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华人丧礼民俗的若干调查研究——浅谈儒家丧礼的价值观

华人丧礼民俗的若干调查研究——浅谈儒家丧礼的价值观

华人丧礼民俗的若干调查研究
——浅谈儒家丧礼的价值观 李永球
(本篇论文发表于《儒学学术研讨会——儒学在海外传播》,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主办。2015-10-25。地点——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并收录于《儒学在海外的传播》论文集,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出版,2015年10月)
摘 要
在世界各种丧事习俗中,多数都採用宗教仪式,唯有我们华人的最别具一格,是中华儒家传统习俗。它源自远古的灵魂不死观,逐渐由儒家整合,终于发展出一套儒家礼仪为主的丧葬仪式,汉朝以后又结合一部份佛道二教元素,才有了和尚道士念经超渡法事等习俗。它在中国流行超逾三千馀年,无论是儒家、道家、兵法、阴阳等家,绝大部份都採用这种丧礼,甚至后来的佛教与道教徒,也是採用之。
马来西亚华人的丧礼源自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等省。清末民初,中国严重的内忧外患,导致大量华人蜂拥至东南亚各国,那时候,儒家丧俗就随着华人南来而在我国繁殖生根了。
综观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丧俗,并从《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本书来解读,就会发现处处体现儒家以“人”爲主的哲学,以及“孝”的思想和“礼”的准则之人文价值。
本文以丧俗上的八项习俗,即一、套衫吃麵线;二、烧库钱;三、围圈;四、幢幡;五、孝杖;六、孝服;七、压厅;八、分五毂;九、死后的世界,作深入浅出的解读,谈谈其所具有的正面价值观。
壹、 前言
华人丧礼有着繁冗的礼仪,被现代的人们视为畏途。这些礼仪多年以来一直被遵奉,一直延续执行下来,自然有其道理。可是,现今的人们几乎对此不了解,甚至认为都是繁文缛节,应该淘汰之。总觉得民俗文化的背后意义,是我们应该深入理解的,丧礼上一直重复进行这些民俗,就是要我们一直复习,看看自己,看看别人,逐步进入理解它。
或许大家觉得现在新时代,这些繁文缛节毫无意义的丧俗,早就应该革除了。其实对于民俗文化,我们不应该只看其外表,民俗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更是我们应该去认识探讨的。
这九项民俗文化里头,严格说应该只有八项,第九项的死后世界已离题,不属于民俗现象,之所以将之放在一起讨论,主要是它们有着近似的价值观。八项民俗多属于福建和潮州籍贯的民俗,闽潮人注重丧礼,福建人更是受到朱熹影响而延续儒家传统丧礼习俗。下面就进入探讨这八项民俗以及第九项死后的世界的价值观吧。
贰、九项丧俗探讨
第一、 套衫吃面线。
传统丧礼在人死后,得穿“寿衣”入殓,这个环节,有个“套衫吃面线”的仪式。 首先由长子头戴笠帽,脚穿木屐,然后脱下木屐站在凳子上,户外露天下把寿衣一件件反套在双手上,经过简单问答。过后殡仪工人就取味甜的鸡蛋面线汤给他, 他夹取最长的面线吃,鸡蛋则咬一口,剩下的就由子孙们分享之,希望大家有福气长命健康,最后才取下寿衣给逝者穿上。长子这时将笠帽抛往屋顶或挂在门口,再穿回木屐进入屋子,脱下木屐后再戴回孝。此俗含有回报父母裁衣给我们御风寒及养育之重大恩德。
套衫吃面线之俗,我的解读是对自己民族服装的认同。从头戴笠帽及脚踏凳子来看,那分明是对以前清朝政府欺压屠杀汉人的暴政之一种反抗,是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之象征。当时清朝政府强逼汉人穿戴满族服装,引起汉族的反抗,结果汉人被大量屠杀。后来才定出“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及“儒从僧道不从”等之规定。亦即男人必须跟从满族服装,女人不必,生前跟从满族服装, 死后可以不必,儒生必须穿满族服装,僧道不必。“套衫”就是死后穿回自己民族的服装,死后的归宗认祖。就如福建惠安的回族,由于已经汉化了,不再信仰回教,所以定下族规,死后回归清真,不可祭以猪肉。
即使在现代清朝已不存在的角度来看,套衫还是有其意义,我们平时已经接受西方的服装,很多人一生都未穿过自己民族的汉服,甚至连传统汉服都没看过。死后穿回汉服,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此外,套衫具有着反暴政(不穿满族服装就杀头的暴政)之象徵,借此传播爱国爱文化之意识。不过,由于汉服逐渐式微,后来我们竟然将清朝的满族服装当作我们的汉服及寿衣,实在谬误!
马六甲及槟城还保存着“套衫”之俗,其他地方多数消失。人们开始接受穿西装入殓,死后也做洋人装扮,我们不论活着或死后,穿着都不像华人。
第二、 烧库钱
库钱,是一种阴间较重要的冥币。烧库钱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见到记载。而我国华人传统丧事,尤其闽潮人一定有烧库钱之俗。
烧库钱仪式由僧道主持,先根据逝者的生年,查出其所欠库钱多少,然后将库钱装在纸煳的“库箱”裡,纸煳的库官则摆在库箱之上,把这些放在一片铁板上焚烧,子孙们手牵手“围圈”,长子以白酒滴在地上绕成圈子,南马的围圈则是以铁器在地上敲打发出声音,均具有不让野鬼来抢走这些东西之意。
据烧库钱的含义来说,我们这一世所以会贫穷病苦,是因为我们欠下库钱未还之故,如果还清了,就会免除病苦灾难,人也会荣华富贵起来。这当然缺乏科学道理,然而宗教界却相信通过烧库钱会消灾减业,使到我们的生活更好。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烧库钱意味着“欠债还钱”!倘若我们懂得理财,把一切债务处理好,信誉就会良好,问题就容易解决,那麽病苦灾难则减少,当然贫穷也远离我们了。
我们烧库钱还清先人前世债务,让他们死后的生活变得美好。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今天还清债务,就在今世,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幸福美好,老祖宗通过民俗来教育我们啊。科学已经证明,通过游戏等活动可以治病和学习教育。同样的,通过民俗活动,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和学习处世做人的道理啊!这是长期投入民俗工作才发现的,姑且称之为“民俗教育”。
第三、围圈
北马传统丧礼有烧库钱(比较重要的冥钱)及纸屋给予先人的习俗,为了防止孤魂野鬼抢走这些贵重物品,传统上以“围圈”来处理。所谓围圈,就是孝眷们手牵手围个圈子,把这些明器(冥品)放在圈内焚烧。在焚烧当中,孝眷们开始走动绕圈子,当火势趋旺及炙热时就渐渐放手,最后由长子手持一瓶白酒,慢慢的滴在地上,一面走一面滴,渐渐滴成一个圈子。这样,野鬼就抢不到这些东西了。
南马地区则是孝眷们围成圈子手持铁器不断敲打地上,并且口中念念有词 :“这是烧给我的爸爸(或其他亲人)的,你们(指野鬼)不要来抢啊……”。那是因为铁器发出的声音可传达到地府,借此告知野鬼不可来抢。无论是手牵手围圈,或以酒绕滴圈子,抑或子孙围圈在地以铁器敲打地上,这些动作通通叫做“围圈”。
围圈的意义,除了要求孝眷团结无间外,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要求孝眷们要懂得自我保护,保护好财产,别给人家(野鬼)偷抢去。要在这个现代世界生存,首先得懂得自我保护。老祖宗在“围圈”的习俗裡,早就告诉了我们啊!
第四、 幢幡
在传统丧礼上,“幢幡”(招魂幡)是用来招魂的。它乃佛道(东汉道教)二教所创造的宗教器物,佛道二教认为人一逝世,三魂七魄就离开身躯四处游荡。这时候须由和尚或道士手持幢幡,把魂魄招集回来超度之。
幢幡是由一根竹子、一个圆形纸煳品加上一长形白纸条组成。竹子的末梢枝叶须分层数,代表逝者拥有几代子孙。假如逝者有三代(逝者一代、儿女一代、孙子一 代),那麽叶子就要有四层,多出的一层代表死者的父母。所以五层就是“虚五代”,实为四代,馀者类推。有的不是取有叶子的竹子,而是以白纸剪成丝条状做成的,此多为客粤籍所採用。在纸煳品的底下长形白纸条上,则是供僧道写上逝者名姓符咒经文,如此方具法力招引亡魂。
进行超渡法事时,幢幡就由逝者的儿子手执。然而,谁具有资格?应该由谁持幢幡?却是一个严格问题,马虎不得。它除了涉及儒家传统礼俗,也关係到佛道二教,更是古代宗法制度延续至今的文化活化石。
古代的宗法制是宗族祭祀祖先,承继本支的制度。始于商代,但真正实行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承继父位的宗法制度,却在西周形成。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世袭,其馀的儿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世袭,馀子又分封为卿大夫。所以宗法上规定,嫡长子较其他诸子为尊,只有嫡长子才能被立为太子,世袭君位。嫡长子还被认为是继承始祖者,则称为宗子。只有宗子才能主祭始祖之特权,才能继承特多的财产,并受到小宗的尊敬。这样一来,嫡长子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高贵,对其馀诸子而言,在家族上是以兄统弟,在政治上是以君统臣,这就抑止了统治阶层的内讧,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统治,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极力维护宗法制度。《左传‧隐公元年》所载:郑武公之妻武姜欲立其次子共叔段为太子,而武公绝不答应,这就是为了维护宗法制的原因。所以,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承袭的资格,妾媵所生之子即使年长,如遇正妻有子,仍不得承袭。(《中国古代文化概说》108-113页)
传统丧礼与宗法制有关,规定由长子或嫡长子(妻妾多者之正妻的长子)执幢幡,而且必须是亲生子,不得过契或过房给他人。长子或嫡长子也继承父亲的地位,并获得继承较多的财产。佛道二教认为亲生儿子持幢幡,已逝父母才能获得功德,设使儿子非亲生或过契给他人,那么其亲生父母或契父母的祖先有权来分取这一场法事的一半功德。
第五、 孝杖
在传统丧礼上,孝眷们都有持着一枝“孝杖”,或叫“丧杖”的东西。它由竹或木製成,顶端繫着一小块布,这枝东西的历史可悠久了!
《礼记•问丧第三十五》云:“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爲父苴杖,苴杖,竹也;爲母削杖,削杖,桐也。’”(有人问:“丧杖是什么做的?”回答说:“用竹竿、用桐木,作用是一样的。父尊母卑,所以爲父亲居丧用皮色粗黑的丧杖,这种丧杖是竹竿做的;爲母亲居丧用削去外皮的丧杖,这种丧杖是用桐木做的。”)【1】;《仪礼•丧服第十一》云:“杖各齐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妇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杖的高度都要与心脏的位置相平,而让竹或桐木的根朝下。杖是什么呢?就是爵,有爵者才有杖。爲什么有人没有爵位却有杖呢?那是因爲他是丧主。有人不是丧主,但也有杖,又是爲什么呢?那是爲了扶持他因悲痛而致病的身体。少年男子爲什么不用杖呢?那是他不会因悲哀而致病。未成年的女子爲什么不用杖呢?那是因爲她们也不会因悲哀而致病。)【2】
吕子振羽仲氏辑、杨鉴晓潭重校《家礼大成》(213页)云:“父丧杖用竹,取其节历四时而不变。母丧用桐杖,谓心内悲切,同于父也。长与心齐者,孝子哀戚,病从心起也。执此以扶其身耳。”
从上获知,孝杖是让孝眷们当拐杖用,以扶持虚弱的病体,孝杖与心脏齐高,那是因爲悲伤都从心起。而且父丧用竹,母丧用桐,都有其象徵意义。
在我国,也是父丧用竹,母用树木,不过长度都缩短。以前马六甲峇峇族群的孝杖长及肚脐,象徵儿脐连母体,以纪念母亲生子之苦难。近年来,佛化丧礼大兴,革除了孝杖,改以持鲜花,显然这是抄袭西方的作风。
孝杖虽然失去了实用性,但还是有其价值与意义,除了象徵逝世了的亲人有气节外,也要持杖的孝眷们做个有气节的人。它是具有近三千年历史的传统活文物,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以人文的观点来认识及爱护它。
第六、 孝服
通常会在讣告上见到“遵礼成服”之字句,所谓遵礼成服,就是遵照“礼”来穿上孝服。这一点,客家人犹保存传统,有个隆重“成服”礼。由僧道主持先摆起香桉,孝眷们跪下向天地神明禀告,当天成服穿起孝衣,尽最后的孝道,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德,倘若父母之中其中一位尚健在,必须对他(父或母亲)跪拜,才可披麻戴孝。
《仪礼》及《礼记》裡提到的传统孝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孝服,通称“五服”,并详细说明什么人穿戴什么孝服,多长的时间等等。《仪礼•丧服第十一》对五服有详细的解释:斩衰是粗麻斩截边侧不缝的孝服,配以束丧服的粗麻带,粗糙的竹杖,丧冠以绳爲缨带,鞋是用菅草织成的,斩衰爲最重的丧服,如爲父亲服丧,就得三年斩衰;齐衰乃粗布做成边侧有缝齐,配上首带、腰带、丧冠、丧杖、草鞋等,爲母亲服齐衰一年(父亲健在)或三年(父亲已故),爲祖父、祖母、伯父母、叔父母,媳妇爲公公婆婆等也是服一年齐衰;大功是熟麻布製作的丧服,爲未成年的子女等服九个月的大功,八岁以下的子女则无丧服;小功以布爲丧服,用洗过的麻做丧带、首带和腰带,爲亲族中的下殇(八岁至十一岁夭折)者等服五个月的小功;缌麻以缌布所製,服三个月之丧,爲曾祖父的亲兄弟与配偶、祖父的堂兄弟及配偶、父亲的从祖兄弟、舅父爲外甥,甚至为表兄弟、为岳父母、为朋友、岳父为女婿等,皆服缌麻之丧服。(彭林注释《仪礼》279-322页)
马来西亚北马的孝服调查显示,早期初丧时,孝眷们必须把身上所有装饰品取下,穿上全身黑服(少数穿全白),然后再套上麻衣,腰绑麻布条(客粤籍是白布条)。孝男头戴“荖包”(一种麻製成的帽子),已婚者的荖包左右尚有两个“耳塞”(表示在哀中,不听其他事情)。脚穿草鞋,后改为白布鞋。女孝眷也是黑衣套麻,头戴麻製成的“盖头”(尖头巾)。孙女辈则是“牛拉(粗黄褐色布)盖头”。出殡后,孝男、媳及孝女须穿“文搭”(粗白布)上衣及黑裤之孝服一年,手臂上别上一小块“孝布”(黑布底缀一条白布,或白布底缀黑)。一年后改穿白、蓝、青色之服到三年(实为两年),不别孝布。孙辈之孝服一样,只是别上的孝布为黑底缀蓝或白底缀蓝。不过,出嫁女儿只须带孝十八个月,即六个月黑服(可穿白衣黑裤),六个月黑花服,六个月蓝花服,不别上孝布。出嫁孙女则带孝十二个月,即六个月黑服,六个月蓝花服,也是不别孝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孝服出现丕变。北马地区多数不穿麻衣,连头饰也取消。南马一部分保留头饰,麻衣则不穿了。整个社会几乎不再穿黑色衣裤,逐渐盛行白衣黑裤。某些人误导性地强调生前孝顺就好,死后带孝是带给人看的。又说生前不孝,死后带孝有什麽意义呢?其实孝与不孝的问题,与带孝是两码事,完全没关係,不可混为一谈!
这种“白衣黑裤”丧服应该是佛化丧礼所提倡的。佛化丧礼不认同传统丧服,早就有“不穿麻衣,不戴高梁麻冠”(释寂晃,载骆静山编《宗教与礼俗论集》137页)之言论出现。在佛教界的积极推动下,逐渐在华社盛行起来,人们受到佛教的影响颇大,纷纷认爲传统孝服是落伍,传统儒家的礼俗就被现代佛教逐渐革除了。
事实上,传统丧服牵连着整个家族亲情关係。它的崩溃,显示我们的家族伦理观念渐渐淡化,人们对于亲情日益不感兴趣,注重的是个人的享受主义。近年来的演变是愈来愈少人在出殡后带孝(穿孝服),一般上在出殡或百日后就脱孝换红。可见民俗是会随着时代观念而演化。
台湾学者徐福全说,孝服具有伦理、社会及法律三大功能。带孝在身,更是提醒其不可忘哀。由于内心有悲伤之情,透过孝服制度加以抒发,使其感念父母恩德之心油然而生。 (《台湾民间传统孝服制度研究》752页)
第七、 压厅
压厅是福建人之习俗。在北马闽、潮、榕人的丧礼上,都会有此俗。
所谓压厅,就是在举殡时,棺材从家裡大厅抬出去后必须进行的仪式。主持仪式者必须是“好命人”,也即是她必须夫妻健在,而且具有内祖母及外祖母的双重身份,方有资格。
传统上以为棺材是不祥的东西,当它从大厅上被抬走后,那个地方就得以吉祥的东西来镇压,以扫除不祥及带来吉利。
当棺材从大厅一抬走,好命人即以一桶水泼于柩位之处的地上,再以扫帚简单清洗,寓意把一切不祥均扫除。 然后以一个面桶置于地上,裡面放了一包以红布包裹的白米(现在有的不包)、一块大发粿、十二个红圆、十二个碗、十二双箸(筷子)、十二对红蜡烛,蜡烛全点燃排于桶的边沿。待蜡烛烧完,仪式就结束。
压厅用发粿取其吉利的谐音“发粿发家火”(闽南话,家火者,财产也);用红圆取其谐音“红圆大趁钱”(闽南话,趁钱者,赚钱也)。至于米、碗及箸乃分予儿子。如果儿子多,可以增加碗及箸的数量。也有分与女儿及孙子的。蕴涵祝福儿子们永远有饭吃的意愿。
压厅具有祝愿子孙们发财、赚钱、找得到吃、吉利、火旺等含义。当往深一层裡去探讨时,会发现具有驱除久搁后棺材散发出的异味及霉菌等不好的东西,以火来消除之。压厅尚有一个深远的寓意在内,那就是“分家”。当儿子们领了碗箸和米,意味着家长已故,今后他们得分家各立门户,要吃饭得靠自己煮,靠自己勤奋打拼才有饭吃了。
第八、 分五谷
棺材入土后进行分五谷习俗,五谷泛指粮食作物。丧事的分五谷即是用五种植物的种子──稻、白豆、绿豆、红豆、黑豆。
在棺材入土(或火化)后,和尚或道士(抑或殡仪员工)就会分“五谷种”予孝眷们。五谷种装在一个红布袋裡,也包括钱币与小铁钉。僧道从布袋裡掏出来分与孝眷们,他们取回家后,把钱币和铁钉取出收藏,剩下的五穀种撒在土地上让它们去生长。
分五谷寓意着子孙有饭(五谷)吃,至于钱币是希望子孙们赚到钱,铁钉则有“添丁”(生育男儿)之意。
分五谷具有祝愿子孙们发财、赚钱、添丁、吉利、如意等含义。当往深一层裡去探讨时,会发现分五谷寓意“自力更生”。当家长亡故,儿孙们领了五谷种子,今后要吃饭就得靠这些五谷种子去耕种之,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作,一定不会饿死的。
第九、 死后的世界
生前从何处来?死后又往何处去?这个问题,迄今科学界尚是无法说明。先把它分开两个部份来谈。第一是我们的肉体,第二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肉体是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来,我们的灵魂呢?这一点,世上各种宗教及民族的说法就有不同。几乎世界很多宗教都认爲人是有“灵魂”的,多数民族的思想观念也是认爲世界上有神和有鬼。中国古代认爲“灵魂不死”,人死后灵魂就与祖先在一起,而他生前过着怎样的生活,死后也是一样过着这样的生活。
中华文化是以人爲本的哲学思想,对于鬼神魂魄不仅尊重,也不否定之。可是这些均是眼睛看不到,且不能以科学证明的东西,所以说得最少,尽量避免讨论渲染。翻阅了儒家“三经“,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实在是少。《礼记•郊特牲第十一》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因爲人死后,魂气归往天空,形魄回到地下,所以祭祀的时候,就有向阴阳两方面寻求的道理了。)【3】我们的魂魄来自阴阳两种气体结合而成,魂气属阳,人死后魂气回归天上。形魄属阴,人死后形魄就回归地下了。人死阴阳二气分散,又分化爲魂和魄。
佛教的死亡观念是痛苦的,尤其逝世后八或十二小时不可触碰尸体,那会令逝者非常痛苦。而中华死亡观则没痛苦之说,人死后魂魄分开,魂上天,魄下地,也无需任何宗教仪式,就这么自然离开肉体和人间,去到祖先的世界了。
中华传统的死亡世界观,不仅没有阴森恐怖的地狱,也没有轮迴这回事的。因爲灵魂由阳魂和阴魄结合而成。
我们没有地狱之说,难道说恶人歹徒也可以上天?不需要受到地狱的惩罚?爲恶之徒自然因魄的阴气浊重而下沉到地,很难上天,即使上天,祖先也会因爲出了这个不孝子孙而不让他认祖归宗。使他成爲了孤魂野鬼。而且我们相信的是家族因果承负论,作恶多端者不仅上不了天,更会因此而祸延子孙。
人死爲鬼,还是神?华夏传统认爲是神,也是鬼。传统祭祀祖先就是拜其鬼神(魂魄),但以神爲尊,那是阳魂之所成,阳魂是我们的精神意识之源,所以死后成神及祭祀的也是以神爲主。神主牌位写着“某某某神位(或神主)”,不是灵位。灵位通常是用在“鬼”(阴魄、不能上天的魂魄)或无主孤魂。
基督教认爲信者得救,死后经过“最后审判”才能上天堂与主同在,他们否定佛教、道教、儒家(儒教)等的死后世界。佛教认爲往生极乐世界,修行成佛才是最究竟,他们以爲基督教、道教、儒家的死后世界还是在六道轮迴裡。唯有儒家、道教最有包容心,我们不否定基督教的天堂,尊重他们说的信者得救;我们也不否定佛教的极乐世界,也尊重他们说的成佛能解脱六道轮迴。但是我们更相信我们的死后世界与基督教的天堂、佛教的极乐世界是平等的,我们的死后世界也是一个清静美好的世界,与祖先永远在一起,没有轮迴转世这回事。中华的死后世界与其他宗教的死后世界几乎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平等的,无所谓我优你劣,你高我低之分,所以请大家相互尊重。
宗教界爲了争取信徒,往往不择手段诋毁人家来抬高自己,尤其死后的境界,大家都说本身宗教的才是真正的,别人的是虚妄之说。迄今科学界尚无法证明这些世界的真实性,唯有死去的人才有资格证明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均不曾到过死后的世界,怎样证明它的存在呢?活着的人还是脚踏实地生活,做好个人的本份,正心修身齐家,爲国家社会作出奉献,这才是中华文明最有价值的人生观!
叁、结语
纵观上述八项传统丧俗以及死后的世界,处处体现儒家以“人”为主的哲学,以及“孝”的思想和“礼”的准则之人文价值。下面来做个分析:
第一项的套衫吃麵线,具有报答父母御寒之恩,反抗被强迫穿他族服装的暴政,以及穿回本身民族服装的意义。第二项的烧库钱,意味着欠债还钱,处理好个人的财务,那么这一世就没烦恼了。第三项的围圈,教育我们保护好财产,不要给他人夺取而去。第四项的幢幡,即是古代及儒家宗法制度之嫡长制的传承,讲求家族血缘关系。第五项的孝杖,象征父母具有节气,我们后代子孙亦得学习做个有节气的人。第六项的孝服,含有居丧不可忘哀,从粗糙的衣着逐渐恢复平常,以感念父母的恩德。第七项的压厅,除了祝福子孙们赚钱兴旺外,亦象征长辈已故,今后分家立户,各自发展,靠自己的勤劳打拼才会有饭吃了。第八项的分五谷,与第七项有同工异曲之义,今后分家得靠自己努力耕耘,才会获得好的收获。至于第九项死后的世界,则显示了儒家少谈及看不到的东西,也没有阴森恐怖的地狱与转世轮回,生前死后都是与家人祖先同在。
从下表可窥见以上九项丧俗的意义及其蕴含的“人“、”孝“、”礼“的属性:
丧俗 意义 属性
一 套衫吃面线 报答父母御寒之恩,穿回本身民族服装。 孝、礼(民族服装之礼仪)
二 烧库钱 替已故长辈清还库钱,今世欠债还钱,处理好个人的财务。 孝、人
三 围圈 保护好烧给长辈的钱物,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要给他人夺取。 孝、人
四 幢幡 古代及儒家宗法制度之嫡长制的传承。 礼
五 孝杖 象征父母具有节气,子孙亦得学习做个有节气的人。 人
六 孝服 居丧不可忘哀,以感念父母的恩德。 孝、礼(孝服礼仪)
七 压厅 祝福子孙们赚钱兴旺,长辈已故今后子孙分家立户各自发展,靠自己的勤劳打拼才会有饭吃了。 人
八 分五谷 今后分家,子孙们得靠自己努力耕耘,才会获得好的收获。 人
九 死后的世界 生前死后都是与家人祖先同在。 人
上述九项属性,孝的思想共有四项;人的哲学占有六项;礼的准则共有三项。由此可见,中华丧礼属于“人”的哲学文化,兼并讲求“孝”与“礼”的思想准则。这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丧礼,以宗教为主导完全不同。
民初哲学家冯友兰说:“儒家所宣传之丧礼祭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我非常认同其说。
我们的丧礼与宗教毫无瓜葛,即使在死后,也不是到宗教的天上世界去跟随佛祖或上帝,而是到天庭寻回自己的祖先亲人,与已故的父母或兄弟姊妹、爱人、子女同在。我们活着时无论是疲累、痛苦、潦倒,抑或快乐、成功、幸福,均是回到家裡与家人诉说或分享,家是最温暖的,家人是最亲的,回家与亲人团聚是最幸福的。所以,死后与亲人同在合乎人性。华夏文化尤其是儒家乃以人爲本,人死后虽然成神,可是丧俗还是将逝者当作“人”来对待,供给人间的物品(明器)朝夕祭拜,如生前般的服侍之。
儒家的思想情理兼容,丧礼仪式蕴涵了好好做人,做好好人,做人好好的忠义道德之理。照顾好自己及家庭,子孙团结不分离,打拼事业,再奉献国家社会,将儒家的人道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我们的“孝”是一辈子的,生前孝养,死后殡葬与祭祀,终身义务这般行孝来报答长辈的恩情,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最大的恩人,故必须以生前孝养死后葬祭来回报之。而我们的丧礼处处体现了孝的思想,这是最优美的一面。我们的丧礼之“礼”最独特,因爲有了礼,才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华夏文明。礼不能逾越,比如父母健在,儿子不幸逝世,那么他不能停丧多日。假如他停丧三天,将来其父母过世后,就得停丧超过三天,长辈得逾越晚辈,晚辈不能逾越长辈,这就是一种“礼”。再如生前是穷苦人,死后的明器就得按照身份来烧给他,不能烧飞机、皇宫等豪华不符身份之物。倘若子孙硬要烧之,就不符合“礼仪”了。
华夏丧礼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给我们优秀的“人”、“孝”及“礼”的人文条件,这些条件就足以让华夏丧礼成爲最理想的丧礼习俗。民俗文化的産生及发展,不正是爲了提升我们的文化素质吗?打造丧礼成一个最有意义的习俗,提升丧礼素质成爲最有人情味及适合人的习俗,这样子,方能凸显我们的丧礼的优良品质。
注释:
【1】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下,854頁。
【2】 彭林注譯《儀禮》,279-281頁。
【3 】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下,854頁。
参考书目:
馬振亞、張振興編著《中國古代文化概說》,中國,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年11月。
王文錦譯解《禮記譯解》(上、下),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呂子振羽仲氏輯、楊鑒曉潭重校《家禮大成》,台灣,莊家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一
月。
彭林注譯《儀禮》,中國長沙,嶽麓書社,2001年7月。
駱靜山編《宗教與禮俗論集》,馬來西亞,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85年9月。
徐福全著《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台灣文史哲出版社,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