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魂身及魂身轿

魂身及魂身轿

魂身祭。前面持幡者为“忏童”,后面的魂身坐在椅子上。(圗:李永球)
在祭拜中的马六甲纸轿夫,比太平的大很多。(圗:李永球)
孝眷们抬着魂身轿,此为橙色轿,代表逝者是女性。(圗:李永球)
在北马福建潮州人的丧礼出殡队伍上,会看到一顶纸糊的轿子,由孝眷们抬着游街,那就是魂身轿,里面坐着“魂身”。
魂身,就是纸糊的偶像,分男女性别,从它们的服饰一看就可知。丧礼上,魂身由僧道(或点主官)点眼开光后,逝者的灵魂就归宿在此,经过超度念经完毕,出殡下葬后,则将之焚化。如果是返主仪式,魂身坐在魂身轿里游街,待下葬后才点眼,接着抬回家里进行做大功德(法事),结束后焚化。
与魂身有关系的纸糊品,有“忏童”(也称“接引童”)及轿夫。忏童是接引逝者前往西方去的,而轿夫则是给他抬轿的。魂身轿分颜色,男性的轿是蓝色的,女性的轿为黄色(或橙色、红色)。那是取自天(父)青地(母)黄的颜色。
魂身点眼(点主)的仪式,以前大型功德的返主仪式,须请秀才或举人主持,现在则为拥有勋衔者担任。至于小型的,一般由僧道包办即行。僧道祭魂身的仪式是点燃七盏灯,再超度念经打开五色线的“结”绑在香炉上,这个环节叫做“解厄(也称“解结”)”。
此外,尚有“饲轿夫”仪式。纸做的轿夫,则由“土工(殡仪工人)”负责饲喂。祭品为三枝香、一对红烛、酒、茶、饭、菜肴、红龟、发粿。土工以筷子夹起祭品,做样子饲轿夫们吃,口念“四句”,如:“饲你们吃酒,扛轿不倘相搝(抬轿不可互相拉扯)”、“饲你们吃肉,扛轿不倘相打(抬轿不可打架)”……;又念:“吃菜,给你子孙齐齐平安又无代(子孙平安无事)”、“吃红龟,给你子孙买园丘(子孙购买园圃)”……,子孙们大声回应“好”;“头家就头家命,苦力就苦力命”……。这些四句,除了给子孙们一个祝福外,也鼓励他们努力打拼,购买产业,将来就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劝告轿夫(虚指,其实是指人的本性),工作要认真,不可推卸责任。工作倘若低微,就认命吧,不然就打拼成为头家(老板),就不需要去做抬轿的职业了。整个仪式充满“民俗教育”,而“轿夫”因懒惰抬轿而拉拉扯扯,推卸责任,不正是人们有着的通病吗?
忏童和轿夫,最后与魂身一起放进魂身轿子里焚烧。
魂身轿在中国福建和台湾,被称为“魂轿”。刘浩然著《闽南侨乡风情录》:“魂轿:用以引魂的纸轿,出殡时一并抬上山去,有时上面还安放死者的遗像……”
魂身被当作逝者的替身,在点眼时由孝眷(长子)下跪背负着,然后安放在上有逝者穿过的衣服的交椅上,被供奉及超度,直到法事结束为止。可见魂身是尊贵的纸偶。福建人有句骂人的话:“你是纸糊的啊!碰一下也不行?”或“干那(好像)魂身同样,什么也不能做!”都是骂人如同魂身一般,触碰不得或是软弱无能之辈!
大体上说,魂身属于佛道教之物。其实儒家把先人当作“神(非宗教性质的神)”来祭祀,魂身点眼后,先人的灵魂就归宿在里面,就成了“神”,我们得以恭敬之心来祭祀啊!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7.1.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