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古跡.收集資料 李永球熱愛文史工作
中国报——我有我專才 報導:林順利
為了挽救史料,他不理世俗異樣目光,走入墳墓、古廟、宗祠或會館收集資料,他沒有飽讀詩書,卻愛上文史古跡田野工作,更自費將文章結集成書,并拍成紀錄片。
來自太平的李永球,20年來在文史收集的執著與堅持,令他成了大馬文史田野與民俗作者。
出版著作,是每位寫作人最大的夢想,李永球在過去6年出版3本著作,主持2部獨立電影紀錄片,更計劃出版第4本著作《喪俗》,多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
在住家受訪的李永球說,在初中時期,就對文史充滿興趣,中學時,在爸爸的面檔做幫手,街坊或鄰近長輩,總是不經意在咖啡店內閒話家常時,說起昔日太平的點點滴滴,這些是課本和報章所讀不到的內容;于是,就每天纏著老一輩者口述歷史,讓他用筆記錄下太平一篇篇動人的故事。
他在太平華聯國中初中三畢業后,曾是一名建築工人,后來幫忙當糕點小販的父親,業余從事熱愛的本地華人歷史及民俗文化的田野工作,由于深感若不保留歷史與民俗文化將消失,他于80年代開始磨練文筆,希望借文字保存文史。
陸續發表資料
因受到民間學者張少寬影響,他才開始進行歷史研究調查工作,把收集太平歷史,視為己任。
由于糕點有季節性,旺季淡季,李永球就利用空余時間做調查,單獨找墳墓、宗祠、會館、神廟、石碑、神主牌,收集這些資料再擬出來,然后陸續在報館發表。
在80年代,很少人做田野研究工作,檳城有張少寬,但太平沒人做,從那時候做起,他全心投入在這份沒有薪水的工作,至今仍一人撐著,不經覺已20多年。
把時間奉獻在田野研究工作,他並不擔心太平歷史這一塊無人跟進,加上現在有很多資料,無論報章或網上都找得到,不再是難題。
“除了稿費,到校園進行演講、帶團導覽太平文化古跡、書的版權費,都是收入來源。”
有興趣者,不妨看看李永球的書籍,或觀賞他的記錄片,或者上網瀏灠他的部落格:http:/AhKew.blogkaki.net或上Skype(hami404)與他交流聊天。
首篇文章見報加強信心
在新書推介禮上,李永球向支持書友講解新書內容。 |
李永球第一篇歷史人物傳是刊在已停刊的《新明日報》,第一篇歷史文章見報后,加強他的信心,便開始專寫文史田野與民俗文化的文章,享受爬格子生活。
由于小販工作忙時間長,致使本身興趣的文史田野工作成績乏善可陳;近年,李永球終于擺脫小販行業,成為全職的文史工作者,現在是專欄作者。
出書是他最大的意願,他曾找過馬來西亞出版社為他出書,但卻被拒絕,畢竟歷史是冷門的書籍,哪家出版社願意做虧本生意。
見時機成熟,他掏出大半生的積蓄3000令吉,再向父母親籌借1萬令吉,自費出版了第一本書《移國》,印了2000本。
他成功在新書推介禮上的太平第一站,現場賣了100多本,讓他收到3000多令吉,清還尚欠出版社的余額。
李永球的第2本書《日本手》出版費,是向24間華團征求贊助,結果獲得5間響應,另2間是太平華聯校友會及北霹靂中華工商總會的贊助,讓他鬆了口氣。
第3本書《字言字語》則是他自費出版,里頭所收集的55篇文稿,均已發表在本地3家華文報章。
李永球認為,求人買書,那個人肯定是為了應酬而買,回家后不會去翻閱,將之丟棄一旁,所以從來不會求人買書。
“我們的歷史我們寫”
李永球(右)與名主持人阿賢相見歡。 |
李永球一直堅持的信念,即“我們的歷史,應由我們寫。”
他說,自19世紀中葉開始,太平地下發現豐饒的錫米后,華人就大量移民到此,百余年來,太關于太平華人歷史的研究工作,幾乎還是荒蕪一片,欣慰的是英國人留下珍貴的“拉律暴亂”文獻,可從這個片段從中窺豹,認識先賢到來拓荒。
他指出,不完整的文獻對于本邦華人史的研究來說,彷佛望梅止渴,難濟于事,于是田野調查成為研究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可彌補文獻上的不足。
他認為,從事田野調查,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于當地社會的歷史、文化、風俗、方言、俗語、生活習慣及環境地理應有相當了解。
遇上獨立導演邱湧耀
愛上月琴的李永球,不時受邀在一些場合演出。 |
2004年,他遇上本地獨立導演邱湧耀,《峇峇球》有關于自己的故事,更利用影像記錄歷史;今年,兩人攜手合作的第二部記錄片《海盜與王船》也出爐了。
李永球說,他是寫書的,不曾想過把作品影像化,對拍攝一竅不通,要完成一部影片需要的錢不少。
2003年農曆新年,李永球到友人家拜年,恰好邱湧耀導演也在場。健談的李永球,在席上不斷談笑風生,根本沒察覺到導演已留意他。幾個月后,他推出作品《移國》,導演看完后,就聯絡上他,表示想把它拍成電影。
“當時我不瞭解何謂獨立電影,他簡單地告訴我,就是自己出錢拍電影,然后附上幾部他的作品給我看。既然他想拍,就拍咯!”無心插柳,也讓更多人認識李永球及他的工作。
腳車是代步工具
錄製首部獨立電影紀錄片《峇峇球》片段一景。 |
來到太平,如果在街上看見李永球騎著腳車,別感到意外,腳車是他每日代步工具。
“以前替父親打工時,沒有收入,傳統老一輩思想認為,孩子替父親工作是天經地義的事,平日供食宿就夠。然后,每年的農曆新年、清明節、農曆七月、九皇爺大誕,分四次給我零用錢。”
回憶那段日子,因為沒啥錢,所以養成節儉習慣,每月零消費,並非天方夜譚。
“有時每月才花20令吉以內,跟朋友出來聚,頂多一杯飲料,也不敢多點其他食物,有些朋友會很熱心請我。”
充當導遊的李永球,帶領學生到古跡廟宇參觀。 |
李永球講得坦白,對于生活物質,他要求不高,錢多錢少都不成問題,當時開銷最大反而是攝影。
“那時相機還用菲林,花了很多錢,都會遏止自己‘好了,夠了!別再拍了。’現在用數碼相機,盡情拍,就只怕電池耗盡。”
如今,成為太平所共知的名人,李永球直言工作時有利有弊。“好是人家認識你,資料更容易搜集,有些甚至會把古物文獻相贈。曾有位檳城老讀者,送了整套潮州歌仔冊給我,很珍貴。不好就是,有時下午見到一些老人家坐著聊天,就上前詢問一些歷史,他們會反問:問這些幹嘛?”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tent_new.asp?dt=2009-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