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套衫吃面线

套衫吃面线

長子站在凳子上,頭戴笠帽,木屐則脫在地上。先“套衫”,後吃面線。他是馬六甲客家峇峇,問答全以峇峇馬來話進行。(圗:馬六甲廖明安提供)
傳統喪禮在人死後,得穿“壽衣”入殮,這個環節,有個“套衫吃面線”的儀式。
《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將“套衫食面線”,分為“套衫”及“抽壽”兩個儀式。套衫的儀式是“……在正廳放一‘壺’,上又放一張椅子,孝男穿著木屐,頭戴笠帽,帽上有12枝的箍,兩端並點兩枝蠟燭,一腳踏在椅子上,手中拿著麻繩,來試穿衣服,稱之為‘套衫’。待旁人拿來壽衣,孝男便穿上,但要反穿,一般的人可以有5、7件壽衣,最多可達11件,夭壽的人只能穿3件,其數必須是奇數,不能是偶數,另外男人得有兩件褲子,女人有3件裙子。孝男穿好壽衣後,拿一個秤子,好像要秤衣服似的,這就是告訴死者,壽衣是子孫買的,要他穿了去見祖先。”抽壽的儀式為“……在‘套衫’完了以後,親人都要食用面線和黑砂糖混和而成的食物,由喪主先吃,因面線長,象征長壽,所以台灣人俗稱吃面線為‘抽壽’。‘抽壽’完了以後,要把笠帽和箍丟到屋頂上……”
馬六甲的套衫吃面線儀式,則為長子頭戴笠帽,腳穿木屐,然後脫下站在凳子上,當空下把壽衣一件件反套在雙手上,殯儀人員就問他,壽衣是為誰穿的?若是母親逝世,他就回答為母親穿,若是父親逝世則答為父親穿。過後殯儀人員就取味甜的雞蛋面線湯給他,先問他面線為誰吃?母亡回答為母吃,父亡答為父吃。答後他夾取最長的面線吃,雞蛋則咬一口,剩下的就由子孫們分享之,希望大家有福氣長命健康。最後才取下壽衣給逝者穿上。
太平的套衫吃面線儀式是,長子當空下頭戴笠帽,笠上有以繩子穿成一圈的12粒紅棗及一圈12粒的龍眼(閏年13粒),腳穿木屐,在套衫時脫下,赤腳站在凳子上,面朝向內(屋子),口銜一紅包,再以一條麻繩套在手上,壽衣分3、7、9或11件不等,一一反套在其雙手上,套好壽衣取下來,長子轉身面朝向外,壽衣披在其背上,取下紅包放在其口袋里,殯儀人員取面線給他吃,並念出吉祥的“四句”,然後步下凳子,穿回木屐,把紅棗龍眼取下,再將笠帽拋到屋頂上,他則步行從屋子的後門進入,前門出來。此俗含有回報父母裁衣給我們御風寒及養育之重大恩德。
或許大家覺得這些都是繁文縟節,毫無意義的東西,現在新時代,應該革除之。對于民俗文化,我們不應該只看其外表,民俗所蘊涵著的人文精神,更是我們應該去認識探討的。
套衫吃面線之俗,我的解讀是對自己民族服裝的認同。從頭戴笠帽及腳踏凳子來看,那分明是對以前清朝政府欺壓漢人的一種反抗,是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之象征。當時清朝政府強逼漢人穿戴滿族服裝,引起不滿,後來才定出“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之規定。亦即男人必須跟從滿族服裝,女人不必,生前跟從,死後可以不必。“套衫”就是死後穿回自己民族的服裝,死後的歸宗認祖。就如福建惠安的回族,由于已經漢化了,不再信仰回教,所以定下族規,死後回歸清真,不可祭以豬肉。
即使在現代清朝已不在的角度來看,套衫還是有其意義,我們平時已經接受西方的服裝,很多人一生都未穿過自己民族的漢裝,甚至連傳統漢裝都沒看過。死後穿回漢裝,就是一種認同。
馬六甲還保存著“套衫”之俗,太平及北馬一帶已消失。人們開始接受穿西裝入殮,死後也做洋人裝扮,我們不論活著或死後,都不像華人!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文:李永球。(2006.1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