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有人姓“烧”吗?

有人姓“烧”吗?

在太平新港门(甘文丁)之福建公冢,我发现一个姓“烧”的墓碑,墓建于己丑年(1949年)二月廿三日,死者乃嫁给姓“烧”的陈金莲,原籍福建省安溪县。(无独有偶,文章发表后,我在太平峇东汉族义冢发现一个姓“烧”的坟墓,原来也是“烧”门陈金莲之墓,同样立于己丑年二月廿三日。换句话说,“烧”门陈金莲故后,后裔为她立了两个坟墓,的确耐人寻味!)
在中华百家姓里头,有“烧”姓吗?翻查了几本书,发现没有。(文章发表后,恩师黄种火校长取来《中国姓氏大全》一书,里面收录“烧”姓,为罕见姓。感谢黄校长的指正,并对当时自己断定没有此姓的粗疏治学态度深感惭愧!)
无端端跑出一个“烧”姓来,够耐人寻味吧!原来这个“烧”,乃“萧”的误写。闽南话中,萧分文白两读,文读siāo,萧然(siāolían)、萧条(siāodiáo);白读Sīo音同“烧”,姓氏采白读音。一些不谙文墨或读书不多的人,会误把萧写成“烧”,在台湾就曾经发生将“萧”误作“烧”的例子。
除了“萧”,文白异读的姓氏在闽南话中还有很多,这里再举两个例子:“蓝”文读lám,如蓝本(lámbŭn)、蓝靛(lámdiân);白读Lná,用于姓氏。Lná谐音“篮”,在一些福建(闽南)人的墓碑或神主牌上,尚可见到“蓝”姓写成“篮”的。“方”文读hōng,如方便(hōngbiân)、方位(hōngwî);白读有三个音,姓氏音为Bng
闽南姓氏文白异读饶有趣味,请看下面三个人名:萧玉萧(Sīo Ggiók-siāo)、蓝蓝花(Lná Lám-huā)、方北方(Bng Bāk-hōng),在华语(普通话)里头,萧箫、蓝蓝、方方均属同音字,闽南话的文白异读则十分明显,读起来也不拗口。
在我国的福建峇峇社会中,经常会闹出姓氏罗马拼音与中文不符之事。如“柯”姓,本邦闽南话罗马拼音为KwaQuah等,却常给人误译成“瓜”,而瓜非姓氏也;“许”为KhorKor等,常给人误译成“柯”19831992年的菲律宾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那个“科”也是“许”的误译。科拉松原姓许,拉松为教名,曾祖父许玉寰于1870年从福建同安县积善里鸿渐村(令属龙海市),南渡菲国,她乃第四代华裔,早已当地化了。
再谈一个福建峇峇闹出的姓氏笑话。他姓Chan,为了给女儿受中文教育而到某华校报名。他不懂华文,以闽南话向老师说其姓“头上有两支角”,老师们如猜字谜般猜来猜去,都猜不着,最后,一位聪明的老师终于猜中了,原来是姓“曾”;此事后来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曾”在闽南话有三个读音,文读zíng,用于曾经(zíng’gīng);又音zīng,用于曾孙(zīngsūn)等;白读Zān,用于姓氏。
我经常到冢山进行田野考察,发现碑上笔误颇多,最多的是人名,地名也有。笔误的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或不谙中文的华人所导致。
《南洋商报·方志》2002113日。文:李永球
修订于
200682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