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孝服

孝服

今年在太平的一場喪禮上,我又見到了傳統喪服。實在可貴!注意看,孝男頭戴的荖包左右有兩個耳塞,那是要他們把耳朵塞住,專心哀痛親人,其他事務由他人代為處理,不須操心。馬六甲等南馬地區的孝男不戴荖包,而是“草箍”。(圗:李永球)
現代喪服圓領白T恤,配上黑褲或牛仔褲。其實白衣黑褲是侄兒的喪服,現在卻被當作孝男服,顯得不倫不類!(圗:李永球)
通常會在訃告上見到“遵禮成服”之字句,所謂遵禮成服,就是遵照“禮”來穿上孝服。這一點,客家人猶保存傳統,有個隆重“成服”禮。由僧道主持先擺起香案,孝眷們跪下向天地神明禀告,當天成服穿起孝衣,盡最後的孝道,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德,倘若父母之中其中一位尚健在,必須對他(父或母親)跪拜,才可披麻戴孝。(電話專訪羅冠樂,2010年4月25日,居鑾)
以前,我們的社會是很傳統的,如何慶祝喜事,如何舉行喪事,都有一套禮儀讓大家遵守。就如喪事上的“孝服”(喪服),為祖父母、父母、叔伯、姑、舅、姨等帶孝,各有分別,一目瞭然。
《儀禮》及《禮記》裡提到的傳統孝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孝服,通稱“五服”,並詳細說明什麽人穿戴什麽孝服,多長的時間等等。《儀禮•喪服第十一》對五服有詳細的解釋:斬衰是粗麻斬截邊側不縫的孝服,配以束喪服的粗麻帶,粗糙的竹杖,喪冠以繩爲纓帶,鞋是用菅草織成的,斬衰爲最重的喪服,如爲父親服喪,就得三年斬衰;齊衰乃粗布做成邊側有縫齊,配上首帶、腰帶、喪冠、喪杖、草鞋等,爲母親服齊衰一年(父親健在)或三年(父親已故),爲祖父、祖母、伯父母、叔父母,媳婦爲公公婆婆等也是服一年齊衰;大功是熟麻布製作的喪服,爲未成年的子女等服九個月的大功,八歲以下的子女則無喪服;小功以布爲喪服,用洗過的麻做喪帶、首帶和腰帶,爲親族中的下殤(八歲至十一歲夭折)者等服五個月的小功;緦麻以緦布所製,服三個月之喪,爲曾祖父的親兄弟與配偶、祖父的堂兄弟及配偶、父親的從祖兄弟、舅父爲外甥,甚至为表兄弟、为岳父母、为朋友、岳父为女婿等,皆服緦麻之喪服。(彭林注釋《儀禮》279-322頁)古代的規制,長輩也得爲一些早夭的晚輩帶孝服喪。爲晚輩服喪之俗,基本上在我國少見,人們甚至認爲長輩輩份較大,不能爲晚輩服喪,他們會承受不起的。
上述的喪服,也叫“五服”。台灣自二十世紀以後,五服用布改為麻、苧、藍、黃、紅。而且“五服”的內涵意義也逐漸轉趨為“五代”,也即是一代麻、二代苧、三代藍、四代黃、五代紅。另一方面,台灣初喪變服服白或黑或藍,直到出山或滿七或百日為止,這種情形,並未與某一禮書完全相同;但在初終之時,去首飾,穿變服,以表示哀素之心,這種精神用義,卻可以沿流上溯到禮經。(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744、692頁)
太平的調查顯示,早期初喪時的變服(出殯前的喪服),孝眷們必須把身上所有裝飾品取下,穿上全身黑服(少數穿全白),然後再套上麻衣,腰綁麻布條(客粵籍是白布條)。孝男頭戴“荖包”(一種麻製成的帽子),已婚者的荖包 左右尚有兩個“耳塞”(表示在哀中,不聽其他事情)。腳穿草鞋,後改為白布鞋。女孝眷也是黑衣套麻,頭戴麻製成的“蓋頭”(尖頭巾),孫女輩則是“牛拉(粗黃褐色布)蓋頭”。出殯後,孝男、媳及孝女須穿“文搭”(粗白布)上衣及黑褲之孝服一年,手臂上別上一小塊“孝布”(黑布底綴一條白布,或白布底綴黑)。一年後改穿白、藍、青色之服到三年(實為兩年),不別孝布。孫輩之孝服一樣,只是別上的孝布為黑底綴藍或白底綴藍。不過,出嫁女兒只須帶孝十八個月,即六個月黑服(可穿白衣黑褲),六個月黑花服,六個月藍花服,不別上孝布。出嫁孫女則帶孝十二個月,即六個月黑服,六個月藍花服,也是不別孝布。(專訪溫鑽華,1992年12月9日,太平)
至於侄兒,須穿“牛拉”衣帶孝,外甥則為青衣孝,四十九天或一百天。外孫的孝只七天,不穿鮮艷色衣即可,皆不別上孝布。 以前的孝眷們穿“文搭”布孝服,是不可進人家的屋子的。而且,一年之重孝期間,不可參與一切紅白事。(專訪溫鑽華,同上)
有人說我們的傳統孝服是白色的,黑色孝服是受到西方殖民地政府的影響才有的。此說尚待商榷,不僅我國,台灣也有黑色孝服。徐福全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46頁)提到;“……因而自初終以迄埋葬(或滿七或百日)這段時間,死者子孫必須遵照各地固有的習俗,每天均穿白衫白袴,或烏衫烏袴,或藍衫藍袴,以表示哀傷之意。”從徐君的調查來看,台灣的孝服除了傳統的白色,也有黑色及藍色。可見經過時間及環境的不同,孝服也會産生衍變,至於不同顔色的孝服是受到什麽因素影響,則尚待進一步探討。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開始,孝服出現丕變!變服時,北馬地區多數不穿麻衣,連頭飾也取消。南馬一部分保留頭飾,麻衣則不穿了。整個社會幾乎不再穿黑色衣褲,逐漸盛行白衣黑褲。某些人誤導性地強調生前孝順就好,死後帶孝是帶給人看的。又說生前不孝,死後帶孝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孝與不孝的問題,與帶孝是兩碼事,完全沒關係,不可混為一談!
這種“白衣黑褲”喪服應該是佛化喪禮所提倡的。佛化喪禮不認同傳統喪服,早就有“不穿麻衣,不戴高梁麻冠”(釋寂晃<華人禮俗革新芻議>,載駱靜山編《宗教與禮俗論集》137頁)之言論出現。在佛教界的積極推動下,逐漸在華社盛行起來,人們受到佛教的影響頗大,紛紛認爲傳統孝服是落伍,傳統儒家的禮俗就被現代佛教逐漸革除了。
改革者通常強調生前孝順最重要,生前不孝死後再披麻戴孝也沒意思。生前孝順肯定重要,可是儒家也注重死後之孝和禮。這些話顯得在玩弄“概念”,披麻戴孝是一種死後之“禮”,它與生前孝順是兩碼事,將之混爲一談則十分偏頗!
傳統的變服都是全黑或全白。白衣黑褲顯得不倫不類,而且白衣皆採用圓領T恤,這種T恤比較失禮,一些嚴肅場合是禁止穿的。在一場佛化喪禮上,孝男穿全白,卻是白色運動褲配白色T恤,如果不是其手臂上別着孝布,還以為他是準備去運動!有些人甚至圓領T恤配上白色牛仔褲、短褲,或穿時髦白上衣,好像出席喜事宴會。在英國,好些場合都不歡迎牛仔褲,那是被視為不禮貌的穿着。根據傳統,白衣黑褲是非直系親戚侄兒等小輩的孝服,或者是出殯後穿的孝服,將它當作孝子們的孝服顯得輕率!
孝服出現丕變,主要是佛化喪禮的大力推動,當然也與現代社會及觀念有關係。現代社會講求時間金錢,快速簡便,傳統的那一套樣樣要求完美精致,卻被人貶低爲繁文缛節。事實上,傳統喪服牽連着整個家族親情關係。它的崩潰,顯示我們的家族倫理觀念漸漸淡化,人們對於親情日益不感興趣,注重的是個人的享受主義。近年來的演變是愈來愈少人在出殯後帶孝(穿孝服),一般上在出殯或百日後就脫孝換紅。可見民俗是會隨着時代觀念而演化。
台灣學者徐福全說,孝服具有倫理、社會及法律三大功能。帶孝在身,更是提醒其不可忘哀。由於內心有悲傷之情,透過孝服制度加以抒發,使其感念父母恩德之心油然而生。 (《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752頁)
孝服的改革,連帶其他幾個民俗傳統也跟着消失,這是“民俗鏈”現象。但願大家能以倫理道德等人文觀念來認識我們的文化遺產,而不是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欲置其於死地!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文化空間》【田野行腳】專欄,圖文:李永球。2006年5月28日
修訂於2010年4月2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