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炭窑不是始于日本人

炭窑不是始于日本人

火炭是華人的傳統行業,百年前即有華人在太平沿海地區建立炭窯生產。
炭工正在搬紅樹木進入炭窯內,以便烘成火炭。
北霹靂太平沿海幾乎都是沼澤地帶,沼澤的泥濘地方,卻是紅樹生長地。這裡共有4萬餘公頃的紅樹林,佔馬來半島總數的一半。英殖民地政府早在1904年即規劃保護這裡的紅樹林,迄1906年正式列入憲報受到保護。
百年前,北馬的人們即靠這裡的紅樹(福建話通稱“咸芭柴”)燒火煮飯烹調,紅樹質硬耐燒,比內陸的淡水樹木好很多。當時,華人已經建立炭窯燒制火炭(木炭),然而數量並不多。因為當時的生活水平低,人們盡量采用便宜的木柴,而不舍得采用價格較貴的火炭。火炭只是有錢人及一些熟食業者在用,蓋因火炭燒時沒有煙,而木柴則濃煙燻眼,令人難受,屋子也被燻到烏黑難看!
近年來,經常帶人參觀十八丁的炭窯,卻發現有人將炭窯的歷史,說成是始于日本人。即在日本佔領時代(1941-45),才開始由日本人建立炭窯生產火炭,而且燒炭的技術也是日本人帶來的。不僅炭窯導游如此說,連火炭中介商、炭工也說,不過他們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下。
我的田野調查卻顯示非始于日本人,而是華人,且已有百年歷史。
拙作《移國》裡,就收錄了我國已故炭王林番來的歷史。據其家族提供的資料顯示,林氏兄弟1930年代初期在太平沿海地區創辦炭窯。在訪問一位今年92歲的前炭工張金華先生時,他說在1936年從中國福建南來,就在林氏的炭窯裡工作,地點即在直弄碼頭。現在那裡還是擁有多座炭窯。他說,除了直弄碼頭,當時的大直弄對面的“六號芭(地名)”,林氏也有24座炭窯,而“賊仔港(地名)”的12座炭窯,則為林氏之弟已故林甘來所擁有。
田野資料顯示,最早的炭窯頭家為林始創(亦名資有、資德),他逝世于1917年,墳墓于太平福建公冢。
戰前峇東的炭窯,共歸3個人包辦。一為港主邱天仁;一為同成公司的吳亞麥(記音),其子吳祝三,曾為霹靂州行政議員;一為陳性,全已作古。(溫鑽華,75歲)
在訪問老前輩時,峇東的阿旺伯(78歲),李瑞榮(79歲)等多位老人家都異口同聲地說,戰前就有了華人經營的炭窯。
另外,那些說是日本人創辦炭窯者,則提出中國只有煤炭,沒有火炭之質疑,所以他們認為是日本人將燒炭技術帶來我國。
他們實在是數典忘祖!“木炭(火炭)”這個名詞在中國已久,並不是1941年後才出現。
而且我們華人是聰慧的民族,很多東西不需要去學習,靠自己摸索也會無師自通。比如采錫,那些南來的第一代礦工,他們在中國鄉下都不是礦工,也不會采錫,可是到了滿地錫米的地方,卻會創出采錫方法。再如本地修車師父,他們幾乎都是目不識丁的普通工人,就是靠自己摸索而懂得修車。這一點,連洋人也驚訝!他們的工人必須經過上課學習才懂得,華人卻不需要。
同樣道理,燒炭的原理與燒磚、燒瓷器等一樣,以火慢慢烘(或燒)干、烘熟它。而且以華人的聰慧,接近百分之百的炭會烘熟。至于其他民族,反而是在華人的指點之下,才懂得此技術。
星洲日报·文化空间·田野行脚。图文:李永球(2006.11.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