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賣蝦餅
上篇講到梁桂林老先生南來的經歷,今天他則口述一生與餅乾的因緣。
日據時代他一家住在峇眼色海三姨的家,其家以亞答搭建,以檳榔樹幹剖開當床。三姨制做蝦餅來賣,雖是蝦餅,里面可沒放蝦,只是大薯粉放些鹽攪均勻,加些紅色粉,以機械擠壓成條狀,再盤旋成圓形中間有條紋狀,經過油炸就成。
每片蝦餅大約有半巴掌般大,3千片的蝦餅全裝進一個大鐵桶里,由桂林以腳車載去賣。鐵桶不高但很長,放在腳車後的架子上,風的阻力極大,遇到大風或上斜坡時會引起腳車往後倒,所以就得在腳車車手處掛上秤錘來平衡。他踏腳車從峇眼色海到太平、峇東、雙溪吉隆、江沙、淡不落等地售賣,其實是批發給雜貨店,每片蝦餅批發價是800元日本軍用票,雜貨店賣1千元。有時候雜貨店買下很多的蝦餅要求700元,也會優惠之。咖啡店有玻璃甕可裝蝦餅的,也會向他買來賣。蝦餅易漏風(皮了),有時鐵桶關不緊漏風就難賣了。
每天清晨5點多,當年16歲的梁桂林就踏腳車去批發蝦餅,往往在晚上9點多才回到家。在外少吃東西,為了省錢,多數是在公共水龍頭飲自來水充饑。賣完蝦餅收獲大約有240萬元軍用票,身上收不下這些錢,便全裝進鐵桶載回家。
其實在日本南侵之前,他曾經在太平跑馬埔協助姑丈做餅乾,每天早上以腳車載姑丈到太平國華茶樓(店址即現在的金龍酒家)吃點心,然後才回去制做餅乾。餅乾種類多,計有火餅(biskut kapal)、四方餅(roti empat segi)、胖餅(roti pong)、麻餅(roti bijan)、羅弟嘓(roti biskut)、手指餅(roti jari)等等。當時峇眼色海是馬來同胞的稻米區,每逢一年兩次的農忙季節,諸園主就互相協助,比如說今天大家到甲園主處幫忙,明天就到乙園主處幫忙,直到全部完成為止。而輪到的那一家園主,就得準備咖啡及火餅給大家享用。當年農忙時的火餅銷售量,一星期可賣出50至100珍(四方鐵桶)。
日據時代不與三姨賣蝦餅後,就到太平跑馬埔自己做蝦餅,和平後開始做大約10種餅乾售賣,當時買不到發酵的發粉,就以槐花摻馬鈴薯來發酵。他的小型廠房沒有自來水,英政府不發執照給他,而有執照者可以購買到便宜的面粉(一大包約150磅才10元5角),他因此向有執照者買黑市的,100斤47元。生意開始好轉就買汽車來送貨,後來發展到買小羅里。生意與大哥合作,餅廠遂以大哥之名命名為“芬記”。
當時上霹靂一帶屬于馬共活躍的黑區,英政府規定每周3天可以到黑區送貨,尤其是飲食品必須由軍方護送。他們一伙商家就在加地咖啡店等軍方到來,然後由軍方押送進黑區。他們將貨物寫上店家的商號一一放在路邊,店家就會自己來拿回去。當貨物派送完後,他們再沿來時路去收回鐵桶等物及收賬,這時候軍方就不跟從了。
1952年左右的移民,3個新村任其選擇,他選擇到地勢較高的保谷亞三,餅廠在這時候改名為廣芬記,在後來與大哥分股後,他又將商號改曰廣芬記棧。80年代與友人合股其他生意,不但沒賺錢反而將餅廠賣掉,並欠下銀行數十千元,且患上嚴重的憂郁症,失眠5年,須靠鎮靜劑才可睡下,後來在醫生建議下,賣掉屋子還清銀行債務後就可睡下了。1960年的地方選舉,他以獨立人士參選保谷亞三議席,竟然打倒強人王清波,實在出乎意料。
到了今天,梁桂林雖然沒做餅乾,但猶向其他餅廠拿取餅乾做批發生意。數十年來的辛勤勞作沒人要接手,兒女們對此不感興趣,多數移民。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1.1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