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三个年俗问题

三个年俗问题

新年將臨,又有幾家報章及電台記者來訪問關于年俗的事物,其中問及幾個問題,覺得應該與大家分享︰
一、各籍貫華人的接財神習俗有什麼分別?
其實我國接財神習俗主要源自廣東,沒有所謂的各籍貫分別問題。婁子匡編著《新年風俗志》里對廣東省的廣州、海豐、翁源、潮州、陽江、東莞及海南島之調查,並沒有接財神的習俗記載,只有廣州的“財神到”和翁源的“開門”習俗。“財神到”習俗乃看來是叫化子樣的孩子,以寫上“財神”的紅紙,嘴里喊著“財神到”,人們為了討個吉利而給他們紅包,拿了財神兩字回去。“開門”習俗則為正月初一燃炮竹開門,即使在深夜也不允許關門,大約是取“迎財神”等的意思。
由此可見,這只是廣東某些地方的非主流年俗。大概在三、四十年前,經過香港人的提倡推廣,接財神才逐漸盛行起來。而今坊間售賣的各類接財神書籍,可謂各師各法,五花八門。我認為可以如一般神明的祭拜就行,不必根據方位把香案移向財神的方位,應該面向大門正方,堂堂正正接財神,堂堂正正做人。其實財神可不容易接到,五鬼等凶神也是不容易接到的。接財神含義是要我們堂堂正正求財,朝向今年的財務目標邁進。
二、正月初九拜天公是福建人的節日?
在許多中國風俗的書籍里,都有各地于正月初九慶祝天公誕的記載,如北京、浙江、江蘇、廣東等,道教經書云:玉皇大帝誕生于正月初九午時。所以當天是天公誕,而非民間謠傳的福建人避清兵大屠殺,直初九方無事,人們因此大事慶祝。
因為福建人保存了拜天公古俗,所以人們以為那是福建人的節日,其實不然。在北馬,非福建籍的華人也拜啊。南馬的潮州人不拜天公,可是北馬的潮州人卻與福建人一起慶祝天公誕!《新年風俗志》廣東潮州︰“初九是天地的生日,家家戶戶都要拜祝的,這天早晨祭天地父母……”不過北馬潮州人不用甘蔗,他們認為那是福建人逃難時躲入甘蔗園避難之故。其實福建人拜甘蔗,取其有頭有尾,從頭甜到尾之意義也,避難甘蔗園只是附會的傳說而已。
三、華人過年的意義?
某些衛道人士批評華人過年只是吃喝玩樂,毫無意義,所以建議來個大改革,把那些庸俗迷信,頹廢浪費的年俗全給去除。新年是個民俗節日,非宗教節日,當然不能以偏概全。除了報恩天地神明祖先,家人團圓,一年之計在于春(立下一年目標)及祈求一年平安興旺等意義外,它也具有尊重祖先長輩,注重一年之始,教育後輩孝親,感恩天地神明、祖先等多項民俗功能。
新年源自古代的歲終大祭,除了報恩神明祖先,也是人們自己的慶功節及狂歡節。在這樣的一個歡慶節日里,人們在報恩祭祀之余,吃喝玩樂及狂歡是很正常的,那些衛道人士的激烈批判,顯得過敏及缺乏包容心!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08.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