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者故後成神
西馬最早的大伯公廟應該是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廟。廟有一石香爐乃1792年之物。廟後有開山地主張公、永定福春馬府君、大埔清兆進邱公三位古人之墓。廟裡最早的碑記云:“……南洋言神,群頌大伯公,墓碑一張一丘一馬,姓而不名,統尊之曰大伯公……”此碑立於距1792年已逾百餘年後的1921年,撰者湯日垣親眼目睹墓碑是有姓無名。可是後來卻被有心人編造故事,說大伯公就是廟後墳墓裡的古人,尤其張姓者就是大伯公張理。湯日垣是在百餘年後才說大伯公是廟後墳墓的3位古人,這個說法尚欠缺佐證。
至於大伯公就是張理的說法,那是牽強的附會,早就被本地學術界否定。至於馬公與邱公,張少寬很懷疑就是廟裡的廟祝,故後埋葬在這裡。
根據檳城資深學者向我吐露,百年前福建幫與客家幫為了爭奪廟之主權而鬧上法庭,甚至告到英國去,最後客家幫取得主權,可是福建幫堅持每年的正月十五一定要到廟裡請火,這個傳統延續到今天,昔年福建幫會黨主辦“開香出世”(入會儀式),都在這裡舉行。
華人會黨供奉的神明多以關公為主,那是因為關公最講忠義。個人以為昔年檳城福建幫退出義興另組建德堂時,就改奉祀關公為大伯公,蓋因海珠嶼大伯公廟是福建幫的大本營,他們為了與義興劃清界限,因而奉大伯公為主神,故建德堂也有“大伯公會”之稱。易關公為大伯公,並不代表大伯公與洪門會有關係。他只不過是洪門會奉祀的其中一個神明而已,就像關公,因為忠義而被會黨奉祀一樣。洪門會因為供奉關公容易引起注意,有些洪門組織已經改奉其他神祇,因為涉及敏感,這裡不方便公開這位神祇的身分。
北馬福建家庭幾乎是家家戶戶皆奉祀大伯公,相信這是從建德堂(大伯公會)开始。昔時會黨之徒多數在家裡供奉關公,當建德堂推出大伯公為主神後,建德堂的黨徒也就將大伯公奉祀在家裡,最後延伸到各籍貫去,將福德正神大伯公供奉在家裡已是我國的一個特色。在北馬,除了福建人,潮州人也是大伯公的崇奉者,接下來才是客家及廣府。一個特別的現象是,北馬的大伯公附身在乩童講話時,一般都是講潮州話的,的確耐人尋味!
英國學者巴素博士說“大伯公只不過是華僑先驅者的象徵,不一定要有名字。”此說只是巴素的想像,顯得含糊。
如何能夠成為福德正神大伯公呢?從福德正神的對聯“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則為神萬世尊”來看,要成為福德正神者,必須要有福氣,加上具備道德以及公正,才有資格成神受人膜拜。《福德正神真經》云:“後世人德高望重,敕封福德正神”,就是說倘若我們德高望重,也會被封為福德正神。
婆羅州的坤甸,大伯公被認為是羅芳伯。羅芳伯應該是德高望重者,這是少數個案,多數大伯公都是無名無姓的德高望重人物。
總之,大伯公就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神。華僑先驅者是可能會成為大伯公的,但是,成為大伯公者,不一定就是華僑先驅者。一個人只要具備道德兼公正,是一名德高望重者,均有機會成為受人尊崇膜拜的大伯公。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9.3.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