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金末”与钹

“金末”与钹

許雲樵編《南洋華語俚俗辭典》指出:“钅末(金末)”(潮pat)暹語bat之對音,乃暹幣單位,亦為重量四錢之稱。鈸(閩pat)一角錢,巫語kupang之訛略。”
泰國(舊稱暹羅,簡稱暹)的貨幣單位baht,潮州話譯為“钅末”的,簡寫“末”。潮州話的“末”音近baht,因為是貨幣單位,故給予加上“金”字旁。這個“(金末)”字在字典是找不到的。(註:許雲樵著作里,卻將誤作。其實是“末”字,非“未”。)
北馬(太平以北)的閩潮語,將馬來語的貨幣單位kupang,稱做“鈸(福建音buat)”,民間略寫“犮”。kupang的價值因地而異,在北馬等于10仙(sen),即是1角錢,1 kupang就是1角。許雲樵君謂福建話的“鈸”是馬來語kupang之訛略,這點我不同意。
許君在《馬來亞叢談》指出:“檳城人把古邦(按:kupang)叫作‘鈸’(Bat),一角錢便說做一鈸,很容易使暹羅來的人聽了誤會為一塊錢,因為暹羅人的一塊錢,便叫作Baht……暹羅一“钅末”是一元,檳城人一鈸是一角,雖則幣制不同,但也不可不辨。”
鈸是Kupang之訛略嗎?我認為兩者沒有關系。Kupang再如何音譯,也不會變成鈸,從發音上相去十萬八千里可見一斑。此外,傅吾康、陳鐵凡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前言》裡,也把檳城廣東暨汀州義山碑的罕見貨幣名“不”及福建公冢碑的“犮”,指為馬來古貨幣單位Pat的音譯。在注釋處注明參考許云樵著《馬來亞叢談‧檳城彭亨的舊幣制》,可是許君在文中指出“鈸”自Kupang而來,未提到馬來古貨幣單位Pat啊!
我的研究推斷,北馬閩潮語的“鈸”及廣府話的“不”,皆是泰幣單位baht的音譯。“鈸”、“不”及泰國潮語的“钅末”,在發音方面都諧baht音。
19世紀中葉,檳城的華人大量湧到泰南發展錫米業。張少寬著《檳榔嶼華人史話》稱:“1828年之前,他(陳玉淡,通扣二王)與雍清壽在普吉合創合興號,開采錫米,並帶領大批同安籍鄉親,由檳城進入普吉……”這段史話讓我們了解檳城與泰南普吉的密切關係。
泰南與北馬不僅一衣帶水,在地緣、血緣、業緣(商業活動)、神緣(宗教信仰)、語緣方面可謂唇齒相依。所以,普吉的福建人借取當地貨幣單位“鈸”(baht)后,馬上傳播給了檳城人。從文獻上之一斑可証明。朱琳編著《洪門志》裡就收錄了一張普吉義興館的收據,曰:“爐主……居住通叩(按:普吉)收過……緣銀伍犮正各執票為據……”。這裡的犮就是“鈸”的略寫。泰幣的鈸是一元,相當于馬來亞的一角錢,于是北馬福建話吸收“鈸”,就易“角”為“鈸”,一角錢就叫一鈸,不像中南馬及新加坡福建話還是保存“角”的方言。
鈸從普吉流傳到北馬是有跡可尋的。如1856年檳城浮羅池滑的《福建義冢碑記》就有:“一收福建公司貳條來銀貳拾佰貳拾參元壹犮七十五只”;太平新港門福德祠1899年的重修石碑,也云:“鄭板捐銀六元三犮”;檳城廣東暨汀州義冢之1828軍碑志:“新寧縣題銀貳百一十四元五不”等等,在在顯示泰幣baht對北馬華社的影響。
而今,北馬閩潮語尚保留“鈸”字,而廣府話早就放棄了“不”,用回粵語的“錢”或“角”了。
泰國以潮州人居多數,泰幣單位的中文字本來是用“钅末”的,現在寫作“銖” 。是否因為字典沒有而以銖替代呢?則尚待高明賜教。
據許云樵的考証,從前一般中國書上都寫作“銖”,那是古代泰國的“打印銀”──tikra的音譯。后來泰國鑄造銀元baht,華僑就譯為“(金末)”,也就不再用“銖”了。我感到納悶,tikra與baht和銖的發音,完全不諧音啊!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6.1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