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吉蘭丹的“墓厝”

吉蘭丹的“墓厝”

一排排的丹州特有墓厝。
一些墓厝里是做成传统华人坟墓
如今盛行家族集体安奉的墓厝
趁著到吉蘭丹辦新書發佈會及講座之際,獲丹州華人義山聯合會會長黃博諄先生和吉蘭丹華人歷史及文化協會會長黃崇銳先生帶領,到哥打峇魯的幾處華人義山走動。
首先,我們在市區內找甲必丹謝清輝的墳墓(1908年),其墓野草叢生,整個墳墓被草掩蓋,經過一番清理才能入內觀看。
後到雙溪檳榔的華人墓區尋找幾個歷史人物的墳墓。首個是黃純誠(1880年)墓,其墓位於馬來同胞住家範圍內,由一個馬來家族4代人在看顧。第二個是甲必丹謝清輝的父親墳墓,其墓嚴重垮塌,墓碑已塌下於地,黃博諄借了鋤頭等將之挖掘並翻過來查看文字,墓主叫“謝世貞”,故於1888年,他們有意搬此墓碑到哥打峇魯保存為文物。另一個是1876年顏門陳氏慈惠之墓。這裡的墳墓幾乎都處在馬來同胞住家範圍內。原來兩百年前這裡本是座泰佛寺,哥打峇魯的華人逝世後就乘船將棺木運到此處埋葬。華人選擇葬在佛寺,是因為可防止祖先墳墓被人挖掘。大約一百年前,佛寺搬遷到內陸去,馬來同胞移居到此,於是乎,形成許多墳墓處在馬來住家範圍內的情況,甚至很多無墓碑墳墓是在人家房屋的底下。
早期丹州的華人墳墓很多是沒有墓碑的。黃崇銳說那是因為丹州沒有墳墓石匠,所有墓碑都從新加坡訂製再從海路運來,極為麻煩,一些窮人家做不起墓碑的,僅一堆高起的墓土而已,每年都得填土增高,幸好很多子孫認得無墓碑的祖先墓,每逢清明節均到來掃墓祭祀一番。
黃博諄也帶我到一座華人義山,這裡除了很多沒有墓碑的華人墓,還有一些土生華人的墓碑是沒有中文字的,全以羅馬字的馬來文書寫,包括人名及“兒子”、“女兒”、“孫男”、“孫女”及生卒資料等。這種純ABC羅馬字墓碑在北馬也有少數幾個,不過北馬是用英文,丹州則是馬來文,蓋因丹州土生華人比較傾向馬來化。
近數十年來,哥打峇魯華人盛行火葬,當地有多座泰佛寺,佛寺內範圍廣,逝者火化後在佛寺內選地建立骨灰墓(火化土葬),初期是模仿泰國人的“舍利塔”模樣,後來盛行一種新的“墓厝”,即建立一個小房屋來安奉靈骨,有的在墓厝內築成傳統華人的墳墓。近年更盛行建成多個骨灰龕格的墓厝,可供放置多個家族靈骨,這樣就方便後代子孫的清明掃墓了。墓厝類似西馬的拿督公神龕,一行行一座座的墓厝林立,屋頂造型有的是泰國舍利塔式,有的是傳統中華式,或兩者兼容等,別緻的造型,形成丹州華人墓葬的特有風格。
近年泰佛寺也建立了骨灰樓,這種骨灰樓與西海岸的相同,即是許多龕位排列成行,供人們公開訂購。丹州一些的華人骨灰龕牌位上除了書寫逝者資料,也將子孫名字列上。這是非常難得的,這樣才能將家族子孫資料保存下來,黃博諄也認同這一點。
我曾在本欄建議模仿台灣的“墓厝”,即將多代祖先移葬在一個家族總墓裡,方便後代子孫清明掃墓。誰料這次吉蘭丹之行發現,原來這裡早在20年前就開始出現了家族靈骨的“墓厝”。不同的是,台灣墓厝是一個墳墓,丹州墓厝是一間小“屋子”,果然名副其實。
真的不走萬里路,不知萬里俗!
黃博諄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吉蘭丹華人首先設計這種墓厝,起初只是個人靈骨墓厝,後來設計為多人集體安奉的墓厝,現在連當地的泰族同胞也跟風,他相信這種墓厝會愈來愈盛行並傳開各處。吉蘭丹華人的墓葬習俗,已形成當地獨有的一大特色。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圖文:李永球。(2012.1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