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的風俗習慣
在西馬各處走動,想知道某房屋是否華人住家,通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看外頭是否有安奉“天公”(天官賜福神位,其實是天官大帝,但民間已經當做玉皇上帝的天公來崇奉),除非那戶人家乃非華人宗教信仰者(近年來漢傳佛教徒住家都不再供奉天公)。可是到砂拉越,倘若以此標准來猜測華人住家,那肯定找不到幾家華人了。
原來當地華人宗教家庭極少有供奉天公神位,也少供奉拿督公,甚至在家裡也罕見供奉神明祖先的。這一點與西馬真的是天壤之別。
是否當地華人宗教信仰者極少呢?這也不見得。他們不在家裡供奉神明,但每逢初一十五(朔望)就到廟堂上香,所以初一十五廟裡香客極眾,絡繹不絕。一些廟宇在朔望兩天的前一日是開啟到天亮不關門的,每個月普普通通的朔望兩日,神廟的香火已是如此之盛,更何況是大節日呢。
我在古晉見到一個家裡沒供奉神明與祖先神位的,也沒上廟宇燒香的家庭,只見主人就在家門口前祭祀。他點燃了紅黃兩色蜡燭各一枝及3枝香,就插在地上,再燒些金紙就完成了祭拜。我很好奇蜡燭的顏色,他解釋說紅色是祭拜神明,黃色乃祭拜佛祖。難怪當地的神廟蜡燭有分數種顏色,還有一種白色蜡燭專屬拜祭拿督公用的。
在家門口這樣子膜拜神佛,實在少見到啊。對於將香燭插在地上,令我感到納悶,這是膜拜“好兄弟”(陰間鬼魂)的做法。如果不是詢問了他,真的以為是在拜祭好兄弟。
正逢年底善信們“謝神”時期,砂拉越各地神廟都有許多香客來謝太歲及謝神,人們帶來的祭品極為豐富,如三牲(豬肉、全雞及魷魚)、酒茶、糕粿、餅乾、水果等等,還有金紙,包括長錢(篙錢),這裡很盛行燒長錢,西馬可少見此俗了。
每當一個地方車禍或意外事件頻仍發生時,傳統上就必須立下“泰山石敢當”或“南無阿彌陀佛”石碑來鎮壓鬼祟,以使地方平安無事。在砂拉越所見到的,只有“南無阿彌陀佛”
碑,也不是石碑,而是一個小的四面鐵牌或鹽木牌碑。西馬多是石碑及洋灰碑,東馬則是鐵碑和木碑,兩岸隔了南中國海,習俗就有了差異。
不僅於民俗文化的差異,一國兩制也在這裡出現。最明顯的是,西馬的快餐店有“refill”的免費再添任喝,這裡可沒此優惠服務了。據說砂拉越的人很會喝汽水,免費再添使到快餐公司受不了而喊停!
一位華裔老者說,曾有一位年輕伊班同胞跟他說,他很羨慕華人的文化保留得很好,反觀他們土著文化在百余年前,因為基督教的傳入而消失。其中3項極為重要的傳統習俗,即祭拜祖先靈、歡迎儀式、刺殺山豬慶典,均因為基督教牧師的反對而煙消雲散。昔年老人家沒受教育,不懂得文化傳統的重要性,如今受過教育的年輕土著為此事耿耿於懷,他們認為這才是他們的文化,失去了這些使到他們活得不像伊班人。他們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但卻覺得復興講起來容易,實際上並非易事,前途坎坷難於實現!
至於華人的傳統祭祀風俗,發現以潮州和福建兩個籍貫的為主流,客家的居其次,至於人口居多數的福州則顯得薄弱,可能是後者來得較晚及一大部份信仰了基督教之故吧!
原來當地華人宗教家庭極少有供奉天公神位,也少供奉拿督公,甚至在家裡也罕見供奉神明祖先的。這一點與西馬真的是天壤之別。
是否當地華人宗教信仰者極少呢?這也不見得。他們不在家裡供奉神明,但每逢初一十五(朔望)就到廟堂上香,所以初一十五廟裡香客極眾,絡繹不絕。一些廟宇在朔望兩天的前一日是開啟到天亮不關門的,每個月普普通通的朔望兩日,神廟的香火已是如此之盛,更何況是大節日呢。
我在古晉見到一個家裡沒供奉神明與祖先神位的,也沒上廟宇燒香的家庭,只見主人就在家門口前祭祀。他點燃了紅黃兩色蜡燭各一枝及3枝香,就插在地上,再燒些金紙就完成了祭拜。我很好奇蜡燭的顏色,他解釋說紅色是祭拜神明,黃色乃祭拜佛祖。難怪當地的神廟蜡燭有分數種顏色,還有一種白色蜡燭專屬拜祭拿督公用的。
在家門口這樣子膜拜神佛,實在少見到啊。對於將香燭插在地上,令我感到納悶,這是膜拜“好兄弟”(陰間鬼魂)的做法。如果不是詢問了他,真的以為是在拜祭好兄弟。
正逢年底善信們“謝神”時期,砂拉越各地神廟都有許多香客來謝太歲及謝神,人們帶來的祭品極為豐富,如三牲(豬肉、全雞及魷魚)、酒茶、糕粿、餅乾、水果等等,還有金紙,包括長錢(篙錢),這裡很盛行燒長錢,西馬可少見此俗了。
每當一個地方車禍或意外事件頻仍發生時,傳統上就必須立下“泰山石敢當”或“南無阿彌陀佛”石碑來鎮壓鬼祟,以使地方平安無事。在砂拉越所見到的,只有“南無阿彌陀佛”
碑,也不是石碑,而是一個小的四面鐵牌或鹽木牌碑。西馬多是石碑及洋灰碑,東馬則是鐵碑和木碑,兩岸隔了南中國海,習俗就有了差異。
不僅於民俗文化的差異,一國兩制也在這裡出現。最明顯的是,西馬的快餐店有“refill”的免費再添任喝,這裡可沒此優惠服務了。據說砂拉越的人很會喝汽水,免費再添使到快餐公司受不了而喊停!
一位華裔老者說,曾有一位年輕伊班同胞跟他說,他很羨慕華人的文化保留得很好,反觀他們土著文化在百余年前,因為基督教的傳入而消失。其中3項極為重要的傳統習俗,即祭拜祖先靈、歡迎儀式、刺殺山豬慶典,均因為基督教牧師的反對而煙消雲散。昔年老人家沒受教育,不懂得文化傳統的重要性,如今受過教育的年輕土著為此事耿耿於懷,他們認為這才是他們的文化,失去了這些使到他們活得不像伊班人。他們致力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但卻覺得復興講起來容易,實際上並非易事,前途坎坷難於實現!
至於華人的傳統祭祀風俗,發現以潮州和福建兩個籍貫的為主流,客家的居其次,至於人口居多數的福州則顯得薄弱,可能是後者來得較晚及一大部份信仰了基督教之故吧!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14.02.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