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李永球:普吉的九皇信仰——回應宋燕鵬副教授


李永球:普吉的九皇信仰——回應宋燕鵬副教授


宋燕鵬副教授撰文《普吉島在九皇齋傳播中的地位》(11月18日本版),謹此回應。
我國九皇信仰分為三大類,第一是道觀九皇(正統北斗九皇信仰。客家派),二為民間九皇信仰(目前所見的民間九皇盛會屬於此類。福建派),三是先天齋教九皇信仰(先天齋教。客粵派)。另有潮州戲班的九皇素屬於小支流,姑且不提。
從普吉傳到我國的屬於第二類的其中一部份,其餘與普吉沒關係。宋副教授堅持九皇信仰“是從普吉島向南傳播”,只對一部份。
我說“那些說九皇素從泰國開始,根本是毫無根據之說!”那主要是寫給一些堅信中國沒有九皇大帝,沒有吃九皇素,認為一切都是從泰國開始的人看的,宋副教授無需為了此話耿耿於懷。
他以火藥從中國通過阿拉伯人傳遞到西歐謂:“總不能說火藥是中國人直接傳給歐洲人,我們總要承認阿拉伯人的貢獻”。
這情況就如福建話借了馬來語(印尼語)的sabun成為“雪文”,而馬來語借自阿拉伯語或荷蘭語,我們總不能說福建話借自後者一樣,這個道理我很理解。所以我不曾否定普吉對九皇信仰的中轉地位。
回應首個問題,宋副教授認為“九皇信仰不可能產生自檳城,而只能是從普吉島向南傳播”。
華人大量湧入普吉的歷史是在拉瑪皇三世(1824-51),內杼斗母宮也將1824年(或說是1825、26等年)當做九皇信仰傳入之年,這一點早就有人置疑。查內杼斗母宮的文物,最早只不過是在清光緒末年,與1824年相距近70年。把宮廟的成立年份相互提早,已是很普遍的宮廟競爭現象,大家都得謹慎視之。
我說普吉的九皇是從檳城傳過去,乃在檳城香港巷斗母宮做口述調查所獲,該宮邱繼福君曾遇過一位從普吉來的女老菜友,她向他說普吉的斗母宮香火是從檳城香港巷請去的。當然這還須有大量的證據來考證之。
宋副教授以《益群報》的資料說怡保(太平)的九皇是“暹神”(泰國神),這一點與拙文裡提及的相符,姑且不提。至於1911年的《檳城新報》資料,說檳城九皇之祀,“原自優人”(戲班藝人),請問優人可以當做“泰國”論嗎?
而他說最早引進檳城的是“陳姓公司”,這也不是很正確,我的田調是一班人(包括非陳姓者)將九皇供奉在“陳公司”裡。還有,我在普吉的田調是中國戲團發起吃九皇素,但沒人知道是甚麼戲團,宋君卻主觀地說是“潮州戲班”,雖然潮州戲班有吃九皇素之俗。然而這也是一種可能的推測而已,還未必是定論,不知他有何證據呢?
(星洲日報/言路‧文:李永球)——2014.11.24

1 則留言:

  1. (特将宋氏的全文附上,供大家参考!)
    普吉島在九皇齋傳播中的地位
    一直以來,九皇大帝信仰一直是東南亞比較獨特的信仰,在每年九月初一至初九期間吃齋,被稱為“九皇齋”。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首先是九皇大帝信仰,其次是九皇齋,兩個問題是雖如今密切相關,但是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卻並不是同時前進的,而是各有緣起。10月27日《星洲日報》刊發李永球先生的《吃九皇齋源自普吉嗎?》,筆者對其中一些結論不敢苟同,對這一如今南洋獨特的信仰研究再續貂尾。

    第一個問題:九皇大帝信仰是從檳城傳到普吉島的嗎?李先生說:“無可否認的,我國許多斗母宮的香火源自普吉,比如太平、吉隆坡等地。但檳城一帶的,很多卻與普吉無關。甚至有人指出,普吉的九皇香火是從檳城傳播過去的,我比較接受此說。”如其所言,如今的口述資料不可為據,但也不知說普吉的九皇香火從檳城傳過去的證據何在?

    從史料的可靠性上來說,越是資料靠前的就越有說服力。1911年的《檳城新報》說:“九皇之祀,原自優人,埠中好事之徒,以此神之希奇,可藉為迷信斂錢之術。一般無智識之男婦,以為神能福人,誤墜其術,食齋九天……數年前始設於陳姓公司內,近有涎其利,竟設至七八處以祀之。”從普吉島九皇傳說中潮州戲班可知,“原自優人”確是實情。而且最早引進檳島的是“陳姓公司”,即著名的福建人五大姓的“陳公司”,可知九皇信仰是由福建人傳播的。可確切知道檳城的九皇齋在1911年前的“數年”,也就是1900年之後才在檳城出現,已經晚了普吉島80年。

    1919年《益群報》記載有人在怡保見到九皇誕,聽說是“暹神”,即所謂泰國神而霹靂州之九皇誕,首先由從普吉島傳來太平,而後1900年後才傳到怡保。從這兩條材料,就可證明九皇大帝信仰不可能產生自檳城,而只能是從普吉島向南傳播。吉隆坡南天宮的九皇信仰也是由福建人從普吉島直接傳來的,新加坡的九皇也是。

    第二個問題:九皇素不是緣自於普吉島,就可以否定普吉島在九皇大帝信仰中的地位嗎?李先生雲:“實際上,中國古代就有吃九皇素的習俗,尤其四川雲南等地,千多年前就有吃九皇素的傳統。”此話不假,九皇齋尤其是在潮州戲班等“優人”圈子裡流傳。他說東南亞吃九皇素的習俗,是由福建人傳來的,確實。但他引明代《玉匣記》說泰國普吉島還沒有吃九皇素習俗的時候,這本書就出現了。以此認為“那些說九皇素從泰國開始的,根本是毫無根據之說!”

    九皇齋雖然很早在中國東南地區就已經存在,尤其在福建民間比較興盛,但是吃九皇齋在中國東南地區向來非官方承認的信仰活動,只在民間低調傳播。如果因為普吉島不是九皇齋的發源地,就否定了普吉島在九皇大帝信仰中的地位,那也是有失公允。福建有九皇齋,這並不能說明大馬的九皇齋直接來自於福建。

    從傳播的角度看,普吉島九皇齋來自於福建,而大馬來自於普吉島。就比如火藥何時傳入歐洲,我們只能說經過阿拉伯人的傳遞才到西歐,總不能說火藥是中國人直接傳給歐洲人,我們總要承認阿拉伯人的貢獻。

    九皇齋的緣起與九皇齋的傳播本來是兩個概念,就算九皇齋起源於中國,也不能否認普吉島的中轉地位。大馬九皇齋和九皇大帝信仰傳播自普吉島,這是目前普遍上被學術界所接受的。用九皇齋的緣起來否定普吉島的傳播作用,差不多就是在玩概念偷換,有失公允和嚴謹。(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宋燕鵬)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