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番与唐的故事

番与唐的故事

我們華人吃豬肉,是從頭吃到尾巴絕不浪費。除了不能吃的毛及豬蹄外,豬身上的所有一切都取來吃,如血、內臟、豬腦等,連骨頭也熬湯來喝。這種吃法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窮苦,也說明我們善于烹調,連最難于下咽的東西也有法子把它弄成美味佳肴。豬腸就是其一,將它洗干淨後,再以香料長時間鹵煮,本來無味又韌的豬腸就成為香噴噴的美食了。
許雲樵編《南洋華語俚俗辭典》一書,收錄“豬番”這個潮州詞匯,義為豬腸。書解說因為“腸”與“唐”(中國)字同音,“豬唐”犯忌,故以相對之“番”字代之。
本邦的閩潮人的確是把“腸”叫做“番”的,如“大腸”稱為“大番”,“小腸”叫做“小番”。閩南語的“腸”字分文白異讀,白讀dng,與“唐”(dng,本邦多指華人或中國)諧音,于是成為避諱,取相對的“番”代之。所謂“中土外番”,閩南人自稱“唐人”,相對的,所有外國人通通都是“番人”了。
福建人有個三保太監鄭和與鱷魚的傳說,就是“番和唐”的故事。相傳昔時中國鱷魚為患,三保公鄭和決定把它們騙到南洋去,于是乘著下西洋時對它們說,南洋物產富饒,很多東西吃的,你們跟我去吧,肯定好吃好住。鱷魚聽了心動,但是擔心三保公騙它們,于是問那裡有什麼東西可吃?鄭和說可以吃“番”,它們又問如果番吃不夠怎麼辦?鄭和說番吃不夠可以吃“腸”啊!鱷魚們聽了覺得有理,便尾隨鄭和的船隊,一大群浩浩蕩蕩地南下。一過了“七洲洋”(西沙群島之海面),鄭和以一根竹竿插在海中,向鱷魚們說,從此你們不可越過這裡回到中國,設使要回的話,必須以鍋作船,以蚊帳為帆才可以回去。3歲小孩都知道,鍋這麼小,哪裡可以作船用?蚊帳這麼多孔洞,豈可為帆呢?
從此以後,鱷魚在中國絕跡。來到東南亞的鱷魚,除了吃番人,最後連華人也吃。為什麼呢?原來三保公故意騙鱷魚到南洋吃“腸”,他先說出腸的避諱語“番”,後來又騙說“番”吃不夠就吃“腸”。其實他所謂“番和腸”,都是指腸子啊。而鱷魚們誤聽作“番”(番人)吃不夠可以吃“唐”(華人)。一場美麗的誤會殃及池魚,都是鄭和之錯!
當然,這是一個無稽傳說而已。故事的背後強調種族平等主義,鱷魚才不去分別番人和唐人或土著非土著,只要是人它都會平等對待哦,不相信我的話,跳下去鱷魚潭試試看吧!像鱷魚般的平等對待人類精神,社會才會公平,我們得學習及弘揚鱷魚精神啊!
漢和唐是中國兩個最興盛的朝代,有趣的是,中國北方人受漢朝的影響大,所以自稱為漢(族)人,而南方的閩粵諸省則受到唐朝的巨大影響,所以皆自稱唐人。
我國的華裔都自稱為“唐人”,可是馬來語稱呼我們卻是Orang Cina(中國人),稱華文為Bahasa Cina(中國語文)、華文學校為Sekolah Cina(中國學校)……。然而,“中國”是個敏感字眼,如幾年前就有人建議剔除“南中國海”及馬六甲的Bukit Cina(三保山)的“中國”名稱。可是在我們的華語或方言裡,都不用“中國”這個字眼,如︰Orang Cina,我們稱為華人或唐人;Sekolah Cina,則為華文學校或唐人學堂等。
我們早就不是中國人,而是不存在的“唐朝”人後裔,我們已經落地生根,與東南亞土著一樣毫無分別。要我們承認為中國人,除非以鍋為船,以蚊帳為帆,讓我們乘坐回到中國去的那一天到來!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07.02.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