多年,可是此燈籠依然延續著舊名稱,誠然夠古老。
尾端處供奉著紙糊的大士爺、黑白無常、鬼卒,還有金銀山等紙糊祭品。大士爺的服裝造型屬於武裝,背部沒有三角旗幟。
桌子上的祭品有甘蔗(切段)、香蕉、黃梨等水果。糕粿類計有面必粿、烏龜粿、梔仔粿、粿哥芝(馬來粿)、閏吧於浪(馬來粿)、米糕、碗糕粿、包、四色粿等等。面必粿又叫必粿,即北馬福建人的摩訶粿,面必粿有做成“餞”,所謂餞,或稱為“塔”,即以面必粿穿過繩子,綁在一個尖形器物上宛如一座尖塔。烏龜粿就是北馬福建人的芋草龜。梔仔粿又叫枝仔粿、筧仔粿,乃福建人專用於祭祀祖先及陰間孤魂,吃時沾黑糖漿或鹵豬腳汁。四色粿也叫“手指”,其實是一種普度施食時用來“變食”的糕粿,北馬通稱為“薦頭”。這種粿僅用在施食,是罕見的糕粿品種,在北馬很多糕粿販都不會做了,甚至不懂得是甚麼東西。馬六甲的四色粿與北馬的薦頭造型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我首次見到這種造型的四色粿,極有特色。北馬道教施食不用薦頭,而是“孤魂母及孤魂子”。
牲禮方面為五牲,即豬肉、雞、鴨、魷魚和面。不過一部份雞鴨的翅膀拗法與北馬略不同,是往前拗出。問了老前輩,有說是祭拜陰魂之固有拗法;又有說鴨翅膀是拗出,雞的翅膀則拗向內成三角形,因為鴨拗出是為了游泳。其他祭品尚有數十道的菜碗、飯、酒、茶、大餅等等。菜碗為雞、鴨、豬肉、蝦、蔬菜、海鮮、肉卷等煮成的菜餚,每一碗上面以青蔥葉切段點綴,加上染紅色的冬粉絲,格外顯眼。其實幾乎每一樣的祭品均有紅紙條點綴,此為當地普度的特色。此外尚有12碗素食的素菜。
祭品裡有傳統的香煙,即以煙紙包裹煙絲成一枝枝,目前少見有人抽這種香煙了。桌子底下鋪上草蓆,擺著撲克牌和傳統四色牌。這些均是供“好兄弟們”享受的祭品。神案上的蠟蜡則有紅白兩色。
傍晚時分,普度法會開始,由數位僧人及一位嗩吶師,在鼓樂齊奏下,僧侶開始誦經灑淨,並給大士爺等神像器物點眼開光,最後上中案坐台拗手印施食。整個過程十分嚴肅。到了晚上結束時,則焚化一切紙錢紙屋及神像。
傍晚時分,行走在馬六甲老街上,幾乎是家家戶戶包括商店紛紛在門口處祭拜“好兄弟”,祭品僅是簡單的面必粿,餅乾和糖料等等,多數只是焚香燒燭膜拜,並焚燒紙錢,一年一度的七月普度就這樣結束了。
馬六甲的峇峇普度,有著福建漳州民俗的遺存,一些猶然保存著傳統特色,尤其面必粿、必粿餞、烏龜粿、四色粿、梔仔粿、往前拗的雞鴨等等。尚有兩種屬於馬來同胞的糕粿,這些均凸顯了峇峇普度的特色。
更正:上星期拙文第二段“……左邊是踏球的雌獅,右邊是撫崽的雄獅……”為錯誤。實為“左邊是撫崽的雌獅,右邊是踏球的雄獅”。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1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