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柯祖仕的相片

柯祖仕的相片

十余年来的一个梦,今日终于找到柯祖仕的相片了。
在上中學的時候,我一下課回家,就得到父母的麵攤協助,一個人從下午做到晚上,回到家里倒頭就睡,功課也沒做,翌日早晨趕到學校,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把功課做完(其實是向同學借來抄的)。
在這段苦樂參半的生涯里,我接觸了好多老前輩,他們在聊天時,會把太平過去的歷史、過去的人物、過去的事物,表面化地敘述出來。其中一位是柯德榮,是在海鮮飯攤工作的,他曾經告訴過我,其已故祖父柯祖仕是太平市的一位大富翁,當時我是半信半疑,然而他卻說:“你不相信,可以到福建公冢、鳳山寺、福德祠等的石碑去查找,可以見到先祖父之名字。”果然在其指點之下,我發現其祖父真是捐大緣之慈善人士。
那時候對這些東西開始感興趣,就這樣一步步把我帶上田野工作這條路上去了。當時發現到文獻都沒有記載這些歷史,倘若不把它們收集起來,將來會逐漸流失。于是自告奮勇,開始從事田野工作。
柯祖仕是我從事田野調查工作的第一個對象。
柯祖仕(Qwa Soo/Kwa Su,?-1905)太平頭家、錫礦家,原籍福建同安縣,通稱柯仕,南來本邦白手起家,成為本市富翁。
我在1986年田野調查時,專訪其孫、親戚及本市多位老市民,還上廟宇、公冢、會館、宗祠尋找關係到他的史料,然後點點滴滴去串成一條線。雖然不算完整,但也描畫出一個淺淺的輪廓。當我在尋找其相片時,柯德榮告訴我,日本南侵時,沒人搶救,他也不感興趣,更痛心富裕的財產傳到其父親叔伯手上時,被毀個一無所有,因此他在自暴自棄的不平衡心理下,一張都不收藏。
迨1988年10月3日,經過恩師蔡長鴻老師的介紹,我認識了柯萬招,他是柯仕的旁系親屬後輩。他告訴我珍藏了一張柯祖仕的相片,也是太平唯一的一張,咳!我聞言既興奮且緊張。但此相片被他藏在歷代祖先的神主牌位(玻璃框架)內。我懇求取出讓我翻拍,卻遭受其夫人的大力反對,華人傳統有不可亂拆下祖先牌位的習俗。不過他答應會趁家人不在時偷拆出來予我。大約一年后,即1989年9月底,萬招心臟病發而逝世,除了悲痛一位長輩的去世外,對于柯仕的相片更是心焦如焚!
在萬招的周年忌日前,我前往其家向其家眷道明來意。因為按照傳統,周年除靈后,亡者姓名神位須添寫在歷代祖先牌位上合祀。我懇求當天拆下祖先牌位時,讓我翻拍柯仕的相片。豈料,他們告知早在萬招“做百日”時已完成合祀習俗了,柯仕相片在取下時已經相當破舊,他們即採取“水化”(放在水里溶化)。
我聞言為之愕然,心痛不已。太平唯一的柯祖仕相片就這樣化為“烏有”。
對柯仕的相片我並未死心,十餘年來尋尋覓覓未有收獲。近幾年在清明節前,常與柯仕后裔碰面,大家認為應找出其相片,于是分頭行動去。今年清明節,其一位曾孫媳終于為我送上一幀柯仕相片。
一張相片讓我十餘年日思夜夢,愁腸九轉,一個十餘年的心願而今得償,手中持的柯仕相片叫我激勵不已,感慨萬端!
總之,田野工作須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這里,將唐朝王昌齡的詩《出塞》改一改如下,願與大家共勉:古時明月今時關,田野長征人未還;但使眾城兵卒在,莫教文史埋青山。(兵卒者,眾事文史田野工作須靠大家也)諸位田野長征者,加把勁吧!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文:李永球。(2004.5.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