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送窮與釘赤口


海南人在新年期間有兩個特別的風俗,一是除夕夜送窮,另一是年初三釘赤口。住在柔佛州的楊全運先生,祖籍海南瓊海市潭門鎮社昌石嶺村(舊福田鎮),其長輩在以前就有遵行這兩個風俗,隨著海南前輩們的逝世後,此二俗就逐漸式微。當今難得一見矣。

楊全運說,曾經聽過老人家講送窮俗,就是在除夕夜吃了年夜飯後,把家裡破舊不穿的衣服全拿出來到外去燒掉,蘊含把不好的東西送走燒掉,迎來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

至於釘赤口,楊全運指出那是在年初三一大早進行,以一根鐵釘用鐵鎚釘在木板或木柱上,不需要釘到完,留下一點釘頭,當天把“赤口”釘住,可避免整年內與人發生口舌是非。他在小時候,年初三當天,父母親叫他們起床後,就叫他們釘一根鐵釘在木板牆上,目前極少人還有在進行釘赤口風俗,他曾經詢問中國家鄉的堂親,他們甚至都不懂得這個風俗了。

民間認為初三是“赤狗日”,也叫赤口,意味著口舌是非,當天是不去人家的家拜年,如果拜年可能會引起口角是非當然這個說法是不可靠的。古早時人們在初一與初二兩天進行頻密拜年,古時候人們多數沒交通工具,靠兩腳步行,頻密兩天拜年後非常疲憊,倘若初三再去拜年,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於是就休息一天,避免過於操勞而致病。因此有了不成文的初三不可拜年之說,但是這麼說,不見得人們會遵守,於是就編造“赤口”的說法來恐嚇,若拜年會導致整年內招惹口舌是非,人們擔心害怕之下,就不敢去拜年了。目的很簡單,就是禁止初三拜年避免操勞致病。

海南人釘赤口的風俗,背後蘊含著慎言”之意義。出外謀生盡量與人結善緣,不去批評人家是非,不講人家壞話,如此可避免惹事生非。釘赤口彷彿就是釘住我們自己的嘴巴,慎言不去講人家是非,多說好話就可引來更多的善緣。

如今的時代,我國的農曆新年假期通常只有兩天或者三天,一些人會多拿取一兩天的假期,所以初三拜年已是普遍的現象初三如果拜年,待開工了就沒時間拜年了。

談到初三,再談一談一個有趣的風俗“老鼠娶親”。

林明台灣冠婚葬祭家台灣認為(正月)初三老鼠的婚日,在一天的半夜,要避免點燈,每人都要早入睡,據說這一天老鼠壞穀物,危害到人生活,了不使老鼠繁殖下去,所以要提早熄如果老鼠看不到光,因找不到路而死亡,這樣就可以阻碍其繁殖,反之,如果光灼灼,老鼠便會舉行盛大的婚,因而生出更多的老鼠,使人蒙受

廣東民俗大<梅“老鼠嫁女”>云:“梅客家地區農曆正月初三日晚有點長傳統習慣據說這一天晚上是老鼠行嫁的日子,入夜以,要在厨房、谷房各長明燈老鼠行嫁好走路。

年初三老鼠嫁女當然是無稽之談,不過從上述二書看到兩個不同的風俗做法。台灣人熄燈讓老鼠嫁女不成而死絕;廣東客家人卻點燈讓老鼠順完成嫁女,兩者完全矛盾,到底哪個對哪個錯?

風俗有時候不是對於錯的問題,至於要跟從哪一套的做法,則看個人的決定了。倘若閣下不喜歡老鼠,希望他們死絕,那就關燈睡覺。設使閣下喜歡老鼠在家繁殖出百子千孫,那就整晚開燈吧!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2024年2月21日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正月初一“落湯錢”


 正月初一,祖籍潮州的華裔有個特別的風俗,就是“落湯錢”,目前尚可在中南馬一些祖籍潮州澄海縣的家庭裡見到。

落湯錢的成分主要是糯米。以前的做法是採用糯米粉,加入熱水攪拌,非常吃力。當今多數操捷徑,以糯米粉混合水調勻蒸熟,或者搓糯米粉團放入水裡煮熟(類似湯圓煮法),形狀是圓形,大小如魚丸般。煮熟了滾白砂糖、花生碎及芝麻碎即成。在正月初一那天,必須做落湯錢用於祭祀祖先神明,過後闔家品嚐,寓意今年賺大錢,有錢存,有錢賺。由於滾上白砂糖,經過一段時間後白糖溶化,是會“生水”黏糊糊的,不僅導致手黏糊糊,吃起來也不爽口。為了避免這個現象,在煮好後滾白糖芝麻及花生碎時,僅沾少許避免落湯錢黏在一起,當祭祀完畢要吃時,再次滾沾滿它,這樣吃起來就可口美味了。(專訪雪蘭莪大港潮州女士,姓名不願公開。祖籍潮州澄海)

林凱龍著《潮汕古俗》提到落湯錢卻不是在正月初一做的,而是臘月廿四“送神上天”。書中云:“臘月廿四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在竈台‘司命公’牌位前祭拜灶神……潮人今日仍以瓶為‘樽’裝酒,與雞、蜜餞、糖果、茶米、銀紙、落湯錢等盛饌祀竈神……‘落湯錢’則是一種蒸熟後滾上花生、芝麻、白糖粉的糯米粉糰,香甜而又粘口,據說是讓竈神在向天帝匯報時多替主人講好話,而當竈神要講不利於主人的話時,那粘口的落湯錢能將其嘴巴粘住。這一細節可見潮人的狡黠,這種精明甚至表現在對神靈的態度上。”

葉春生、林倫倫主編《潮汕民俗大典》:“‘落湯錢’是糯糖糍的諧音。糍即糍粑,就是擱了糖的糯米糍粑。它是在潮汕傳統小食‘糯米錢(糍)’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演變而來的。落湯錢是用糯米粉煮成稠糊狀後用木棒反复攪動,使熟粉糰更加純滑,更具韌性。再將熟糯米糰捻成若干個小團或用刀切塊,入鍋用蔥油煎至兩面微脆,再滾上芝麻糖粉。賣時用筷子從芝麻糖粉裡夾出來。有時候家庭吃的落湯錢做好後還會再蒸一下才吃。”

上述二書沒提及落湯錢是在年初一做的,反倒在《潮汕古俗》書中提到是在十二月廿四日做落湯錢,用於祭祀竈神,落湯錢香甜粘口,希望竈神上天講甜甜的好話,若是竈神要講壞話,落湯錢則會粘住其口而說不出話來。

仔細看落湯錢,極為類似蔴糍。蔴糍分兩種,一種是糯米糰包裹餡料,圓形外層全是白色糯米粉,蓋因煮熟的糯米糰非常黏手,必須雙手沾上糯米粉才能夠提取米糰來包裹,外層滾滿糯米粉則可避免蔴糍粘連在一起,也使到提取時不黏手。另一種是以長方形鐵片塗油,提取糯米糰來滾花生碎及白糖,與落湯錢類似,但不是圓形,而是不規整形狀,必須現做現吃,不可久放,不然就會生水黏糊糊。其實,潮州落湯錢與福州湯圓乃同一種食品,後者也是糯米粉搓成圓形丸子大煮熟,滾上黃豆粉及白糖而成,這與潮州的滾芝麻、花生碎與白糖略微不同,此外,福州湯圓是在冬至做來祭祀並吃的。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2024年2月7日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春飯·春菜·春花


 

新年除夕日,福建人有供春飯及春菜的風俗。春飯是以一碗飯,插上鮮花或紙花(通稱春花);春菜為一碗有一棵蔬菜的湯水。上述兩碗一起供奉在神案與祖先案前,從除夕供奉到年初四才取下。經過四晝夜,飯會生霉菌,這時候就觀察霉的顏色,若是紅或橙色,預示今年內好運吉利;假如呈青、灰或黑色,則為厄運不祥。

福建話的“春”諧音“剩”,供奉春飯春菜,象徵家裡去年有剩餘的飯菜留到今年,意味著去年生活富裕到今年還在吃不完,這是一種祝福,亦祝願今年的食物也是留到明年都吃不完。


清末繪圖閩南語長篇小說《夢棋緣》:“……又到廚房把已煮熟的白米飯裝在一隻碗裏,作出高高尖竦的樣子,擺一個多蘗的熟芋頭在碗緣的飯上,飯的中央插一枝冥紙店買回來的紅紙糊成的‘飯春花’。接著,用番薯粉、牡蠣、韭菜、生蔥,煮了一碗濃濃黏黏的番薯粉羹,碗旁亦擺了一個小芋頭,羹的中央照樣插上一枝紅紙花。十二根菠蓤菜另盛一碟。三種都端出來,放置在祖先神龕前的長桌案頭……隔天是初五,相箱娘清早便將廳裏長桌案上去年除夕前擺敬祖先的隔年飯,隔年羹,長壽菜搬回廚房分別重煮過,備作午飯喫。”

婁子匡編著《新年風俗志》:(福建廈門)“中午祭神,晚上祭祖,這叫‘迎春’。祭神的物品,定要有‘春飯’一碗(春飯就是平常吃的飯,上面插一朵用紅紙做的,像玫瑰樣的小花,叫春花。)多少聽人們的便,可是不能缺少。這是‘迎春接福’的意思。”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所有出外工作的人在十二月三十日這一天要回家團聚……神前也要供奉供‘春飯’即盛有飯的小碗,飯上插用紅紙做成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竈上一碗,這些花又稱‘春仔花’或‘飯春花’,這個飯叫做‘過年飯’。‘春飯’和‘剩飯’音相通,大家都希望一年中能永遠有多餘的飯,如此就不愁吃……”。

上述提到中國閩南及台灣的春飯,有叫隔年飯、隔年羹及隔年菜,或春飯,抑或過年飯,且都提及插上紅紙糊製成的“春花”(飯春花、春仔花)。甚至有在初五重新將春飯等煮過再吃,可見舊時農業社會不浪費食物的儉省行為,也是因為春天的中國天氣寒冷,食物不易變質生霉,可加熱食之。


流傳到我國的春飯,目前見於一些傳統華裔及峇峇娘惹家庭裡。通常是在大廳神案祖先、竈君處,各供奉一碗春飯及春菜(芥菜、青蔥、青菜),飯上插一朵“春花”(鮮花),檳城常見石榴花或大紅花,馬六甲常見仙丹花及柚子葉、青蔥;或仙丹花與蒜仔,也有插小芋植物等等,這與中國福建和台灣的紅紙做的“春花”有所不同。馬六甲供奉的春飯及春菜,直到年初四拿下,這時候就看黴菌的顏色來預測今年的運氣吉凶。而檳城的是把春飯放在竈腳(廚房)處,年初四才看其黴菌顏色預測吉凶。



至於春花,原本是採用鮮花,後來才出現紅紙做的花。紙春花分是三類,一是立體有枝有葉(類似鮮花);二是豎立造型有葫蘆、火焰等形狀三是平面春花(類似剪紙)。近年商家推出新式印刷的平面春花,含黏性,撕下黏貼就行,方便懶得剪紙春花的人。也有以塑料花當作春花塑料小珠串成的春花,甚至以彩帶綁成蝴蝶結的春花,最簡單的是剪或手撕出一張四方形的紅紙即可。一些豎立的供品如水果年糕等,可剪出長紙條(或加上金紙條裝飾),黏在供品的外圍一圈點綴,美觀極了。這些些均可歸類為春花。


紙春花的造型圖案百花齊放,任何形狀款式自由發揮。不僅用在春飯春菜,任何供品都可插上(立體、豎立)或黏上(平面)。其實不僅僅在新年的供品上,平時的神誕祭祀,抑或神明神誕等等,都可以春花裝飾,使到供品美觀華麗。傳統觀念以為供奉神明的供品必須點綴紅色,以示與白事祭品有別。所以春花除了裝飾美觀,亦是供品點綴紅色的象徵。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圖文:李永球,202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