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马厩和马桶厕所

马厩和马桶厕所

太平市唯一的马厩和传统马桶式厕所。(圗:李永球)
因為一個意想不到的環境理由,一個傳統馬桶式廁所因而被保存下來,成為太平市碩果僅存;也可能是全國唯一的一個。
這個廁所位于太平馬結律192號,建築物原本是一間馬廄(飼養馬的房子)。昔年的交通工具以牛車及馬車為主,類似的馬廄建築物在本市有多間,近年來舊建築翻新頗盛行,馬廄逐一被拆毀,它也成為碩果僅存的最後一間。
馬車業凋零後,來自中國廣東東莞縣的蔡財,于日治時期租下了它開啟“福楠”(由相師命名,寓意“福星高照,楠業謀生”),專做汽車及巴士車頂的篷布。和平後改做牛車木輪,後又從事羅里車斗及篷布,到最後僅是專做車斗迄今。蔡財故後,由兒子蔡日生(1929──)接手,到1997年,日生又傳給兒子經營,三代傳承,經營得法。
該店原為馬廄,所以沒有廁所設備。後來增建一間廁所,它是建築在屋子的前面,而非裡面。將廁所建在屋外之“五腳基”處也是僅此一間,誠然有趣。
當年,從子時到天亮這一段時間裡,是倒屎的時候。倒屎工人挨家逐戶去收回馬桶,並換上一個新的,一桶桶的大便由“倒屎車”載去清理。這樣的光景已消逝了逾20年,成了人們回憶中的往事。昔年的人對倒屎的情景感到十分惡心,臭氣沖天令人掩鼻而走,倒屎工作成為人們輕蔑的工作。人們往往恐嚇懶于讀書的孩子以後只有當倒屎工人。
80年代初期,太平市議會一紙令下,勒令家家戶戶的馬桶廁所都得改為抽水廁所。在很短的日子裡,大家樂得遵從,從此告別又臭又髒的馬桶廁所,唯獨福楠的“逃過劫數”。由于抽水廁所須得在住家地下建個小型化糞池,福楠的廁所建在五腳基處,已是不夠地方築化糞池,市議會也就網開一面,它因此被保留下來。
當全市都改為抽水廁所後,倒屎工人也隨之失業,福楠的廁所因為沒人倒大便而不再使用,一般碰上三急就向附近的咖啡店借用。到了今天,只有一位印度同胞還使用它。他是一位附近某商店的守夜員,夜深人靜一切商店關門後,要大便只有到這間屋外的廁所出恭。此外,也有一些流浪漢、夜游神借它方便。福楠的年輕頭家也給人方便,類便多時則顧人把它清理。清理的印裔同胞將大便倒進塑料袋丟掉,收費10令吉。
英達麗水排污服務無孔不入地向家家戶戶征收排污稅,市區內無一可以倖免。福楠因為傳統馬桶式廁所而“倖免于難”。該公司派人視察,寫了報告呈上,始終不曾征稅。
傳統的馬桶是“膠質桶”,便中帶軟,不耐且易碎化。福楠的馬桶上端已出現碎化,現僅存大約三份之二而已。福楠的馬廄是唯一!福楠的廁所也是唯一!福楠的馬桶更是唯一!倘若列福楠為吉光片羽的古跡,應該不為過!
7月間,我帶領一團中學生導覽太平市的文史古跡冢山,特意安排參觀福楠,這間廁所引起一些年輕一代的興趣,甚至打開門往裡看,可謂“別有洞天”,“別具一格”及“別開生面”吧。
星洲日報·星洲廣場‧田野行腳。图文:李永球。(2004.8.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