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福建話沒有“凳”!

福建話沒有“凳”!

擁有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的冼偉國老師經常與我交流方言的知識,他精通粵語,在這方面有頗深的造詣。而我對福建話則深感興趣,但談不上什麼研究。他經常會問我關于福建話的一些詞匯。某次他問我福建話怎麼沒有“凳子”這個詞匯?
所謂凳,就是沒有靠背的椅子。一般漢語將有靠背的稱為椅子,沒有靠背的通稱凳子。的確,福建話里是極少采用“凳子”這個詞匯。那麼,福建話的凳子叫做什麼呢?
椅子與凳子的福建話,均是叫做“椅”。它們的分別在于椅子稱為“交椅”,凳子則稱為“椅”,諸如椅頭(凳子)、椅仔(矮凳)、椅條(yi diao或liao,長凳)等等。在吉打和浮羅交怡一帶,椅條被稱為“馬椅”:看它四枝腳地,上面一塊木板,的確宛如一隻馬,此稱很貼切啊。
《閩南話漳腔辭典》只收錄“椅”字,對於長凳稱為“椅條”、較高的凳子叫做“椅鼓”、矮凳叫做“椅頭仔”。屬于閩南語系的潮州話也是將凳稱為椅,《新潮汕字典》謂︰“潮州話統說‘椅’︰椅頭(凳子)、長條椅(長凳)、椅囝(板凳)。”
經常收看台灣閩南語(台語)連續劇者,如果有注意的話,會發現台語有“對”沒“錯”。原來台語里的錯都以“唔對”(不對)來代替。如︰行唔對路(走錯路)、是你唔對(是你錯)、做唔對代志(做錯事)、無唔對(沒錯)等等。同是閩南語,我國的福建常有用到“錯”,台語則極少聽到,的確耐人尋味!
雖然如此,可是某些福建話的詞匯卻比華語等方言來得豐富。比如“蟹”,福建話就分為“蟹、蟳、(虫截)”3種。型大者叫蟳(zim),菜市場售賣我們經常吃的就是蟳。還有著名的椰子蟹也屬於蟳。梭子蟹(花蟹)叫做“(虫截)”(cih)。最近報章報導發現已經瀕臨消失的“十字蟹”,這種蟹在福建話里就歸類為(虫截)。至于蟹(廈門、泉州念作hue,音調不同。漳州念作he),通常是指體型小者,好像一種生長在沼澤地帶挖地洞生存,經常口吐白沫的小螃蟹,就叫做蟹。民神話故事里,相傳田都元帥出世時,被遺棄在田園沼澤處,幸虧獲得這種“蟹”吐出白色唾沫喂他服下,因此才僥幸存活下來。蟹、蟳、(虫截),分得一清二楚,這是福建話的特色。
我國民間有一種賭博叫做“巴郎該”(音belangkai),賭具是一顆4面的骰子,骰子刻“魚、蝦、鱟、蟹”4種海底動物。4動物北馬的福建話念做︰hoo(魚)、hare(蝦)、haw(鱟)、hua(蟹)。(4個字的讀音採用北馬福建話的羅馬拼音字。)這裡的蟹本來應當念作he或hue,可是竟然被念為hua(諧音花),相信可能是漳州一帶某個小地方(指古代漳州七縣)的讀音吧。這一點小弟不才,尚高明教矣。
巴郎該應該原為馬來語的belangkas(鱟),當華人方言採用時就音變留belangkai。這一點從馬來語的sebelas(11)、dua belas(12)等,在北馬華人民間則音變留sebelai、dua belai可以推測此。如有不濾之處,尚祈望大家指正。
(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11年10月16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