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客粵婚禮上的燒豬


 

         廣府及客家人在婚俗上,必須有燒豬,那是男家送給女家的大禮物。女方收到了,通常切取中間部分,把頭尾四肢還給男方。

         早期送燒豬是在婚禮後“三朝”(婚後第三天)送的,後來提前在婚禮當天或更早的“過大禮”時送之。數年前參與馬六甲一場客家峇峇婚禮,燒豬是在過大禮當天送給女家,女家切下中間部分,再塞進多粒橙及一套衣服還給男家。

         巴生張水蓮女士(祖籍廣東四會)受訪稱:“早期婚禮的三朝回門,男家得送燒豬給女家,女家切下中間部分,留下頭尾及四肢,中間空的部分就塞進新錢包一個、布匹一塊、褲帶一條,再以紅紙包裹燒豬身送還男家,後來布匹改為男裝褲子,新郎就省下請裁縫做褲子的功夫了。現今社會燒豬改在‘過大禮’時一拼送去,甚至很多人家以‘燒豬紅包’代替燒豬。讓女家自行購買之”,她表示:“若是在以前,送燒豬是根據新娘初夜有沒落紅來決定,有就送之,反之就不送。當新郎空手上門,人們就明白新娘沒落紅,可憐新娘及女家會遭受親友的歧視及閒言閒語。”

         客粵婚俗的送燒豬,在舊社會就是對女性初夜有否落紅的反應。葉春生主編《嶺南民俗事典》“吃燒豬”條目云:“舊時廣州婚嫁,以是否‘吃燒豬’表示新娘是否貞潔。俞溥臣《荷廊筆記》:‘廣州婚禮,於成禮後三日返父母家,必以燒豬隨行,其豬數之多寡,視夫家之豐瘠,若無之,則婦為不貞矣!’……新娘三朝回門的燒豬,象徵紅花閨女,若回門的禮物中沒有燒豬,說明新娘不貞,往往退婚成訟,故民間以‘吃燒豬’作為新娘是否貞潔的代名詞。”

         劉志文主編《廣東民俗大觀》“珠江三角洲婚禮俗”云:“到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起來,得對家翁家婆及各叔伯行拜請茶,然後新娘要去‘陪娘仔’。三朝,男家準備了許多粉糰及食物,給新娘拿回娘家去,叫做‘返面’(回門)。值得一提的是,燒豬在廣州的舊式婚俗中,有著非常奇特的意義,舊婚俗新娘‘三朝’入廚房煎粉糰(俗稱‘薄撐’)後,便要更衣回娘家。男方須準備些燒豬送去女家,這才證明新娘是白璧處女。因而新娘回娘家有沒有燒豬吃,便成為評判新娘是否貞潔的準則(廣州舊時有一種婆子專門配藥給女子吃,叫做‘裝豬’)……‘余有嶺南雜詠,內一絕云:閭巷誰教臂印紅,洞房花影總朦朧,何人為定青廬禮,三日燒豬代守宮。’所以新娘若被稱為‘唔食得燒豬’,那就是指她曾經偷過漢子於前。”




         上述資料顯示廣州婚俗裡,三朝回門必須有燒豬,沒燒豬即新娘為非處女。此外,另一種作法是送去割下雙耳的燒豬,以示新娘非處女。這些都是古代殘酷的鄙視女性遺存,男子可以風流,女子必須貞潔,對女性極為不公平。醫學已經證明,不是每個處女在初夜都會落紅,曾經對一些女性做調查,就有數個女性表示初夜完全沒落紅。若活在古代的廣東社會裡,她們會遭到惡劣對待,或被訴訟,或被退婚,或被男家鄙視,受盡欺凌。

         只要對某個群體造成傷害的,就可歸類為“陋俗”,必須剷除之。幸虧隨著時代發展,人們不再重視處女與否,當今社會婚前性行為極為普遍,所以“不送燒豬”或“割燒豬耳”的陋俗,也就煙消雲散了。如今的送燒豬只是一種禮俗,是送給女家的一份大禮。

         我國客粵送燒豬風俗在上世紀發生演變,已不在三朝送,而改在婚禮當天,甚至提前到過大禮之時,有些甚至以“燒豬紅包”代替燒豬送給女家。從上世紀開始,福建與潮州人在喪禮上,女婿得致送一頭燒豬祭祀。所以客粵人就笑稱閩潮人死後才有燒豬拜吃,而客粵生前就吃,先吞進肚子裡享受到了。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2月1日。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福建“滷肉”



 

         福建人有一道美食叫做“滷肉”(北馬),也叫“五香”(中南馬及新加坡),在許多咖啡店或小販中心均有售賣。主要是油炸的食品,配合醬料蘸著吃,洋溢著傳統味道。

         傳統滷肉裡的小食品計有:肉捲、蝦餅、薄餅糋(tsinn)、豆乾、滷豬頭皮、滷蛋、芋糋、番薯糋等,經過油炸切塊,再配上切塊黃瓜。其醬料有兩種(或單一種辣醬),一是辣醬、一是甜醬,紅色的辣醬會撒上很多的塗豆脯(花生碎),味偏甜辣;黑色的甜醬較粘稠,味道偏甜,蘸著醬料吃,香味四溢,酥脆爽口,令人愛不釋口。福建話的“糋”可作名詞兼動詞,放在食物前多做動詞,通常指大鍋油的炸,如:糋豆乾、糋油炸粿、糋肉等等。放在食物後多做名詞,指油炸的食物,如:薄餅糋、馬花糋、老鼠糋等等。

         各地的滷肉略有不同,滷肉裡的“肉捲”是以豬肉碎混上蔥頭碎等香料,以豆枝(腐竹,古早時多用網紗油)包裹成條狀,它在太平被叫做“肉捲”,檳城叫做“滷肉”,中南馬新加坡叫做“五香”,中國福建閩南有稱為“五香(捲)”或“雞捲” 等。傳統的肉捲是採用豬肉碎,檳城多用較為粗顆粒的肉,後來有的是整條的肉做成,省下切顆粒的工作。稱它為肉捲可謂名副其實,是以肉捲上豆枝而成;稱它為滷肉則顯得不大正確,因為它是炸的不是滷;稱它為五香也可以,蓋因它有放五香粉調味。

         滷肉裡的“豬頭皮”,即以整個豬頭的肥肉及耳朵切塊,配上五香醬油蒜頭香料等長時間滷煮,肥肥軟軟,“滷肉”沒了豬頭皮,就顯得美中不足。




         福建同安與石碼的五香極為出名,同安的宴席頭盤(冷盤),第一道就是“五香捲”或“滷水拼盤”(福建朋友提供資料)。曾在福建安溪吃過雞捲,迄今依然回味無窮。

         在檳城,這道美食叫做“滷肉”,中南馬新加坡叫做“五香”,均指美食裡的“肉捲”。雖然此道美食在太平也叫做滷肉,不過是指滷豬頭皮而不是肉捲。肉捲在太平被叫做肉捲,在檳城稱為滷肉,在中南馬新加坡叫做五香,同一個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卻有不同的名稱,真的耐人尋味!

         隨著時代的發展,滷肉的變化極大,近年的演變是小食品多元化,加了許多新食品,如各種口味魚丸、肉丸、魚餅、加料豆腐、海鮮腐皮、魚肉、皮蛋、雞翅膀、皮蛋雞等等,近年更是採用冷凍或西化的食物,如蟹棗(蟹柳)、雞肉塊(nuggets)、香腸等。有一些不再動手做,全採便料及冷凍食品,所以滷肉裡見不到滷豬頭皮、薄餅糋、肉捲(若有,也是購買的冷凍貨)等等傳統食品,甚至醬料也是買的。




         所謂美味在民間。古早時神廟演梨酬神,一般都會聘請傳統戲劇表演,通常會有一些小販跟隨戲班到來售賣各種小食,這種小販就叫做“走棚跤”(福建話,跟著戲班跑的流動小販),它們跟隨戲班到處流動售賣,沒固定地區,戲班到哪就跟到哪,沒“戲檔”(沒表演)時也隨著休息。饕餮們最喜愛這種小販,它們的滷肉還是傳統味道,有滷肉、肉捲、蝦餅、滷蛋等等,都是親手做的,醬料也是親自調配煮成,味道依然傳統。部分城市地區的變味了,郊外鄉村地區的還是保留古早味,若遇到走棚跤,不要錯過“戲棚跤”(戲棚下)的小販哦!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1月24日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保庇平安天官鎖


 

         經常會見到嬰兒或小孩子,手腳上穿戴著手鏈或腳鏈,頸項有項鏈等物,這些有是金打造,或是銀、“蘇砂”製造。手腳鏈通常配有小鈴鐺,在嬰孩走動時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可讓看顧者知道嬰孩在轉動或爬走,而注意其行動安全。傳統習俗認為手腳項鏈彷彿手銬、腳銬及枷鎖,將嬰孩給拴住了,不被鬼怪抓走而長命百歲。

          戴在嬰孩頸項的有一種叫做“天官鎖”的保身器物,古早時曾經在我國出現過,當今已消失多年。天官鎖通常是銀製或玉器,一般刻有文字如天官賜福,長命百歲等等,或配有鈴鐺等小器物,形狀如古代的鎖頭,故稱。嬰孩穿戴天官鎖,祈求天官大帝賜福,保庇平安健康,快高長大,長命百歲。嬰孩時期的抵抗力極弱,人們往往祈求神明保護讓嬰孩渡過疾病難關,天官鎖宛如一個鎖頭,將嬰孩的魂魄與軀體給牢牢鎖住,不讓鬼差捉走而活到長命百歲。

         黃韻旻:〈天官鎖〉文中提到:“閩台一帶,給至交的親朋戚友家小男孩慶周歲時,喜歡送個‘天官鎖’的禮品給小孩。所謂‘天官鎖’是用一薄銀片(或銅片),打成鎖形,正面還鐫刻上‘天官賜福’、‘長命百歲’、‘富貴吉祥’等字樣。‘天官鎖’用一條銀鏈子串著,讓小孩子佩戴胸前,據說能辟邪卻痛,百無禁忌。”

         關於天官鎖有個傳說故事,清朝康熙年間,有個貝勒(王爺)到處強搶民女,姦淫成性,百姓怒不可遏,紛紛告上衙門。時任京兆尹是福建漳州人唐朝彝,鐵面無私,剛直不阿,接到許多百姓控訴女人被強搶姦淫的狀子,即刻逮捕貝勒歸案,經過公審判了死刑,此事驚動了皇家族親,皇太后為了挽救貝勒,就提出六不殺的“單日不殺,雙日不殺,城內不殺,城外不殺,見天不殺,著地不殺”為難限制。可是唐朝彝極為聰明,終於想出了辦法來處死貝勒。他在城門內的廊道搭起一個台,擇在單雙日的交接時間(即今的零時),將貝勒斬首。貝勒頭頂城牆,腳踏台子,不在城內,不在城外,不在單日,不在雙日,如此一來,就符合了上述六個不殺條件。皇族聞訊怒不可遏,揚言欲捉唐朝彝剝皮挖心,康熙帝擔心此舉引起漢人的不滿而造反,對清廷的統治不利,便御賜一面“天官鎖”保護唐朝彝,讓他佩戴在胸前,任何人見到天官鎖彷彿見到皇帝聖旨,都不得對他下手殺害。唐朝彝知悉事態危險,藉機告老還鄉,一路平安到家。從此以後,閩南人相信天官鎖是個保身寶物,可保永無災難,平安無事。便仿製了天官鎖來給孩童戴在胸前(女孩就沒有),以祈求平安無災,健康長大,長命百歲,直到八、九歲才取下。(參考:黃韻旻〈天官鎖〉)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不足為信。天官鎖只是個嬰孩保身器物,當孩子逐漸長大,大約到了十多歲抵抗力強大了,就可取下。現今在馬來西亞已經罕見有嬰孩戴天官鎖,此物也極其少見。太平古董商陳國首先生多年前在檳城花了數百元購買到一個峇峇人保存下來的天官鎖,他極為喜愛,當作民俗裝飾物而每天穿戴在身上。其天官鎖是玉器,上有纂刻文字“長命富貴”,邊框包銀固定,下有三條短鏈,分別掛著小鈴鐺、一個水果及打鼓老翁。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1月17日。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孩童佩戴的保身物


 

         馬六甲估俚文物館負責人曾台成先生取出館內一條古老的小孩“保身物”,說出它背後的故事,它是老估俚從福建南來後,繁衍子孫後代留下的遺物,藉保身物的力量來保庇孩子平安健康,快高長大。

         台成說,保身物共有九項小器物,皆是銀製品。傳統習俗上每逢閏年,子女們會給家裡老人家購買銀飾品,意為給他們添福添壽,這些也可當作陪葬品。因此,銀器就有了添福壽的象徵,某些地方的福建話“銀”諧音“運”,銀也有了補“運”的吉祥諧音。

         這條項鍊共有九項銀器物,計為:印、碗、三合牌、七星劍、符筒、月斧、雲板、天官鎖、刀。台成對於九項器物做出了下面的詮釋:

         印:即符印,一般符印均有消災解厄之效,藉此保庇孩子無災無難。碗:意義是給孩子好養育,有得吃。三合牌:三角形的牌子,牌上花草圖案象徵孩子的根基。所謂三合即地支三合——寅午戊、申子辰、巳酉丑、亥卯未,藉三合的力量來輔助孩子八字的缺陷,希冀孩童根基受到三合的輔助而健康成長。七星劍(圖中的鑄成八星劍,應該是誤鑄):歷來是文官佩劍,武將佩刀,劍屬於文官文神之寶物,可斬殺關煞的凶神惡煞。符筒:用於置放神符或保身符之物,打開筒蓋把符放進筒裡密藏,避免受到潮濕。月斧:用於劈開(避開)邪靈鬼祟。雲板:上有文字“青雲亭觀音佛祖”,乃馬六甲青雲亭的保護物,雲板響聲可保護孩子受到觀音保庇平安。天官鎖:乃福建民間的平安保護物,類似鎖頭鎖住孩童的魂魄身軀,避免妖魔鬼怪的侵害。刀:武將佩刀,刀可砍殺關煞的魑魅魍魎。

         他繼續說道,古人藉吉祥保身物來保護孩童平安長大,一般只採用一項或幾項,這個共有九項,可見此孩童問題棘手,衝犯的關煞極多,必須靠如此多的寶物來護身。

         他說,關煞有很多種,而孩童關煞也有數十個,《通書》裡就有《廿六關煞》。從每個人的出生八字即可查到衝犯什麼關煞,孩童在一歲至三歲時,會因為衝犯關煞而多災多病。在廿六關煞裡頭,舉出數個關煞供大家了解,如四季關:“凡正二三月壬辰時生人犯此關,忌一歲出入凶喜事”;和尚關:“凡子午卯酉年辰戌丑未時生人犯此,忌入巷寺見僧尼”;金鎖關:“凡正二月申卯時生人犯此,忌帶金銀器物”。衝犯關煞的孩童十分多事,有許多禁忌,諸如不可參與紅白事、不可見到和尚尼姑、不可穿金戴銀,或百日內不可到出門、或不可見到井泉池塘溪湧等等,一些關煞可通過佩戴保身物化解之。

          古時候醫學不發達,孩童抵抗力較弱,人們相信神秘的保身物可保護平安健康,因此產生了林林總總的保身物,或通過巫術、宗教祝禱等等來達到目的,大家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尋求保身物、巫術或宗教的力量來庇護,民俗或宗教無非就是讓人們尋求心靈上的慰藉。這九項保身物,可謂是一個罕見珍貴的古物,可保護孩童的健康成長。姑且不論是否有效,是否迷信,但它們起碼會達到慰藉人心的功效!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1月10日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婚禮上的湯圓


 

         眾所周知,湯圓是冬至的應節祭品與食品,除此之外,福建人在六月十五過“半年節”,也有做湯圓來祭祀祖先神明及品嚐。

         湯圓在婚禮上極其重要,先看文獻上的記錄。劉志文主編《廣東民俗大觀·佛山婚嫁風俗》:“深夜,舉行‘上頭’,掛字架(按家族輩次排序,為婚娶男子命字,即大名),並共吃糖水湯丸”;黃炳瑜撰寫閩南婚俗吵新娘〉文中提到:“新夫妻關在洞房裡,由一個男人拿著木梳、篦子分別在新娘頭上各梳三下;另一個女人在新郎頭上各梳三下,這叫‘上頭’,表明新夫妻已正式成了大人;最後,新夫妻同吃‘圓仔’、豬心……”;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紅丸一般搓成直徑一點二公分的粒子,經開水鍋煮熟撈出,放於米篩中瀝乾水份待用,待到新娘入門的前一天,將紅丸加糖煮透後挨家挨戶分贈親堂及鄰居以及好友,以示報喜,這也就是婚前的‘惠丸’禮俗……娶親當天凌晨,新郎新娘分別在自己的祖廳舉行‘上頭’儀式,男家要以三碗紅丸擺在祖廳桌上孝敬祖先,女家則從男家盤擔取出四粒大如乒乓球隊特大紅丸擺在祖廳桌的四個桌角,俗稱‘桌角丸’。然後分別由屬龍的長輩男女為新郎新娘舉行‘上頭’儀式。這叫做‘上頭丸’”

         上述資料顯示,無論是閩粵都有“上頭圓”的習俗,而福建風俗還有“惠丸”的送親友紅湯圓報喜。上頭就是成年禮,當吃了上頭圓,代表就是成年人了,此後可以成人的身份進行民俗儀式。成年禮本來與婚禮分開,後來與婚禮結合為一,兩個禮儀合在一起進行。

         傳統上,婚禮前先進行上頭禮,儀式是祭祀天地神明祖先,祭品裡必須有上頭圓。湯圓顏色有些是全紅色,有些是紅白參半。通常由父母餵食,各餵兩粒,不可咀嚼,直接吞下腹。早期有的上頭禮是女子嫁到男家時,與新郎一起進行。

         除了上頭圓,新人進入洞房時,必須食“合房圓”,此為閩潮風俗。葉春生、林倫倫主編《潮汕民俗》:“新郎新娘到家後共入洞房,共坐於床邊,這時伴娘就要拿出一碗糯米湯圓或桂圓肉煮的糖水給他們吃,謂之吃‘合房圓’。一邊吃,伴娘一邊‘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兩粒之後互換盅盞,再各吃兩粒,俗稱‘交杯換盞’,以示親密無間。這時伴娘再次‘做四句’……”;劉浩然在上述書中提及:“新婚夫婦要在洞房中吃‘相見丸’……新婚夫婦各人捧起木碗,每人吃了兩粒紅丸之後,由送嫁媽導演,互換手中的木碗,每人又吃了碗中另外的兩粒紅丸。這就是‘成雙配對’,‘交杯換盞’之意……”;林明義在上述書中寫著:“新郎新娘相對坐在新房的圓椅上,一同‘食圓’,‘圓’即糯米做成的圓子,約鳥蛋般大,加砂糖和水煮成,在‘冬節’(冬至日)和‘徙厝’(搬家)時食用,夫婦兩人起先各有食用,再交換食用,好命人在其中間為其為其服務,‘食圓’就是希望夫婦兩人能像團子一樣的圓滿和合。”




         合房圓(相見丸)吃了是祈望新婚夫婦在行房時能夠和合順利,蓋因古早的媒妁婚,新人未曾見過面,也未有行房經驗,存在害羞等因素的障礙,傳統上認為食了合房圓會解除行房的障礙。隨著時代丕變,男女自由戀愛,婚前性行極為普遍,合房圓也因此被淘汰了。我國早期曾有合房圓,禁忌咬破,必須整粒吞下腹,合房圓象徵夫妻和合行房圓滿,咬破就破壞了其意義。與我們截然不同的,西方婚禮的以刀切蛋糕儀式,把完美的蛋糕給切破,顯現其民族的破壞性極強。

         綜合上述,湯圓在婚禮上扮演一個大角色,除了贈送親友報喜外,成年(上頭)禮上象徵已是成年人,合房圓則有和合圓滿的象徵。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1月3日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豆沙餅VS豆沙包


         福建人有一種餅乾叫做“豆沙餅”(tau-sa piapiann),餅皮是油皮與水皮層層重疊,烘烤時油皮溶化,水皮就呈現一層層形狀,餅皮偏軟不脆。雖然馬蹄酥(香餅)也是一層層的,但入口酥脆,與豆沙餅的偏軟迥然不同。前者必須密封收藏,避免漏風(皮了,受潮),後者不需要密藏。至於豆沙餅的餡料,是綠豆去皮浸水後,再蒸或煮熟後搗爛,以小火慢炒。炒餡極為講究,先以小蔥頭切片油炸,待蔥頭金黃色時,倒入搗爛的綠豆、白糖及少量鹽,慢火炒至香噴噴即可。由於餡料偏鬆散,有點類似沙土,吃時餡料極易掉落,顧名思義叫做“豆沙”,這種餅乾也叫做豆沙餅了。

         另外,福建人的數種糕粿,即榜舍龜、芋草龜與豆包仔粿,它們的餡料與上述的豆沙餡極為類似,也是綠豆、油、蔥頭、白糖、鹽和胡椒粉炒之,比豆沙較為粘稠一些,因有胡椒粉調味,鹹甜中帶有辛辣之味,這種餡料叫做“鹹餡”,或稱為“半鹹甜”。若是人工搗做這種綠豆的餡,如不均勻,或會有小顆粒,反成了其特色。

         廣府人擅長做“豆沙包”(tau-sa pau),以及餡料是豆沙的餅乾,包括月餅等亦有採用豆沙餡。豆沙包的皮是麵粉混合酵母、白糖及油,經過搓揉醒麵後,包上豆沙餡料,再經過發酵後才下鍋蒸熟。廣府豆沙與福建豆沙可不一樣了,它是以紅豆浸水後,經過蒸或煮熟,搗爛後下鍋炒,只加白糖與油炒熟,細膩無顆粒。由於加入大量的油及白糖,因此餡料凝結成團,色澤明亮。說它是豆沙,卻不是鬆散似沙,而是粘結成團,有點名不副實。許多食物或美食等名稱,多多少少都出現名不副實的現象,這可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不同地方出現不同的名稱,屬於當地的風俗習慣,無須去糾正或糾纏著名稱的正確與否。





         不知諸位可有印象,以前的豆沙非常之黑,宛如黒墨般,乃名副其實的“烏豆沙”。當今的豆沙,黑色中呈泛紅色,不再是色如黒墨,一些朋友有此疑問而問我。豆沙之所以顏色漆黑,那是炒餡時,摻入“礬”(明礬)之故。古人認為豆沙必須要夠黑才好看,所以加礬使到烏黑似墨。後來有說礬會致癌,於是商販就不再用礬,所以當今的豆沙已不再是墨般的黑漆漆,只有少數一些採傳統做法的,還是會摻礬使到豆沙呈現漆黑色。

          在我國,廣府月餅的餡料主要有蓮蓉、豆蓉及豆沙。蓮蓉是採用蓮子,豆蓉採用綠豆,豆沙採用紅豆,做法與豆沙一樣,必須以大量的白糖與食油慢炒。可是在傳統廣式月餅筒裝的包裝紙上,豆蓉寫作“白豆蓉”,豆沙寫作“烏豆沙”,黑白分明。其實蓮蓉(蓮子)、豆蓉(綠豆)、豆沙(紅豆),已經一目了然,不需要再加烏或白來區別。

         所以,當看到豆沙餅,切莫馮京當馬涼地以為是烏黑色餡的豆沙餅,這可是福建籍的偏黃色似沙的豆沙餡。當看到豆沙包時,也切莫馬涼當馮京地以為是偏黃色餡的豆沙包,這可是廣府籍的粘結黑色豆沙餡。

         福建豆沙呈現黃褐色,鬆散似沙;廣府豆沙呈現黑色,粘結成團。同一個“豆沙”名號,卻出現不同的色澤、不同的豆類、不同的炒法、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味道。不同籍貫的豆沙有著天壤之別,實在耐人尋味啊!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吉蘭丹九皇信仰與風俗



 







         吉蘭丹哥打峇如有座靈應殿,創辦於1960年,主神是九皇大帝。關於此殿的成立經過,有個玄之又玄的故事。六十年前哥打峇如有間“八仙壇”的小廟,有一天,廟的主神李鐵拐降乩說,九月初一日會有一個香爐自河上漂遊而來,囑咐信徒前往河邊去接取香爐回來供奉。當天,除了八仙壇的信徒,另有兩座廟也是獲得神明跳童指示到河邊接爐,到了半夜三點多,香爐終於漂浮而來,結果是他們八仙壇的人下河游過去取得香爐回到壇裡,這時候香爐裂開九塊,神明附身乩童開口說此乃九皇大帝的香爐,開畫靈符把香爐封住並拼接起來。從此就供奉起了九皇大帝,廟名改曰“靈應殿”,迄今此香爐猶供奉在內殿之處。六十年前的往事,當年有參與接香爐的親身經歷著,目前碩果僅存一位,即八十多歲的蕭文宣老先生。

         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皇大帝聖誕期間,靈應殿的慶典儀式是:八月廿七或廿八(月大在廿八日,月小在廿七日)“放兵”,八月晦日十一點四十五分接九皇大帝,接著是豎起“萬家燈”(篙燈),豎時一邊以福建話唸誦《太陰經》,最後是迎接天公玉皇上帝。九月初三、初六及初九“犒軍”,初十“收兵”。

         初九晚,九皇大帝降乩舉行簡單“出巡”,乩童們爬上鋪上金紙的桌子上,“大皇”帶領其他八位九皇的乩童一起為善信祈福。大皇臉頰貫穿一根九尺銀針,針的頭尾串九粒葡萄,這些葡萄均送給善信吃,再畫九道符及把許多水果贈送給善信們,受贈者多數有一些問題,才會獲得九皇的眷顧,以化解他們的災厄,現場也撒花水賜福大家平安健康。結束後,乩童們“轉乩”,跳起其他的神明,就進行恭送天公,再乘船送走九皇大帝,將八月底恭迎九皇到來的香爐送進河裡,香爐漂浮不久即沉下河底去了,最後是落篙燈。

         靈應殿每年都有進行上“刀山”儀式,通常乩童會擇日進行。除了乩童,一些善信會被神明指定上刀山,包括男女老少。

         祭品方面,敬奉九皇大帝的是九杯酒九杯茶、九碗白糖,每碗糖上各有剪紙的一顆星,星上有文字分別是“九皇大帝、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九碗甜料(茶料)即龍眼乾、紅棗、桔餅、柿餅、冬瓜糖等,九碗素料即金針、木耳、冬粉、麵線、腐竹、香菇等,九盤黃色龜(紅龜,黃色的,每盤五粒)、黃色牽(北馬福建話的“蟶”,每盤五條)、黃色圓(每盤五盞、一盞五小粒),九盤白色發粿(每盤五粒),九盤水果,另外有兩個白色大發粿、兩個大黃色龜。其餘眾神的祭品與九皇祭品大同小異,主要是六碗或六盤,也有紅色的大發粿及大紅龜。每日都有舉行補運儀式,時間是下午三點及晚上九點,初九晚上則提早在八點進行。



        

犒軍方面的祭品,與九皇的九盤一樣,紅龜與發粿是紅色,沒大發粿及大紅龜,其他的菜餚祭品極多,祭品上插上布製五色小令旗。大約在下午三點多進行犒軍,九皇大帝降乩在乩童身上,乩童們下穿黃色長褲,裸露上身,頭繫黃色布球帶,雙手交叉放在背後,旁有多人持黃令旗,一班善信繞桌子轉圈唸經咒,以福建話念誦《太陽經》,最後焚化紙錢,祭後所有祭品讓善信們拿取回家吃。每逢犒軍,另外得準備一桌祭祀發起人溫增勇乩童,他在仙逝後被敕封為“溫將軍”,祭桌上打開一把油紙傘,祭品有酒茶、素菜餚、飯、糕粿、水果等等。

         靈應殿最特別之處是跳童,每位乩童在請神降臨之前先坐在椅上,當神明降身後,乩童就躺在地上,面朝上慢慢蠕動,頭先腳後地蠕動進入內殿左門,再從右門出,這時候就穿戴了乩童服,威武凜凜站立步行,這種跳乩式獨見於此。靈應殿的香火不是一般宮廟的請自其他九皇宮廟的香火,它是神秘地漂浮而來,真的不可思議!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0月20日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九皇素什麼不可吃?


 

         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北斗九星,即九皇大帝的聖誕節日。我國一部分華裔有從八月底或九月初一開始吃素逾九日,也有一些持最後一天或三天、六天的素不等,亦有一種持“出門菜”,那是為了上宮廟祭祀九皇而持之,拜畢回家復吃葷。我國許多地方的食店或小販會在九皇素期間售賣素食,尤其北馬一帶吃素者頗眾,售賣素食的店或小販極多。

         持九皇素什麼可以吃,有什麼不可吃的嗎?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說法,這裡與大家分享是比較普遍為許多地方所接受的一套。

         簡單地說,凡是出自植物的,都可以吃;凡是出自動物,都不可以吃。眾所周知,道教與佛教的長素,必須禁食五葷(五辛)。道教五葷是:韭、蒜、芸薹、胡荽、薤;佛教是: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五葷資料參考《清嘉錄》。另有說佛教五葷是韭、蔥、蒜、薤、興渠)道佛二教之禁五葷原因多,主要是這些辛葷之菜,吃多了身體及嘴巴會有強烈味道,也會增強性慾,脾氣易怒,精神亢奮及無法定下身心等。而九皇素屬於短素,持者多數是有家室的俗家人,無須禁五葷,況且蔥、蒜、韭等皆出自植物。所以九皇素不禁五葷,這些都可以吃。

         九皇素嚴禁食肉類,魚蝦雞鴨豬羊等動物一律不可吃。那麼雞蛋、牛奶、蜜糖與燕窩,這些出自動物的可以食嗎?

         雞蛋是嚴禁的,它屬於可孵化出生命的食物。牛奶蜜糖燕窩雖然也是出自動物身上,但它無法做出生命,可以吃,但盡量少吃,因為短齋數日很快就結束,無須為了口腹享受而大快朵頤。時下持長齋者,有些是有吃上述的食品,或許是為了添補某方面的營養,所以有些素食餐館的餐牌是有提供燕窩湯、蜜糖水等。

         至於出自牛身上的鮮牛奶及蜜糖,短素盡量少食,小孩或老年人為了健康,或有胃病等疾病需要鮮奶或蜜糖,那就可以食用。當今市面上售賣的煉奶及淡奶,皆採用油棕製造,與牛奶毫無關係,這些當然可以食用。另外,經常有人問九皇素可以吃“美祿”嗎?這就得查看它的成分,美祿的成分均是來自植物,沒有雞蛋,所以可以吃。

         台灣的“天道”(一貫道)宗教雖然持長素,不過信徒可以吃雞蛋,原因是目前農場生產的雞蛋,都沒受過精,無法孵化出生命,因此他們都吃雞蛋以補充營養。所以,持九皇素者若到天道徒的素食館用餐,記得問一下哪道菜有放雞蛋,若有,都不可食用。

         一些九皇宮廟禁吃芝麻、麻油等食物,他們的理由是九皇素屬於帶孝,所謂“披麻戴孝”。披麻與芝麻諧音,因此禁食芝麻,這是無稽之談,持九皇素是道教的一種齋戒,與帶孝毫無瓜葛。也有誤認為麻油是鰻魚做的不可食用,福建話的“麻”與“鰻”諧音。事實上麻油是採用芝麻做出的。




         另外,每逢九皇大帝聖誕節日,大街小巷的小販或素食店,多數掛起布條宣傳,以引起吃素者的注意而來光顧。這些布條通常寫大字“慶祝九皇大帝千秋寶誕”,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此書寫往往引起誤會這裡也有供奉九皇大帝,歡迎大家來參拜似的。比較適合的寫法是這些字樣寫成小字在一角,中間是大字的“九皇素”或單一個“素”就行了。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0月11日。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先生敖,主人福


         一般華人相信風水,有些會聘請風水師勘察住宅或墳墓的風水。早期社會,少數墳墓會雕上堪輿術語,如“山向天盆坐壬向丙兼亥巳分金之原也”,至於註明風水師的姓名則十分罕見。台灣墳墓極少數有刻上風水師姓名,陳仕賢著《台灣的古墓》一書收集有這些資料:“台灣古墓中,以台中縣霧峰林家林文欽墓最為特別,它少見地出現了堪輿師落款。林文欽於日明治32年(1899)病逝香港,其子林獻堂聘請江西吉水縣堪輿師陳寶忠擇地,風水師為了對所堪輿的風水吉地負責,在林文欽墓曲手立柱上書‘江西吉水縣陳寶忠擇地’字樣。此外,位於萊園內林獻堂墓、林階堂墓及其祖母羅太夫人墓,皆由林泉勝堪輿……目前,霧峰林家是僅見有堪輿師與匠師落款的墓園。”

         我走了馬來西亞十三州,僅在柔佛新山發現一座墳墓是有堪輿師姓名的。其墓前立個小碑位,碑文:“龍溪某某某卜吉”,楹聯:“先生賢,主人福”,前面尚有個香爐。“龍溪”是福建漳州一個縣名,“卜吉”指風水師堪輿這個吉地給主人下葬,風水師公開姓名,不僅對所擇寶地有著充分的信心,也是負責任的作法。 

         本文不談風水,主要是對風水師碑位上的對聯感興趣,實際上這是一句福建俗語:“先生賢,主人福” sian-sinn(中南馬音,北馬及砂拉越讀音sin-senngautsu-lang hok。福建話的“賢”,指聰明厲害或是很會的意思。謝添旺蒐集撰寫《台灣俚俗諺語開講》收集“瘦田賢率水”(貧瘠的田地,很會吸取水份),“賢:ㄍㄠ,很會的意思”。賢的福建音ㄍㄠ(gau),原字為“敖”(上敖下力,由於電腦打不出此字,姑且以“敖”代替之)。整句俗語的意思是,(風水)先生再厲害再有本事,也需要主人本身要有福氣,所謂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言下之意是風水師堪輿吉地後,還得靠主人的福氣,家族子孫才會好運興旺。

         先生敖,主人福,此俗語原本是用在形容治病方面,比如某人久病未癒,看了多位醫生,包括專科均未見效,某日給一個普通醫生給治愈了,就可以此話“先生敖,主人福”來形容此人福氣好,終於遇到一位醫生能夠治好其病。這種情況通常是此位醫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精準的判斷力,在與病人做出深入的溝通後,往往對症下藥,終於藥到病除。醫生不可能所有判斷都正確,某些時候判斷錯誤而醫不好或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或死亡,也偶有聽聞。所以,遇到精準厲害的醫生就是最大的福氣。後來的演變,此俗語也用於形容風水師堪輿等等方面去了。

         可是,民間常用的是“先生緣,主人福”,並不是敖。周長楫、周清海編著《新加坡閩南話》收錄了“先生緣,主人福”,文中詳解“注:先生:這裡指醫生。解:病人看病,有時很難說醫生水平的高低,而是因為醫生開的藥正好對症,能治好此人的病,所以民間認為這也是病人的緣分。”緣或敖一字之差,整句俗語的意思卻相同,稱對方“敖”(厲害),也得靠本身福氣;稱與對方有“緣”,也是得靠本身福氣。

         ·南鄙遯叟傳奇、洪乾祐(世保)演作,繪圖閩南語長篇小說《夢棋緣》有寫到此俗語:“病的輕重變來變去,時到運就改。人講‘先生緣,主人福。’先生有時會再換藥,就有效,就會好。汝千萬不可灰心……”。書中對“先生緣,主人福”的解釋:請得良醫治好病是緣分,即是病家的福氣。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1年10月6日。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九皇大帝是什麼神?

 


                  九皇大帝是什麼神?        李桃李(李永球)

 

                                                              前言

 

        泰國普吉內杼斗母宮、馬來西亞太平斗姥宮與吉隆坡著名宮廟安邦南天宮,胥是主祀九皇大帝的宮廟。九皇大帝是甚麼神?三處宮廟各有迥異的闡釋。

         内杼斗母宮謂,九皇是中國古時候傳説中的九個人物一一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及夏禹;太平斗姥宮則認為是北斗九星;安邦南天宫指出系九個反清復明的義士與明皇后裔。個人收集的資料顯示,九皇大帝的傳說共有六個,流傳最廣的是九個劫富濟貧海盜,以及上述的九個人物(伏羲、神農……)與九個反清復明義士,此外,尚有明末魯王、鄭成功及狗母之說。

         本文所要探討的,還有兩個人們議論不休並息息相關的問題:一、中國有否持九皇素信仰? 二、中國有供奉九皇大帝之宮廟嗎?

 

                                                         中國的九皇素信仰

 

         先談中國的持九皇素信仰。

         從明代中葉的《諸神聖誕日玉匣記》中,就可證明中國是有持九皇素的信仰。該書云:“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皇降世之辰,世人齋戒此九日,勝常日,有無量功德。”更遠的,可以上溯至唐朝或更早。王家佑著《道教論稿》云:四川舊俗每年於九月普辦‘九皇會’,屆時不售葷食,全市插三角黃旗素食……姚安(在雲南省)風俗:六月朔曰(初一)至六日禮南斗祈福;九月朔曰至九日禮北斗祈福。九月禮斗與四川’九皇素’齋期相同。可見自秦至唐(公元前221907),在秦、蜀禮斗的信仰都很盛行。

         在《台灣通史》裡,説明了閩台亦是九皇素盛行之地區。“自(九月)朔日起,人家多持齋,曰九皇齋,泉籍為尚(按:福建泉州籍人最崇尚〉。”

         清《帝京歲時紀勝》:“九月各道院立壇禮斗’名曰九皇會,自八月晦日(最後一天)齋戒,至重陽,為斗母誕辰,獻供演戲,燃燈祭拜者甚盛。”上述情況與我國現在的九皇誕可謂大同小異。諸如齋戒九天,献供演戲,燃燈(北斗九星燈)祭拜。

         有千餘年的持素禮斗信仰,在中國的流傅頗廣,道佛兩教皆有,除了北斗,亦崇南斗。根據《中華全國風俗俗志》所載,有禮斗之俗的計有雲南、廣東、北京、江蘇之武進縣及浙江之杭州。其中武進和杭州的紀錄較詳,武進:“重陽節自初一至初九,設壇拜斗,有六七處,善男信女多有購香斗,入壇焚化者,亦極一時之盛”。杭州:“六月朔日至初六,多有在廟宇禮懺。供奉斗姥,燃黃色燭,俗稱拜斗,一般迷信者於此六日中茹素持齋,戒殺生物,俗稱吃斗素”。

         上述文獻證明,中國祭祀北斗九皇及吃九皇素的習俗已逾千年。

                                      

                                                       九皇大帝是什幺神?

 

         根據《諸神聖誕日玉匣記》所説,九月初一至初九,是北斗九星降世之辰,世人能齋戒此九日……。照此説來,東南亞吃九皇素的信仰,與書中所言吻合,九皇大帝也就是北斗九星。

         李叔還編《道教大辭典》‘九皇’條曰:“道家以北斗七宮(七星)合左輔右弼,計為九宮星君,稱為九皇也。一天樞宮貪狼星君,二天璇宫巨門星君,三天璣宫祿存星君,四天權宮文曲星君,五天衡宫廉貞星君,六開陽宮武曲星君,七瑤光宮破軍星君,又有洞明宮外輔星君,隠光宮內弼星君,共為九宮,稱為北斗九皇也。”

         道藏的《北斗九皇隱諱經》也列出九皇的名號姓諱;《玉淸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則説,北斗九星由斗姥所生,斗姥原為龍漢時國王周御的妃,名紫光夫人。夫人於蓮池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子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它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

         古人很崇拜北斗星《史記•天官書》:“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 開陽為律,瑤光為星。”《春秋運斗樞》云:“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這在在闡明北斗七星之尊貴。北斗究竟是七星還九星?其實北斗原有九星,後來有二顆漸隱沒,肉眼難見。這種説法在英阔學者李約瑟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天文學” 一百八十頁中略提及,該書引《星經》所載的一種古老傳説,即北斗原來不是七星而是九星,不過其中兩 顆後來已經看不到了。

         道教承襲了北斗尊貴之説,更強調“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認為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搜神記》裡的管輅向北斗星君求壽至九十歲。三國時,孫權就為病危的呂蒙,延道士作醮向北斗乞命。《三國演義》中,有孔明祈禳北斗,求增壽一紀之情節。還有明《庚巳編》記載一個老人 患病,一天晚上夢一白髯老人向他説:“誦北斗經可以愈病益壽。”夢醒後他不信,某日請教道士,其説法與夢境吻合,他悟而持誦,日必三過,病全好了,且年近八十歲,齒髮如少壯,每日誦經不輟,在在闡明北斗具有消災延壽之力量。

         道教的五斗經——《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太上玄靈北斗本命長生妙經》、《太上説南斗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太上説東斗主算護命妙經》、《太上説西斗記名護身妙經》及《太上説中斗大魁保命妙經》,其內容彼此相關,五斗中最尊北斗,上述幾個故事內容無不向北斗求壽除病,北斗具有延長壽命之説可見一斑。北斗司生司死,結人元神,故名本命,眾生時時朝禮,身命長存。故勸修者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依枓儀朝拜,自可消除罪業,福壽臻身。

         綜合而言,九皇大帝乃是古代大自然信仰的星宿崇拜,持九皇素可以消災解厄,消除病苦,從而達到長生延壽之目的。更實際的説,祂與九個傳説人物——伏義、神農…… 或九個烈士與明皇后裔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中國的九皇大帝宮廟

 

         星辰崇拜屬大自然崇拜,早在黃帝時代,中國就有了四時、寒暑、日月、星辰、水旱等六宗之祀。古人很崇拜北斗星,夏代的曆法《夏小正》是運用北斗紀曆的。到了商、秦二代,南北二斗就受尊崇,立祠奉祀了。《史記•封禪書》云:“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 221年),立南斗北斗祠於雍。”這是最早的崇祀北斗記載。

         中國的道教宮觀常建斗姥(或斗姆、斗母)室、斗姥殿、斗姥閣。斗姥為北斗眾星之母,其神像一般為三目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且常以六十 甲子本命星君、十二星君同祀奉。十二星君即斗姥之九子(北斗九星)和三台星君,“斗”字從十從二,合十二數也,北斗九星加上三台星,為北斗組星。三台分上台、中台、下台。上台虛精開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祿星君。三台星為北斗華蓋星,疊為三級,以覆斗魁。《北斗本命延生經》曰:“三台虛精,六淳曲生,生我養我,護我身形。”

         上述指出中國的斗姥宮,主祀斗姥元君,北斗九星、 三台星或六十甲子本命星(太歲)等反為配祀。今曰 的山東省泰山尚存有斗姥宮,原供斗姥及十二星君像。

         至於將九皇信仰傳播國外的福建省,也有供奉九皇之記載。建於晉朝太康年間的泉州元妙觀,除了祀有南北二斗星君,一塊立於咸豐六年(1856年)的《元妙觀建戲棚碑文》云:“……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秋,元妙觀重新吿成。諸紙料鋪虔誠醵金敬塑北斗九星君(九皇大帝)全身寶座,仍塑北斗星君副像,天上聖母(媽祖)寶像,為值年正東輪請供奉。 每逄重九(九月初九)各號鳩資在觀中慶祝聖誕已 歷有年矣。……”

         這段記載言明北斗九皇與北斗星君為截然不同的的神明,而且祂們與媽祖的塑像由值年正東輪請供奉,頗類似本邦的卜選值年爐主輪請供奉正、副爐制度。

 

                                                       東南亞的斗姥宮

 

         至於東南亞的斗母(姥)宮,北斗九皇大帝為主祀,斗姥元君倒成了副祀。而且九皇大帝供奉於森嚴的內殿,長年關閉,人們難於端詳,於是就紛紛推測,有人説裡面是九個無頭的造像云云,這當然是無中生有的傳言。

         歷史因素致使東南亞的九皇信仰充滿詭秘色彩,然而不塑神像,內殿關閉,儀式神秘,久而久之竟演變成獨具特色的本地傳統,改革與否則顯得並不重要了。只要是發揚正統的齋戒持素,禮拜九皇以求消災延壽之宗旨,則一切不正確的傳説必然不攻自破矣!

 

                                                   九皇大帝的名諱

 

         九皇大帝是北斗九星,歷史上,祂擁有許多名諱,往往叫人感到雜亂難分。

         道藏《雲笈七簽•日月星神部》對祂描述為“北斗九 星:七現二隠,九星依次名一玉皇君、二玉皇君…… 九玉皇君”。北斗九星,七現二隠,是說北斗本有九星,後來有二顆漸漸隱沒,肉眼難見。

         北斗七星(九星)在北天排列成斗形,乃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誌。它們的天文名稱如下:

 

北斗第一星,又名天樞,大熊座α星,Dubhe

北斗第二星,又名天璇,大熊座β星,Merak

北斗第三星,又名天璣,大熊座γ星,Phecda

北斗第四星,又名天權,大熊座δ星,Megrez

北斗第五星,又名天衡,大熊座ε星,Alioth

北斗第六星,又名開陽,大熊座ζ星,Mizar

北斗第七星,又名搖光,大熊座η星,Alcaid

         關於北斗九星的名稱,文獻上發現共有四套。《素問 •天元紀大論》之九星謂:天蓬、天芮、天冲、天 輔、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太清玉冊》卷八:“北斗九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至於另外二套為一: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星、洞明星、隱光星;二:陽明星、陰精星、真人星、玄冥星、丹元星、北極星、天關星、輔星、弼星。此二套星名可見於一些道經中,其中《北斗九皇隱諱經》講述此九星之名號姓諱,以及其廣大又不可思議功能。

         該經云:“北斗第一天樞星,陽明星之魂神;第二天璇星,陰精星之魂神;第三天璣星,真人星之魄精;第四天權星,玄冥星之魄精;第五玉衡星,丹元星之魄靈;第六開陽星,北極星之魄靈;第七瑤光星,天關星之魂大明;第八洞明星,輔星之魂精陽明;第九隱元星,弼星之魂明空靈。”又謂:“第一星為天之太尉,司政主非;第二星為天之上宰,主祿位;第三星為天之司空,主神仙;第四星為天之游擊,主伐 逆;第五星為天之斗君,主命祿籍;第六星為天之太常,主升進;第七星為天之上帝,主天地機運;第八星為天尊玉帝之星,曰常陽,主飛仙;第九星為太常(帝)真人之星,曰空隱,主變化無方。此九星分別為第一至九玉皇君,均上總九天上真,中統五嶽飛仙,下領學仙之人。”又稱:“常存念此九皇君之形相,姓諱,可吿請如願。”經末稱:“得見第八第九星,延壽無窮。”

         除了這些,《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將北斗九星神格化,其名稱略有不同。該經記述斗姥原為龍漢時國王周御的妃,名紫光夫人,於蓮池脱服澡盥時,忽有所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長子為天皇大帝、次子為紫微大帝,其它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七星。

         道教的兼容性很大,對於多套九皇名稱,後來也被兼容並包起來。閔智亭著《道教儀范》裡的“九皇”名 稱於下:

天英:北斗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  垣下  天元宮  太上宮

天任:北斗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  垣下  地元宮  中元宮

天柱:北斗第三真人祿存貞星君  垣下  日元宮  真元宮

天心: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  垣下  月元宮  紐幽宮

天禽:北斗第五丹元廉貞罡星君  垣下  江元宮  網神宮

天輔:北斗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  垣下  河元宮  陽宮

天冲:北斗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  垣下  海元宮  關會宮

天芮:北斗第八洞明外輔星君      垣下  帝座宮  帝度宮

天蓬:北斗第九隱光內弼星君      垣下  上尊宮

 

         九皇大帝只是星辰神,卻演變得愈來愈神奇, 還有更奇妙的,他們擁有九位九皇夫人。《上清眾經 諸真聖秘》描述九皇夫人,也是各有晦澀難懂名諱。歷年來九皇大帝信仰不停地發展演變,在東南亞被附會了種種傳說,傳說畢竟不是實事,必須拋開傳說,正視正確的由來之說。

 

                                         東南亞的兩大系列與派別

 

         九皇大帝信仰從福建閩南傳來東南亞,時間約於十九9世紀中下葉左右。福建人聚居的地 方,斗母宮也多,持九皇素者亦多。

         中國的九皇是有塑像金身的,東南亞的九皇大帝信仰則分成兩個系列。一為供奉有九個星君(九皇大帝)造像,一為不供神像。前者以檳城及威省一帶為主,以檳城香港巷斗母宮為代表,該宮藏有一幅九位九皇大帝的圖像及一套《北斗九皇聖經》,都是逾百年之古物。圖像繪於光緒壬寅年(1902年),最上端為斗姥元君與金童玉女,次為南、北斗星君,再次為九皇大帝, 中間七位繪有鬍子,另兩位年青無鬚。最下層為靈官大帝,左右兩旁分別為四大天王陪侍。

         吉打、霹靂以南到新加坡及泰南的九皇廟宇則屬後者,它們 的香火多從泰國普吉分香請來,不供神像相信也是從那裡傳來。

         至於兩大派別,則分為民間九皇派別與道觀九皇派別。

         前者或稱“福建九皇派”,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源自閩南的持九皇素,送王船、跳童、出巡、上刀山、過火路等,即是民間九皇派別,對華人社會的影響極大。駱靜山提到這些儀式是受到閩南王爺信仰的影響所致,他在《大馬半島華人宗教的今昔》裡提及:“上述拜斗的儀式傳到福建人手裡以後,大部分已經被他們拜‘王爺’的儀式所取代。譬如過火焰山,貫刃於腮和送皇舡等儀式,原來都是閩南人慶祝“王爺”誕辰的時候所採用的。”

        後者或稱“客家九皇派"。影響力微,將它傳入本邦 的是客家道士。他們把九皇大帝神像供奉在他們興建的道觀、道廟中,供善信膜拜。檳城朝元洞清觀寺 (創建於1881年)、檳城亞依淡太上老君廟(創建於 1901年)及檳城亞依淡天有宮自在觀(創建於1903 年)為典型代表。清觀寺的九皇造像為三首八臂,男像,極類似斗姥元君,其旁的斗姥像雖是女性,卻為單首雙臂持如意,倒耐人尋味。太上廟的九皇大帝為繪像。最高的一位及下六位頭戴道冠,無鬚,另兩位戴莊子巾,有鬚,位於首位之下、六位之上,他們咸持有一類似令牌之物。自在觀供奉的斗姥為單首雙臂,九位九皇造像略有不同,兩位有鬚七位無,前二 位持如意,後七位持令牌,穿扮也不一樣,分三類形式,顯現道觀九皇與民間九皇的迥異。檳城民間九皇派的九皇造像九位均一樣,頗類似玉皇大帝的造像。

 

                                                                 後語

 

          九皇信仰源自中國古老的北斗九星,在中國流傳了兩千餘年,千餘年前在四川雲南盛行吃九皇素,在福建閩南及台灣也盛行頗久,潮州戲班亦有持九皇素。清朝末年之際,九皇信仰南傳到東南亞數個國家,並在當地極為興盛,在中國反而逐漸式微。

         中國原有的九皇信仰,是在九皇聖誕期間誦北斗等經、禮拜北斗科儀、點斗燈、吃九皇素等等,對北斗的禮拜齋戒,藉此達到消災延壽,是修煉長生法門之一。這是人們所需求的世間法,有了健康的體魄,壽命延長,才能達到生命裡的理想及目標。道教長生法門中,朝禮北斗是其中一科。

         華夏文明沒有輪迴及地獄之說,強調的是做人的哲學,每個人只有一生,沒有前世今生,所以我們樂愛生命,珍惜性命,修好健康的體魄,信守仁善忠孝,為社會人類做出貢獻,不虛度一生。

         道教的尊崇星宿大自然,貴生、樂生、養生思維,均適合普及現今社會與人類。

 

參考書目:

(1)《內杼斗母宮》紀念特刊(泰文兼英文),1996 年。

(2)《九皇出巡一太平古武廟建造舡颦紀念特刊1993 年》,太平古武廟斗姥宮,1993年。

(3)《九皇爺安邦南天宮一百卅週年紀念特刊一九九二年》,安邦南天宮,1992年。

(4)王家佑著:《道教論稿》,中國巴蜀書社,1987年。

(5)任繼愈、鍾肇鵬著:《道藏提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年。

(6)李養正編:《道教手冊》,中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7)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編:《泉州道教》,中國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19935月。

(8)胡樸安編輯:《中華全國風俗志》,據一九三六年大達圖書供應社影印。中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月。

(9)《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中國華夏出版社,19946月。

(10)辭海編輯委貝會編《辭海》(1989年版縮印本),中國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月。

(11)閔智亭著:《道教儀範》,中國道教學院編印,出版年份不詳。

(12)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

 

原載《南洋商報•根》C6版,1997216日。修訂於200199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