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擺錯石獅‧疏芬山


擺錯石獅‧疏芬山



擺錯石獅‧疏芬山。(圖:李永球)

四邑廟也是石獅錯置為“男右女左”。(圖:李永球)

疏芬山旅遊區的舊建築群。(圖:李永球)

遊客們在疏芬山的河流淘洗金沙。(圖:李永球)

本篇為澳洲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之前在“澳洲的致公堂”一文中提到本迪戈致公堂有個極大的錯誤之處。當今就來談談這個謬誤吧。
致公堂前有對橫擺的小型石獅,獅頭相對,尾巴往外。我發現到左邊是撫崽的雌獅,右邊是踏球的雄獅。按照中華傳統,男左女右,這已經是錯誤的擺放了。所謂男左女右,是指從廟內往外看去,雄獅一定擺在左邊,雌獅在右邊。由此顯見致公堂的石獅倒反來擺,乃極大的錯誤。
問了廟內紅毛人管理員,他說對啊,雄獅在左,雌獅在右,沒錯啊!我滴媽呀,他所理解的男左女右,是從廟外往內看去的男左女右,那是不正確的。不過他指出,此對石獅是在上世紀70年代才擺放的,他也不是很清楚中華民俗文化的擺法。
無獨有偶,我在墨爾本四邑廟也發現石獅錯擺現象。同樣是橫擺的兩頭石獅,獅頭相對,尾巴向外,左邊雌獅撫崽,右邊雄獅踏球。左邊雌獅底座鐫刻文字“光緒十年仲冬谷旦立”,右邊石獅底座為一班捐送石獅的沐恩弟子名字,底座的擺置則對。
墨爾本四邑會館出版了《四邑特刊1854-2004》裡面收錄李子殷文章〈漫談關帝廟〉,談及石獅說:“左邊的雄獅,右腳下踩一繡球,象徵混元一體和無上的神權;右邊的雌獅,左腳踩一小獅,俗稱`太師少獅’,表示道教昌盛。可是廟前第一對石獅並非如此安排,難道是石匠一時疏忽,把下款的名字錯刻在雄獅子的石墩上面,以致非這樣擺不可?”該廟擺錯石獅問題,早就被察覺,被作者含蓄地指出。
其實底座沒錯,是石獅擺錯。為了一探石獅擺錯的原因,於是托友人楊宗典兄去問廟祝,他很婉轉地問,廟祝馬上點頭稱讚說,你很厲害啊,這個錯誤已經很久,不過少人發現。
根據廟祝的說法,廟方雖然知道石獅擺錯,基於此對石獅體態龐大沉重,倘若欲將之調換擺回正確位置,是個大工程,因此多年來一直擱著沒處理。她也不明白當年為何會擺錯的。
事情到了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明白,這個錯誤已經存在多年。而致公堂應該是跟隨四邑廟的擺法,因而跟著錯誤了。
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將石獅直擺,面對面相覷,左邊就是雄獅,右邊就是雌獅了。設使欲橫擺,只要獅尾相對就行了。中華文化講求男左女右,石獅擺錯了,應該擺回正確的位置,這好比貼錯門神一樣,只會貽笑大方。
澳洲巴拉瑞特(Ballarat)有座疏芬山(Sovereign Hill),已經開發成為一個旅遊區,每天遊客眾多。門票頗貴,一個人50澳幣(150令吉)。區內建築完全是古建築,所有工作人員皆做古裝打扮。覺得應該是後期重建的,主要是恢復古代淘金的情景及淘金者的生活狀況。
每天定時有許多表演,如手工打鐵,手工熔金條,還有售賣糖果、蜡燭、食品、金器、銅器等等。當然進入地下淘金礦參觀是很有特色的,一條流淌經過區內的小溪,滿佈遊客在此淘金,現場提供了木船、鐵盤等物,供大家淘洗金沙,幸運的話,可能會獲得幾粒金沙,當局將提供一個放大鏡效果的瓶子裝起,讓遊客拿回去作紀念。
區內設有當年華人勞工南來淘金的生活情況,如各種傳統華人商店,簡陋的住宿帳篷,有些還供奉了祖先神主牌。還有一座關帝廟,十分新穎,應該屬於後來新建的。建築為廣東合院式,裡面一些文物如牌匾卻可能是真實的物件。裡面大殿處設有四面視頻,放映昔年華人勞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受到白澳政策的欺壓等等。說它是神廟,不如說是展覽館或博物館比較貼切吧。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圖:李永球。(2015.10.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