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在新年期間有兩個特別的風俗,一是除夕夜送窮,另一是年初三釘赤口。住在柔佛州的楊全運先生,祖籍海南瓊海市潭門鎮社昌石嶺村(舊福田鎮),其長輩在以前就有遵行這兩個風俗,隨著海南前輩們的逝世後,此二俗就逐漸式微。當今難得一見矣。
楊全運說,曾經聽過老人家講送窮之俗,就是在除夕夜吃了年夜飯後,把家裡破舊不穿的衣服全拿出來到外去燒掉,蘊含把不好的東西送走燒掉,迎來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
至於釘赤口,楊全運指出那是在年初三一大早進行,以一根鐵釘用鐵鎚釘在木板或木柱上,不需要釘到完,留下一點釘頭,當天把“赤口”釘住,可避免整年內與人發生口舌是非。他在小時候,年初三當天,父母親叫他們起床後,就叫他們釘一根鐵釘在木板牆上,目前極少人還有在進行釘赤口風俗,他曾經詢問中國家鄉的堂親,他們甚至都不懂得這個風俗了。
民間認為初三是“赤狗日”,也叫赤口,意味著口舌是非,當天是不去人家的家拜年,如果拜年可能會引起口角是非,當然這個說法是不可靠的。古早時人們在初一與初二兩天進行頻密拜年,古時候人們多數沒交通工具,僅靠兩腳步行,頻密兩天拜年後非常疲憊,倘若初三再去拜年,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於是就休息一天,避免過於操勞而致病。因此有了不成文的初三不可拜年之說,但是這麼說,不見得人們會遵守,於是就編造“赤口”的說法來恐嚇,若拜年會導致整年內招惹口舌是非,人們在擔心害怕之下,就不敢去拜年了。目的很簡單,就是禁止初三拜年避免操勞致病。
海南人釘赤口的風俗,背後蘊含著“慎言”之意義。出外謀生盡量與人結善緣,不去批評人家是非,不講人家壞話,如此可避免惹事生非。釘赤口彷彿就是釘住我們自己的嘴巴,慎言不去講人家是非,多說好話就可引來更多的善緣。
如今的時代,我國的農曆新年假期通常只有兩天或者三天,一些人會多拿取一兩天的假期,所以初三拜年已是普遍的現象。初三如果不去拜年,待開工了就沒時間拜年了。
談到初三,再談一談另一個有趣的風俗“老鼠娶親”。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謂:“台灣人認為(正月)初三為老鼠的結婚日,在這一天的半夜,要避免點燈,每個人都要早點入睡,據說這一天老鼠會破壞穀物,危害到人類生活,為了不使老鼠繁殖下去,所以要提早熄燈。如果老鼠看不到燈光,會因找不到路而死亡,這樣就可以阻碍其繁殖,反之,如果燈光灼灼,老鼠們便會舉行盛大的婚禮,因而生出更多的老鼠,使人們蒙受損害”
《廣東民俗大觀》之<梅縣“老鼠嫁女”>云:“梅縣客家地區農曆正月初三日晚有點長明燈的傳統習慣。據說這一天晚上是老鼠行嫁的日子,入夜以後,要在厨房、谷倉、廳房各處點亮長明燈,讓老鼠行嫁好走路。”
年初三老鼠嫁女當然是無稽之談,不過從上述二書看到兩個不同的風俗做法。台灣人熄燈讓老鼠嫁女不成而死絕;廣東客家人卻點燈讓老鼠順完成嫁女,兩者完全矛盾,到底哪個對哪個錯?
風俗有時候不是對於錯的問題,至於要跟從哪一套的做法,則看個人的決定了。倘若閣下不喜歡老鼠,希望他們死絕,那就關燈睡覺。設使閣下喜歡老鼠在家繁殖出百子千孫,那就整晚開燈吧!
《星洲人》電子報專欄,文:李永球,2024年2月2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