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增龍公市
太平有兩座公市,最早的是增龍公市,民間通稱“舊murah”,位於增龍會館的對面,建於1949年,屬於該會的產業。當年由黃忠信、羅亞記、鄭國記和劉伯群,與增龍會館代表王水揚會長簽訂合約,租下此地段20年(1949年1月1日至1968年12月31日),每個月付給增龍會館150元。他們租下後就興建起公市,然後出租收取租金。20年後合約到期,將整座公市交還給增龍會館。
增龍公市擁有72個攤位,一些商販租了數個攤位,如今約有50個租戶。約在1983年曾發生火患,翌年重建,古色古香的木板陶瓦建築消失,現今的是重建後的建築物。
最早在此的經營者之一林烈強(85歲)已退休10年,他在太平出生,祖籍廣東嘉應州客家人,專售賣服裝(成服),其子國輝(53歲)在11歲時就到此協助,迄今已42年。他說最輝煌時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過後就漸漸衰退。
他說,以前這裡多數是華族在經營,只有兩攤印裔同胞的花攤,各種行業如洋貨、鞋子、成衣、布匹、裁縫、花飾、首飾品、裁縫料(縫紉用品)等等,如今洋貨、鞋子、布匹業消失無蹤,僅剩成服(時裝、學生制服、印度沙麗、旁遮普等裝)、裁縫料、裁縫及花飾,攤位以印裔同胞占多,約70%。裁縫攤子極多,華裔及印裔均有。曾經有馬來同胞開補鞋等行業,但都離開了。目前每個攤位的月租是150令吉。這裡的裁縫業最興盛,除了裁剪各式服裝,也有修改衣褲(大件改小件,或小件改為寬一點)。
印裔花飾女攤主蒂哇拉妮(Thevarani,28歲),所售賣的貨品為印度沙麗服裝、首飾品、祭祀品和花飾,她的一雙巧手可以做出各種花飾,諸如拜神的花串(malai),供掛在神像上,喪禮的花串(掛在遺體上)及婚禮的花串(掛在一對新人的脖子上)。還有祭祀用的茉莉花(saram),也可套在髮髻上成為發花,售價2令吉,花串則5令吉,大的30令吉。至於婚禮上的大花串一對就要四到五百令吉了,而且得一個月前預定,依照訂做的款式價格也不同。她說以前只有兩家花飾攤,現在是6家,同業會有競爭,生意大不如前。每天都得採用五六包的花卉來綁花飾,大節日就必須採用很多。
她表示花飾的價格以前跟現在差不多,花起價她才跟著起一些。此攤由其祖父Muniandy開始經營,祖父逝世後祖母接手,祖母逝後,父親Chandrasegaran繼承生意,父親過世了,才交到她的手上。
陳亞金(Molly Tan,70歲)及陳亞玉(63歲)姊妹均在公市裡開裁縫店,她們祖籍福建惠安。亞金在英校美以美求學,初中三後就到太平新華麗裁縫學院(已不存在)就讀裁縫課程,畢業後領取文憑,在1967年23歲之際,就到增龍公市裡與其妹亞玉(也在新華麗裁縫學院畢業)、堂姐三人聯合租下攤位經營裁縫店,後來堂姐推出,剩下她們姊妹,最後亞玉另外租下一個攤位才分開經營。
亞金說,最初的租金一個月27元,現在是150令吉。剛開始幫人家裁製衣服時,校服一件工錢1元5角,成人服裝一件才五六元,現在一件馬來服裝收費是60元。以前工資少,賺不到錢,經常都不夠花費,當今的生意比以前好很多,但如今是年邁體衰做不來,所以也不敢多接訂單。以前工廠出糧(發工資),馬來員工就來訂做衣服。現在的顧客群還是以馬來同胞為多,華人極少。以前為了賺錢很早開店,現在則為早上10點到下午5點。她也為顧客修改衣服、修理旅行袋和夾克的“拖鏈”(拉鏈)。
她辛酸地說,做這行是“雞囝卻碎米”(福建俗語,意為小雞撿碎米),慢慢存錢才能買下一間房子,且用了10年來供銀行。10年裡不敢亂花錢,不捨得吃,不捨得買衣服,連親友的紅白事也不跟隨。
亞玉指出,其攤位是一格半,租金每個月225令吉。以前很早就開店,現在是下午一點多做到五六點就關門休息了。
年輕時沒這麼多生意,現在反而生意很好,但年紀大手腳慢了做不來,除了訂做新衣服,很多是來修改衣服的,她們六姊妹均是裁縫師。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圗文:李永球。(2014.12.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