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烧纸屋是古代遗风

烧纸屋是古代遗风

烧纸屋时,子孙手牵手围成一圈,具有团结一致的意义。(圖:李永球)
與燒金銀紙錢面對同樣的遭遇,燒紙屋也遭受人們批評,指斥它是迷信的東西,並提出倘若紙糊的房屋焚化後,陰間的先人能夠接收及使用,那麼紙糊的原子彈等也可以使用吧?還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沒燒紙屋習俗的,豈不是沒房屋住了嗎?
與燒金銀紙錢別無二致,燒紙屋也是源自古代明器(冥器)制度。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死,就有了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他們不僅在墓室的形制和結構上,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住宅,在隨葬品方面也盡量做到應有盡有,幾乎包括了生人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所用的所有物品和器具(徐吉軍、賀云翱《中國喪葬禮俗》)。
古人不是另外燒紙屋給先人,而是以墓室當作其家(房屋),在墓室內放滿隨葬品,這些隨葬品就是“明器”了。它們既有模仿人類日常生活的器物,也有仿制的田地、倉、井、灶、豬等模型,甚至房屋。在東漢時期的大墓中,就有田園宅院、俑人車馬、畜禽模型之陶制明器,還發現不少象征財富的房屋樓閣、倉、囷、井、灶等,甚至三合院式的陶屋、壁壘森嚴的城堡等明器。
房屋既然是被仿制的明器之一,且隨葬墓中,到了宋時,紙質和木質明器開始盛行,房屋等明器多改為紙制,最後發展到焚化,讓先人在他們的世界裡接收使用。二戰後時代丕變,傳統明器也受影響,紛紛跟隨時代轉變,于是乎就有汽車、飛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影機、光碟機、手提電話、電腦等不勝枚舉的紙糊明器,皆是商家搞出來的東西。
對于明器,孔子認為不須要全部都有,人死後當他已消滅是為不仁,當他還活著則是不知,死亡的世界是一個不可知的世界,所以與活人所用有別。孔子的意思是認為,給死人的明器不須要當他還活著般樣樣都要有(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所以商家搞出來的紙糊現代明器,不妨一笑置之,可以不跟。
現在,談回上提的兩個問題:
1.先人可以接收使用紙屋,原子彈也可以嗎?
按照明器的觀念,燒原子彈,先人是可以接收使用的。不過,中華民族不是傾向“暴力”的民族,一切講“仁”,燒炸彈武器已不符文化傳統。或許有人要質疑,秦始皇的兵馬俑不就是暴力的表現嗎?其實那是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所致,他活著的時候是什麼地位,過怎樣的生活?死後就要給他怎樣的墓室與明器,以符合其生前身份,即不能超越也不可降低這種身份。
2.其他民族沒燒紙屋的,豈不是沒房子住了嗎?
這個問題,與問佛教不學佛就不能解脫生死嗎?(佛教認為只有學佛才能)、問基督教不信上帝就沒得救嗎?(基督教認為信者得救)同樣有趣,讀者諸君應該明白答案了吧。
總括起來說,燒紙屋不是道教的東西。而是中華傳統習俗,它源自古代的靈魂不死觀,再加上儒家的“孝道”而成。在石器時代就有隨葬明器的傳統,後來將墓室當作死後的房屋,東漢時期才出現陶屋明器,迄宋代始有紙屋的產生。它既然是我們的傳統習俗,我們有必要認識、了解它,而不是動輒就給它套上“迷信”的帽子。
當燒紙屋時,死者的子孫必須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圓圈,以防孤魂野鬼來搶奪。從民俗的角度來看,用意是要子孫們在失去家長後更要團結合作;也是傳統社會上活人與死人和諧共存之道,活人要孝敬先人,先人要庇護子孫,大家各有自己的世界。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脚。圖文:李永球。(2005.04.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