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讣告和奠文

讣告和奠文

司仪代读奠文。(太平)——圗:李永球
传统讣告写在白纸上,张贴在丧家处。(圗:李永球)
一般上每逢有人逝世,孝眷們都得發訃告通知親朋戚友。所謂訃告,就是報喪。它的歷史已經有兩千餘年。《禮記》云︰“……舉行加冠禮和娶妻都要祭告,死了也要發訃告,為的是不忘血緣之親。”(《評析本白話三禮》)
台灣社會還保留傳統的訃告,並且以特制信封寄發給親友們。而我國一般只是寫在白紙上貼在喪家處,或在報章刊登訃告將消息傳達出去。
舊社會的訃告只列出男性孝眷的名字,女人無份名列榜上。因為女性在儒家是沒有地位的,那是歧視女性的作風。而今女性孝眷已允許名列訃告上,這是好的轉變,女人也是人,應該尊重啊!傳統訃告屬于儒家不屬宗教,對現在一些訃告出現宗教經文,實在沒此必要,它本來就非宗教性的,就還它一片清淨天地吧。而且現在新訃告盛行,許多傳統稱謂消失,抑或一些寫者文化水平不高,導致錯誤百出。如在太平,常見女逝者的訃告出現“杖期夫”,那是夫為妻服喪一年,手持喪棒的稱謂。可是其夫已經死了,名字都畫上方形框子,怎麼還能活當“杖期夫”呢?
一個非物資的傳統民俗可以流傳數千年,實在難得。
马六甲丧家眷属把奠文焚烧于地上铁盘上,孝眷们四肢跪地俯首。若额头拜至地,就是古代的”稽颡“礼了。(圗:李永球)
奠文焚化于香炉里。(太平)——圗:李永球
奠文(祭文),就是在逝者出殯前,在靈前朗讀的感懷贊頌文詞,分家奠文及公奠文。前者又稱“哀章”,諸如︰《奠父文》、《奠妻文》、《奠弟文》、《奠子文》、《奠祖母文》等等。後者為團體組織致奠逝者而寫及讀的文章。
奠文分傳統格式及現代白話兩類,後者如現代白話散文,不需格式自由發揮,把自己對親人的感情透過奠文表達。前者則具有一定格式,如兒子為父親寫奠文,開頭是“維公元XXXX年歲次XX年X月X日,不孝子(或子、媳等)等謹以香燭果酒庶饈牲醴金帛之儀,致奠于顯考諱XXX府君之靈柩前曰……”結尾則是“嗚呼!哀哉,尚饗”。至于中間那一段,可采用四字詞、七字詞等等,皆是悲痛、感嘆、贊頌、安慰、期待之語詞,可用文言文,也可采白話式。整個奠文,除了哀痛逝者逝世,也贊頌及安慰他,最後當然是以供奉的奠品供逝者饗用一番,故結尾一定有“尚饗”之句。
太平的奠文,目前只有兒子的《奠父文》(哀章)及女婿的《奠岳父文》兩張而已。在馬六甲則還可以見到每類親戚都各有一張。奠文可以由家眷自己朗讀,不然就由司儀代讀。孝眷讀的,有些思念已故親人,不禁悲從中來而大聲痛哭。至于司儀代讀的,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聲調讀之即可。一些司儀故意裝出哀哭的聲調,引起孝眷們跟大哭,委實無聊引人詬病。
讀完後奠文的處理,太平的習俗是焚燒于香爐內(一般是燒後打下一些紙灰于香爐後,就把它丟在地上自燒,其實應該是整張焚燒于香爐里,才是尊敬的做法),馬六甲的習俗則為焚燒于地上的一個鐵盤子上,孝眷們跪地等整張奠文焚化完,顯得十分嚴肅莊重。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7.05.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