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喪禮的發展演變

喪禮的發展演變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對於死,人們非常忌諱,因為死後的世界是個未知數,因此世界上各民族處理死後的習俗,充滿神秘,大家都不知道人死後到哪裡去?而宗教在這方面則起引導作用,宗教的死後世界,使到人們有個寄托,不再害怕死亡。
在世界各種喪事習俗中,多數都採用宗教儀式,唯有我們華人的最別具一格,是中華儒家傳統習俗。它源自遠古的靈魂不死觀,逐漸由儒家整合,終於發展出一套儒家禮儀為主的喪葬儀式,漢朝以後又結合一部分佛道二教元素,才有了和尚道士念經超渡法事等習俗。它在中國流行超逾3千餘年,無論是儒、道、兵法、陰陽等家,絕大部分都採用這種喪禮,甚至後來的佛教與道教徒,也是採用之。
馬來西亞華人的喪禮源自中國南方的福建廣東等省。清末民初,中國嚴重的內憂外患,導致大量華人蜂擁至東南亞各國,那時候,華人喪俗就在我國繁殖生根了。
基本上我國的華人喪禮,乃以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葉,即清末民初時期為基礎,經過百年長時間的發展,到了今天,終於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整個喪俗還是脫離不了古代華夏儒家禮儀以及閩粵地區的傳統地方形式。
我國華人喪禮的演變,基本上分為5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1900年之前的“早期傳統兼簡陋式”,這個時期的喪禮除了一部分峇峇娘惹族群及南來發跡的富豪,因為富裕的經濟條件而有能力辦完整儀式的傳統喪禮,當時的移民均是窮困的苦力,他們的喪禮非常簡單,甚至只以草席草草包裹埋葬之。
第二時期系1900年至1941年底的“傳統繁華期”,因為經濟蓬勃而出現了許多富豪,喪禮不僅熱鬧,更出現了多場難得一見排場豪華的大型喪禮,至於當時苦力的喪禮猶然保持較簡單的傳統形式。
第三時期是日據時代的1941年到1945年,因為戰亂及日據時代經濟不景氣而轉入“戰亂低靡期”,喪禮可謂簡陋不堪。這一時期是重要的分水嶺,喪禮在這之前保持非常傳統,之後就趨向簡化了。
第四時期乃日本投降後1945年到1980年代的“傳統兼簡化期”,傳統喪禮在這時期裡逐漸由繁入簡,傳統樂隊逐漸被西樂取代,許多傳統習俗也趨向簡單化。
1980年代至今的為“傳統兼商業化佛化期”,雖然傳統喪禮仍然處於簡化中,但也因為商業化的盛行而逐漸趨向奢華,比如提供給賓客吃的食物,愈來愈多樣化及豐富,喪家佈置愈來愈豪華,商業墓園提供的骨灰龕位及墓地也甚為奢華,價值不菲。這時期更盛行佛化喪禮,可謂以狂風掃落葉之趨勢,日益將傳統喪禮取而代之。喪禮的發展愈來愈簡化兼西化,老傳統的喪禮紛紛被革除而消失,喪俗不再是為了人文而建立,而是為了省金錢,省時間,省儀式及宗教利益而設定。當佛化喪禮愈來愈多人採用時,傳統喪禮就逐漸式微,倘若順這樣的發展局勢下去,我們以後的喪俗就沒什麼值得談的了。
附:1月1日拙文《百年白鐵店》訪問羅寬平君談了一句客家俗話“做過藥材打過鐵,密該生理毋做得”。其解釋為藥材是到山上去採,不需本錢,打鐵則是收購破銅爛鐵來循環再用,所以本小利大,做過此兩行的客家人,就什麼生意也做不了了。此俗話引起怡保龔道明校長來電說出其不同的看法,他說,應該解釋為藥材必須上山辛苦採取,打鐵必須出力辛苦敲打,做過此兩行辛苦勞動生意者,還有什麼生意做不得的?任何再辛苦的生意都難不倒客家人了。所以,此俗話的最後必須加上問號才對。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2012.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