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葬與喪俗改革
我們的喪禮源自數千年古代中國的傳統,到了兩千多年前儒家創立後,就根據人本思想,結合宗法及封建制度,以報恩行孝,示哀思親為目的,組建一套完善的喪禮。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喪禮就深深影響中國社會兩千年之久。閩粵等省華族先人于數百年前移民到我國,這一套傳統喪禮也隨引進到我國華人社會里。
去年老前輩林君逝世,他沒有宗教信仰,亦無後代,喪禮非常簡單。喪家前不搭棚,不發訃告,不通知朋友,不租桌椅,沒飲食供應,沒僧道念經,沒香燭紙錢,沒任何儀式,晚上就把家門關上,沒人守靈,經過其家門口都不知道這家人在辦喪事。出殯當天,只有我們幾個親友相送,也沒樂隊,沒拜祭,就送去火化,骨灰撒向大海。他完全不要任何儀式,也不要親友記得他,思念他,祭拜他,死了也就一切都無了。此乃所見最簡單灑脫的喪禮。
一兩百年前,華人大量從中國蜂擁南來打拼賺錢,那時候的喪禮,有錢人的異常隆重熱鬧,花費不貲。許多窮苦的苦力,通常在死後就以本身睡覺的草席包裹,便抬往冢地埋葬,也是沒有任何儀式的。貧富喪禮的懸殊,成為強烈的對比。
對于厚葬與薄葬問題,儒家認為不可因為厚葬而毀家。《禮記.檀弓下第四》有云︰“辦喪事不能為了厚葬而考慮毀家,哀傷悲痛不能損傷身體。不能為厚葬而毀家,是因為家沒有了,宗廟也不能獨存;哀傷悲痛不能損傷身體,是因為自己如果有亡身之危,也就沒有繼承人了。”所以窮困家庭辦理喪事,是可以簡單省錢的。無需為了面子或習俗而跟風花費巨資,倘若因此借錢或變賣產業來辦喪事就實在不理智了。
傳統喪禮因為有繁冗的儀式及繁多的祭品,往往被扣上“勞民傷財”的帽子。一個民俗最主要還是其背後的精神意義,富者有錢,辦一場豪華喪禮是可以幫助到社會經濟活躍,各行業收入增加。貧者沒錢,就量身定制減少開銷。
《禮記》說︰“禮,時為大。”又“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這兩句話是說禮要配合時代環境,符合時代需要,因而每當時移世異,便須做一番損益改革。傳統喪禮常被視為迷信庸俗低級浪費之俗,成為改革之對象。如中國共產黨建國後,黨員們以追悼會代替傳統喪禮。我國華社近年盛行的佛化喪禮也屬于改革性喪禮,至于其他如基督教、日本創價學會、台灣天道等等,可歸類為外來喪禮。
個人比較接受民俗隨時代環境的自然演變,許多不能配合現代習俗,自然而然會自我簡化或淘汰。比方中國北方因為氣候而少洗澡洗頭,我國天氣炎熱,規定孝眷們不洗澡洗頭簡直毫無道理,因此我們在喪禮時沐浴是沒問題的。傳統民俗有其精神與意義,改革者稍微主觀或者不了解之下,我們的民俗就成為犧牲品。所見到的改革者,幾乎都認為傳統喪禮無一是處,乃落伍保守之俗。
任何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要怎樣的喪禮,任何喪禮也應該獲得尊重。時代丕變,許多傳統事物逐漸消失。可喜的近年開始有人強調保存傳統建築古跡,一些年輕人反而喜歡采用繁體字,傳統民俗也一樣,在流失後將會受到人們的維護和支持。
《星洲日報·文化空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10.05.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