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暝“鬥炮”
正月十五上元節是個傳統大節日,尤其夜晚的種種民俗活動更是熱鬧異常,故稱“元宵節”,宵即有夜晚之義。福建話將元宵節稱為“十五暝”,“暝”也是夜晚的意思,換句話說,元宵節主要的民俗慶典活動多在晚上。在我國北馬,上元節的白天人們忙於祭祀及補運,夜晚則有“擲柑”及峇峇娘惹的載歌載舞活動等等,也曾經有過“斗炮”之俗。
所謂斗炮,就是比賽燃放鞭炮,看誰的炮串最長,響得最久。這裡訪問昔年曾經參與斗炮的太平黃先生(77歲),談上世紀60年代的斗炮往事。他說,那時候政府完全禁止放炮,後在60年代的某一年,政府解禁准許放炮,那一年元宵節晚上,他父親經營的太平古打律“南昌酒莊”即放炮慶元宵,那時的炮串不長,他買了將之頭尾連接起來燃放,引起人們的關注。第二年,除了他們南昌酒莊,斜對面的商店“華隆”前的“德士車站”也跟風燃放炮竹,雙方斗長鬥久。第三年,其對面的“仁和公所”也參與斗炮,場面更加熱鬧,元宵節傍晚時分,整條古打律即圍滿來觀看斗炮的群眾,他們都從郊區趕來看熱鬧。南昌放炮總共持續了4年,後來基於硝煙嗆鼻導致呼吸困難又不衛生才停止。元宵節放炮的時間一般上是傍晚7點就開始,大約燃放到9點多10點才結束。
據知,華隆德士車站的司機們每個月籌錢,以在元宵節購買更多的炮竹來斗炮。
談起往事,黃先生侃侃地說,第一年,他向南安會館借了一枝粗大鐵管(撐涼棚帆布的鐵管),將連接好的炮竹捆成一個圓形燃放,由於鞭炮太重,導致鐵管也彎曲。第二年朋友做了一個木炮架給他,以繩子拉動圓筒放下炮竹就很方便了。初期的炮竹是“花炮”,顏色為紅白或藍白方格相間,後來才有大捆的圓形炮竹售賣,這種炮竹連接起來就方便多了,還參插了大粒的電光炮,響聲特大。他說,連接炮竹從臘月底就開始,由他一人負責,燃放鞭炮則需要許多人手幫忙,將連接好的鞭炮從樓上放下燃放,不可太慢,不然鞭炮燒到整捆的炮竹會爆炸的。有一年,他駕著車載父親到怡保購買鞭炮,買了五、六箱回來,父親相信鞭炮燒得愈多會愈興旺。
黃先生說,斗炮引起人們從各處跑來觀看,甚至警察也為之封路,南昌店前和華隆店前的古打律被封鎖,以方便人們觀看斗炮。由於放炮時間約2至3小時之久,釋放的硝煙味道極臭又嗆鼻,整個店屋裡煙霧久久不散去,導致家人也受不了,他甚至吩咐妻子帶了兒子們去戲院看戲,以避開斗炮的硝煙瀰漫,他就是為了硝煙問題而停止斗炮。
90年代馬哈迪當首相的時候,曾經解禁放炮兩三年,那時候北馬又開始盛行元宵節放炮,許多大企業商家都選在元宵節白天放炮,而民間還是在盛行夜晚放炮。那時我注意到太平某個德士車站也開始籌錢放炮,他們搭起建築的手腳架,將炮竹纏繞在手腳架上燃放,時間很短,大約數十分鐘就結束,可謂不成氣候,後來又禁止放炮,引不起昔年的斗炮風氣。
中國的元宵節是賞燈節日,我國早期少見有元宵花燈,於是就出現斗炮賞炮之俗。太平60年代的斗炮往事,讓老一輩的市民留下深刻印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昔年趣事!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3.03.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