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第一.一粒

第一.一粒

茶金富,谐音福建话的“最快富”。
市面上的香燭店有出售一種祭品,叫做“茶金富”。經過業者解釋,原來取此名字有其內中緣故,茶就是福建話“第一”的諧音字,金則是福建話“緊”(快)的諧音字,至于富,不取諧音字,原原本本“富”的原義字。這3個字解釋起來,相當于華語的“最快富”。商家頭腦靈活,生產出這些祭品,就是看中人民喜歡好彩頭的諧音之故。
北馬福建話的“最”通常念作“第一”,南馬多念作“上”。所以,“最好”在北馬說成“第一好”,南馬則為“上好”;“最壞”北馬說成“第一歹”,南馬則是“上歹”。當“第一”念快時,發音就接近福建話發音的“茶”(de)。
茶金富售價不菲,裡面只不過是茶葉和金粉,取其諧音,希望祭祀後能夠“最快富”。個人對于“茶金富”這個產品不感興趣,也不想為其打廣告,諸位可別誤會。祭祀為了“最快富”也毫無意義,倘若欲取諧音之物得個好彩頭,我們祭拜時的祭品有清茶有金紙,就是“茶金富”了。我是對“茶金富”這三3字感興趣,才寫成文章。
一個有趣的問題,“最後一名”的福建話應該怎樣說?北馬是“茶(第一)尾名”,南馬系“上尾名”。呵呵,明明是最後一名,卻要念成“第一尾名”或“上尾名”,的確耐人尋味啊!不過,北馬也有念作“後尾名”的,這個詞匯才比較名副其實吧!
福建話的量詞“粒”,在我國用途可廣了,幾乎許多東西都可以用“粒”來做量詞。比如︰一粒豆、一粒米、一粒榴槤、一粒番石榴、一粒球、一粒包、一粒奶(乳房)、一粒卵脬(睪丸)、一粒豬頭、一粒電視機、一粒霜廚(冰箱)、一粒山、一粒星、一粒月亮、一粒地球……。小到一粒沙,大到一粒太陽,真的無所不用。乳房明明是半粒,也叫成一粒,乳胸半露則為“放半粒”。這些在規範華語裡都是不規範的量詞,可是我們卻延續采用了這麼多年,耐人尋味啊!
2008年6月1日的本報《星洲廣場.文化空間》,陳再藩君在其《邊城鼓聲》專欄文章〈詩與歌是一帖涼涼的藥〉里說道︰“一粒粒的節令鼓成了四川崩塌的山與建築,鼓手灰頭灰臉成了災民”,哦,鼓是以“粒”作量詞的!同一天同一版的陳耀威君在其《張圖寫意》專欄文章〈白礁島〉里頭也有這麼描述︰“它是南中國海進入新加坡海峽門戶的顯著礁岩之一,水位高時越140尺長90尺寬;全是大小粒花崗岩組成”,哦,花崗岩石頭也是采用“粒”為量詞的!
耐人尋味的是,北馬福建話的“粒”含有“千”的意思,尤其是指金錢方面的貨幣單位“元”,那是因為股票一千股被民間稱作“一粒”之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際,粒就有了千的意思,並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比如那輛車的價錢是100粒(100千元);他的股票大漲,賺了300粒(300千元);小黃被人跑了500粒(500千元)。
福建話的“粒”後來影響其他方言,甚至華語,所以,北馬人的“粒”是很有特色及奧妙的。除了隱含“千元”外,也是性器官的隱語。比方說︰她的兩粒很大粒,那是指“乳房”;我給他氣到大小粒,那是指“睪丸”;他是大粒人(大人物),這里的大粒,也是指睪丸很大粒,不過含有貶義!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1.12.25

百年白鐵店

百年白鐵店

温槟华先生
百年白铁店——源昌
珍贵的手书合同
太平福生堂老板羅寬平先生說了一句客家俗話︰“做過藥材打過鐵,密該生理毋做得”(做過藥材及打鐵生意,則什麼生意都做不得了)。這句話經過他多年思考,覺得應該是這麼解釋:因為藥材是到山上去采,不需本錢,打鐵則是收購破銅爛鐵來循環再用,所以本小利大,做過此兩行的客家人就什麼生意也做不了了。
打鐵與白鐵雖然不屬于同類行業,但多數均由客家人壟斷之。太平最老的白鐵店,是位于馬結律的“源昌”寶號,老板溫檳華先生已是第四代經營者。第一代是其曾祖父溫源(源泉),廣東大埔客家人,從中國南來本邦辛勤勞作,于1913年頂下馬結律門牌101號的“生泰昌”店鋪。生泰昌東主楊金生從事錫及白鐵生意,1913年為了回中國,就將生意出頂了。
他們之間的轉讓生意立下合同為證,也因為這一張近99年歷史彌足珍貴的合同,我們才知道那一段轉讓經過。溫源以150元頂下楊金生的生意,包括店里的工具等物。而楊金生答應讓他改換字號(招牌)繼續經營,其中有一段云︰“異日生理勝負與我楊金生無涉,此系二家甘願並無相強,口恐無憑,立替店字壹紙付授。”代筆人是張余三。
溫源頂下店後改名“源昌”,經營白鐵店。當時的白鐵店是以白鐵片、銅片及錫生產各種器具,可是白鐵易生銹,故生活用具以銅制較多,比如茶壺、鍋、罐子等等,但銅制的器物煮熱時會有一股銅臭味,故在里面加一層“錫”。當時的各種生活器具及各種用具,幾乎都可以由白鐵店制造出來,所以生意興隆。那個年代,白鐵業的出現嚴重打擊了傳統木制及藤制行業,諸如木制的水桶、藤制的蒸籠等等,因為易壞,不及白鐵的耐用,故人們紛紛采用白鐵制造的器物了。
早期制造的器物計有盛籃(供賣糕等小販用的多層籃子)、火車燈(可以調換紅色或青色玻璃片)、勺子(包括勺水的大鐵勺)、鐵桶(供盛水用)、咖啡店煮水的大鐵爐、油漏、鐵箱(包括大小鐵箱,小的用于收藏金飾品等物,大的可以收藏大件器物)。後來有了鉛(通稱鉛板,鍍鋅鐵,比白鐵更耐用)、鋁(aluminium)、白鋼(不銹鋼),就沒再用白鐵及銅,少用銅是因為價格貴及必須鍍一層錫的麻煩。制造這些器物有的需以錫焊接,以前是以火炭熔錫,後來改用煤油,現在是煤氣。凡人家有器物壞了或破洞,則會取來“補錫”,那是以錫來焊接補漏的民間技術。
溫源逝世後,其子溫吾漢繼承生意,第三代是溫炳吉,即溫檳華父親。溫檳華說,當年他初中三畢業後,就到店里協助父親,後來父親生病,他于1999年接手生意,並再下苦工摸索才真正懂得制造技術。以前祖父時代還有學徒來學習,現在年輕人都不干這種工作,他會是最後一代,將來可能不會有人接班了。
他說,雖然如今工廠以機器制造許多不銹鋼及鋁制器物,以及塑料制造的器物更加便宜,可是其白鐵店還是生意興隆,做都做不完。顧客以小販居多,制作的器物有信箱、蛋糕盤、蒸籠、年糕罐、面攤的多格鐵桶等等,以及顧客特別訂做的奇形怪狀器物,沒有樣本參考,就得自己動腦筋來做出。現在的人們喜歡白鋼,性質很耐,商家也喜歡做,價格會更高。白鐵店工作繁多,賺的錢也不多,已是夕陽行業,目前太平市僅剩下兩家。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12.1.1

福建連續劇《家緣》

福建連續劇《家緣》

Astro歡喜台制作,有東南亞第一套福建連續劇之稱的《家緣》在萬眾期待下放映了。播出時,我特地觀賞了一些,卻發現演員的福建話問題百出,不得不提出。
連續劇名稱《家緣》,且在家緣兩字旁注音為“cu yan”。cu是閩南語“厝”的拼音,福建話的厝,有房屋、家及家鄉之義。“家”的閩南語拼音是ga(文讀音)。既然是家緣,應該拼成“ga yan”才對。倘若采用“cu yan”,那就得寫作“厝緣”方行。厝字在本邦是個通俗字,太平市就有青厝、紅厝之地名;柔佛也有陳厝港等地名;新加坡有潘厝港、蔡厝港等地名。
《家緣》的劇情是講述福建金門人過番南來我國,在檳城生活的故事。本地演員中,北馬演員具有濃郁的現代北馬福建話腔調,聽起來感覺怪怪的。比如重要,音diong yao,卻被念作chong yao。南馬演員的福建話發音雖然有些問題,但基本上腔調的問題不大。
演員在說出的福建話中,其中一些詞匯的發音不正確,順手拈來就有一些︰風獅爺(hong sai ya)的獅,錯誤念作文讀音su;共產黨(giong san dong)的產,被誤念成can;食老唔成樣(ziah lao m znia ynu)的成,誤講作sing等等。
至于錯誤的詞匯也有幾個︰檳城原名檳榔嶼(bin lng[lang] su),被劇中人改為檳榔島(bin lang do),還是第一次聽到“檳榔島”這個地名;新加坡一名石叻(sit lat),卻被念作“zioh lik”,聽得我一頭霧水!原來“石”應該念作文讀音的“sik”(但石叻的石卻是念作sit),卻被誤作白讀音的“zioh”,“叻”應該是白讀音的“lat”,卻被誤為文讀音的“lik”。實在耐人尋味啊!
此外,芋頭排骨湯,應該是芋頭肉骨湯才對,福建話極少用“排骨”這個詞匯;芋頭粿,北馬通稱“芋粿”,說成“芋頭粿”就有點奇怪了;掉頭,演員說成“diao tao”,應該是“越頭”(wat tao)方正確;玉米,被講成華語的yu mi,其實福建話有這個詞匯,叫做“麥穗”(bbeh sui),北馬福建話通稱“惹憨”,那是借自馬來話的jagung;反正,有演員說成“橫直”(hnuai dit),也有演員念作華語的反正,當然福建話是采用“橫直”才比較正確。
《家緣》有旁述,此男聲的福建話屬于檳城北馬福建漳州音,顯得很特別,與廈門閩南話有差別,一些詞匯是以白讀音說成,誠然美中不足。北馬福建話有大馬最容易學的語言之稱,不僅各籍貫華人,連馬來及印度同胞會講的也不少。可是劇中的廣府人卻與福建人講粵語,這樣就與現實中的檳城社會格格不入,反而一些印度演員卻講華語或福建話,這些安排實在是不懂得北馬社會的生活用語。在檳城,友族警察不僅上福建話課程,還懂得演福建話劇呢!
《家緣》是我國第一套福建連續劇,除了祝福播映成功,也希望演員們加強福建話的學習,多聽福建歌,多看台灣連續劇,多了解福建話的文白異讀,將來必有更佳的表現,願與大家共勉之!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12.1.8

和平茶室

和平茶室

和平茶室的外观
天台的雨水从墙壁水道流下来,再从狮口喷出,这样的设计使到和平茶室显得豪华万分。
坐落在太平市中心的和平茶室,是外來游客喜歡參觀之處,它與比鄰的整排海峽殖民地風格建築物,為太平市唯一的一排,因此彌足珍貴。和平茶室以精致的建築物及華麗的裝飾物吸引來自各方的游客參觀。
海峽殖民地風格建築物以檳城最多,太平僅有和平茶室一整排而已。和平茶室建于1928年,首任業主是謝昌輝,接下來的業主依序為杜榮和、馬吉蔭(譯自Mah Keat Yim,信托業主)、邱武意(譯自Khoo Boo Ee)、邱璧榮(譯自Khoo Paik Eng)、邱宗文、南益樹膠公司。到了1959年,南益將此店轉售予以張亞平為首的8個福州人,以經營和平茶室。
張亞平(1924-1981),福建福州府閩侯縣厚美鄉人,11歲隨親戚南來檳城當咖啡店員,1954年到霹靂的瓜拉古樓自創“祥發”咖啡店,1956年遷居太平,與兩位同鄉合股經營“和平”茶室及旅社(Peace Hotel)于依斯甘達路30號,3位股東中,他居大股。福州人合股咖啡店有數種經營方式,和平茶室的方式是由張亞平經營,然後按月分利予股東,因此每個月月尾就有個“吃月尾飯”的股東餐會,除了吃飯,張氏就將盈利分予其他兩位股東。當年的華人做生意全講信用,股東之間相互信任,盈利得分予股東。福州人就是這樣靠信用而將生意愈做愈大。倘若有誰不守信用,馬上會在族群中名譽掃地,引起大家的鄙視及不信任。
1959年隔壁32號的南益樹膠公司欲出售店屋,張亞平決定買下,卻苦于資金不夠,于是再向同鄉招股以籌資金,最後招到8位,即張亞平、李振綏、張善善、王觀深、薛宏官、薛湘霖、王德永、王依炳。買下後和平茶室及旅社就搬遷過來繼續營業,于5月1日開啟,昔年樓下還設有小酒吧,售賣色酒。
初期的和平茶室經營方式是數位股東聯合經營,選出一位股東為經理,所得盈利再分予股東。現在是由股東之一的李振綏之子承租經營,股東則分享租金。
和平茶室的建築特色是海峽殖民地風格,古跡保護工作者陳耀威將之歸類為“晚期海峽折中式”,特色是結合中西建築文化于一體。其雕刻裝飾物極多,進口的瓷磚呈現立體感,灰塑的浮雕藝術作品布滿牆壁,室內的精美木雕,古色古香。在成為和平茶室之前,建築物保留原貌,為了擴大空間經營咖啡店,就被修改一番。昔時,室內有個天井,雨水從天上落下或從牆壁內的水道緩緩流下,再從灰塑的魚嘴中流出,落下天井下的平台,最後從下水道排出外面水溝,這樣的設計實在精巧,可惜拆除了。屋頂外觀頂部有精美的灰塑藝術品,樓下每根石柱上有一個張嘴的灰塑獅頭,格外威武!
十余年前,柔佛工大學生到來測量和平茶室,學生找上我陪他們走一趟,當我們步上天台時,發現天台處被洋灰填滿,雨水不再流往天井處,所以天井封蓋,下面的灰塑魚被拆除。我也發現原來獅頭也是有排水作用,雨水從天台流進藏在牆壁內的水道,再從獅頭嘴巴噴出,流落水溝里。獅頭嘴巴里有鐵水管,可是都被洋灰填滿失去排水作用了。關于獅頭是天台排水出口之說,陳耀威也是這樣認為。
和平茶室為游客講述美觀的建築風貌,也為人們講述福州人與咖啡店的故事。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1.15

檳城峇峇娘惹的拜年

檳城峇峇娘惹的拜年

北马峇峇过年时,晚辈得给长辈行跪拜礼拜年,如今愈来愈少见了。
何女士(64虛歲),1949年誕生于霹靂,1964年時曾在檳城一家峇峇娘惹的家庭當女佣,今天她將與我們分享檳城峇峇幫群過年的習俗。
她工作的峇峇家庭有座大洋樓,住一家三代,他是老主人的三媳婦請來的女佣,整個家里共有3個女佣。一位來自廣東梳起不嫁的廣府“阿嬸”,身穿白衣黑褲的傳統服裝,已經在此做了數十年,備受尊重,懂得講福建話,只負責烹煮工作。整個大洋樓的清潔工作由何女士及另一女佣負責。另有一位十來歲的小女孩,因家窮而來此,她只跟老女主人身邊,晚上為女主人推拿按摩。吃飯時由主人全家先吃,她們女佣最後才吃,至于“阿嬸”則獨自另外在旁邊吃,不與大家一起。
峇峇幫群注重禮貌,吃飯時晚輩都得向長輩逐個“叫吃飯”,比如“阿公,阿,吃飯”等等。他們女佣也得如此“叫吃飯”,不然會被批評為沒禮貌,甚至長輩再經過餐桌時,又得重叫一次。稱謂方面,女佣稱呼男女老主人為“阿公、阿”,稱呼老主人的兒媳為“哥、嫂”(比如大哥大嫂),女兒為“姑”等等。
何女士的工資每個月30元,沒有假期,一年只有農歷新年4天假日(除夕下午回家,初四回來工作),以及老板娘送她的兩套連身裙,還有一包兩元的新年紅包。
除夕那天,會準備豐盛的菜肴來祭祖及團圓飯用。基本的菜肴是咖哩雞、白斬雞、魷魚炒、咸菜鴨湯或豬肚湯、咖哩魚等。魷魚炒是非常復雜的一道菜,以芒光(華語叫豆薯或蕪菁,閩南話稱為番葛,北馬福建話叫芒光,馬來話叫做sengkuang)、紅菜頭(蘿卜)、烏龜豆、高麗菜、大蔥、三層肉、魷魚、蝦、扁魚干等,通通都得切到細細,如果切得粗,就被批評為粗魯人。咸菜鴨湯有加豬腳、老孝子(豆蔻)。娘惹們都怕“風”(風濕),認為老孝子可以祛風。由于娘惹菜都舍得下好料及做工認真,所以娘惹菜都非常美味可口!
年初一,峇峇娘惹會以跪拜禮來向長輩拜年。首先由長子長媳向父母跪下,兒子向父親捧茶並祝賀︰“阿爹,恭。”就磕個頭,再向母親捧茶拜年說︰“娘,恭。”又磕個頭。父母則回禮給他一個紅包。媳婦也是捧茶向公公祝賀︰“阮官,恭。”磕個頭,再向婆婆捧茶拜年說︰“娘,恭。”又磕個頭。公婆也是回禮一個紅包,接就是次子次媳等,再輪到孫輩,由長孫開始按照長幼有序來進行。何女士也得向老主人夫婦拜年,即向他們拱手說“阿公阿,恭”,主人給她一個四角錢的紅包。“恭喜”這句話,北馬的峇峇娘惹簡化為單字“恭”,福建話稱呼公公婆婆是“大官、大家”,北馬則為“阮官、娘”。
跪拜禮是我們華夏古代禮儀,通過跪拜,可以消除傲慢心,生起恭敬之心。這好比西方的握手禮,會讓彼此間產生友誼之心,擁抱會使到彼此生起愛心。所以我們的跪拜禮生恭生敬,西方的握手和擁抱生友生愛,不同文化產生不同的效果,各有所長,不是對錯優劣問題。況且長幼有序之跪拜禮,讓人們了解晚輩得尊重長輩,這樣,家裡的倫理就建立起來了。不懂得文化禮儀者,會批評說我們的跪拜禮是封建迂腐的東西,那是大錯特錯的。
峇峇娘惹的文化以精細兼精致著稱,任何事物都要精美細致。北馬文化就是典型的娘惹文化,小販的食物極少兼極小,中馬、南馬的大碗大塊食物對北馬人來說就顯得難以消受了。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1.29.

成年禮及上頭

成年禮及上頭

初加的冠礼,头上的双髻将会打开,改为盘成单髻。
心晴在三次加笈礼后向父母跪拜,一时感动而哭成泪人。
他们恢复了传统的表字。
漢服朋友黃競隆及劉心晴在上個月結婚,競隆對古代漢文化十分熱愛,特地以古代儀式來行成年禮及婚禮。漢服同道們因此成立一個工委會協助之,我則受委為顧問。他們很熱誠,紛紛上網找資料,古代儒家婚禮及成年禮在《儀禮》及《禮記》有詳細的記載,這個資料要找並不難,而我則提供本地閩粵等籍貫的上頭及婚俗資料。
在我國,婚禮前一夜先舉行“上頭”,它就是古代的成年禮。而黃競隆及劉心晴舉行的古代成年禮則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
成年禮與上頭有什麼分別呢?
成年禮儀式是男性冠者行3次加冠禮,女性笄者行3次加笄禮。首次,冠者及笄者身穿白色中衣舉行“初加”,冠者初加“幅巾”,笄者初加“髮笄”(木髮笄)。非常可貴的,競隆及心晴都留長髮,如此在盤髮成髻時就非常傳統了。在初加時,他們先梳成雙髻從房里走出到大廳,然後將雙髻打開,再結成單髻。雙髻是未成年的裝扮,盤成單髻,身分就轉為成年人了。“次加”,冠者穿深衣,除下幅巾,加上“梁冠”;笄者襦裙,取出髮笄,加上“髮簪”。“三加”,冠者穿衫和腰帶,除下梁冠,加上“爵弁”;笄者曲裾深衣,取下髮簪,加上“釵冠”。
接舉行“置醴”。古代未成年不能喝酒,冠者及笄者行置醴後就可以了。他們先將酒撒些在地上(祭天地祖先神明),並象征性沾嘴唇,表示已經成年,今後可以喝酒,接是吃飯,但他們接受我的建議,改為本地的吃“上頭湯圓”,由父母各喂食兩粒。
最後是“表字”,即為冠者及笄者取字。古人先有“名”,成年禮後方取“字”,表字習俗在我國盛行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逐漸式微。如今,競隆及心晴是表字文化斷根大約50年後,又有“字”的首兩位華裔。他們也接受我的建議,即將取好的“字”先書寫在紅紙上,裝框以方便懸掛于家中。競隆表字為“旭”,心晴表字“晨熙”。我們的“名”有分字輩,傳統習俗上,“字”也有字輩,可是字的“字輩”因為取字習俗的式微而消逝了。
整個儀式前後還得恭請神(祖先)到來觀禮,過後再送神回去。冠者及笄者都得跪拜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古代成年禮必須穿3件不同的衣服,3次加冠(女性加笄),演變到今天的上頭,是梳3次頭髮代替3次加冠,以及只穿一次中衣及一件外衣,而不是古代的3件,顯得有些簡化,不過上頭也是要跪拜父母以感謝養育之恩,這一點與古傳統是一致的。
現今的上頭源自成年禮,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當然會有些不同的地方。傳統的成年禮非兒戲,莊嚴隆重且意義深遠,所以心晴在成年禮後向父母跪拜感恩時,一時感觸而淚灑現場,引起觀禮的嘉賓亦隨落淚。
競隆(其實他表字後應該稱呼他的字——旭)的成年禮是按照傳統進行,不是在搞噱頭或博宣傳的做戲!他在部落格說︰“無論別人怎麼說,說我們演戲,復古,搞創意也好,行成年禮的年齡太大,準備不周全等,但我們身體里早有等待祖先召喚的血液正在沸騰,心里有那份感動,一心堅持把這麼有意思的禮儀復興在民間。”一番肺腑之言,語重心長,總是令人激動不已!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2.5.

古代的結髮婚禮

古代的結髮婚禮

伴娘剪下新娘一小撮头发交给主婚人,一对新人的头发被放进锦囊里收存。
新人个别喝半瓢的葫芦匏,喝完后两瓢葫芦匏合在一起,就是合卺之礼。
上周提到黃競隆與劉心晴的成年禮,今天就談他們的漢服婚禮,這也是按照古代漢文化來進行。婚禮之前先舉行醮子(女)禮,迎親回來後才行婚禮。
醮子禮就是父親囑咐兒子到女家將媳婦娶回來的儀式,簡單但隆重。儀式是“祭酒”(以酒倒在地上祭祀天地祖先),“啐酒”(新郎喝一口酒),父親就向兒子囑咐將媳婦娶回來成家立業等等,新郎跪拜感謝長輩,就焚香祭祖告知今日前往迎娶新人,子孫永繼,創業興家,為祖先爭光等等,帶禮物等出門迎親了。醮女禮則是父母給女兒訓誡,儀式與醮子禮大同小異。
娶新娘回來男家後,就開始行婚禮。首先是“拜天地”,跪拜3次以感謝天地萬物神明祖先的恩德,次為“拜高堂”,跪拜3次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三是“夫妻交拜”,夫妻面對面3次跪拜,從此相敬如賓。
接,尚有祭酒、振祭、同牢之禮、合巹之禮及結髮之禮。
祭酒︰一對新人先盥洗雙手,傳統上極注重衛生,儀式前都得盥洗。主婚人將酒倒進“爵”(三腳青銅杯),新人將酒倒在地上祭天地。
振祭︰主婚人夾了兩塊肉分別給新人各一塊,他們把肉沾了醬,在空中震一下,再放進鼎內以祭天地。
同牢之禮︰同牢就是夫婦一起吃飯喝酒,表示夫婦一體,尊卑等同的親密。儀式是共進3次酒饌,菜肴都是肉類如牛、羊、豬、魚等。第一次,主婚人夾了第一道食物各給新人一塊,新人吃下後再吃一點點飯,主婚人倒酒給新人喝。第二次,主婚人夾了第二道食物給新人吃,再倒第二杯酒,第三次,主婚人夾了第三道食物給新人吃,第三次的酒就不一樣了。
合巹之禮︰第三次的酒,主婚人將之倒進“巹”(晾乾的葫蘆匏剖開一半成兩瓢,葫蘆的腰間系上長紅絲線),新人各取一瓢飲一半,再換取對方的另一瓢酒來飲,喝完後,兩瓢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葫蘆匏,將紅絲線捆綁起來,這就是“合巹”!
結髮之禮︰新郎在伴郎的協助下,剪下一小撮頭髮交給主婚人;新娘在伴娘的協助下,剪下一小撮頭髮交給主婚人,主婚人將這兩撮頭髮放進一個小錦囊內,再捆綁好錦囊,交予新娘保管,待夫婦百年之後,錦囊必須隨葬棺內。
拜天地高堂之傳統在我國尚流傳至今,不過祭酒、同牢、合巹及結髮等俗早就淘汰。數十年前檳城福建人尚有“酒煙桌”,有點類似同牢之禮。根據福建漳州古俗,在洞房里要舉行合巹禮,新人同飲合巹酒外,還得吃12道菜組成的“新娘桌”,送嫁娘為新人夾菜,每一道菜都得念出有關的吉祥話,12道菜象征12個月,月月幸福美滿。這是從“同牢”演變過來之俗。
我國的華人婚禮主要源自清朝時期的閩粵風俗,與上述古代婚禮還是有些差別。數十年前我國的婚禮還是延續傳統,後來受到“文明婚禮”的影響,就逐漸與傳統脫節,如今的婚禮可謂西方色彩濃郁過東方。傳統就是美,黃劉的漢服婚禮,可謂最美!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2-12

馬六甲燒王舡

馬六甲燒王舡

在摆香案的人家门前,神轿被抛高并喊“兴安,發啊”。
马六甲勇全殿的王舡虽然不大,造型却很精美。
道长正在进行镇竹符押(抓)煞的法事。
今年元宵節,馬六甲勇全殿在闊別11年後,再度舉行“王舡祭”(俗稱燒王船或送王船),如此大型民俗活動,當然不可錯過。
約有兩百年歷史的勇全殿,自1846年開始舉行了數次的王舡祭,每次均由勇全殿、清華宮、華德宮、清侯宮及玉華宮聯合舉行,共5位王爺神明,即白、李、溫、朱、池府王爺一起參與王舡祭。
年十四,勇全殿有一系列的節目,尤其晚上的“請火”是壓軸戲。善信跟請火的神轎隊伍,往殿前步行到一條巷子中,面向路口設起香案,當空恭請五府王爺香火。這里附近原為海岸,近年填海造陸,大海已經遠離勇全殿。但請火儀式依然在這里舉行。儀式由道士誦經及勇全殿的神軍隊念咒請神,爐主卜杯(珓)請到火後就焚化金紙回殿。
元宵節當天早上7點半,就開始五府王爺的王舡出巡,俗稱王舡大游行。途經馬六甲老街區等地方,到下午4時左右結束,尤其來到老街區的雞場街一帶是高潮時刻,街道狹隘,游人眾多,設立香案祭拜者極多,爆竹加上鑼鼓,還有“興啊,發啊”的群眾吶喊聲,使到氣氛異常激烈。游行隊伍不長,陣頭不多。主要有大旗、舞龍舞獅、大頭娃娃及踩高蹺、麻坡的潮州鑼鼓,尚有乩童、椅轎(神明降乩于小椅轎上,由兩個人扶持)、神轎、道士團隊與王舡。王舡分為小舡5艘,大舡一艘,大王舡命名為“全安”號,制作精美古樸,長23尺,前面腹部及底部收縮,很有特色,為此僅見。
馬六甲的王舡出巡看什麼呢?重頭戲在道士“押煞”!這是整個游行最值得一看的。王爺是福建民間信仰的神明,具有管轄地方瘟疫的職權。以前閩南地方發生瘟疫,就得設壇做醮,犒賞神軍兵馬,請出王爺(王舡)出巡,收瘟攝毒,消除各種傳染疾病。如今傳染病少了,王爺的“神職”跟轉型,地方上一些意外事故頻仍的黑區,或被認為“煞氣”極重的地方,都可請王爺去收押這些凶神惡煞,使到地方上安寧平靖。整個出巡路線共定出15個煞氣重的路口,都得舉行“押煞”儀式。
每到路口,就備有果品等物焚香燃燭祭祀,再將一枝“竹符”釘入土中或插在香爐里,道士誦念經咒,步罡踏斗,跑蓮花等,道長將一塊紅布往香爐內的泥土抓取一把,再將紅布綁緊,拋向王舡里,這樣象征不好的“煞”被抓押到王舡,將由王爺帶走而去。
晚上的送王舡,吸引了數千人參與。王舡大隊在善信歡送之下,抵達雙島城海邊,經過一番祭祀,再將油米糖鹽金紙等搬上王舡,在爆竹煙花的轟炸下,就點火焚燒了王舡。善信們被囑咐拿取一小包的茶葉,在焚燒時拋向王舡,然後不能再回頭看,就這樣走回去。王舡被焚燒了,不祥的一切就由王爺押在王舡上帶走,馬六甲在未來一年內將是美好無比的。
這次活動吸引了國內外人士參與,其中有馬大蘇慶華博士,法國艾茉莉博士,台灣李豐懋教授、攝影家黃丁盛、探險家眭澔平,新加坡道教界人士及中台本地多位學者。一向來民間信仰的民俗活動多被人們不屑一顧,視為迷信低級,近年來卻吸引了人們的熱烈參與,可見民俗文化具有其意義及價值,才會獲得人們的重視。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2-19

王船漂來怎麼辦?

王船漂來怎麼辦?

从泰国漂流到浮罗交怡岛海岸搁浅的皇船照片。
今年元宵节马六甲勇全殿烧王船,将地方上一切不祥之物焚化带走。
這次到馬六甲參與送王船,有一位台灣朋友問我,馬來西亞的送王船多是“游天河”,可有游地河的?所謂游天河,就是將王船燒掉,讓王船在天上的河里行駛;游地河則是將王船送出海不燒,讓王船在地球的海上漂流。
我國當然多數采游天河形式,游地河則少見。不過其話引我憶起數年前一個游地河的王船漂流到我國的實例。2009年10月間,各處慶祝九皇大帝聖誕剛結束不久,10月31日即農歷九月十四,我接到北馬浮羅交怡好友陳先生的電話,謂有一艘王船漂流到浮羅交怡海岸擱淺,當地馬來同胞聯絡了他們。他們趕去觀看,並以手機拍攝了圖片發送給我。陳君說,皇船不大,只有數英尺,船頭綁彩布屬于泰國風格,船上只剩下兩枝黃色及青色的令旗,船艙里有許多小包的白米(這些供品是提供給神軍享用的)和一個陶罐。他推測是從泰國漂流來,而且屬于九皇大帝的皇船。
他的推測有理,泰國南部的普吉及合艾有多座供奉九皇大帝的斗母宮,九月初九送出皇船“游地河”,經過多日漂流,數英尺長的皇船竟然沒被風浪打沉,漂流到北馬的浮羅交怡,實在奇跡。陳君問我應當如何處理?
王船(屬于九皇大帝的叫皇船,神明地位不同之故)是王爺乘坐的舟楫,王爺身負“代天巡狩”之重任,所謂代天巡狩,就是代上天到凡間巡狩,將一切瘟疫等傳染病掃除或將地方上凶神惡煞及不好的晦氣等物全部掃蕩不存,將之押到王船上帶走。所以,王船上面都押不祥之物,所到的地方將會帶來不祥,因此王船來到,可不是什麼好事。
茲事體大,不可小覷。我以個人經驗告訴他處理方法:第一、為皇船的到來建立一座宮廟供奉王爺,請道士設醮祈福及犒賞神軍兵馬,皇船可以供奉起來或送出海,抑或火化;第二、不建立宮廟,但必須請道士設醮及犒賞神軍兵馬,再將皇船送出海或火化;第三、不建立宮廟不設醮,但一定要犒賞神軍兵馬,將皇船送出海或火化。他們接受我的意見,並請神降臨跳童,神明說明年二、三月間當地將會發生大事,最後神明決定犒賞神軍兵馬並將皇船火化。
個人是鼓勵火化王船,不然再送出海漂流到其他地方,又是頭痛麻煩的大問題。
據說曾有一年大山腳送王船“游地河”到霹靂某個漁村,結果當地發生了許多不好的事情。當2009年泰國皇船漂流到浮羅交怡時,我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可是當時沒將之寫出來,是顧慮到會導致當地人心惶惶,而且為了觀察翌年二、三月是否真的會發生什麼不好的大事,一般以一年為限,結果當地平安無事到今天,真的謝天謝地,可能是有犒賞神軍兵馬及神明幫助之故吧!過後又有其他瑣事牽拖,幾乎忘了此事。直到台灣朋友提問,才讓我想起此往事,遲至今天才與大家分享。
王爺是閩南的神明,當地有許多王爺廟,他們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身負“代天巡狩”的驅瘟除疫重任。九皇大帝本是道教北斗九星的信仰,人們于九月初一到初九持九皇素及禮拜北斗九星可以消災延壽。當九皇大帝信仰從福建傳到東南亞時,卻與王爺信仰附會在一起,也就有了送王船的儀式了。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02.26.

啦仔肉.一路走好?

啦仔肉.一路走好?

马花炸类似女人的阴唇。
炸枣状似男人的阳具。
某次,《星洲廣場》主編黃俊麟君來找我喝茶,我們在談一個牌子上的文字時,那個牌子很大很顯眼,可是他卻沒看到,等到他看到時就自嘲說︰“目瞅給啦仔肉糊到”(義為眼睛給蛤蜊肉糊到,所以才看不見)!
這是一句台灣俗語,我曾在台灣電視節目聽過。當時我一聽到此話,就覺得它是髒話。所謂“啦仔”(類似我國的“啦啦”),就是“蛤蜊”,打開這種貝殼類動物,其內軟體的肉極似女人性器官,所以啦仔肉相當于女性的性器官“陰唇”(福建話通稱“雞白”)。為了獲得證實,特寫了電郵請教台灣徐福全博士,徐博士不僅是台灣喪葬殯儀的權威,對台灣諺語也有深入研究。他回復說︰“它(啦仔肉)的確是女子陰唇之隱喻”。
嘿嘿,眼睛給陰唇糊到了,遮蓋住視線,怎麼還看得清楚呢?這當然是髒話。類似的髒話在我國有“目曉無摳”(眼睛給精液糊到了沒摳掉),這是一句洪門會的暗語。比較文雅的同義俗語有︰“大目新娘看無囝婿”(大眼睛新娘看不到新郎)。這些都是形容物件很大,卻看不到的糊涂窘況。
耐人尋味的,不僅啦啦,血蚶、竹蟶、鮑魚等貝殼類的肉,均極似女性的陰唇。在北馬,只要一提起“伊(她)的蚶”、“伊的鮑魚”,人們就會邪邪地笑!海里有一種蚶叫做“毛蚶”,這種蚶的外殼因為有寄生物而長出類似毛髮的短毛而被稱為“毛蚶”。毛蚶產量已經愈來愈少,不過一說到毛蚶,人們也是會心一笑,真的太像那個“東西”了。
此外,水果類長得像性器官的也多,諸如桃子、李子等類似陰唇,木瓜類似乳房,香蕉類似陽具,紅毛丹、蘭莎等類似睪丸等等,不勝枚舉。
性器官是古代的圖騰崇拜,民間的糕粿做成性器官的可不少。比如咸煎餅、咖哩卜、馬花炸及北馬的紅桃等類似女性陰唇,北馬紅圓類似睪丸,大包小包類似女性乳房,福建的炸棗類似男性陽具,樹薯環(甜甜圈,doughnut)類似陰道,將條狀的炸棗放進中有圓洞的樹薯環,簡直是“性交”的畫面。糕粿做成類似各種性器官,極可能是性崇拜的遺風,無需大驚小怪!
在報章、網絡或電視媒體上,經常看到或聽到人們在向已故者告別時,會以“一路走好”或“一路好走”來祝福他們順利平安到另一個世界去。我國所見幾乎是采用“一路走好”,在中國則有一部分人采用“一路好走”。到底是“一路走好”,還是“一路好走”比較正確呢?兩者之間有何不一樣?
觀看中國連續劇發現,當客人離開時,有時候主人會向他們說︰“慢走”或“走好”。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告別的客人也是如此說的。慢走,即是要他們小心慢慢走,走好也是要他們小心走好,兩者都含有路面坑窪凹凸,當心不要跌倒之意。所以祝願逝者“一路走好”,那是指前面的路坎坷不平,你得留神走好,不要跌倒。至于“一路好走”,則含有前面是條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祝願逝者步上美好的旅程,順暢地走到另一個世界去。
祝福逝者應該采用哪一句比較恰當?我認為“一路好走”比較好,那是願他步上平坦大道而走。“一路走好”表示他步上的是坎坷大道,得小心翼翼地慢行。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03.04

李光耀與赤腳大仙

李光耀與赤腳大仙

福建民間有個傳說:人間有個赤腳大仙,每到一個地方,只要喝上當地的一口水,就能講出當地的方言土話,所以此大仙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不過當他來到福建時,喝了當地的很多水,還是無法說出當地方言來,他因此氣沖牛斗,悻然離福建而去。傳說的背後是指福建方言雜而多端,十分難學!
李光耀可不同了,據其大作《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說,他學習3個月的福建話,就能用福建話發表簡單的演講,大概兩年,他的福建話不僅流利,還能引經據典。可見他非常聰明過人,厲害過赤腳大仙!
他覺得華人方言盛行,阻礙了華語及英語的推行。因此推行雙語政策,在華社推行講華語運動,以取代粗糙的福建話。李光耀在新加坡推行英語成為國家的主要官方語言,在華社推廣華語,這些均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需要一個主要的官方共同語來溝通,有混雜方言的華族也需要有個共同的族群“母語”華語,不過,推動華語不需要排斥家庭的母語方言。況且人類的頭腦潛能巨大,一個人學習幾種語言可以應付自如。
李光耀以毛里求斯和盧森堡跟新加坡比較,它們也是多元語言的國家,學生在校學習德語、法語和英語,回家講方言,結果一般人除了方言,並無法真正掌握任何一種語言。他認為是學校用語和生活日常用語不同的弊病。他說如果讓新加坡到今天還在說方言,他不敢想像新加坡今天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其實新加坡與檳城的語言環境十分類似,以華人居多,民間社會通行福建話(新國偏泉州音,檳城偏漳州音),學校方面,新加坡華人得學習英華雙語,檳城華人得學習華巫英3語。覺得李光耀非常杞人憂天,如果還是保留方言,今天的新加坡將與檳城一樣,“華語可講,方言可說”。今天新加坡的雙語政策,不見得新加坡華人的華語好過我們馬來西亞華人。把新加坡華語衰微罪名推給方言,不如說是新加坡推崇英語至上所致才比較正確。
他說方言消亡將是大趨勢,方言是“窮途末路”的語言,他不想讓粗俗的福建話成為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偏偏新加坡民間拍攝的多出電影就采用新加坡福建話,卻引起大家的共鳴,新加坡廟會及中元節等活動,還不是福建話在通行嗎?李光耀覺得英華雙語是國際性的,將會通行無阻。誰不知新加坡人到印尼及泰國(當地因為政策關系,人們幾乎都不懂華語及英語,近年才有華文班),還不是靠福建話來溝通的嗎?
曾經遇到一位新加坡人在我國車站買票,因為不懂馬來語而無法與售票員溝通,要不是我幫忙,她就買不到票了。所以,應該鼓勵人民多學習各種語言及方言,學得愈多對國家愈有利,對人民更是利大于弊。李光耀主觀地貶低福建話粗俗,因為他並不了解福建話的文雅及優秀。任何語言流入民間低層里,再文雅的語言也會粗俗起來。這不是福建話的問題。
華社需要一個共同的族群母語——華語,但推行華語不需要排斥方言,兩者相輔相成。方言盛行到北馬,許多孩子從小就講方言,到了學校就很快學會華語。一個國家需要一個共同語,不過民間就讓其百花齊放,讓人民懂得愈多愈好,就像檳城民間通行混雜巫英印泰語的福建話,連巫印同胞也略懂福建話,可是人們的華巫英語還是不差啊。如果連民間講的話也要干涉規定,這個國家真的“高明”,領袖異常“聰明”!
新加坡有一句非常傳神的諺語:“強就好,嘜假強”(聰明就好,不要自作聰明),就以此話當作本篇的結束。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12.3.11

太上老君大游行

太上老君大游行

太上老君大游行,道侣的仪仗队显得庄严。
莲花洞的花车格外抢眼美观。
3月間,檳城迎來一場盛大的道教慶典。農歷二月十五是道教教祖太上老君(老子)聖誕之日,可是老君聖誕日對許多人來說,竟是十分陌生的節日。
3月3日,由檳城阿依淡蓮花洞太上老君廟及檳城淨明忠孝道教會聯辦“和諧社會、重整道德、從心開始”國際道教論壇,邀請了中台港澳、新加坡及我國道長、學者分享道教義理,以推廣道教文化,鼓勵人們從正面認識和探討道教。
4日晚上舉辦“和諧共生”國際道教(太上老君)花車大游行,據說是全球首次太上老君的游行,共有103個單位參與其盛,包括中台港澳、新加坡、泰國及我國各道教代表。大會禁止游行花車播放流行及搖滾音樂,鼓勵參與單位播放道教清淨音樂或經咒歌樂。果然在游行隊伍中,听到清淨經、北斗經等道教經樂。而且幾乎所有參與者都身穿白色有個紅字“道”的T恤,還有屬于道教的“太極”圖長方形旗幟在隊伍中飄揚,以及一大群的道士儀仗隊伍。佛教的五色旗幟及佛樂佛經在衛塞節見多了,如今看到這些,讓人有沐浴于道教文化之感。
游行陣頭計有大旗鼓、舞龍、舞獅、峇峇鑼鼓、金鼓、神轎,以及諸多道教神廟的花車。最有看頭的是道士組成的儀仗隊,頭戴道巾,身穿法衣的道侶,手持香爐、天尊聖號長幡、宮燈、梁傘及寶扇等,顯得格外莊嚴。尤其是那些穿道袍戴道巾的道長道姑們,他們腳穿傳統長襪,穿整齊正統,令人心生恭敬。可惜儀仗隊伍有點散亂,可能是臨時湊合來不及訓練之故吧。
外國道教組織代表的花車以三輪車裝飾,每輛三輪車上兩根柱子上寫“道在人心,和諧社會”。游行隊伍中見到有一個插上佛教五色旗幟及安置佛像的花車,也有一屬于玄天上帝的花車,上面坐了一位南傳佛教的比丘,尚有3位手持帝鐘的道長,步行在蓮花洞花車之前,每經過廟宇,必站在門口向廟宇行三揖禮。包括佛寺等非道教廟宇,均行揖禮。可見道教的包容極大,以及對各宗教的尊重,使到社會“和諧”!
在老君游行之前多日,檳城天天晚上都下雨,老君游行當天中午下了一場大雨,有人說是洗蕩污穢。晚上大游行奇跡出現,是晚放晴,滴雨沒下,翌日後連續多日晚上又是天天下雨。全球首次老君游行果然獲得上天庇佑,雨洗邪惡,清淨人心。
整個游行聲勢浩大,令人感到道教的力量不可小覷,只要好好推動,道教是可以發揚光大的。冀望道教界加強精神文明方面的推動,以消除人們對道教的負面形象。而宗教師的形象也非常重要,外表必須衣端正,穿宗教服裝最好按照正統,避免露出里面現代的衣服鞋子;服裝正統,全體統一,才能顯出莊嚴。最重要的是舉止端正,言談有禮避免低俗,自然會引來人們的尊重喜愛了。
林冠英等人在參與老君游行時,看到他們的祭拜手勢是雙手合十,這是印度文化的祭拜手勢。我們中華的是拱手行禮,主辦當局應該教導人們行這種正式的道教禮儀才是啊!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03.18.

太平舊市議會大樓

太平舊市議會大樓

此照片拍攝于1962年,右前方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原為警察局,後方的新建築竣工後,警察局就搬過去了,這個古建築就成為太平市議會的辦公大樓。交通局也在這里辦公,考駕駛執照者就在此建築物的右邊應試,口試就在二樓,當年考駕駛執照很簡單,不像現在的復雜。
世事變遷,斗轉星移,此市議會大樓在80年代拆除重建,如今已是多層的現代大廈。對面的警察局近年也拆除,警察局已搬遷別處,這里則興建一座堂皇的大禮堂,快要竣工。
圖中的籬笆是以植物栽植成行,再裁剪成長方形的籬笆狀,很大自然的杰作,這類籬笆現今已經罕見。照片里的景物完全消失不在,連噴水池也拆除了。古建築逐漸消逝,新建築紛紛冒現,再廿年下去,太平市的古建築還剩下什麼?(照片提供︰美亞攝影,高鏡棠拍攝)
星洲日报·星洲广场。文:峇峇球。(2012.2.12)

檳城早期的出殯行列

檳城早期的出殯行列

刘金龙先生
槟城早期的出殡行列,比今天热闹多了。(刘金龙提供)
劉金龍先生(1939年生),檳城人,祖籍福建南安縣。其父劉福慶在檳城開啟“新德發”(後改名劉福慶)糊紙店,從事殯葬業。他從小協助父親生意,後來到潮州劇團當樂手,最後自己在檳城成立潮州鑼鼓隊及西樂隊,其潮州鑼鼓隊附有“漆面”表演,即潮州小型“土戲”,在出殯隊伍中沿街唱戲,劇目有《桃花搭渡》、《文武雙球》、《周不錯算命》、《番姑擔火》等,目前已退休。因為從事的行業,對早期檳城的出殯行列非常熟悉,故專訪他口述昔年的情景。
劉金龍說,以前的出殯行列以旌行在前頭,有一對旌鑼跟隨敲打(9下),敲者身穿清朝藍色長衫,戴碗帽(瓜皮帽),鑼槌的頭綁紅布。然後是紅燈彩或是“公司”紅燈彩。所謂公司,就是逝者有參與的血緣或地緣組織,如福建會館、陳氏宗祠等,因為是會員或其至親逝世,公司就得派出紅彩(或紅布)及紅燈執紼,而喪家得向殯儀公司租一對“蓮花牌”(以長棍支撐的布對聯,上下各有一朵蓮花圖案裝飾,故稱),由兩個人持陪在公司燈彩旁游街,有錢人家則租了兩匹馬,讓手持蓮花牌者乘坐。
再來是粗吹(兩枝嗩吶)、白鑼(一對,敲5下,鑼槌的頭系白布)、嗆鼓(魂鼓)及白燈白彩;白燈彩必須有粗吹、白鑼及嗆鼓的隨同伴奏。然後是囝婿(女婿)聯軸彩(一副對聯、一幅橫幅)、藍亭(囝婿亭)及“囝婿吹”(即八音吹,計有笛子、二弦、木魚、狗叫鑼等8樣樂器),接是穿插眾多親友贈送的軸(輓幛)及鑼鼓樂隊。軸以長棍支撐後請人手持游街,後來改為聘請三輪車,將軸安插在車上,左右各一幅,到最後是將所有的軸一一掛在羅哩(卡車)上,方便多了。囝婿聯軸彩、藍亭及囝婿八音吹,均是女婿出錢訂制或向殯儀公司租借的,在以前得花費40元。
最後是孝子吹(八音,8或6名樂手,穿白色長衫,戴草帽)、白亭、魂身轎及棺罩。白亭就是香亭(內放香爐),倘若要供奉逝者,香爐內的灰就換上墓土,不供奉就放在墓一旁。魂身轎是供紙制的魂身乘坐。華麗的棺罩呈八角形,其內是棺材,由人們抬動游街。
劉金龍說,囝婿亭和白亭的花卉是以紙做的,淋到雨就得換過,不然可以耐用10次。而棺罩的花卉等物則以絹綢布料所制,可以耐很久。棺材之後是孝眷及眾親友的送殯者,之後還有一隊叫做“押後吹”的樂隊,此樂隊乃有錢人家才會有,是以一枝嗩吶、二弦、狗叫鑼及一面小鼓(或僅是一對嗩吶)組成。送殯者听到此悲哀的樂聲,一般都會哭泣。
如果是有“點主”的,點主官身披紅綾坐在車子里,在墓地點主時,得奏起點主吹(八音),據說鼓吹一響,妖魔就會逃跑。
劉金龍口述的檳城早期出殯行列可謂十分珍貴。他說的白鑼,應該就是太平的“姓氏鑼”。另一方面,他說的出殯行列以紅燈彩在前,白燈彩在後也很不一樣。根據個人調查,通常都是白燈彩在前,紅燈彩在後。當“返主”時,才以紅燈彩在前,白燈彩在後,沿來路又吹吹打打回喪家去。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圖文:李永球)2012.3.25

喪禮的發展演變

喪禮的發展演變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對於死,人們非常忌諱,因為死後的世界是個未知數,因此世界上各民族處理死後的習俗,充滿神秘,大家都不知道人死後到哪裡去?而宗教在這方面則起引導作用,宗教的死後世界,使到人們有個寄托,不再害怕死亡。
在世界各種喪事習俗中,多數都採用宗教儀式,唯有我們華人的最別具一格,是中華儒家傳統習俗。它源自遠古的靈魂不死觀,逐漸由儒家整合,終於發展出一套儒家禮儀為主的喪葬儀式,漢朝以後又結合一部分佛道二教元素,才有了和尚道士念經超渡法事等習俗。它在中國流行超逾3千餘年,無論是儒、道、兵法、陰陽等家,絕大部分都採用這種喪禮,甚至後來的佛教與道教徒,也是採用之。
馬來西亞華人的喪禮源自中國南方的福建廣東等省。清末民初,中國嚴重的內憂外患,導致大量華人蜂擁至東南亞各國,那時候,華人喪俗就在我國繁殖生根了。
基本上我國的華人喪禮,乃以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葉,即清末民初時期為基礎,經過百年長時間的發展,到了今天,終於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整個喪俗還是脫離不了古代華夏儒家禮儀以及閩粵地區的傳統地方形式。
我國華人喪禮的演變,基本上分為5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1900年之前的“早期傳統兼簡陋式”,這個時期的喪禮除了一部分峇峇娘惹族群及南來發跡的富豪,因為富裕的經濟條件而有能力辦完整儀式的傳統喪禮,當時的移民均是窮困的苦力,他們的喪禮非常簡單,甚至只以草席草草包裹埋葬之。
第二時期系1900年至1941年底的“傳統繁華期”,因為經濟蓬勃而出現了許多富豪,喪禮不僅熱鬧,更出現了多場難得一見排場豪華的大型喪禮,至於當時苦力的喪禮猶然保持較簡單的傳統形式。
第三時期是日據時代的1941年到1945年,因為戰亂及日據時代經濟不景氣而轉入“戰亂低靡期”,喪禮可謂簡陋不堪。這一時期是重要的分水嶺,喪禮在這之前保持非常傳統,之後就趨向簡化了。
第四時期乃日本投降後1945年到1980年代的“傳統兼簡化期”,傳統喪禮在這時期裡逐漸由繁入簡,傳統樂隊逐漸被西樂取代,許多傳統習俗也趨向簡單化。
1980年代至今的為“傳統兼商業化佛化期”,雖然傳統喪禮仍然處於簡化中,但也因為商業化的盛行而逐漸趨向奢華,比如提供給賓客吃的食物,愈來愈多樣化及豐富,喪家佈置愈來愈豪華,商業墓園提供的骨灰龕位及墓地也甚為奢華,價值不菲。這時期更盛行佛化喪禮,可謂以狂風掃落葉之趨勢,日益將傳統喪禮取而代之。喪禮的發展愈來愈簡化兼西化,老傳統的喪禮紛紛被革除而消失,喪俗不再是為了人文而建立,而是為了省金錢,省時間,省儀式及宗教利益而設定。當佛化喪禮愈來愈多人採用時,傳統喪禮就逐漸式微,倘若順這樣的發展局勢下去,我們以後的喪俗就沒什麼值得談的了。
附:1月1日拙文《百年白鐵店》訪問羅寬平君談了一句客家俗話“做過藥材打過鐵,密該生理毋做得”。其解釋為藥材是到山上去採,不需本錢,打鐵則是收購破銅爛鐵來循環再用,所以本小利大,做過此兩行的客家人,就什麼生意也做不了了。此俗話引起怡保龔道明校長來電說出其不同的看法,他說,應該解釋為藥材必須上山辛苦採取,打鐵必須出力辛苦敲打,做過此兩行辛苦勞動生意者,還有什麼生意做不得的?任何再辛苦的生意都難不倒客家人了。所以,此俗話的最後必須加上問號才對。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2012.4.1

喪禮的種種問題

喪禮的種種問題

傳統喪禮被人們批評為封建迷信,批評者往往以本身或宗教立場大加鞭撻,完全否定傳統民俗。雖然不否定喪禮有一些陋俗及“迷信”成份,但是“迷信”應該如何來界定?比如說,停喪期間要把貓趕走或關起來,不然貓跳過遺體會導致屍變,這當然是迷信之說,其真正的原因是為了防止貓抓破遺體或壽衣而編造出來的說法。因此,迷信與喪禮應該分開來談,是民俗就不是迷信問題了。況且有些被視為迷信的民俗起安撫人心的作用,那麼就具有了民俗之功效。
傳統喪禮也應該與環保分開來談,一些人批評喪禮焚燒紙錢明器不環保。世界上許多宗教及民俗不環保的也很多,比如佛教密宗的火供及煙供、英國維京火祭節等等,通通講環保,將都面對消逝問題。在中國已經有人察覺火化遺體也是不環保,因此有人提倡恢復土葬或其他更好的處理遺體方法。環保已是現今整個世界都關注的切身問題,大家應當在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節能減碳,並從本身生活起居小習慣做起,這樣對遏制惡化的環保問題會有更大的幫助。至於喪禮、宗教及節日裡的焚燒物品,應當尊重而不是苛責之,這樣才會使民俗及意義延續流傳。當然,我們也不應該鼓勵燒過多的明器,一切適可而止。
喪俗與環保問題,徐威雄博士有特別見解,他說:“古人深信,一個懂得慎終追遠的社群,必然是個民德歸厚的社會,這點其實最符合今天的環保吁求。環保不外乎是一顆感恩的心,教人珍惜地球資料與生態環境,今人若知喪禮寓教此義,就絕不會盲目排拒,欲必去之而後快。”
喪禮當然存有陋俗,諸如窮者為了面子而大事辦理,結果因此負債,這樣就違反了喪禮的意義。窮人就得節約辦理喪事,富者不妨多花些錢,這樣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還有民間有“吃完三頓”之說,即逝者如果在晚餐時間後逝世,就被認為吃完三餐,子孫會因此困苦沒飯吃,必須向天公乞求,求回“一頓”留給子孫,這些在古籍上並沒記載,都是民間後來產生的習俗,雖然很不合理,不過進行者覺得心安,倒就未可厚非。又有丈夫舉行“跳過棺”儀式後可以再續弦,而女人就得三從四德,不能再嫁,這是歧視女性的陋俗;尚有只能兒子持幢幡,女兒不能,但近年開始見到無兒子者由未嫁女兒持幢幡,實是可喜現象。還有入殮時不允許孝眷觀看,近年開始有孝眷堅持“親視殮禮”,這樣可以避免值錢的隨葬品被盜走,也可避免棺材內被人放進不明之物。
此外,帶孝時期是否可以辦喜事?這是經常有人面對的習俗問題。以前有百日內“趁孝娶”的風俗,即家裡長輩逝世後,可以在一百日內為晚輩辦喜事,不然就得等3年(24個月)後了。百日內趁孝嫁娶的人家,不得掛紅彩(有刺繡八仙等人物及“榮華富貴”等文字的紅彩布),只能掛紅布;拜天公上頭時,長輩也不能上香,只有新人自己上香膜拜。古代沒有“趁孝娶”這回事,那是後來因為情況需要而衍變來的。隨時代的發展,現今社會的帶孝及安靈時間銳減,因此我們不需要墨守陳規,一成不變,不妨依據情況斟酌處理。
儒家的思想具有理性的特質,《禮記》說50歲的帶孝者不必極度哀傷,60歲的帶孝者可以不必哀傷,70歲的帶孝者可以照常飲酒吃肉,因為上了年紀若哀傷及不吃東西,對身體不利。以前居喪期間不可洗澡沐浴,《禮記》卻有頭上有瘡就要洗頭,身上有瘡就要洗澡之說。可見一切都可依現實情況變通處理。所以居喪不洗澡之俗,流傳到炎熱的我國就被淘汰,因為地處熱帶國家不洗澡,實在不符衛生。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2012.4.8

清明節尋墓奇談

清明節尋墓奇谈

郭苏家老夫人之墓,近七十年没人扫墓祭祀了
林查某及夫人墓
去年五、六月間,劉錫康兄從怡保帶來一位何君,說其祖母大約百年前在太平逝世並埋葬在廣東義山,已近70年沒人清明掃墓了,托我代為尋找其墓。由于當時雜草叢生,又逢雨季,我答應翌年清明節才幫忙。
他給了我資料,其祖母名為“郭素家”,大約故于1916年間。今年清明節期間,家兄回來掃墓,即托他照顧行動不良的家母,我就拎相機,披上大毛巾,戴上鴨舌帽,踏腳車往廣東義山去。根據郭氏逝世的年份,我猜測其墓應該就在大伯公亭後一帶,于是就開始尋墓,一方面趁機拍攝許多古墓照片存儲資料。尋找了大概兩個小時,還是沒發現其墓,最後決定放棄,打算前往福建公冢去。就在我走下時,回頭看到兩個古墓,一個是以前曾經調查過有個清朝官銜“布政司理問”的羅端輝墓,另一個是不詳古墓。
我決定拍攝羅端輝墓,不詳古墓做個調查就離開。就在拍攝羅墓後前往那古墓觀看個仔細時,撥開雜草發現墓主名為“郭蘇家”!當時直覺認為這就是我要找的墳墓了,抄錄其墓碑文字︰“民國顯妣郭氏蘇家之墓,生辛酉年九月九日(1861年10月12日),終丁巳年四月十日(1917年5月30日)”將資料以手機短訊發給錫康兄,翌日他轉告何君,何君說很接近其祖母之生卒年份。
原來何君受英文教育,不懂得寫祖母的中文名字。“郭素家”3字,還是錫康兄根據他們的發音而記音寫給我的,原名應該是“郭蘇家”才對。美中不足的是,其墓沒有列明籍貫,也沒注明嫁給什麼姓氏及兒女名字。通常已婚女性會冠上夫姓“X門”,郭氏之墓缺乏這些資料,這使到鑒定其身份方面不夠完備。
走完廣東義山,就到福建公冢去,剛走進去,忽然有個人注視我,雖然我頭上披大毛巾及鴨舌帽,可他還是認出我,問我是否就是在《星洲日報》寫歷史的?原來他看過我的紀錄片及文章,認得出我。他自我介紹姓郭,為尋找外祖父墳墓而來,可是一個小時多了遍尋不獲。我自告奮勇,問了其祖父名字?他說叫做“林查某”(福建话的查某,相當于華語的女人,名為女人卻是男的)。無巧不成書,就在我從身邊墳墓開始尋找時,第一個找到的就是林查某之墳墓,這令他高興得大叫起來。原來其母親給錯訊息,說外祖父墓有4根立柱(其實只有兩根),又說墓頂端籍貫是“南安”(其實是石埔),因此,他一直注意4根立柱及南安而遍尋不獲啊,而我是直接看名字就馬上發現了。
林查某的其中一個兒子清金,乃太平赫赫有名之會黨黨魁,身居最高的“紅棍”,數年前逝世喪禮十分熱鬧。另外,郭君之岳祖父也是拙欄曾經介紹過的大直弄城隍爺林金豬之隨從,根據郭君說,我寫的其岳祖父被陳靈禮處死與事實不符,其岳父詳知事情經過。我叫他安排其岳父接受我的訪問,以還原歷史真相!
說來也真詭異,今年清明節尋墓,一個是最後一個發現,一個是首個發現。尤其郭老夫人在天有靈,讓我找到其多年沒人清理祭祀的墳墓。今天(4月15日)上午,錫康將與何君過來太平找我,由我帶他們到郭老夫人墳墓祭掃一番。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4.15

老藥店製朱砂

老藥店製朱砂

彭永安研磨朱砂去除水银的石臼是英国制造,研磨时不会磨出石粉,由父亲传到他手中,已经超过六十年了。
每天都得研磨朱砂一次,换水一次,经过一年多,直到水银完全清除为止。
太平市目前最老的藥店,應該是創立于1920年的福生堂。今天介紹的是另一間老藥店“永福安”,創辦于1939年。
根據永福安老板彭永安(60歲)先生指出,其父親彭志明是中國廣東大埔客家人,少年南來我國當苦力,後來到藥店當學徒,學成後的1939年創業,開啟“永福堂”(此店號尚待確定)。兩年後日本南侵,其位于太平古打律的藥店遭到日機炸彈擊中,一切全毀。和平後的1945年,又在古打律處開啟“永福安”藥店。英文注冊名稱是ENG HOCK AUN,估計負責注冊者為福建人,所以羅馬拼音就非客家音而是福建音了。
彭永安說,其父生前教導他制做傳統藥丸及藥散等,經過他再深入研究,目前有做些賣予熟客親友。尤其是“驚風散”及“牛黃散”,這兩種中藥散必須用到朱砂。幸虧其父有教授傳統老方法炮制朱砂,以去掉朱砂里的水銀。
朱砂,是一味中藥,有小毒。功能為鎮心安神,明目,解毒,主治心神不寧、驚悸、不眠、瘡瘍腫毒等癥,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他說,從中國進口來的朱砂,水銀成分極高,食之對人有害。他拿出這些中國朱砂給我看,果然可見到銀色的水銀。他將之研成粉末,放水浸之,每天研磨一次並換水一次,朱砂經過研磨後,水銀會浮上水面,果然水面上呈現一層銀色物,將水倒掉,翌日又研磨又換水,經過多日後,又讓朱砂晾干成粉狀,又再研磨,又再放水浸之,如此重復四、五次,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00至500天左右。一公斤的朱砂經過傳統老方法炮制後,大約只剩兩百多克,即只剩五分之一左右。這個老方法制煉朱砂叫做“水飛法”。他又拿出炮制完成的朱砂讓我過目,真的不見了水銀,完全是呈紅色的純朱砂了。
他本良心做事,一定將水銀完全消解到完,才敢拿來做藥。因為水飛法很多工,費時費力,所以很多同行做的驚風散干脆不下朱砂,擔心危害人們的健康,目前幾乎僅他一家有下朱砂。水飛法炮制朱砂,必須用到石臼及石槌(木柄),其石臼是父親留下來的,乃英國制造,石質非常之好,多年來的研磨還是依然如故,不像中國石臼在研磨時會磨出石粉。此臼的年齡比他還大,已經超過60年了。
他制造的驚風散專治小孩驚風,牛黃散可化痰,此外還有補腎丸及白鳳丸等等。以前尚有制造“嘴破散”,專治嘴巴舌頭及喉嚨潰瘍破爛,由于此散必須用到大量的朱砂,而他沒辦法炮制如此多的朱砂,就不再生產了。炮制朱砂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很費功夫,其所炮制的朱砂連自己都不夠用,所以從不出售。
彭永安做事謹慎認真,制造的成藥引起老顧客的喜愛及信任,人家的人參丸一粒塊多錢,他采用真正野人參一粒售價8塊多。他堅持不賣假成藥(內攙類固醇等危害健康),店內的成藥極少,生意慘淡經營。他喜歡閱讀,店內擺滿他經常閱讀的中英文醫藥書籍。他說,做藥店賺不到錢,因此堅持不讓孩子接手生意,現在孩子們都是專業人士。
朱砂含水銀有毒,必須經過繁復的水飛法炮制才能消除水銀,當人們都放棄煩冗的水飛炮制法時,彭永安卻堅持。他極可能是碩果僅存懂得水飛法炮制者,對中藥炮制的堅持,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對藥物的講求真假好壞,都值得贊賞欽佩!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